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志願者走進特殊教育學校傳遞愛

2021-01-08 瀟湘晨報

呼和浩特新聞網12月4日訊(記者 張文娟)12月3日是國際殘疾人日。這一天,呼和浩特市新城區迎新路街道辦事處展北社區志願者來到聾啞人特殊教育學校,為這裡的孩子送去溫暖與關懷。

來到特殊教育學校的不僅僅是志願者,還有許多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孩子們笑容燦爛如花,一開始,新朋友做了自我介紹,並拿出帶來的小食品和大家分享,很快就拉近了彼此的距離。互動中,志願者、小朋友們和特教同學們圍在一起摺紙、做遊戲、畫畫,親切的笑容和溫暖的語言感染著在場的每一個人。特教同學們活潑爛漫的天性也逐漸表露出來,在活動中變得自然大方、積極主動。他們還為客人們表演了精心準備的手語歌曲《國家》、親子舞蹈《你是太陽,我是星星》。「這些看似簡單的動作,對他們來說要花很長的時間去練習。」學校負責人介紹。

走近特殊兒童,陪伴特殊兒童,尊重特殊兒童,志願者通過傳遞溫暖,給予幫助,走進心靈,讓孩子們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寬容與友愛,也詮釋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短暫的陪伴,所有人的臉上都洋溢著開心的笑容。正如志願者崔佳欣所說,「看到這些折翼天使們都能夠積極向上的面對生活,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收穫。」

當要離別時,特教同學們拉著志願者和小朋友的手,久久不願讓他們離開。

【來源:呼和浩特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華州區財政局「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朝陽特教學校慰問活動
    (擬稿人 雷琪)冬至將近,在第五屆餃子節來臨之際,渭南市華州區財政局黨員志願者前往渭南市華州區特殊教育學校(朝陽學校),為小朋友們帶去了冬日的溫暖。學校校長熱情的接待了志願者們,孩子們雖正常交流有障礙,但並不妨礙他們微笑待人、禮貌待客。
  • 「中國秦皇島第二屆殘障人士電影周」走進秦皇島市特殊教育學校
    11月30日,「中國秦皇島第二屆殘障人士電影周」走進秦皇島市特殊教育學校,開展助殘活動,為孩子們帶去溫暖和快樂。演員黑妹說:「和孩子們一起做手工,他們還教了我手語,雖然我們之前溝通有障礙,但是我覺得特別特別開心,尤其是在這樣一個冬天裡面,孩子們讓我心裡特別暖。」
  • 走進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 一支跳了21年的舞蹈
    走進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 一支跳了21年的舞蹈 2020-12-24 18: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別樣元旦】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新年我們不離不棄~~~
    【別樣元旦】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新年我們不離不棄~~~ 2021-01-01 15: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虹口區赴滇青年志願者發起特殊教育接力計劃
    據虹口區消息:「李老師,你什麼時候再回來給我們上課?」這幾天,密雲學校特殊教育老師李晶晶總會收到這樣的微信。今年6月,李晶晶作為第21批上海赴滇青年志願者,前往普洱市開展了為期半年的志願者活動。從小在普洱長大的李晶晶,對當地的教育環境非常熟悉,但當她踏入普洱的一所特殊學校時,感受到了普洱在特殊教育方面與上海的巨大落差。
  • 特別的愛送給特別的你
    真正的愛,不是一時浪漫的激情,也不是驚天動地的表白,而是一份自然而然的牽掛,一份不動聲色的關懷,一份設身處地的體貼,一份如影隨形的惦念。疫情防控以來,河南省鄭州市二七區廣大一線工作者晝夜奮戰在一線,舍小家、顧大家,棄團圓、為家園,你們逆行而上、無悔堅守的忠誠與擔當,全區市民群眾不會忘記,各級黨委政府時刻惦記,我們要將「特別的愛送給特別的您」,向您致敬、感謝!
  • 益百分走進汕尾特殊教育學校,用愛為斷翼天使插上騰飛的翅膀
    面對一張張稚嫩的臉龐、一顆顆鮮活的心靈、一個個被現實禁錮的夢想……你是不是也曾想過做點什麼,改善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現狀,改變他們今後的人生之路,甚至改變他們整個家庭的命運?  情暖寒冬,益百分用愛點亮夢想  12月1日,益百分集團攜手「深圳公益金百萬行」活動一起走進汕尾市陸河縣特殊教育學校,通過一場以」益點愛•呵護童心 擁抱太陽「為主題的公益捐贈,為這裡的孩子們送上了冬日裡的溫暖。  ​
  • 以愛為源 陽光灑滿人間——第五屆北海市特殊教育文化活動成功舉辦
    12月8日,由北海市旅遊文體局、北海市教育局、北海市殘疾人聯合會主辦,北海市圖書館、北海市特殊教育學校、北海市殘疾人康復培訓中心承辦的「以愛為源 陽光灑滿人間——第五屆北海市特殊教育文化活動」在北海市圖書館舉辦。
  • 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人,南託街道「暖『南』行動」溫暖來襲
    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人,南託街道「暖『南』行動」溫暖來襲 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人,南託街道「暖『南』行動」溫暖來襲
  • 特別的你,給六圖特別的愛
    六圖2020暑期志願者活動啟動以來,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積極響應。這批身著紅馬甲的人攜著愛心而來,從讀者轉變成「館員」,以實際行動助力圖書館這份公共文化事業,傳遞公益精神,傳播愛心溫暖,讓更多的人更好地享受到公共文化福利,愛上閱讀,從中獲益。
  • 「我的扶貧故事」送教三殘兒童,把特別的愛送給特別的他丨臺江縣...
    2018年10月20日,這是難忘的一天,讓我知道了,愛是我們每個人最需要的,愛也是我們最應該給予別人的。這一天我和學校的兩位同事第一次去給三殘兒童送教。在接到這個任務的時候,我無所適從,這是我第一次接受這樣的任務,既不了解送教的對象,又不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準備。雖然不知所措,但我們還是出發了。經過了近三個小時的車程,我們來到了凱裡經濟開發區李明明(化名)的家裡。
  • 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送教上門讓「遲開的花朵」燦爛綻放
    鳳城市特殊教育學校 地處遼寧東部鳳凰山腳下 這所學校主要面向農村學生 起初 暢暢特別怕生 不敢看劉笑蕾
  • 看長沙市開福區將「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據四方坪小學教導主任謝豔介紹,目前學校有9名特殊兒童,針對這些兒童,學校專門打造了一間資源教室,幫助他們做康復訓練。 融合教育,點亮特殊兒童的心靈如何教育好特殊學生?在長沙市特殊教育學校李紅丹看來,老師應該先去認識和了解特殊兒童,了解他們的障礙類型、身心發展特點以及他們的學習特點,然後針對性地為他們制定個別教育計劃,「個別教育計劃的制定需要老師進行專業的學習,我認為教育部門可多舉辦特殊教育相關的培訓,幫助老師搭建好的學習平臺。把家庭、學校、政府聯動起來,多方位重視特殊學生的教育。」
  • 牡丹江市特殊教育學校:見微知著 守正待時(圖)
    ——教師微課製作大賽為適應教育信息化的新形勢、新要求,促進智慧黑板教學資源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探索,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推動特教教師專業發展和教學能力提升,牡丹江市特殊教育學校開展了牡丹江教師微課製作大賽活動。
  • 溫江區特殊教育學校攜手愛丁堡幼稚園開展關愛特殊兒童主題活動
    2018年6月19日,成都市溫江區愛丁堡幼稚園的老師、家委會代表和孩子們在趙容園長的帶領下走進溫江區特殊教育學校,開展了「粽葉飄香 情暖特校 走進溫江特校,關愛特殊兒童」的主題活動,並用幼兒園孩子們義賣作品的所得為特殊教育學校的全體學生帶來了愛心禮物。下午2:30,活動正式開始。在莊嚴的升旗儀式後,特殊教育學校少先隊員為與會的愛丁堡幼稚園領導、家委會代表佩戴紅領巾。
  • 伍思凱 | 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1990年獲得第一屆臺灣金曲獎最佳新人獎  ,同年新專輯的同名主打歌《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失戀的心情壓抑而悲傷,特別渴望陽光和溫暖,在這種戀情和對歌迷的感謝之情混合的複雜情緒下,陽剛與柔情並濟的《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就這樣誕生了,歌曲的旋律起伏很大,正反映了伍思凱當時那種五味雜呈的心情。
  • 「把愛帶回家」我們在行動——河南省開展雙百萬結對寒假特別行動...
    2019年12月19日,全國婦聯、教育部、民政部、公安部、司法部、國務院婦兒工委辦、共青團中央聯合下發《關於開展「把愛帶回家」雙百萬結對寒假特別行動的通知》,要求在寒假期間組織一百萬名婦聯幹部、家庭教育專家、大學生等各類志願者,與一百萬名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結對過大年。
  • 和喜安築集團攜手四川省慈善總會再次走進武勝縣特殊教育學校
    特殊教育是義務教育的重要窗口,近年來我國教育重心向特殊教育板塊傾斜,辦學體系進一步完善,特殊教育學校數量不斷增加,終身特殊教育服務日益推進。在此背景下,我國特殊教育的建設更需要愛心企業、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參與、齊心共進,保障更多適齡特殊兒童接受義務教育,讓更多需要幫助的特殊群體擁有更美好的明天。
  • 湘鄉市特殊教育學校譚豔同志先進事跡
    原標題:27載特教寫春秋,用愛託起特殊孩子智慧之門——湘鄉市特殊教育學校譚豔同志先進事跡(黃歡)譚豔同志是湘鄉市特殊教育學校的校長。她從事特殊教育工作,至今已經27年。在這27年的從教生涯中,她嚴格要求自己,以懷著對黨的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和滿腔熱情,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深受學生、家長、同事、領導的好評。
  • 讓愛傳遞 讓愛久遠 蘇州微公益讓正能量「發酵」
    落戶蘇州工業園區,作為強生在華大家庭的一員,「因愛而生、為愛傳遞」的理念依然是強生(蘇州)醫療器材有限公司的不二準則。在企業文化中,保持對社會公益的關注度和執行力永遠是強生的重要課題。 據介紹,為了兼顧不同群體,強生蘇州先後啟動了「關愛折翼天使」公益計劃、小桔燈教育支持計劃、「關愛員工和社區,關注健康與安全」本地關愛項目等不同類別的社會公益項目計劃,讓關愛在不同群體間多面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