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李晶晶在為特殊孩子排練節目。
據虹口區消息:「李老師,你什麼時候再回來給我們上課?」這幾天,密雲學校特殊教育老師李晶晶總會收到這樣的微信。今年6月,李晶晶作為第21批上海赴滇青年志願者,前往普洱市開展了為期半年的志願者活動。從小在普洱長大的李晶晶,對當地的教育環境非常熟悉,但當她踏入普洱的一所特殊學校時,感受到了普洱在特殊教育方面與上海的巨大落差。
「夢想教室接力計劃」挑戰特教方式
在普洱,很多人都帶著有色眼鏡看待特教孩子,不相信特教孩子和普通孩子的能力是相當的。但李晶晶一直堅信,只要經過針對性的教育方式,特教孩子是可以和普通孩子一樣正常學習生活的。為了證明這一點,也為了把上海先進的特殊教育理念傳遞到普洱市,李晶晶提出了「夢想教室接力計劃」。這項計劃被分成了四個部分:「籌建夢想教室」「開設夢想課堂」「舉辦夢想音樂會」「組建夢想家園」。其中,「舉辦夢想音樂會」是這項計劃的成果展示。在雲南的特殊學校裡,「培智」和「聾啞」的孩子是在一起學習的,在上海則是分開的。這意味著,在成果展示活動上,需要讓「培智」和「聾啞」學員跟正常的孩子同臺演出,這一點難住了李晶晶,因為她之前還從未與聾啞孩子有過深入接觸。
李晶晶找到普洱市特殊學校的音樂老師,分享了奧爾夫樂器和葫蘆絲合奏的想法。在音樂老師的幫助下,李晶晶終於掌握了指導聾生和盲生一起演奏的方法。但是在編排配樂的過程中,有一段音階,葫蘆絲的音域不夠,在絞盡腦汁後,李晶晶決定自己彈奏手風琴演繹這段音階。演奏當天,李晶晶需要「一心三用」,既要給盲生和聾生提示,還要指揮培智的孩子演奏奧爾夫樂器,自己還需用手風琴彈奏配樂。但是,當一曲西雙版納州州歌《讓我聽懂你的眼睛》響起時,李晶晶覺得之前的努力都沒有白費,因為這次演奏讓在場所有人都相信,只要經過一定訓練,特教學員也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樣被期待。
「特殊媽媽」溫暖每一個特教孩子
李晶晶對特殊孩子總會傾盡全力去幫助,這是因為她自己也是一位「特殊媽媽」。她的兒子從小患有自閉症,這一點讓李晶晶總能十分敏感地洞察自閉症孩子的心聲。在普洱市特殊學校支教的日子裡,李晶晶注意到一個叫小龍的孩子,他的語言表達能力較差,平時也從不和其他孩子一起交談。經過進一步了解,李晶晶確認小龍是自閉症兒童。在普洱,社會大眾對自閉症的關注度和認識度並不高,即使是特殊學校的老師也經常會忽略。於是,李晶晶以親身經歷向在校老師普及自閉症的知識,有效提升了老師們對自閉症的認知。
除了推進「夢想教室接力計劃」,李晶晶還需要跟另外三名志願者一起「送教上門」。在景東縣送教上門時,有個叫小文的盲孩讓李晶晶印象深刻。小文的父母都是殘障人士,只有姐姐在普通學校念書。在與小文的接觸過程中,李晶晶發現小文的智力完全可以媲美普通孩子。如果不上學就可惜了,李晶晶決定「插手」幫助小文上學,但這一提議馬上被家人拒絕了。原來,小文的家人既擔心無力承擔額外的開銷,也對小文能學有所成表示懷疑。李晶晶耐心地開導小文的父母,還拿之前的演奏視頻給他們看,並個人出錢資助小文入學。功夫不負有心人,小文終於在自己生日那天順利入學了。
希望特教理念被傳遞得更廣
回上海後,李晶晶一直遺憾當時沒能擠出更多時間給大學生志願者做培訓,這是計劃的第四部分「組建夢想家園」。李晶晶的「奧爾夫樂曲合奏」和「立體式繪本閱讀」都深受孩子喜愛。這些課不只是傳遞課本知識,每個動作都有含義,比如敲擊奧爾夫樂器可以有效鍛鍊特殊孩子的注意力和協調性,具有康復訓練作用。如今,她已將這些教學理念都傳遞給了當地的特教老師們,希望越來越多的當地特教老師能夠在教學中加以運用。據悉,「夢想教室接力計劃」在發起之初,就得到了虹口團區委的支持,在其微信公眾號上推送了計劃內容後,為該計劃募集到約16萬元的物資。目前,團區委正在鼓勵李晶晶所在服務團隊加入上海市「脫貧攻堅青年突擊隊」,為精準扶貧貢獻更多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