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特殊教育學校:見微知著 守正待時(圖)

2021-01-07 教育信息速報

——教師微課製作大賽

為適應教育信息化的新形勢、新要求,促進智慧黑板教學資源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探索,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推動特教教師專業發展和教學能力提升,牡丹江市特殊教育學校開展了牡丹江教師微課製作大賽活動。

本次微課活動的主題是「我們的節日」,以一年中元旦、春節、植樹節、教師節、國慶節、中秋節等15個節日為教學內容,詳實的向殘障學生介紹每個節日的由來、主要慶祝活動及一些相關知識,帶領殘障學生走進每一個節日,感受不同節日帶來的別樣快樂。

教師們精心設計教學,合理利用媒體輔助,思路清晰,語言簡練,在規定時間內展示了完整的教學流程,雖然是微型課,但精彩紛呈,亮點較多,充分展示了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和教學理念,

微型課比賽活動,為學校教師搭建了展示業務水平的舞臺,提供了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的機會,推動了學校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相信一定會促進特殊教育教學再上一個新臺階。

圖片:王同芳

撰稿:王同芳

來源:牡丹江市特殊教育學校

審核:蘭 波

【來源:牡丹江市特殊教育學校】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運城市特殊教育學校考察團赴兄弟學校考察交流
    為進一步拓寬教育視野,汲取先進理念和寶貴經驗,9月17日到18日,運城市特殊教育學校一行五人在黨支部書記、校長王運交的帶領下,赴太原市聾人學校、大同市特殊教育學校進行考察交流,受到兄弟學校領導熱情接待。
  • 湘鄉市特殊教育學校譚豔同志先進事跡
    原標題:27載特教寫春秋,用愛託起特殊孩子智慧之門——湘鄉市特殊教育學校譚豔同志先進事跡(黃歡)譚豔同志是湘鄉市特殊教育學校的校長。她從事特殊教育工作,至今已經27年。在這27年的從教生涯中,她嚴格要求自己,以懷著對黨的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和滿腔熱情,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深受學生、家長、同事、領導的好評。
  • 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的育人路——
    這是個有「紅綠燈」的學校。  紅綠燈裝在每間教室和宿舍的牆角,聽不見鈴聲的孩子依靠它知曉上下課的信號。學校有一條近百米的盲道,看不見路的孩子踩著淡黃色的盲磚,能找到回宿舍樓的路。  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坐落在福建省三明市麒麟山上,241位特殊的孩子正在此接受15年的免費教育。
  • 探訪特殊教育學校舞蹈老師:用藝術為特殊孩子開啟一扇窗
    烏婭娜 攝中新網呼和浩特11月28日電 題:探訪特殊教育學校舞蹈老師:用藝術為特殊孩子開啟一扇窗中新網記者 烏婭娜上午的陽光穿透玻璃灑進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的一個舞蹈排練室,一節無聲的舞蹈課正在進行中。
  • 走進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 一支跳了21年的舞蹈
    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孩子們正在為即將到來的元旦文藝匯演排練。這支舞一直是學校的保留節目,同樣的旋律21年來一遍遍在校園響起。 21年前的3月5日,這支舞迎來了一位特殊的觀眾。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同志走進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看望師生,在校園草地上觀看孩子們演出。
  • 溫江區特殊教育學校攜手愛丁堡幼稚園開展關愛特殊兒童主題活動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蔭幽草勝花時,時光荏苒中,又到了驕陽似火的夏季。2018年6月19日,成都市溫江區愛丁堡幼稚園的老師、家委會代表和孩子們在趙容園長的帶領下走進溫江區特殊教育學校,開展了「粽葉飄香 情暖特校 走進溫江特校,關愛特殊兒童」的主題活動,並用幼兒園孩子們義賣作品的所得為特殊教育學校的全體學生帶來了愛心禮物。下午2:30,活動正式開始。
  • 冬日送暖,關愛特教——文水縣特殊教育學校獲愛心捐贈
    12月17日,文水縣公益愛心人士齊聚縣特殊教育學校,開展「冬日送暖 關愛特教」愛心捐贈活動,以實際行動助力特殊教育事業。「感謝縣殘聯、肢體殘疾人協會、盛達威科技、東興飯店、一得私塾、客戶誠信互助小組的愛心人士對該校學生愛心捐贈和對特殊教育事業的關心愛護……」校長張建強握著愛心人士的手說道。據悉,此次活動該校學生共收到10000元現金和價值20000元的米麵油、牛奶等物質。
  • 鹿邑縣特殊教育學校:齊心協力忙送教 愛心幫扶暖人心
    2020年5月中旬鹿邑縣特殊教育學校在疫情中開展首次 「送教上門」工作。本次送教遍布全縣24個鄉鎮、辦事處,有16人投入送教,200餘人接受教育和幫扶。「金澤,我們一起來看,這些都是各種各樣的船隻。這艘船是客船,這艘船是貨船,還有工程船……」5月18日,王皮溜王樓的一戶人家裡,送教老師湯小哲正耐心地教金澤識別船隻。
  • 和喜安築集團攜手四川省慈善總會再次走進武勝縣特殊教育學校
    特殊教育是義務教育的重要窗口,近年來我國教育重心向特殊教育板塊傾斜,辦學體系進一步完善,特殊教育學校數量不斷增加,終身特殊教育服務日益推進。在此背景下,我國特殊教育的建設更需要愛心企業、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參與、齊心共進,保障更多適齡特殊兒童接受義務教育,讓更多需要幫助的特殊群體擁有更美好的明天。
  • 教育動態 2020年南京市江寧特殊教育學校第二屆藝術節
    12月4日,南京市江寧特殊教育學校第二屆藝術節學生匯報演出在校報告廳正式展開。校長張紅付、副校長王久保、工會主席張永保、辦公室、總務處主任陳建平、教科室主任卞儀敏、教務處主任李婷、德育處主任韋傑傑,出席本次活動,並擔任節目評委。本次藝術節以「多彩校園,放飛夢想」為主題,旨在為學生們打造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
  • 銀信封計劃——浦東新區特殊教育學校門璇
    她就是浦東新區特殊教育學校,養護部語文老師,養護部部主任——門璇。無論你獲得多少榮譽,無論做了多少年的部門領導,其實你最喜歡的還是那三尺講臺。2002年她來到了浦東新區特殊教育學校,負責組建管理養護部的教育教學工作。組建之初的養護部只有3名教師,3名學生。面臨著因為社會對腦癱教育的不熟悉、家長對學校招收腦癱學生的不知道,她帶領著其他二名教師乘坐公交車輾轉浦東各個區域,上門向腦癱孩子家長宣傳我們學校養護部。
  • 成都大邑兩所學校授牌第二批「市級示範性特殊教育資源教室」
    中國網12月22日訊(宋得恩)近日,成都市大邑縣蔡場小學、大邑縣鶴鳴小學被市教育局授牌為「市級示範性特殊教育資源教室」。這是繼大邑縣三所學校成功申報第一批市級示範性資源室後,成功申報的第二批市級示範性資源室。
  • 陝西涇陽縣:特殊教育學校連續六年為學生準備「愛心餃子」
    12月21日,在陝西涇陽縣特殊教育學校餐廳裡,熱騰騰的餃子出鍋了,該校的老師們把餃子為學生一一盛進碗裡。吃著這充滿愛心的餃子,孩子們的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紛紛豎起了大拇指。當天,記者來到涇陽縣特殊教育學校,剛走到食堂附近,就聽見食堂裡傳來「咚咚咚」的剁菜聲。食堂操作間裡,沒有上課的老師和炊事員一起剁餡、洗蔥、剝蒜、和面……忙得不亦樂乎。不一會兒,兩大盆餃子肉餡拌好了。
  • 2020福建莆田市特殊教育學校招聘編外校醫1人公告
    3.配合學校加強對食堂衛生防疫工作的監督管理,參與對食堂衛生防疫工作的日常性檢查,防止發生食物中毒事故和腸道傳染病。4.能夠對學生進行生理衛生、青春期知識等衛生健康教育與指導,配合做好班級衛生、學生個人衛生檢查,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5.制定學校衛生工作計劃並落實執行。6.定期組織師生體格檢查,建立健全學生健康檔案。
  • 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志願者走進特殊教育學校傳遞愛
    這一天,呼和浩特市新城區迎新路街道辦事處展北社區志願者來到聾啞人特殊教育學校,為這裡的孩子送去溫暖與關懷。來到特殊教育學校的不僅僅是志願者,還有許多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孩子們笑容燦爛如花,一開始,新朋友做了自我介紹,並拿出帶來的小食品和大家分享,很快就拉近了彼此的距離。互動中,志願者、小朋友們和特教同學們圍在一起摺紙、做遊戲、畫畫,親切的笑容和溫暖的語言感染著在場的每一個人。
  • 韓國特殊教育學校被爆虐待學生
    《熔爐》以2000年至2004年間發生於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中的性暴力事件為藍本,描述該時間所引發的悲劇以及學校的教師和人權運動者一起力圖揭開背後黑幕的故事。2011年9月22日在韓國上映。該影片反應的社會問題受到了韓國社會的高度關注。推動了韓國《性侵害防治修正案》(又名《熔爐法》)的修訂。
  • 相約一師一生——記特殊教育學校送教上門
    在遼寧東部鳳凰山腳下的丹東鳳城市,有一所主要面向農村學生的特殊教育學校——鳳城市特殊教育學校。這裡的老師們在日常校內授課之外,還要每周跋山涉水數次,去往山溝溝裡的農家,為有需求的孩子們「送教上門」。這些老師在送教的過程中付出了超乎尋常的愛,也承受了很多常人無法體會的壓力。
  • ...聲世界繪「妍」色——湘西州民族特殊教育學校聾啞教師趙妍的故事
    無聲世界繪「妍」色——湘西州民族特殊教育學校聾啞教師趙妍的故事6月12日,趙妍在指導學生繪畫。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見習記者 李孟河 攝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見習記者 李孟河 通訊員 喻陽 「老師,我可以上大學嗎?」這樣的問題,趙妍回答了不止一次。 每次,她的回答都是肯定的。
  • ...人」安寧市溫泉小學、安寧市特殊教育學校舉辦2020年趣味運動會
    沐浴著冬韻,安寧市溫泉小學 安寧市特殊教育學校2020年趣味運動會暨課後三點半課後服務展示活動於12月10日拉開帷幕。開幕式上,伴著雄壯的《運動員進行曲》,運動員們英姿颯爽邁著整齊有力的步履,精神抖擻地依次從主席臺前經過,接受領導、嘉賓們的檢閱;隊伍中,還有第一次參加運動會的安寧市特殊教育學校的小運動員們。
  • 上海特殊教育的很多「第一」發生在這個區
    1979年,由銀春銘老師創辦的輔讀學校成立,從此,星火燎原,智障、自閉症的孩子終於有機會一批批地走進學校。時光流轉到21世紀,上海特殊教育的很多第一筆,依然寫在長寧區。在此之前,雖然長寧區在特殊教育領域始終處於前列,並有多個從事特殊教育的機構,如長寧輔讀、長寧初職、虹古三幼等,但是各單位的運營猶如一盤散沙,沒有統一的協調機制;而長寧區特殊教育指導中心則掛靠於特殊學校,自由發揮的餘地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