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太陽掉下來》:一本原創圖畫書的誕生

2020-12-23 中國青年報

中國和平出版社社長林雲

自《別讓太陽掉下來》出版以來,受到了業界的廣泛關注和肯定,此書出版後獲得了BIB金蘋果獎、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文津圖書獎、冰心兒童圖書獎等多項大獎和各類推薦榜單等,入選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版權輸出至法國、澳大利亞、紐西蘭、西班牙、阿拉伯、韓國等國家和地區。出版兩年來,屢次加印,深受小讀者們喜愛。

回顧這本書創作、編輯到出版的全過程,我們會發現,《別讓太陽掉下來》契合兒童心理特點,具有兒童情感和趣味,又具有濃鬱的中國風特色,小讀者看得懂,而且喜歡看。童書無國界,啟發於童真,創作於童趣,感染到孩童,一本優秀圖畫書的成長曆程離不開兒童性和自身特色。

緣起,來自孩子的童真童趣

第一次聽郭振媛老師聊起這個故事——一群小動物為了要阻止太陽掉下來們如何各顯神通時,故事的童真童趣一下子就打動了我。後來得知這個故事來源於作者的親身經歷。那是一個春天的傍晚,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她看到兩個小孩指著太陽說,「看,太陽掉下來了」。孩子口中的這個「掉」字,一下子擊中到她。成人和孩童的思維方式不同,想要創作兒童文學的她對孩子的語言很敏感,她意識到這個充滿靈性和生氣的字眼,會有故事發生。而做過編劇的她,把這個想法變成故事,並沒有花費很長時間。她把孩子比成小動物,有小鳥、小貓、小牛、熊貓、袋鼠、金絲猴。眼看著一直在往下掉的太陽,她讓小動物想盡辦法,用了捆、抓、頂、舉、託、撬等各種方式。這些小動物和動詞的運用頓時讓故事有了靈氣和節奏感,一瞬間整個故事熱鬧了起來,畫面感奪目而出。

靈感從孩童而來,延伸出對大自然的敬畏和敬重,這種童真童趣是美好的,是文學兒童性的自然萌發。對童真童趣的表達,世界上所有的兒童作品是相通的。著名閱讀推廣人阿甲第一次看到這個故事,就難以掩飾其喜愛之情,他立刻就抓住了核心,說這個故事非常的「兒童」,非常好玩、奔放。

而這個充滿童趣的故事,也包含了許多的知識性。阿甲曾說:「也許通過這個故事,有的孩子會結合日常觀察,了解到日升日落的原理。但我想,更多的孩子在讀這個故事以前就已經跨越了日升日落的認知,但他們仍然會欣賞書中那些小動物的可愛嘗試,從中體驗共同美好的願望,體驗如何共同努力去實現的過程。」

融合,凝聚民間的拙樸天真

「一看到這個故事,我覺得這就是我的菜。」對文本很挑剔的朱成梁老師,在看到這個富有童真童趣的故事時,非常興奮地說要把民間藝術裡的元素融合到裡面。朱成梁是極負盛名的圖畫書畫家,有插畫創作大家來為這本圖畫書操刀作畫,我內心異常高興。朱成梁的創作極具風格,又不局限,從《一閃一閃的兔子燈》《地球的一天》《灶王節的故事》到《團圓》《打燈籠》,再到這本《別讓太陽掉下來》,他善於把民間藝術的元素、形象和藝術語言用到圖畫書裡。

《別讓太陽掉下來》裡的小動物的造型很多就來自民間藝術,也是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比如花牛是陝西鳳翔的泥塑玩具,猴子、小鳥、小貓是河南濬縣的民間玩具,袋鼠的衣服是傳統玩具常用到的粉紅和石綠相兼圓點圖案。小動物們都具備了中國特色,透出民間藝術特有的質樸與稚趣,它們集合在一起,像是在走一場「中國風」的時尚秀。

主角形象是中國的,書中的色彩同樣也是。朱成梁從中國傳統漆器工藝中得到啟發,採用了漆器的色彩語言,他選取紅色、黑色和金色三個主色調,運用到天空、太陽和山林上。太陽、山林多用金色與褐色,顯得比較沉穩,同時也能突出小動物們的色彩。太陽讓人首先聯想到紅色,所以書中大部分用紅色做底色。

吸納了中國民間藝術元素後,作品在版式、構圖、細節上又貼近當下兒童趣味性的表達。版式以方和圓來布局畫面,符合天圓地方的中國傳統理念。構圖巧妙運用視角的變化,配合文字的敘事節奏和讀者的心理感受,營造出一種極具視覺衝擊力的空間感和畫面轉換帶來的節奏感。細節上,松鼠的松果、熊貓的竹子以及袋鼠的草地,都與小動物們的生活習性密切相關。

助推,反覆修改的完美呈現

在中國原創圖畫書的創作過程中,目前大多文字則是兒童文學作家創作,圖畫由插畫家負責,他們創造出的文字和圖畫本身會「說話」,有自己的特點和性格,因此圖文的融合也需要編輯來作為橋梁,溝通雙方,協調排版,潤色加工。

最初,邀請到朱成梁老師來創作圖畫,為探索開本的大小,我們特意做了兩本假書,讓他對出書的形態有個直觀的了解。朱老師為編輯的細心而感動,他說:「這是我第二次遇到,第一次是與日本的安野先生合作畫《地球的一天》,日本的出版社也做了一本白頁假書。」

創作半年之後,朱老師帶著畫稿來到了我社。當一張張新鮮的畫稿拿出來放到桌子上時,我們被畫稿的色彩和精美所震撼。但從文本、畫稿到成書,要讓圖畫書變得「美且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圖文要有邏輯並匹配,在開本、版式、工藝、紙張、油墨、裝訂等呈現方式上也要花很多心思。

《別讓太陽掉下來》畫稿第一次公開亮相,是在2017年11月份的上海國際童書展,當時被主辦方重點展示,也引起國內外參展商濃厚的興趣。隨後,作品定為我社版權輸出的重點項目,並將參展2018年博洛尼亞國際童書展,這無疑按下了編輯進程的快進鍵。

在準備參展的過程中,編輯們還在一遍遍不停地打磨文字,調整圖文關係。為增加故事的張力和節奏感,從早晨日升到中午日中,編輯請作者加入了下雨和小動物鑽進山洞的情節。通過這個過渡,把小動物們對太陽的渴望表達得更加強烈,也為後來故事發展做了鋪墊。文字的調整,勢必帶來圖畫的重新調整。當提出要補圖稿時,朱老師也認真分析了文字部分,他也認為加圖是有道理的,並且在很短的時間裡,他的圖稿就完成了。在編輯上,我們也很快調整了排版,並製作樣書趕上了博洛尼亞國際童書展。

經過多次反覆校對和設計後,《別讓太陽掉下來》終於在2018年5月精裝出版,封面的太陽和牛的紋飾採用磨砂製作,觸摸的感覺也很好。翻開書來,濃鬱的「中國風」撲面而來。

發力,讓好書走進讀者內心

故事的想像力、圖畫的民族性、編輯的用心,這三點是《別讓太陽掉下來》高質量呈現的核心,也是圖畫書創作和出版的關鍵。

酒香也怕巷子深,精品叫好也得叫座。在面市之前,我們編輯、營銷、發行團隊專門進行探討,發掘其內在的營銷點,確定運營方向。在圖畫書的推廣中,我們採用了三種傳播方式,即媒體矩陣傳播、意見領袖傳播、社群精準傳播。

應用媒體矩陣,全網集中發布。在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中國教育報、中華讀書報、中國出版傳媒商報、商務出版周報等權威業內媒體,新浪讀書、鳳凰讀書等門戶網站發布書訊文章。上傳信息到京東、噹噹、大V店,利用「和平童書」微信公眾號、「中國和平出版社」微博以及「小白鴿童書館」企鵝號、網易號、搜狐號、簡書、豆瓣、頭條等傳播,擴大網絡曝光率。

邀請意見領袖,帶動口碑傳播。民進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實驗發起人朱永新教授,著名童書閱讀推廣人、紅泥巴讀書俱樂部創始人阿甲,愛閱公益基金會教育發展委員會主席袁曉峰,著名畫家、繪本藝術家熊亮等多位業界的大咖,還有繪本館、讀書俱樂部等閱讀推廣組織,從中國風、民間藝術、童真童趣等方面為圖書助力,不斷進行口碑傳播,帶動讀者形成良好的閱讀體驗。

進行社群營銷,線上線下配合。發起「中國風繪本《別讓太陽掉下來》故事分享」活動,線上培訓100位故事媽媽,線下舉辦120場社區活動,活動備受家長和孩子喜愛。參與插畫展活動,協同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及其團隊,深入覆蓋全國270餘所小學校與幼兒園,以圖畫豐富孩子的藝術感受。同時,舉辦直播、籤售、分享會、讀書會、家長課堂等多種形式,走進讀者的內心,讓孩子們感受到圖畫書的魅力。

突破,從中國走向世界舞臺

中國需要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世界也渴望聽到中國聲音,在兒童讀物領域較好的溝通載體即是中國原創圖畫書。

自2017年11月份在上海國際童書展引起各方關注,我們就確定了《別讓太陽掉下來》「走出去」的關鍵詞——中國風。一是故事為典型的中國風,小動物追逐太陽,是對光明和溫暖的渴求,延伸傳統故事精神;二是圖畫為典型的中國風,作品中大量運用民間藝術,傳達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理念;三是設計風格為典型的中國風,大塊紅色和金色的搭配,這就是中國的色彩。

中國風《別讓太陽掉下來》圖畫書第一次國外亮相,是在2018年博洛尼亞國際童書展。當時我們特意製作了英文版圖書,方便讓國外的出版商能夠更好地了解書中的內容。朱成梁本身也是博洛尼亞插畫獎獲得者,我們帶著這部作品出現在展會上,得到來自德國、紐西蘭、美國和法國等出版機構的高度關注。

值得欣喜的是,書展期間我將這本書推薦給了紐西蘭的老朋友費·羅德先生,他是紐西蘭優諾雅出版集團總裁,在看過後即被書中簡單而純真的故事、濃鬱而獨特的中國風插圖所深深吸引,立即決定出版英文版並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發行。以此為契機,以費·羅德為代表的優諾雅出版集團和中國和平出版社,於2018年10月正式確立雙方的戰略合作關係,並約定在各自辦公地點設立對方編輯室,探索多種國際合作出版模式。

對這本書很關注的還有法國鴻飛文化出版社,他們希望中國文化得到法國讀者的青睞,曾引進《孔子的故事》《木蘭辭》和朱成梁的作品《團圓》等多部中國作品。《別讓太陽掉下來》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詮釋、運用和創新,深深打動了出版社創始人、翻譯家葉俊良與他的合伙人黎雅格。在進行了多次的交流後,法語版權輸出也正式確定,並在2019年5月份在法國面世,為法國的小讀者們展現不一樣的中國元素故事。

《別讓太陽掉下來》圖畫書「走出去」步伐打開,逐步獲得國際認可。2018年12月份,入選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2019年1月份,英文版入選經典中國國際出版工程;2019年10月份,獲得第27屆布拉提斯拉瓦國際插圖雙年獎(BIB)金蘋果獎;2019年11月份,榮獲2019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圖書(繪本)獎。

童真,沒有國界。從創作初心、編輯助推到發力突破,《別讓太陽掉下來》都緊緊扣在世界兒童所共有的童真童趣上,把作品的兒童性表現發揮到極致,使得「中國風」圖畫書不斷吹向世界,不斷讓世界看到中國的顏色,品到中國的藝術,聽到中國的語言,更讀到中國作品中拙樸天真的自在童年。

未來,我們會繼續像《別讓太陽掉下來》裡那些追逐太陽的小動物一樣,認準一件事就做好一件事,「出版有溫度的童書,陪伴有氣質的童年」,任時間披金瀝沙,不忘初心和使命,將閱讀的種子播進孩子們的心裡。在同一片星空下,我們希望閱讀能夠滋養童心,點亮孩子們的未來。

(作者為中國和平出版社社長)

來源:光明網

相關焦點

  • 新書 | 村上春樹最推崇的圖畫大師奧爾斯伯格經典作品:一本激發讀者創作熱情的圖畫書
    然而,鮮少有人知道,這部經典的電影其實改編自1985年出版的同名圖畫書;而更少有人知道,這本圖畫書的作者正是克裡斯•範•奧爾斯伯格。▶這是一本充滿魔幻色彩的書許多年前,一位自稱哈裡斯·伯迪克的畫家在拜訪編輯彼得之後,留下了十四張充滿魔幻色彩的畫,自此便再未出現過。
  • 25位大咖齊聚「信誼·原創之光」直播課,暢談圖畫書的那些事兒
    2010年,為促進中國原創圖畫書的創作和出版,信誼基金會在中國大陸和十九位兒童文學界、教育界、藝術界、閱讀推廣的專家、學者共同發起,創立了「信誼圖畫書獎」。十年來,該獎項的成功舉辦,陸續培養出了許多活躍於圖畫書界的中堅人才,也為小讀者們奉獻了許多優秀的中國原創圖畫書,朱永新教授曾說「信誼圖畫書獎」已經成為中國圖畫書界最有影響力的獎項之一。
  • 上海國際童書展|這一場原創圖畫書的分享盛會,讓人腦洞大開
    「閱讀的態度:腦洞大開的原創圖畫書」在上海國際童書展舉行。兒童文學研究專家朱自強,和左偉、姬炤華、李卓穎三位創意圖畫書作者作為此次活動的主講嘉賓,聚焦圖畫書生態圈,分享多維度觀點。  雖然是童書展最後一天,但來自全國各地的兒童閱讀推廣人、圖畫書愛好者、讀者,紛紛來到此次論壇,並積極參與到論壇的互動當中。這一場原創圖畫書的分享盛會表明,中國原創圖畫書正以一種蓬勃向上的姿態出現在普通大眾的閱讀實踐當中。
  • 中國原創圖畫書《鄂溫克的駝鹿》獲2020年度伊索榮譽獎
    《鄂溫克的駝鹿》走向世界舞臺的原創圖畫書據悉,《鄂溫克的駝鹿》中文簡體版於2018年5月由接力出版社出版,至今版權已售至法國、加拿大、德國、韓國、瑞典等多個國家和地區。本次榮獲伊索榮譽獎稱號的《鄂溫克的駝鹿》即是由加拿大灰石童書出版社(Greystone Kids)引進出版的英文版。
  • 第十屆信誼圖畫書獎線上揭曉,《小房子》獲圖畫特別獎
    信誼圖畫書獎由臺灣信誼基金會創設於2009年,旨在鼓勵華文原創圖畫書作品,培育創作人才,迄今為止已經舉辦了十屆。創辦十年來,信誼圖畫書獎共評定出110部獲獎作品,推出了《公主怎麼挖鼻屎》《門》《遲到的理由》《嗷嗚!嗷嗚!》《猴子撈月》等原創圖畫書佳作,也挖掘和培育了陶菊香、李卓穎、姚佳、抹布大王、張俊傑等眾多原創圖畫書創作者。
  • 李西西:讓圖畫書的價值回歸高位
    2020年8月22日,由場景實驗室和布穀學習聯合主辦的「繪本時代」——中國首屆原創繪本論壇」邀請到新閱讀研究所所長、作家李西西先生發表了主題為《讓圖畫書的價值回歸高位》的精彩演講。圖畫書的價值體現在哪些方面?
  • 一起來讀本圖畫書
    《父母必讀》雜誌編輯部的辦公室裡常年堆積著成山的圖畫書,有時候,我們會感嘆:怎麼能有這麼多好看的圖畫書!有的讓人不自覺地傻笑,有的能瞬間戳中淚點,讓人淚滿面。在一本本優質的圖畫書中,我們看到了無限的可能性。同時引起我們強烈的好奇心,想知道這些圖畫書創作者是怎樣創作出有各種可能性的圖畫書的?
  • 徵獎辦法|第十一屆信誼圖畫書獎
    2、促進原創圖畫書的發展,讓孩子在作品中找到更多的認同。3、獎勵圖畫書的創作,培養兒童文學和兒童圖畫書的人才,拓寬創作者視野。4、提升圖畫書和兒童文學的創作質量和欣賞水平,以及從業人員的專業標準。4、圖畫書組參賽寄送:· 手繪創作者請提供:原畫稿、樣書一本、版式圖文光碟或U盤一份· 計算機繪圖者請提供:樣書一本、版式圖文光碟或U盤一份·「圖畫書創作獎」參賽作品:
  • 【徵獎辦法】第十一屆信誼圖畫書獎
    2、促進原創圖畫書的發展,讓孩子在作品中找到更多的認同。3、獎勵圖畫書的創作,培養兒童文學和兒童圖畫書的人才,拓寬創作者視野。4、提升圖畫書和兒童文學的創作質量和欣賞水平,以及從業人員的專業標準。4、圖畫書組參賽寄送:· 手繪創作者請提供:原畫稿、樣書一本、版式圖文光碟或U盤一份· 計算機繪圖者請提供:樣書一本、版式圖文光碟或U盤一份·「圖畫書創作獎」參賽作品:
  • ——第五屆信誼圖畫書獎圖畫書創作組入圍作品欣賞
    第五屆「信誼圖畫書獎」組委會自6月1日收件開始,圖畫書創作組共收到參賽作品100件。
  • 來看看哪些書獲得了第十屆信誼圖畫書獎?
    「信誼圖畫書獎」旨在讓更多孩子看到從我們自己文化中孕育而生的原創作品,沒有隔閡地從實際生活經驗中學習,在自己的語言文化中成長,成為一個有自信而且認同自己文化的人。一直以來,鼓勵與培養創作圖畫書的人才,對關懷幼兒教育質量與推動幼兒早期閱讀的信誼基金會來說,已是個不能等待也無可逃避的任務。
  • 直擊現場∣第九屆「信誼圖畫書獎」頒獎典禮
    (頒獎嘉賓:劉海棲先生     獲獎者:吳雪嬌)「信誼圖畫書獎」是一項授予未出版原創圖畫書的獎項。獎項設立之初,張杏如董事長曾鼓勵每位創作者:「原創圖畫書最重要的是要貼近孩子的生活和生命本質,我們的孩子面對著整個環境的變遷,我們必須要掌握這樣的脈動才能接軌孩子所要生存的世界。」
  • 《哎呀呀》:一本我念得停不下來的童書
    最近入手了一本非常好的童書,叫做《哎呀呀》。在第一天和橙子一起讀的時候,我們就一起讀了不下五遍。以前橙子要求重複讀的書,在講了幾次之後,我都會要求停下來,過幾天再讀,因為老母親實在沒辦法對著一本書翻來覆去地講四五次。可是這本《哎呀呀》,我卻自己讀得停不下來。因為它太好念了。
  • 第七屆「信誼圖畫書獎」頒獎典禮在中國美術學院舉辦
    攝影 蔡晨凌 國際在線消息:4月27日,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一片春和景明,第七屆「信誼圖畫書獎」頒獎典禮在此隆重舉行。本屆中國原創圖畫書盛典由信誼基金會和中國美術學院共同主辦,攜手第三屆中國國際青年插畫漫畫雙年展,圖畫書創作者、愛好者匯聚一堂,典禮現場熱情洋溢。多位「信誼圖畫書獎」發起人,當屆與歷屆評審,以及兒童文學界重量級人物紛紛蒞臨,對創作者給予鼓勵與支持。
  • 你可能正在給孩子看「兒童不宜」的圖畫書
    直到彩虹魚開始把自己的魚鱗拔下來一片片送出去,大家才又開始跟她做朋友了。這本書的畫面很美,作者也拿獎無數,但這裡面的邏輯難道不是錯把一種討好當成了分享?這樣的友情,是真正的友情嗎?我們到底應該給孩子看什麼樣的圖畫書?這給出版社和家長們都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 有魔力的奇想國童書:隱藏在圖畫書裡的那些小細節
    今天,我們要給大家推薦的是,奇想國童書在12月份隆重推出了十本圖畫書。它們都有一個相同特點——圖畫極具藝術性。或許正如馬庫斯先生所說:「一本出色的圖畫書,圖畫敘事所佔的比重往往要多於文字,而且圖畫增加了一種全新的敘事角度。」你或許可以拋開現有的文字,根據圖畫編一個不同版本的故事。孩子更是天生敏銳的觀察家,他們甚至連周圍環境中最微小的細節也不放過。每一幅圖畫都有很多值得注意和討論的地方。
  • 阿甲老師談孩子第一本圖畫書【搶鮮當讀】
    今年,紅泥巴的阿甲老師在群中與書香童年開展了一場精彩對話:《孩子的第一本圖畫書》。
  • 第八屆「信誼圖畫書獎」頒獎典禮在深圳舉行,八部作品獲獎
    5月5日,信誼基金會攜手深圳少年兒童圖書館,舉行了第八屆「信誼圖畫書獎」的頒獎典禮。本屆獎項組委會共收到755件參賽作品,圖畫書組407件,文字組348件,兩個數字均為歷年之最。初審評委共評出44件入圍作品,圖畫書創作組23件,圖畫書文字創作組21件,最終評出8部獲獎作品。
  • 【活動】第九屆「信誼圖畫書獎」頒獎典禮回顧
    (頒獎嘉賓:劉海棲先生     獲獎者:吳雪嬌)「信誼圖畫書獎」是一項授予未出版原創圖畫書的獎項。獎項設立之初,張杏如董事長曾鼓勵每位創作者:「原創圖畫書最重要的是要貼近孩子的生活和生命本質,我們的孩子面對著整個環境的變遷,我們必須要掌握這樣的脈動才能接軌孩子所要生存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