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穀老師:
繪本是完美的閱讀載體,它的圖畫有助於我們從哲學層面、科學層面認識世界和理解宇宙。
2020年8月22日,由場景實驗室和布穀學習聯合主辦的「繪本時代」——中國首屆原創繪本論壇」邀請到新閱讀研究所所長、作家李西西先生發表了主題為《讓圖畫書的價值回歸高位》的精彩演講。
圖畫書的價值體現在哪些方面?
我們對圖畫書有哪些誤解?
圖畫書的發展方向在哪裡?
以下為李西西老師的演講全文。
各位親愛的老師,親愛的朋友,大家好:
很激動能在這裡跟大家分享美好的繪本,我要跟大家分享的題目是:讓圖畫書的價值重回高位。
圖畫書=繪本。
為什麼說是圖畫書呢?
這就要先從圖書說起。
一、遠古時代與現代的「圖與書」有什麼區別?
遠古時代與現代意義上的圖書概念是不一樣的。
舊時的圖書:指的是畫面、符號、圖案。
如圖,這是我曾經生活的城市,洛陽。
這個畫面符號圖案經常出現,這就是河洛文化的核心,非常神秘的洛神河圖。
它被認為是華夏文明的起源,甚至可以說是地球的起源,生命的起源,一切奧秘的起源,太極陰陽五行九宮八卦一切的秘密都掌握在這裡。
今天的圖書:指的是現代圖書,是一種具有文化藝術屬性的商品,一種當代人不可或缺的商品。
在我們幾千年的傳統文化裡,圖書是如此的重要和神秘,一切文明的起源都蘊含在其中。
然而,長久以來,我們一直重視文字閱讀,圖畫的意義和價值重要性並沒有得到體現。
二、在中國,「畫」的意義和價值還有待挖掘
每當我們形容一個人了不起、偉大、有成就,會用「書畫雙絕」這個詞。
這個詞把「書」放在首位,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的文明只看重書,畫的意義和價值重要性並沒有體現。
高曉松老師有一個觀點,他說:
「中國歷史上有名有號的傳世大音樂家沒有。」
在我的認知裡,中國畫家的地位和高老師所說的音樂家的地位一樣,它的意義和價值遠遠沒有被發現。
就像蒙特利所說的「童年的秘密遠遠沒有被發現」一樣,畫的意義在中國也遠遠沒有被發現。
在中國,「畫」的意義和價值還有待挖掘。
三、圖畫能更好的傳遞愛與情感
幫我們理解宇宙
一切以「文字文化」為先導的傳統文化,是非常狹隘的。
作為一個研究者,我對圖畫一直懷有非常深的敬意。
我曾經看過一本蒲公英的繪本《野獸國》,每次看這本繪本,我都有新的發現,新的感受。
《野獸國》
很多人認為這本書太簡單,一頁書裡面沒幾個字,就是哄小孩的東西。
但我每次都能在這本書中讀到生命的感傷,生命的痛苦,生命的坎坷。
它字少,卻不簡單。並且向讀者傳達出了非常美好、震撼的觀念,這很高級。
這本書的地位在我心中是無以復加的。
圖畫同文字一樣,同樣具備可理解性與難以言傳的美。
圖畫書有助於我們從哲學層面、科學層面認識世界和理解宇宙。它有非常充沛的情感,如同音樂一樣,能夠給我們帶來巨大的情感衝擊。
很多孩子問過爸爸媽媽這些問題:
什麼是感情?
什麼是愛?
人為什麼會相愛?
你會怎麼回答呢?
以《活了一百萬次的貓》為例。
《活了一百萬次的貓》
這本書就向我們解答了這個問題,一本薄薄的圖畫書,千言萬語容納其中。我就不劇透了,感興趣的家長可以自己去找一找答案。
愛因斯坦曾經講了一個小故事來闡釋他的相對論:
愛,就是你和一個自己喜歡的美麗女孩待在一起,哪怕過了很久很久的時間,2個小時、10個小時,你也覺得時光飛逝;
而把你置身在一個非常煎熬的位置,就像捏著一個滾燙的火爐煎烤你的時候,你會覺得一分鐘都很難熬。
這就是愛的表達。
這小小的繪本,通過生動的圖畫,將愛與情感闡釋得淋漓盡致。
四、為什麼圖畫藝術這麼重要?
有這樣一種現象:國外的孩子,對傳世的經典作品有著非常好的領悟力,而我們的孩子就會感到迷茫,甚至覺得「這有什麼好看的」。
為什麼我們的孩子看不懂?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我們的煩惱和痛苦都不是因為事情本身,而是因為我們加在這些事情上面的觀念。」
圖畫書對於意義的感知、理解也是跟我們加之在它上面的觀念是分不開的。
這種觀念從何而來?
無數科學論證已經證明,孩子對藝術、對生活,對人性對情感的領悟力,來自於他的童年,來自於他所有的經歷。
如果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給他更多美好的東西,帶有文化藝術屬性的商品,比如說美好的圖畫書,美好的繪本,我相信從小接受營養灌輸的他,未來一定會非常非常的不一樣。
就像那些大師所說的,我少年時代兒童時期讀的都是人類最偉大的作品,所以我現在從事的事業自然不會去做那些媚俗的,而是儘可能做那些偉大的、高雅的、了不起的事物。
童年時期讀好書,能夠改變孩子的一生。
那麼,為什麼圖畫藝術這麼重要?
繪本在教育(兒童教育、家庭教育)領域具有非凡的意義。
繪本是教育的擴音器。
一本薄薄的繪本,是一所發現自我的學校,一所喚醒理解的學校。
繪本在教育領域的意義,我們做了一些探討和研究,我們一直把繪本放在非常之高,重中之重的位置。
以《愛心樹》為例。
《愛心樹》
它和《野獸國》一樣,是一本現象級繪本,它在闡述愛,探討愛的同時,也引發了成年人之間,成年人與孩子之間,孩子與孩子之間的巨大的爭論與探討——到底愛是什麼?到底愛該如何去面對,如何去付出?
這樣一本偉大的作品在家庭中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它教會孩子與父母,如何避免成為同一個屋簷下的陌生人。
繪本是一家人共同閱讀,共同生活,擁有共同精神生活的一個好的載體。
能讓一家人擁有了共同的精神交流,和共同的語言。
我們新閱讀研究所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活動,我們會開展聽讀繪說的教育實踐。
從「讀寫繪」發展到「聽讀繪說」,融合培養孩子的寫作繪畫、演講與交際能力。
由簡入繁,再化繁為簡,讓文學與藝術達到營養均衡。很多孩子參與這個實踐、實驗之後,會擁有精彩的表達,甚至能寫出宏篇的文學巨作,未來無可限量。
我們讓參與讀說寫教育的孩子們,一起為法國藝術家荷賽先生的繪本創作中文故事,讓每個孩子都能夠發現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我們一直在努力探索, 通過聽讀繪說的項目,讓繪本成為推動文明之手的不可或缺的力量來源,改變一個人,改變一個家庭,給孩子創造一個更豐富、更多可能性、更好的未來。
五、讓繪本閱讀抵達中國的每一個角落
我本身是學土木工程的,正常的發展應該是去做一些工程方面的工作。
但是,曾經有一次支教改變了我的人生。
我開始創作兒童文學故事,做兒童文學編劇,我們做了大量閱讀推廣的活動。
在此特別感謝顏小鸝老師,對我們的公益閱讀推廣活動的大力支持,給我們提供了相當多了不起的繪本著作來支持我們。
在我們談論圖畫書,談論繪本時代的美好的同時,我們也需要關注一下那些住在遙遠的大山深處的孩子們。
我希望,繪本閱讀能夠抵達中國的每一個角落,讓所有的孩子都能夠公平地讀上優質的繪本。
讓兒童友好藉助「螢火蟲親子共讀」「新孩子公益行動」「新教育種子公益計劃」等公益活動,將友好之光灑進大山深處,照亮孩子們的心靈,為他們的健康成長加油助力。
非常謝謝大家的聆聽和關注,謝謝!
李西西
作家,新閱讀研究所執行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