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感動大人的圖畫書》——大人也要讀圖畫書,理由有三

2020-12-27 二姐育兒育己

「大人也要讀圖畫書」,這個倡議,是日本的柳田邦男先生在1999年提出的。

之後,他一直宣揚「大人也要讀圖畫書」,在2003年-2005年這三年裡,每年6月份舉辦一次大人圖畫書閱讀項目,期間大家反應熱烈,共收到3500封讀者來信,來信中最多的是正在養育子女的家庭主婦和中老年女性。

個人覺得,來信群體反應女性普遍更有自我成長意識,且女性普遍活得更痛苦,尤其是像日本、中國這些集體主義國家的女性。

為了把「大人也要讀圖畫書」這個理念推廣得更遠,柳田邦男寫了三本書——《在荒漠中遇見一本圖畫書》、《感動大人的圖畫書》、《圖畫書的力量》。

目前已看完《感動大人的圖畫書》和《在荒漠中遇見一本圖畫書》這兩本。

兩本書核心思想是一樣的,書中有部分重疊的地方,如果二選一的話,更推薦《感動大人的圖畫書》。

柳田邦男認為圖畫書語言精煉、圖畫精美耐看、內容寬廣,涉及幽默、智慧、悲傷、離別、思念、心的羈絆、互助、愛、心態、生活方式、親子矛盾、時代主題等,絕不僅僅適合孩子看,大人看不僅可以放鬆身心,還能汲取滋養內心的力量。

具體理由有三個:

1、當今社會,人們的心思放在工作、家務、金錢上,人們的情感在弱化,無暇體貼彼此,沒時間思考生命中那些寶貴的東西,圖畫書能讓我們注意到這些。2、情緒低落或年老多病時。圖畫書能溫暖心靈,緩解情緒,重新找回生活的趣味。3、兒童世界受電視、手機、網絡等媒體侵擾。圖畫書能提供一個親子共享、大人和孩子互通的世界,那是一個融合了聲音、情感和故事的世界。

當然了,圖畫書雖能幫人調節情緒、啟迪智慧、找到自我、答疑解惑,但在讀圖畫書時,

也沒必要總是思考人生,懷著在沙漠綠洲中小憩的心情,慢慢閱讀圖畫書中的圖畫和文字,靜靜地享受已足夠。

尤其是在跟孩子親子共讀時,不需要從大人的視角來過度解讀,過度解讀也是一種變相的說教和侵擾,會破壞孩子自己理解故事的節奏。

兒童是帶著赤子之心接觸故事並享受快樂的,故事中隱含的人生態度和生活方式,孩子能直觀地讀懂吸收,圖畫書自然而然成為他們人生食糧。

《感動大人的圖畫書》中作者除了闡明大人為什麼要讀圖畫書,還具體介紹了圖畫書帶給大人的感動,以及分享了自己每月如何用60元買圖畫書,買圖畫書這部分挺有意思的,是作者最直接的選書經驗和心得分享。

以目前折後書價來看,60元平均可以買2本書,假設一個月買2本,一年就24本,相當可觀了,因為預算有限,在買書時更會精挑細選,基本買回來的都是值得反覆看的,想想看,每月花幾十元,就能換來心靈的富足,是不是相當划算。

所以,我也非常贊同作者說的「大人也要讀圖畫書」,現在市場上自我成長、心理、育兒類書籍很火,很火說明大家有這方面的需求,但很多成人表示,沒時間也沒耐心看完,看圖畫書就完全沒有這些困擾,圖多字少,簡練的文字配上觸動心靈的圖畫,一樣療愈內心,一樣可以學習育兒。

接下來,具體講講在哪些時刻特別適合看圖畫書?

1、當自我缺失時

1、當自我缺失時

怎麼找回缺失的自我呢?謝爾.希爾弗斯坦的《失落的一角》或許可以提供一些線索。

故事主角是「我」是一個缺了一角的圓,「我」為了尋找失落的一角,歷經日曬雨淋,最後終於找到了,拼上去成了一個完整的圓。可是,「我」不能唱歌了,於是「我」輕輕放下「失落的一角」,唱著「我要去尋找我失落的一角」,繼續向前滾動。

「我」為何寧願不要完整也要快樂呢?

2、當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時

當人處於情緒不穩的青春期或是患重病的時候,便容易放棄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生存意義,覺得自己沒有價值,甚至還會選擇自殺。

克萊.卡麥可的《髒髒的小熊》講的是一隻玩具小熊,主人非常喜歡它,但它已經開始變得破舊了,其他玩偶也因為嫉妒它而詛咒它,希望它快點變得破破爛爛,小熊十分苦惱。

有一天,小熊靜靜地走出去……

故事的結尾是,主人補好了小熊,留下了一封信和一件柔軟的紅色法蘭絨睡衣,小熊高興地穿上它,並對其他玩偶說「你們也會得到愛的,也會穿上這身紅睡衣的。」

作者說,這句話溫暖又善良,我們每個人都一樣,都渴望被需要和被愛!

3、當要放棄夢想時

有夢想是件很美的事,這是一個人做事的初心,只是現實中,常常走著走著就忘了初心,忘了當初的夢想。

讓.喬治的《植樹的男人》,講的是一個名叫布菲的50多歲的男人。他原是一個農場主,意外失去兒子和妻子後,在孤獨寂寞的歲月裡,他決定為這個世界做點什麼。布菲選擇了種樹,在一片如他內心一樣光突突的荒涼山地上種樹,在開始的三年裡,他種下十萬個橡子,只有兩萬個發了牙,經過風雨和動物啃食,紮根的只有一萬棵。有一年,他種了一萬多棵楓樹,一棵都沒活。這讓他很絕望。

布菲從1910年開始種樹,離一戰開始還有3年,到二戰結束後(1945年),曾經的荒地已經是一個讓人流連忘返的綠色樂園。

作者這樣評價布菲:

「我從沒見過他有任何動搖或懷疑,只有天知道這有多難!但是,可以想像,完成這樣一個傑作,需要克服多少困難,需要多少的勇氣去戰勝絕望!當我想到,眼前的一切,不是靠什麼先進的技術,而是靠一個人的雙手和毅力造就的,我才明白,人類除了毀滅,還可以像上帝一樣創造。」

我們有夢想,是因為我們都有創造的能力。試問,讀到這樣的故事,誰能不心生感動呢?

4、當育兒碰到難題時

以我當了幾十年女兒以及當了幾年媽媽的經驗來看,育兒中最大的難題就是親子溝通障礙。

親子之間能否順暢溝通,又取決於親子關係。

內田麟太郎的《我來當媽媽》講的是兩隻小兔子玩當媽媽的遊戲,一隻問「當媽媽是什麼感覺啊?」,另一隻答「可以叫孩子的名字」、「要牽著孩子的手走路」、「還有擔心」、「擔心孩子,忍不住想要緊緊地抱著,不知不覺就流淚了」。

故事的結尾是,媽媽喊他們,他們跑過去緊緊抱住媽媽,頁面上用醒目的大號字寫著「緊緊的哦」這幾個字

緊緊的,是一種專注的態度,也是身體語言,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來自於每一次的溫柔餵食、微笑、撫摸,也來自每一次緊緊的擁抱。

5、當無法建立關係時

人生來孤獨,是溫暖的關係把我們連結在一起。

《一封愛的匿名信》,講的是一隻邋裡邋遢、沒朋友的笨笨鼠突然收到一封信,信的內容是:

「親愛的笨笨鼠:這封信是一位真正欣賞你,很樂意和你做朋友的夥伴寫的。我寫信是想告訴你:你很特別。有你這樣一位忠實又親密的好朋友,我很幸運!全心愛你……」

笨笨鼠開心又疑惑,是誰寫給他的呢?他急忙穿好衣服,挨家挨戶去問,最後去問住在大樹洞裡的老蝙蝠,老蝙蝠很生氣,說「我是不會給別人寫信的,從來也沒有人給我寫封信呀!」

笨笨鼠回來後,想了好久,既想老蝙蝠的話,又想自己不知道真正的朋友是哪樣的。於是,他決定改變自己。他馬上給老蝙蝠寫了一封同樣的信。

擁有朋友,獲得溫暖的關係,來自主動釋放善意,而非寂寞的被動等待。

6、當面臨失去和離別時

萬物都有其生命周期,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如何面對失去和離別呢?

菊田的《無論何時都能相見》,講的是一隻小狗思念主人的故事,畫面和文字都非常簡潔,有大面積留白,但內心經歷過失去和離別的人。卻能在這些畫面和文字裡獲得強烈的共鳴,時常看看,內心積壓的情緒也會慢慢得到舒緩。

7、當想放鬆一下時

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說:最被我們低估的義務就是快樂的義務。馬克.吐溫說:不要放棄你的幻想,當幻想沒有了以後,你還可以生活,但是你雖生猶死。

快樂和幻想,這兩樣本領,孩子無師自通,但越長大越生疏,沒關係,我們有圖畫書,跟著圖畫書裡的樹、雲、鳥巢、風景、油畫、色彩……一起來找回失去的快樂和幻想。

鈴木守的《山居鳥日記》、安東尼.布朗的《形狀遊戲》、艾瑞克.巴圖的《微笑的貓》,這些圖畫書都能讓我們找回快樂和幻想。

當然,除了以上這七個時刻,還有非常多值得讀圖畫書的時刻,作者書中介紹適合大人讀的圖畫書也遠非這七本,作者只想借這本書為「大人也要讀圖畫書」開啟一扇門,門後面是個多彩的精神樂園,接下來,我們可憑自己的喜好來盡情漫遊。

我們只需記得,不管自己身處哪種狀態,快樂也好,痛苦也罷,都能在圖畫書裡找到共鳴,都能找到讓自己感動的圖畫書——《感動大人的圖畫書》

相關焦點

  • 你可能正在給孩子看「兒童不宜」的圖畫書
    還有些家長傾向選擇涵蓋知識點多的圖畫書,或者認為圖畫書是識字的工具書,常常以一本圖畫書的文字量多寡來衡量其價值大小,這都是一種誤區。其實大人和孩子的閱讀方式不一樣,大人在看圖畫書時習慣先讀字甚至只讀字,而孩子首先被圖畫吸引,並不是那麼在意文字的內容。圖畫裡的信息之豐富,往往被大人忽視和錯過。
  • 【童書擷貝】從圖畫書認識兒童心理
    一、幻想  幻想是兒童最隨心所欲的夢想基地。「兒童想像最初出現的年齡在一歲半至兩歲左右。」;「兒童在兩歲以後,他的想像就迅速發展。幼兒期是想像最為活躍的時期,想像幾乎貫穿於幼兒的各種活動中。」分析本次研究的相關圖畫書我們發現與「好問」相關的圖畫書有《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可不可以換掉我的石頭大內褲》、《我為什麼在這裡》、《愛思考的青蛙》四本書。  《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一書中,活蹦亂跳的小兔子不斷的向沉穩的老驢提問的故事。書中的小兔子不只「問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
  • 書評《追追追》——這本書,符合我的三個選書標準
    一 孩子讀圖畫書,好處多多,但是面對浩如煙海的圖畫書,家長們常常一籌莫展。以往,我習慣帶女兒去圖書館,讓她自己選喜歡的。不足之處是,女兒自己選時,接觸面偏窄,有時諾大一個圖書館,就只選一兩個書架裡的。現在,除了讓女兒自己選書,我也會選一些。
  • 孩子不愛看書,錯,日本圖畫書之父松居直教你如何實現親子共讀
    圖畫書如何選擇從客觀方面來看,給孩子購買圖畫書之前有以下三個指標需要考慮:01真實性朋友雅說兒子小明第一次認識斑馬是在卡通書上看到的,可是有一次在電視上看到奔跑的斑馬,孩子卻不停地詢問那是什麼?小明對斑馬形態的疑惑和文章開頭朵朵的疑惑是相同的,即不真實或錯亂的形象影響了孩子的認知過程。
  • 一起來讀本圖畫書
    《父母必讀》雜誌編輯部的辦公室裡常年堆積著成山的圖畫書,有時候,我們會感嘆:怎麼能有這麼多好看的圖畫書!有的讓人不自覺地傻笑,有的能瞬間戳中淚點,讓人淚滿面。在一本本優質的圖畫書中,我們看到了無限的可能性。同時引起我們強烈的好奇心,想知道這些圖畫書創作者是怎樣創作出有各種可能性的圖畫書的?
  • 書單:給0-6歲,「經典童書」開啟閱讀的大門
    身為第一線童書銷售市場的觀察者,我們知道新書未必等於好書,新書雖然豐富了閱讀樣貌,並有機會開啟未來經典可能,但在藏書空間有限的限制下,我們必須像淘金一樣過篩,讓好書留下。不管是因為通過時間軸考驗而過關的經典,或者初上市幾年就預備了經典樣貌的常銷書,都是這次推薦0~6歲閱讀書單的首選。【小小孩為什麼要讀經典?
  • 有魔力的奇想國童書:隱藏在圖畫書裡的那些小細節
    今天,我們要給大家推薦的是,奇想國童書在12月份隆重推出了十本圖畫書。它們都有一個相同特點——圖畫極具藝術性。或許正如馬庫斯先生所說:「一本出色的圖畫書,圖畫敘事所佔的比重往往要多於文字,而且圖畫增加了一種全新的敘事角度。」你或許可以拋開現有的文字,根據圖畫編一個不同版本的故事。孩子更是天生敏銳的觀察家,他們甚至連周圍環境中最微小的細節也不放過。每一幅圖畫都有很多值得注意和討論的地方。
  • 幾米:很多書取悅了大人,卻惹惱了兒童,不愛讀書不是你的錯
    幾米卻別出心裁地在繪本《不愛讀書不是你的錯》中,畫出寫書的人、出書的人、印書的人、賣書的人、讀書的人的故事,告訴我們:不愛讀書不是你的錯,不要有罪惡感。讀書很好,但不讀書應該也有別的好。可小朋友們卻不這麼認為,他們有很多自己的話要說,一場穿梭古今的讀書或不讀書的理由大亂鬥就此開啟。
  • 歌莉婭 發布新季《大人的童書》
    日前,GLORIA歌莉婭環球之旅43站發布了《大人的童書》第三季,由品牌代言人樹熊HEADY化身「自然系藝術家」角色,將品牌近年在澳大利亞袋鼠島站所遇見的難忘風景與引人入勝的人文故事,通過童書送給大家,將美好之旅延續。
  • 世界讀書日書單:0-6歲,「經典童書」開啟閱讀的大門
    不管是因為通過時間軸考驗而過關的經典,或者初上市幾年就預備了經典樣貌的常銷書,都是這次推薦0~6歲閱讀書單的首選。  【小小孩為什麼要讀經典?】  一九九二年,嬰幼兒閱讀運動Bookstart在英國展開,活動內容是贈送新生兒一份閱讀禮袋,目的是鼓勵家長為孩子朗讀圖畫書,建立孩子與圖畫書第一次接觸的美好經驗。
  • 贈書 《幼幼成長圖畫書 三浦太郎》(套裝共三冊)
    三浦太郎的第一本圖畫書就是《連在一起》。故事由動物的相遇開始,逐漸步入入高潮,當媽媽和寶寶的臉和臉連在一起,溫馨感人的畫面會讓人在親子閱讀中不自覺地模仿起來。其實,這可算不得自私,懂得「玩具是寶寶的,領帶是爸爸的,裙子是媽媽」,能區分你我他,還能曉得物品的歸屬,甚至不用大人特意去教,孩子最初的歸屬感就在日常生活中啟蒙了。
  • 《他們都看見一隻貓》——親子共讀圖畫書
    《他們都看見一隻貓》——親子共讀圖畫書 2020-03-24 18: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頒獎典禮要來了!——第五屆信誼圖畫書獎圖畫書創作組入圍作品欣賞
    第五屆「信誼圖畫書獎」組委會自6月1日收件開始,圖畫書創作組共收到參賽作品100件。
  • 說好的福利來了 《漢聲數學圖畫書》及「琥珀四重奏」音樂會門票獲獎名單
    當然,還有說好的全套41冊,碼洋過千元的《漢聲數學圖畫書》。好啦,快看兩份大名單吧!此次送出的全套《漢聲數學圖畫書》趕上了暑假的尾巴,小夥伴們很積極地向書評君發來了申請理由,書評君又看了一下午大家的數學故事,勾起了那些「痛並快樂著」的美好回憶。
  • 第十屆信誼圖畫書獎線上揭曉,《小房子》獲圖畫特別獎
    除了公布獲獎結果之外,活動還發布了《猴子撈月》《喂喂,我告訴你哦……》等往屆獲獎作品新書,並啟動了第11屆「信誼圖畫書獎」徵獎。第十屆信誼圖畫書獎頒獎典禮。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圖畫特別獎是信誼圖畫書獎頒發十年以來特設的獎項,獲獎者將獲得獎牌一座,以及獎金三萬元。
  • 阿甲老師談孩子第一本圖畫書【搶鮮當讀】
    時間大概要追溯到2002年,當時童趣已經有了第一批米菲。書香童年:是的,出版了一批雙語繪本,很有開創性。阿甲:發現了這套書,我很激動,於是直接騎車到童趣公司上門請教,緣分也就此開始了。雖然我當時還不太理解,但這套書裡的不少畫面可以吸引我看很長時間。
  • 《小王子》:一本獻給大人的童話故事書
    常常聽到一句話「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但其實在書裡這些都是沒有的,有的只是有趣的靈魂和作家的一生,一本好書的出現往往傾盡了作家的一生心血,當你在讀一本書時,就好像你正在和一個作家對話,了解這位作家的故事,今天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聖·埃克蘇佩裡的作品《小王子》。
  • 站在孩子一邊的圖畫書作家——伯寧罕創作賞析
    父親對於那枚勳章的解釋是「哦,他們肯定有很多,所以就給了我一個。」後來他成了一位推銷員,並且為了供三個孩子讀書,出租了家裡位於倫敦西南的房子,全家住在拖車裡。他一邊為倫敦交通局畫海報、幫雜誌社畫漫畫、設計聖誕卡,一邊嘗試拿著他的作品集到各個出版社去尋求出版,希望能成為一名專業的插畫家,然而他得到的回答總是:「等你完成一兩本書之後,再讓我們看看吧!」直到1963年出版了第一本圖畫書《寶兒》,從此他踏上了繪本創作之路。
  • 書評:《凌天戰尊》《長寧帝軍》《手術直播間》《龍王大人在上》
    對於網絡作家而言,寫書評是一個得罪同行的事,但是寫書評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在評論別人的書的時候,也能看到自己作品的不足。今天是四本網絡小說的書評,題目中也列了,《凌天戰尊》《長寧帝軍》《手術直播間》《龍王大人在上》!咱們一起來看看吧!
  • 信誼圖畫書出新書啦!送小丸子粉絲作者籤名版《溜達雞》
    、三次中國時報開卷年度十大童書,以及美國紐約Marion Vannett Ridgway Memorial Award首獎等獎項。她於1997年到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念碩士,主修插畫,也是亞洲第一位與英國圖畫書出版巨擘Walker公司合作的插畫家。她的圖畫書作品有日、韓、英、德、荷等語言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