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叫「溼垃圾」到南京又改名為「廚餘垃圾」 江蘇代表建議...

2020-12-22 中國江蘇網

省人大代表陸麗瑾。劉麗媛 攝

省政協委員宋如亞。季宇軒 攝

省人大代表李朝暉。 朱信智 攝

1月15日上午,江蘇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將正式開幕。1月14日下午,省人大代表們陸續報到。揚子晚報記者第一時間來到報到現場,聽聽今年代表們又關注了哪些熱點問題,帶來了哪些「江蘇好聲音」。

隨著開展垃圾分類的城市增多,「這是什麼垃圾」考題難度升級,但不同城市的不同叫法也讓人「頭疼」。今年江蘇兩會上,省人大代表、蘇州市政協副秘書長、民進蘇州市委副主委陸麗瑾帶來了統一垃圾分類標準的建議。實習生 陳星宇 記者 劉麗媛 李衝 張可

代表建言

市民困惑:

上海叫「溼垃圾」,到了南京叫「廚餘垃圾」

一塊變質被丟棄的肉類,可能叫廚餘垃圾,可能叫溼垃圾,也可能叫易腐垃圾……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繼去年上海實施生活垃圾分類以來,今年江蘇的南京、蘇州等城市也將開展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因工作原因經常往返上海、南京的博士後姜小姐發現了兩地垃圾分類的差異,「比如,吃剩的食物殘渣在上海叫做溼垃圾,在南京叫做廚餘垃圾,剛學會的『考試要點』,換一個城市又要重修了。」

陸麗瑾介紹,她搜集整理了國家級、省級文件中關於垃圾分類的提法,發現叫法多樣:比如,《關於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中提出的垃圾類別為「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可回收物」;《上海市促進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辦法》等明確繼續堅持「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溼垃圾和幹垃圾」分類標準;《江蘇省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辦法》分類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餐廚廢棄物、建築垃圾、園林綠化及農貿市場等有機易腐垃圾「,並指出南京市、蘇州市可探索按照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實施「四分類」;《浙江省城鎮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指出的類別為「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

代表建議:

統一垃圾分類的標準和定義,避免混淆

陸麗瑾發現,各地對於「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的分類相對統一,但溼垃圾、易腐垃圾、廚餘垃圾定義的內容相似,提法卻不同。此外,不少省市分類中包含「其他垃圾」,浙江定義為「除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可回收物以外的其他生活垃圾」。上海定義「幹垃圾」為「不宜回收利用的包裝物、餐巾紙、廁紙、尿不溼、竹木和陶瓷碎片等」,江蘇定義為「其他垃圾」或「園林綠化及農貿市場等有機易腐垃圾」,這一類別各地包含內容有所區別。

「旅遊、異地求學人群對這種差異體會最深。」陸麗瑾坦言,不同的分類名稱,容易讓市民在了解垃圾分類知識時出現混淆。此外,由於叫法不一樣,各地的垃圾分類設備、垃圾分類科普宣傳資料等也無法共通共享,造成資源浪費。為此,陸麗瑾建議,應該由相關部門出臺統一的垃圾分類標準和定義,讓宣傳和硬體設施都能相對統一固定,監管督查也易於執行。

委員提案

有害垃圾的及時處置問題亟待解決

中國江蘇網1月15日訊(記者 季宇軒)當前在江蘇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大力實施垃圾分類制度的背景下,面臨著有害垃圾量快速增加、處理成本較高等問題。江蘇省政協委員、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宋如亞認為,江蘇迫切需要主動應對有害垃圾管理的新問題新挑戰。

有害垃圾主要包括燈管、電池、藥品、油漆桶、廢殺蟲劑等家用化學品與硒鼓等家用廢棄物,是具有較強潛在環境風險和一定資源價值的城市生活垃圾類型。1月14日下午,揚子晚報記者在省政協小組會議期間採訪了宋如亞,他在提案中建議應優化完善有害垃圾監督管理機制並快速推進有害垃圾處理體系。

宋如亞表示,有害垃圾的處置其實是新問題。因為在沒有垃圾分類的時候,有害垃圾沒有被細分,夾雜在其他城市生活垃圾類型中。但是,隨著垃圾分類力度的加大,垃圾分類水平的提高,有害垃圾被單獨列出並且產生量快速增加。根據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相關統計數據,2018年全省有害垃圾的收集量為208.93噸,2019年前三季度收集量為338.37噸,增長率達61.95%。

一方面是有害垃圾量的快速增長,另一方面卻是處理設施建設相對滯後,尤其是後端處理設施建設相對滯後。目前,有害垃圾的處理率保持在45%左右,從2018年到2019年僅僅提高了0.6%,還有部分有害垃圾仍處於待處理狀態。

針對這些待處理的有害垃圾,是否可以通過每個城市新建完備的有害垃圾終端處置設施進行解決呢?宋如亞表示,這樣的解決方法代價太高,不經濟。首先,有害垃圾處理成本較高。由於專業的垃圾處理企業數量少、定價相對較高。另外,有害垃圾相對於其他垃圾而言,佔比非常低,量比較小。若每個地方都設置處理點,顯然不經濟,不科學。

宋如亞認為,要解決好有害垃圾及時處置的問題,一定是走區域統籌規劃的路子。「不僅僅是市裡的統籌和省裡的統籌,整個長三角區域都應進行統籌規劃。」宋如亞稱,另外,還要明確監管主體的職責界限與合作方式。建議可以明確由生態環境部門牽頭有害垃圾的管理工作,並確定相關合作聯動部門的職責。

關鍵詞

生態保護

2019年底長江白鱘被宣布滅絕,引發公眾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高度關注。今年江蘇兩會,省人大代表、南京曉莊學院應用生態研究所所長李朝暉教授帶來了關於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建議。他認為,應當重視「生物多樣性」的監測工作,因為它能比「氣、水、土」先一步反映出生態環境的變化。實習生陳星宇

記者 劉麗媛 李衝 張可

代表建言

為什麼城裡綠地多了但撲騰翅膀的白蝴蝶少了

充分重視「生物多樣性」的生態預警功能

2017年江蘇就開始在南京、常州等14個市、縣(市、區),開展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試點;並在「大起底」基礎上,開展全省生物多樣性全面調查。李朝暉教授告訴記者,希望各部門加大力度,讓生物多樣性調查更大範圍、持續開展下去,成為正式的「監測」。因為相比當下受到高度關注的大氣、水、土壤環境質量,生物多樣性能更快反映出生態環境情況。

「目前我們監測空氣品質、水質等,通過理化指標來判斷生態環境狀況,這種方式其實是事後監測。」李朝暉教授舉例說,就像體檢發現指標異常時人體已經生病了。而「生物多樣性」的監測是事前預判,類似於中醫的「治未病」——當一個區域內環境理化指標暫時正常,但生物多樣性情況出現了異常,這就是大自然在「預警」——生物數量減少可能是因為生態環境問題造成的,「『防患於未然』一定比『生病後吃藥』更有效。」

「人工造綠」不等同於「生態環境提升」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與城市化的進程加速,原先大自然中物種的生活環境必然面臨改變。李朝暉教授認為,城市建設過程中,不能簡單將「人工造綠」等同於「生態環境提升」。例如新開道路兩側綠地,如果將原先的綠植全部剷除,再重新鋪上草坪、種上灌木,那麼本來栖息在此的昆蟲等物種絕大部分將受到毀滅性打擊。雖然眼前還是一片綠色,但物種原來栖息的環境已遭到幾乎不可逆的破壞。

「這就是為什麼城市裡一些區域綠色多了,但撲騰著白色翅膀的蝴蝶少了。」因此李朝暉教授建議,城市建設過程中面對原生的野草、野花不能簡單地「推倒重建」,在提升人居環境的同時,也要為其它物種留下一片家園。

深化江豚保護成果,形成珍稀動物保護「江蘇樣板」

2020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5)將在中國舉行。李朝暉希望,江蘇地區對長江江豚、中華虎鳳蝶等本地代表性珍稀動物保護的成果,應進一步深化、推廣,形成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江蘇樣板」。

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根據最新的科考觀測數據,長江南京段目前生活著3個家族、50多頭江豚。「經常能看到大江豚背著小江豚在江面上出沒。小江豚穩定地出生,說明長江南京段整個環境越來越好」。南京江豚保護協會秘書長姜盟介紹,2019年南京全面啟動長江「生態眼」工程,對長江生態實時監控,各職能部門進一步加大了保護力度。同時,民間也形成了固定的保護力量。「我們現在有固定的30多人江豚觀測員隊伍,其中不少觀測員就是由原先的漁民『轉業』擔任的。」

相關焦點

  • 江蘇兩會代表:建議統一垃圾分類標準和定義
    揚子晚報記者第一時間來到報到現場,聽聽今年代表們又關注了哪些熱點問題,帶來了哪些「江蘇好聲音」。隨著開展垃圾分類的城市增多,「這是什麼垃圾」考題難度升級,但不同城市的不同叫法也讓人「頭疼」。今年江蘇兩會上,省人大代表、蘇州市政協副秘書長、民進蘇州市委副主委陸麗瑾帶來了統一垃圾分類標準的建議。
  • 【關注南京垃圾分類】最棘手的廚餘垃圾如何處理?看南京各區如何...
    南京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物、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類,其中廚餘垃圾佔大部分,且不易處理。 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廚餘垃圾的終端處理,目前南京各區因地制宜、各顯其能。
  • 「關注南京垃圾分類」最棘手的廚餘垃圾如何處理?看南京各區如何...
    南京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物、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類,其中廚餘垃圾佔大部分,且不易處理。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廚餘垃圾的終端處理,目前南京各區因地制宜、各顯其能。通訊員 馮引潮 程嘉 陳文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可以廚餘垃圾為肥料,長出了各類蔬菜廚餘垃圾要佔六、七成,成分複雜難處理為何在四類生活垃圾中,廚餘垃圾比較「棘手」?
  • 多名代表建議「設限使用廚餘垃圾粉碎機」
    不過,老舊小區下水管網舊、管網太細,容易堵塞,不建議使用廚餘垃圾粉碎機。餐飲企業由於廚餘垃圾油脂含量高,容易在管網凝結,也不宜使用該機器。「任何技術的使用都需要講究場景和條件,國外有一些地區統一安裝,但使用時也都有條件限制。」她建議,對於使用廚餘垃圾粉碎機的居民,社區可以進行專門的使用指導。
  • 最棘手的廚餘垃圾如何處理?看南京各區如何「變廢為寶」
    中國江蘇網訊(通訊員 馮引潮 程嘉 陳文 記者 張可)南京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物、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類,其中廚餘垃圾佔大部分,且不易處理。記者了解到,廚餘垃圾的終端處理,目前南京各區因地制宜、各顯其能。
  • 南京市江南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廚餘垃圾協同處理項目環境影響評價...
    >建設項目名稱:南京市江南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廚餘垃圾協同處理項目建設單位:光大環保能源(南京)有限公司建設性質:擴建項目地址:南京市江寧區江寧街道靜脈產業園1號,光大環保能源(南京)有限公司廠內建設規模:項目規模日處理廚餘垃圾
  • 垃圾分類之後的廚餘垃圾滲濾液處理難點與重點
    從國家2019年大力推進垃圾分類以來,全國各地紛紛將形成3年的規劃,將垃圾分類落實到地。垃圾分類之後,對滲濾液的水質勢必有非常大的影響。對填埋場滲濾液,垃圾焚燒發電廠滲濾液的水量和水質都將帶來非常大的影響,相對來說,這兩種滲濾液案例較多,較為成熟,將會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的改進和運行調整。而垃圾分類之後的廚餘垃圾的滲濾液成為目前更為關注的熱點。垃圾分來之後的廚餘垃圾(溼垃圾)就地處理迎來「春天」,目前呈現爆發的趨勢。
  • 廚餘垃圾粉碎機該不該裝?
    「這篇論文的研究結論我贊同,但實驗中10戶家庭的樣本量太少,兩個月中連續10天收集的時間太短,得出的結論不足以直接推廣到現實中,更不能僅根據這一項研究的結論去大規模推廣使用廚餘垃圾粉碎機。」秦俠說。
  • 上海溼垃圾收集量增加 老港餐飲垃圾處理線正式「上班」首日就超量...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10月31日報導:自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後,廣大市民垃圾分類熱情高漲,幹、溼分類一步到位,溼垃圾收集量單月翻番。10月31日,老港基地生物能源再利用中心餐飲垃圾處理線全量運營,處理餐飲垃圾500噸,超出設計日處理能力100噸,助力上海生活垃圾末端分類處置能力進一步轉型升級。
  • 南京實施垃圾分類一周,廚餘垃圾收運量增加近 4 倍
    11 月 9 日,現代快報記者探訪了秦淮區和雨花臺區的兩個小區,發現垃圾分類指導隊伍多,小區按需來調配人手是 " 取勝 " 的關鍵。據了解,一周來,垃圾分類讓全市廚餘垃圾分出量逐步增多,目前,玄武、秦淮、建鄴、鼓樓、棲霞、雨花臺、浦口、江北新區等 8 區每天收運的廚餘垃圾量已超 140 噸,比分類之前增加了近 4 倍。
  • 廚餘垃圾粉碎機,輕鬆消滅廚餘垃圾,下水再也不堵了
    新安裝的廚房垃圾處理器太好用了。用過一次後我後悔了。我後悔買晚了。它真的使用很方便。羊肋骨、溼垃圾,統統輕鬆幹掉,輕鬆垃圾分類。不管之前客服說得有多麼天花亂墜,買回來參數說明寫得有多牛,實際效果如何還是得現場試一下才能見分曉。
  • 廚餘垃圾分類的熱點話題
    要從落實城市主體責任、推動群眾習慣養成、加快分類設施建設、完善配套支持政策等方面入手,加快構建以法治為基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長效機制,樹立科學理念,分類指導,加強全鏈條管理。隨著垃圾分類政策的不斷推進,全國已經有333個地級行政單位相繼出臺多項政策推行垃圾分類。
  • 知否,知否:溼巾紙是幹垃圾葡萄乾是溼垃圾
    近日,周到上海App上刊發了《擤過鼻涕的餐巾紙是溼垃圾嗎?這10個問題教你學會正確垃圾分類!》的文章,列舉了關於生活垃圾分類市民關心的10個問題,並在晨報微博和周到上海App上進行了問題徵集。市民們紛紛留言:香菸灰是哪類垃圾?貓屎貓砂扔在哪個垃圾桶?葡萄乾是幹垃圾嗎?……  收集到這些日常生活會遇到、迫切要知道答案的問題後,記者請有關部門作了權威解答。
  • 餐巾紙是什麼垃圾 溼垃圾並不是以垃圾的乾濕區分
    紙是什麼垃圾餐巾紙不管幹的溼的,都屬於幹垃圾。誤區:過期食品連帶包裝物一起丟進垃圾桶過期食品,比如一包受潮過期的瓜子,連帶包裝物一起丟進垃圾桶?這樣做顯然不妥!因為瓜子容易腐爛,屬於溼垃圾,而包裝物(如塑料包裝袋),屬於幹垃圾,所以正確做法是將瓜子投放到溼垃圾的收集容器,塑料包裝袋投放到幹垃圾的收集容器中。
  • 就地處理:「消化」廚餘垃圾的便捷之路
    據了解,這套設備中有一套油水分離裝置,可以將廚餘垃圾中的小骨頭等分離出來,垃圾中的水分進入儲水系統,油脂被存放在另一個桶裡。處理設備設有異物分離口和有機肥料出口,分離出油脂的廚餘垃圾會自動篩檢出大骨頭、塑膠袋等其他垃圾。剩餘垃圾進入存儲倉,飽和後通過高溫氣化垃圾處理技術,廚餘垃圾被深加工為有機肥和飼料的初步處理物。
  • 吞進去垃圾,吐出來肥料,戶部巷廚餘垃圾就地處理不過夜
    在武昌戶部巷,一座現代化的廚餘垃圾環保處理間近日建成投用,通過垃圾分類,300多家商戶產生的廚餘垃圾不出戶部巷,採取就地回收、就地處理、就地轉化,循環再利用。12月20日,長江網記者來到戶部巷探訪。只見一座佔地面積約150平方米的廚餘垃圾環保處理間位於長江大橋下的漢陽門公園休閒廣場,綠色、灰色的外牆裝飾與園林環境融為一體,如不走近細看,根本不知道這是一座廚餘垃圾環保處理間。
  • 吃個炸雞腿要花1分鐘扔垃圾,記者直擊南京垃圾分類...
    參照上海做法,南京不少小區已經撤銷垃圾桶,建好了垃圾集中收集點,有序推進「定時定點」垃圾分類。   上午,記者來到南京秦淮區三山花園小區,在垃圾房前,85歲的朱先生手提兩袋垃圾,他先將廚餘垃圾傾倒至「廚餘垃圾桶」後,再將塑膠袋和其他垃圾一起扔至了「其他垃圾」箱內。朱先生告訴記者,從6月份開始他們小區就試行垃圾分類了,習慣也慢慢養成了,有的時候子女們將垃圾放錯垃圾桶了,朱先生還會糾正他們。
  • 南京廚餘垃圾處理能力年內將達1650噸/日
    2020-10-27 08:31圖文來源: 南京日報 棲霞區丁家莊垃圾中轉站近日完成升級改造,成為日轉運量60噸的廚餘垃圾中轉站
  • 深圳加快建設廚餘垃圾處理設施
    分類投放居民仍未養成分類習慣督導員分類「蒙查查」垃圾分類,源頭在於分類投放。代表們在走訪中發現,不少市民還沒養成分類投放習慣,直接整包投放。一些小區為了管理方便,只設置一個廚餘垃圾投放時段。不少督導員,甚至不清楚各類垃圾的分類,不能真正起到督導作用。問政會現場,代表們對分類投放質疑的火力,集中在「如何提高市民分類自覺性」「居民錯過廚餘垃圾投放時間怎麼辦」「如何讓督導員名副其實」三大問題。「深圳在推動垃圾分類習慣養成方面已經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 大棒骨不屬於廚餘垃圾?這些垃圾分類問題官方回應了
    青島今年將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此次訪談中宋霽表示,2020年是我市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收官之年,市城市管理局在制定本年度工作方案時,充分借鑑寧波、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的經驗做法本次印發的《2020年青島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行動方案》主要包括了主要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三部分內容。主要目標確定,我市到年底前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不低於35%,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