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鐘》確實短,我還沒哭完,電影就結束了

2020-12-22 一窩電影

第243篇推文,給601位窩友。

不少人說,《一秒鐘》張藝謀近二十年最好的電影。

豆瓣:7.9分

貓眼:8.8分

窩頭覺得,張藝謀的電影,幾乎每一部都能代表中國電影最高的水準。

《活著》、《英雄》、《歸來》、《一秒鐘》……

《長城》除外,它是真爛。

即便有《長城》存在,張藝謀「國師」頭銜,也是目前所有中國導演們,都沒辦法代替的。

其他大多數導演,他們以屬於自己獨特的電影風格創造藝術,徵服觀眾。而張藝謀的作品,能讓電影大於個人風格,能讓光影遍布大熒幕任何角落。

《一秒鐘》,推遲兩年上映的電影。經歷一系列技術問題之後,我們甚至不知道它到底被摘除了多少。

但殘存的它,依舊錶達出了電影的本質。

前些日子看到一句,說《一秒鐘》是張藝謀寫給電影的一封情書。

窩頭覺得比起情書,《一秒鐘》更像是一封「家書」

電影是逃犯張譯與劉閨女劉浩存的父女情鋪展開來的,這條承接電影故事的主線搭載了整部電影的一切。

時代、命運、家庭、電影工業……

而這些東西交織在一起,在100多分鐘的時間內竟毫無牽強感,真的是一秒鐘都不想錯過。

逃犯為了能在《英雄兒女》正片前的「新聞簡報」裡看一眼女兒,從勞改場跑了出來,一路日夜奔襲、黃沙大漠。

劉閨女為了能幫助自己唯一的弟弟擺脫困境,想要偷一段12.5米的膠片做燈罩。

這兩個人看似與電影沒有必不可少的關係,但是卻因為一段《英雄兒女》的電影膠片而產生交際。

兩人相遇的場景,也非常有趣。

在一片扎滿小土堆的戈壁中,兩個人兜兜轉轉,一個想抓,一個想逃。這段沒有臺詞的夜景,有心的觀眾會很有熟悉感。

因為很像我們以前看過的戲曲節目,比如京劇《三岔口》的橋段。

這應該是某種致敬吧,我們第一部國產電影,就是1905年的京劇《定軍山》

再往前一點,1905年之前的國外電影,也是以短小精煉的舞臺、雜技、紀實片為主。

所以,單是這一個場景,就承載了電影工業的諸多元素。

難能可貴的是,呈現這些的時候還並不刻意,完美的鑲嵌在劇情主線上。

包括後面,人民群眾合力清洗膠片到電影順利放映的劇情,早期膠片電影放映的細節一一在觀眾眼前展示,無言的感動跨越時間,傳遞給此時坐在電影院的觀眾們。

當我們看到1964年的《英雄兒女》,藉助畫中畫重現,我們仿佛也來到了那個純粹的、激情的年代。

逃犯最終看到了「新聞簡報」裡的女兒,短短的一秒鐘,他威脅範電影一遍一遍地播放。範電影用自己的看家本領,給他做了一個「大循環」

一秒鐘太短,不夠

但這一秒鐘,卻支撐起國師張藝謀的整部電影。

其實它的故事,並不傳奇,也不激昂。

一個逃犯父親想在電影新聞簡報裡看一眼已經分開八年的女兒。

一個無父無母的姐姐極力保護自己的弟弟。

一個左右逢源的放映員想保全自己的工作。

一群人,等著看電影。

張譯的演技已經無需多說,這幾年他參演的電影可能口碑會差,但沒有人會說他演的不好。

他在《一秒鐘》的表演,因為所處場景不同,所以是極其豐富的。

他面對劉閨女、面對範電影、面對其他人的態度,因為膠捲,有時渴求、有時無奈、有時憤怒、有時不忍、有時緊張、有時恐慌……

「謀女郎」劉浩存,2000年出生的小姑娘目前只有一部作品,但她與易烊千璽主演的《送你一朵小紅花》也即將上映,此外還是一部張藝謀導演的《懸崖之上》

每一個謀女郎的第一部作品,其實都挺青澀的。劉浩存也是如此,比起演技來說,窩頭對劉浩存稚嫩到尖銳的聲音印象比較深刻。

還有就是電影正片結束後,她唱得那段MV片尾曲。這裡提一下,大家看《一秒鐘》的時候一定要眼睛不眨地看到MV結束,因為會有一個彩蛋!

這部電影都沒什麼戲劇性的轉折點,但就是讓觀眾看後產生對電影的莫名情懷,這份情懷不屬於這個新世紀時代,甚至不屬於我們自己。

那是我們從未見到過的,只是聽說過的過去。

現代電影,動輒幾億、十億、幾十億的票房。巨大的利益驅使著中國電影像個臃腫的胖子奔跑起來,哪怕在疫情期間,大多數人所擔心的是資本收益,而不是影片質量。

其中被裹挾的一線導演並不是一兩個,他們大多數都要在資本面前低頭。

有些事,就是那麼無奈。

但是如果能把一件無奈的事情,順利地做下來,那就相當不容易了。

《一秒鐘》在諸多磨難之後上映,有些電影院甚至連個電影海報都不掛,這迷惑操作大概不是窩頭這種渣渣能夠參透的。

當然電影院海報不海報的,沒那麼重要。重要的是看過的人覺得,《一秒鐘》很好看,然後把它推薦給朋友們。

一窩電影⊙_⊙窩頭推薦

相關焦點

  • 《一秒鐘》沒那麼好
    不是因為這部電影有多沉重深刻。恰恰相反,《一秒鐘》單薄得令我大吃一驚,單薄得讓我發愁怎麼給這部電影寫一篇三千字的文章。 藝謀,怎麼回事?怎麼會講一個十分鐘的春晚小品就能演完的小故事? 確實他們都不懂電影,畢竟都不是電影人,但他們是電影最終要抵達的所有人。《一秒鐘》之所以是「給電影人的情書」,並不是因為記錄或者歌頌電影人所付出的心血,那樣就俗了。
  • 電影《一秒鐘》首映
    現場張藝謀還將影片拷貝盤贈予資料館收藏,希望有更多的觀眾能感受到膠片時代對於電影最初的欣喜。談電影:想留住膠片時代的記憶《一秒鐘》講述了張九聲為看女兒一秒鐘影像,穿越千裡黃沙與劉閨女、範電影因一卷膠片電影結緣的故事。
  • 《一秒鐘》首映 張藝謀:這是我心心念念想拍的電影
    現場張藝謀還將影片拷貝盤贈予資料館收藏,希望有更多的觀眾能感受到膠片時代對於電影最初的欣喜。《一秒鐘》講述了張九聲為看女兒一秒鐘影像穿越千裡黃沙,與劉閨女、範電影因一卷膠片電影結緣的故事。談及創作初衷,張藝謀導演表示,《一秒鐘》是自己心心念念想拍的電影,自己是從膠片時代走過來的,通過膠片的不斷轉動,傳遞一份情感,仰望一片星空,是每個電影人熱愛的夢。
  • 張藝謀:哭戲很難,《一秒鐘》裡張譯演得不能再好了
    由張藝謀執導並參與編劇,張譯、劉浩存、範偉主演的電影《一秒鐘》將於11月27日全國上映。26日,影片在中國電影資料館舉行了北京首映禮,張藝謀、張譯、劉浩存亮相。張藝謀表示,能夠在電影資料館舉行首映,就仿佛一個輪迴,讓他回到初心,回到起點。現場張藝謀還將影片拷貝盤贈予資料館收藏,希望有更多的觀眾能感受到膠片時代對於電影最初的欣喜。
  • 《一秒鐘》l 足夠短,也可以足夠長
    「一秒鐘很短,怎麼看都看不夠。」1秒等於1000毫秒,等於10的15次方皮秒……於蒼茫的時間海洋裡,不過眨眼之時,不足掛齒。但若於在某一特定情況下,那這1秒鐘將意義非凡。張譯飾演的「勞改犯」張九聲,因想看有女兒的《新聞簡報》影像而「越獄」,卻最後也因女兒的「一秒鐘」而被抓。昨晚看完首映後,在發了一條朋友圈:#一秒鐘#純愛。
  • 《一秒鐘》公映 張藝謀:向大家傳遞對電影的愛
    「我自己在命運安排下讀了電影、學了電影、幹了電影,電影伴隨我幾十年,可能會伴隨我的終生,就是這麼神奇。無論技術怎麼變,時代怎麼變,甚至因為疫情我們一度不能在一起看電影,我還是希望大家繼續熱愛電影。」  張藝謀感嘆,現在膠片時代已經結束了,很多年輕導演也許連膠片都沒見過。但他作為膠片時代過來的人,很想拍出自己年輕時的記憶和一些細節。他坦言,自己對這個故事一直心心念念,很想拍出來。
  • 看懂張譯,一秒鐘還不夠
    範電影兒子拉著牛車,載著膠片回來,車後面拖出來的膠片比牛肚還長。再一看膠片盒,正是張九聲要看的「新聞簡報」。當因為這一秒鐘所有感情上湧,那必然是決堤的眼淚,心理防線的轟塌,全然在這一個表情裡都體現了。一場是張九聲和劉閨女背對背綁在禮堂裡。在看完電影裡王芳認父的一段後,兩人都默默的留下了眼淚。
  • 張藝謀談《一秒鐘》:最想向大家傳遞對電影的愛
    張藝謀說,拍攝《一秒鐘》最想傳遞給大家的就是對電影的愛。「我自己在命運安排下讀了電影、學了電影、幹了電影,電影伴隨我幾十年,可能會伴隨我的終生,就是這麼神奇。無論技術怎麼變,時代怎麼變,甚至因為疫情我們一度不能在一起看電影,我還是希望大家繼續熱愛電影。」張藝謀感嘆,現在膠片時代已經結束了,很多年輕導演也許連膠片都沒見過。
  • 張藝謀導演電影《一秒鐘》,單依純深情演唱催淚推廣曲MV
    但是和我期許的故事相差比較大,本來以為是《天堂電影院》,講述的是與電影有關故事,給電影的情書,但其實看完電影,發現故事跟電影本身其實沒有什麼關係。情感大於故事吧,張譯說出「一秒鐘太短」那裡的確落淚了。人生苦短,怎能虛度?電影《一秒鐘》以紮實的筆墨反覆求索漫漫歲月長河中的一秒光影,並展開張九聲與一代人的命運顛沛,親情、離散、生存、生活、信望、懷疑,凝聚成一串既荒冷又堅韌的腳步。
  • 電影《一秒鐘》:一代人的膠片記憶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毛道光 實習生 劉逸雅 青島報導「短不過一秒鐘,長不過一輩子。」11月27日,由張藝謀執導,張譯、劉浩存、範偉主演的影片《一秒鐘》全國上映。用細節塑造人物形象 暗示一個時代的結束電影《一秒鐘》故事發生的時間點,正好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張譯飾演的張九聲是一個大時代中個體的遭遇,他作為勞改犯,有一個急於和他撇清關係的女兒,而他為了看到女兒在《新聞簡報》中一秒鐘的鏡頭,在沙漠裡奔走。
  • 電影《一秒鐘》:一代人的膠片記憶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毛道光 實習生 劉逸雅 青島報導「短不過一秒鐘,長不過一輩子。」用細節塑造人物形象 暗示一個時代的結束電影《一秒鐘》故事發生的時間點,正好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張譯飾演的張九聲是一個大時代中個體的遭遇,他作為勞改犯,有一個急於和他撇清關係的女兒,而他為了看到女兒在《新聞簡報》中一秒鐘的鏡頭,在沙漠裡奔走。很多觀眾表示不解,為什麼張九聲要去看女兒的影片而不是直接去看女兒。
  • 張藝謀:我一直心心念念想把《一秒鐘》拍出來
    早年在北京電影學院上學時經常來中國電影資料館1號廳學習觀摩,如今站上這裡的舞臺,張藝謀動情地說,雖然現在膠片時代結束了,但那個時代膠片放映機傳遞出來的溫暖依然讓他魂牽夢縈,「我自己心心念念很想把《一秒鐘》這個故事拍出來。」
  • 張藝謀:我一直心心念念想把《一秒鐘》拍出來
    早年在北京電影學院上學時經常來中國電影資料館1號廳學習觀摩,如今站上這裡的舞臺,張藝謀動情地說,雖然現在膠片時代結束了,但那個時代膠片放映機傳遞出來的溫暖依然讓他魂牽夢縈,「我自己心心念念很想把《一秒鐘》這個故事拍出來。」把膠片情懷帶進電影裡《一秒鐘》講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看電影是人們重要的精神享受。
  • 就衝張譯這一秒鐘,等這兩年值了
    毫無疑問,今年是張譯的電影年。演得好。從《八佰》的老算盤、到《我和我的家鄉》的姜前方、再到近期《金剛川》的張飛。每個角色都深入人心。還沒走到二分場。張九聲遇到了一名流浪兒 劉閨女(劉浩存飾)。他們一個想要 看女兒的電影。一個想要一卷廢膠片。目的不同,卻又指向同一個東西。於是,劉閨女偷了張九聲的膠片,消失在沙漠中。
  • 這《一秒鐘》,卻不止一秒鐘
    還爆料說:「導演一天只吃一頓飯,在沙漠中堪景走得比年輕人都快。」,在開拍前因為角色需要剪短髮沒忍住還哭了。就像是電影宣傳語說的那樣,一秒鐘,就是一輩子。歌手老狼也是現場的觀眾之一,在看完電影後,他分享道,自己不禁想起了《露天電影院》這首歌曲,想起了藏在電影背後的故事,稱《一秒鐘》是一部動人的電影。
  • 通過《一秒鐘》,看張藝謀的電影人生
    電影就是這樣在我們生活中充滿故事,就像後天即將上映的電影《一秒鐘》一樣主人公因為電影才結下了不解之緣。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看電影是人們重要的精神享受方式。沒趕上場次的張九聲為了看一眼電影中女兒的一秒鐘畫面。他穿越漫漫黃沙千裡追尋,為保護膠片與偷膠片做燈罩的劉閨女開始了搶奪。膠片在一次不小損毀後張九聲便比放映員更用心拯救膠片。
  • 電影人的情書,不止《一秒鐘》
    電影講述的是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看電影是人們重要的精神享受。西北某地,沒趕上場次的張九聲(張譯飾)悄悄從農場溜出,就是為了看一場電影,因為這場電影有他已去世的女兒出鏡的一秒鐘畫面。在尋找的路途中遇見了流浪兒劉閨女(劉浩存飾),二人殊途同歸,因為一場電影結下不解之緣。
  • 如何評價張藝謀導演的電影《一秒鐘》?
    曾經多次遭遇」技術原因「取消電影節展映的《一秒鐘》終於還是上映了,此刻國師的心裡應該是很欣慰的,畢竟在他心裡這是自己寫給電影的一封情書,歷盡波折如願和觀眾見面,怎麼能不開心呢。而就在電影上映前夕,國師夫人的一條微博還讓我們為《一秒鐘》捏了一把汗,我也默默祈禱電影院上映的時候可千萬別有技術問題了。
  • 張藝謀《一秒鐘》影片海報:短不過一秒鐘,長不過一輩子
    這次張藝謀《一秒鐘》電影定檔,電影情書系列海報也是出於他之手,這次他的水平依舊在線,滿滿的膠片風,一秒鐘把你拉入電影世界。電影《一秒鐘》講述的是70年代的電影情緣,劇情是一個從勞改農場出逃的逃犯張九聲,穿越千裡沙漠,只為看一場有著女兒一秒鐘影像的電影。
  • 《一秒鐘》是給電影的情書,也是給普通人的情書
    因為電影我自己在命運的安排下,讀了電影,學了電影,幹了電影,電影伴隨了我幾十年,可能會伴隨我的終生,電影還會伴隨正在長大的我們下一代的終生。它就是這麼神奇。每個人都熱愛電影,無論技術怎麼變,電腦怎麼變,時代怎麼發生變化……我們大家可以在這裡一起看電影,共享這個時光。我覺得所有這些都是我們的人生經歷,都非常難得。所以還是希望大家繼續熱愛電影,熱愛你心中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