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讀丨數據分析丨開盤報導丨乾貨分享丨土拍速報
時隔數月,光谷東終於再現日光碟!
今天下午16:00,中建星光城線上開盤,一直到17:00,都不見開發商官宣銷售結果,後經置業顧問證實,已經全部售罄。
此次開盤為二期首開,推出23、26、27號樓建面約98、113、128㎡三房毛坯房源,備案均價約17936元/㎡,相比一期最後一次加推,僅上漲了136元/㎡。
當天一共有972位剛需購房者依序選房,中籤率僅為52.8%,所以能夠搶到房的,都是運氣不錯的。此前線上交資料時,開發商表示只收1000組,購房群就有不少朋友沒能交上去,可見搶手程度。
與此同時,光谷中心城的另一個純新盤——民發盛特區,搶在中建星光城的前一天開盤,最後官方數據是銷售了9成。首開一共只推出176套房,也就是說只賣了不到160套,不到中建星光城的三分之一。
開發商銷售海報
比較奇怪的是,光谷東屬於熱點片區,以往熱點片區有樓盤開盤,群裡討論的人會非常多。這兩天卻異常安靜,不管是民發盛特區還是中建星光城,都不見有人討論銷售情況和難搶程度,購房者們似乎淡定了不少。
1
銷量懸殊背後,根本原因在於價格
二者均屬於光谷中心城,嚴格來說,民發盛特區距離光谷中心城規劃的核心配套更近,之所以賣不贏中建星光城,根本原因還在於價格。
中建星光城一期首開時,均價16800元/㎡。彼時整個光谷中心城都是帶裝修銷售,整體均價18000元/㎡,中建星光城是唯一毛坯銷售的樓盤,所以非常搶手,一度創下了九開九罄的神話。
中建星光城後來經過幾輪漲價,一期最後一次開盤均價已經高達17800元/㎡,二期首開價格17936元/㎡,較上期只是微漲,跟之前的放風價基本一致,多少有些驚喜。
加上今年6月以來,光谷中心城的樓面價頻頻刷新高,新房備案價更是高達22500元/㎡,相當於毛坯和裝修價相差了4564元/㎡。對比之下,中建星光城的毛坯房性價比優勢就出來了。
民發盛特區最初放風價是18000-18500元/㎡,結果備案均價高達20200元/㎡,前後最高相差2200元/㎡,這心理落差確實有點大。
如果按照折後均價算,民發盛特區19360元/㎡的價格只比中建星光城高出1424元/㎡,而這中間只相差一個裝修。
再看看戶型,中建星光城有98、113和128三種戶型,起步戶型小,總價低,首付50幾萬就可以上車。民發盛特區首開只有113平和124平兩種戶型,整體偏大,最低首付要65萬左右,上車門檻比中建星光城高出10幾萬。
所以說,中建星光城贏就贏在單價不高,還有小戶型,低總價在光谷中心城是非常大的優勢。
2
論綜合實力,還是中建略勝一籌
除了總價佔優勢,中建星光城在其他方面也確實比民發盛特區更具優勢一些。
論小區體量,中建星光城總建面約56萬方,僅二期就有12棟住宅樓和一所幼兒園,民發盛特區則屬於比較小型的社區,總共只有四棟樓,居住氛圍不能相提並論。
中建星光城效果圖
民發盛特區效果圖
論開發商品牌,中建是本土的國企大開發商,在武漢開發有多個項目,中建三局更是在全國各地承建了非常多的項目,品牌實力不容小覷。
民發則是首進武漢的民營企業,雖然也有20年的歷史,但過去一直在襄陽發展,在武漢沒有什麼知名度,開發樓盤的品質目前不好說。
論公共運輸,中建星光城距離已開通的地鐵11號線光谷生物園站約800米,二期大約距離1公裡。民發盛特區現階段沒有靠近的地鐵站,19號線建成後,初步估測距離最近的地鐵口大約500米。
論教育和醫療,二者都一樣要蹭整個光谷中心城的公共配套,沒有太大的優劣之分。
要說民發最大的優勢,可能就是距離光谷五路更近,光谷五路規劃有非常龐大的商業群,旁邊還有武漢主城區最大的公園新月溪公園。
光谷地下空間走廊
新月溪公園
這些規劃的配套屬於整個光谷中心城的共享資源,中建星光城距離核心商業群大約2公裡左右,倒也不算很遠。
這兩個盤均是首開,接下來估計會快節奏加推,哪個更值得買,大家心裡有答案了嗎?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