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十年代,梅豔芳的名字幾乎無人不知。
她從藝21年,舉辦全球個人演唱會總計292場,這個數字,至今無人打破。
除了音樂,影視方面的造詣,她每一次亮相的造型都成為經典,被人們津津樂道。
如果說,梅豔芳的傳奇不可複製。那麼她的經典銀幕形象,也是獨一無二的。
為梅豔芳打造亮眼造型的劉培基,更是因為對她百分百的了解和用心,才成功塑造了百變梅豔芳。
而他與梅豔芳長達20年的「天作之合」,除了工作上的往來,更多的是生活中的心心相惜。
1.
劉培基與梅豔芳相識於1983年,那時,正逢梅豔芳獲「第一屆新秀歌唱大賽冠軍」的第二年。
由於剛剛步入樂壇,梅豔芳並無自己的鮮明形象和定位,恰巧又要參加東京音樂節。
這可讓華星唱片總經理蘇孝良犯愁了,於是他找到劉培基,希望他為樂壇新秀梅豔芳設計造型。
那時的梅豔芳還是一個年僅20歲的愣頭青,而劉培基已是業界響噹噹的時裝造型設計師。
兩人第一次見面,劉培基就讓梅豔芳坐著等。不一會兒,劉培基對梅豔芳說:「你先把衣服脫掉。」
只見梅豔芳把衣服裹得更緊,劉培基這才意識到對方誤解自己的意思了。
於是他解釋說需要看看她的鎖骨怎麼樣,好根據身型為她定製服裝。
有了印象深刻的第一次,梅豔芳與劉培基很快變得熟絡起來。
梅豔芳赴日參賽前夕,劉培基不僅專門教授她舞臺穿搭技巧,還贈她一枚貴重的戒指,預祝她參賽成功。
果然,梅豔芳在東京音樂節上獲得亞洲特別獎。不久後,劉培基再次受邀為她設計造型。
令兩人都沒想到的是,這一設計,從兩人初識到梅豔芳病逝,整整持續了20年。
《似水流年》中的男裝女穿,《壞女孩》中的瀟灑華麗,《妖女》中妖嬈的阿拉伯女神......
梅豔芳的每一次亮相都堪稱驚豔,而這些令人過目難忘的經典造型,都離不開劉培基的用心打造。
或許是同病相憐的童年遭遇,或許是同樣倔強的個性,兩人的關係不知不覺中,就從工作延伸到生活。
2.
劉培基生於1951年,雖比梅豔芳大了整整12歲。但兩人童年的境遇卻有些相似。
梅豔芳自幼失去父親,梅母一人把她們姐弟四人拉扯大,生活的壓力導致梅豔芳從小就跟隨梅母四處奔走演出。
成名後,梅豔芳人前光鮮亮麗,人後卻要面對永遠不知足的母親的肆意剝削。
劉培基從小就不知道生父是誰,雖然母親對他疼愛有加,但這一切,都在母親改嫁後化為泡影。
為了不讓夫家知道劉培基的存在,母親甚至不準劉培基稱呼自己「媽媽」。
母親再嫁後,11歲的劉培基被丟到一家裁縫店當學徒。比起做學徒的辛苦,劉培基最難過的,是被生母當作負累般的存在。
好在兩個不幸的人,並沒有把不幸變成墮落,而是用努力和倔強打破不幸的魔咒。
劉培基11歲當學徒,16歲開始創業,22歲遠赴英國倫敦著名時裝學府聖馬丁藝術學校修讀高級服裝設計及衣料設計夜校課程。
24歲學成回港並開了時裝店——詩紡,不久後,他成為香港首位擁有自己的工廠及時裝店的時裝設計師。
梅豔芳4歲隨母親和姐姐登臺演出,19歲同姐姐參加香港首屆新秀歌唱大賽並一舉奪冠。
之後遇見劉培基,獨特的氣質和舞臺魅力,讓她成為樂壇天后。
兩人相識時間久了,很快開始互訴衷腸,甚至在談及身世時,會相擁而泣。
對劉培基來講,梅豔芳的出現不止讓他創造了百變梅豔芳,更多的是讓他多了一個值得疼愛的妹妹。
因為愛,所以劉培基對梅豔芳也比較嚴厲。遇到他認為不對的事,他會毫不留情地批評指出。
3.
梅豔芳雖然身世悽苦,但她性格要強又講情義。紅了以後,梅豔芳在業內的朋友也是多不勝數。
性格大條的她,與朋友相聚時毫不吝嗇,不僅出手闊綽,且次次都主動要求買單。
劉培基對此很不贊同,他直接告訴梅豔芳,不能每次都由她出錢,即便現在掙得多也不能毫無計劃地揮霍。
梅豔芳通告排得很滿,不管是拍戲還是做造型,遲到對她來講是常事兒。
因為擔心梅豔芳在業內落下耍大牌的名聲,他對梅豔芳的遲到也是嚴厲斥責。
一次,梅豔芳遲到了4小時,劉培基和工作人員等了她4小時。結果梅豔芳到了之後,好像什麼都沒發生一樣。
劉培基立馬火了,當即要求她向工作人員道歉,梅豔芳被劉培基突如其來的怒火震到了,她委屈地流下眼淚。
弄得劉培基一時不知所措起來,明明委屈的應該是自己,梅豔芳卻哭了起來,於是他讓梅豔芳把眼淚擦了再道歉。
不問遲到原因,直接讓她先道歉。這種嚴厲對於出道不久的梅豔芳來說,或許有些苛刻。
若不是真心把她視作親人,劉培基應該不會嚴厲至此。
對於梅豔芳這個妹妹,劉培基也不是什麼都管。比如梅豔芳戀愛了,他明顯感覺這個人不適合她,但他不會說。
他認為,有些挫折必須自己去承受,即便他幹預了,梅豔芳可能還是會去嘗試。
與其這樣,不如讓她親自體驗。哪怕她受傷了再來找他傾訴,他的肩膀也時刻為她準備著。
4.
生活中,劉培基與梅豔芳的相處有無話不談的歡快,也有相視而坐卻一字不吐的沉寂。
他們相互成長,相互成就,卻很少把彼此間的情感吐露出來。
一切那麼順其自然卻又突如其來,2002年年底,梅豔芳被確診罹患子宮頸。
這個消息一開始並未公開,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消息還是很快被傳開了。
2003年6月,隨著病情的每況愈下,梅豔芳決定在生命倒計時來臨時,舉辦紅館演唱會。
原本劉培基不同意這一決定,但梅豔芳態度很堅定,她說她寧願倒在舞臺上,也不要倒在病床上。
而梅豔芳人生最後一場演唱會的服裝造型大任,無疑又落到劉培基身上。
她告訴劉培基,她要穿上婚紗嫁給舞臺,希望劉培基幫她完成最後的心願。
對於這個患重病的妹妹的最後請求,他無法拒絕。
於是在2003年11月底,梅豔芳演唱最後一首《夕陽之歌》時,穿上劉培基為她設計的簡約又隆重的婚紗,完成了最後的告別。
2003年12月30日,一代芳華梅豔芳因病離世。劉培基與她長達20年的兄妹之情也因此劃上句號。
令人訝異的是,梅豔芳逝世不久,她的遺產繼承人清單中,唯一一個與她沒有親屬關係的劉培基,也是梅豔芳遺產繼承人之一。
為此,梅母還多次上訴要求劉培基歸還遺產,不過最後還是以敗訴告終。
2003年7月,臨近梅豔芳逝世10周年之際,劉培基舉辦個人作品展,其中大量作品均為他曾為梅豔芳設計的舞臺服飾。
梅豔芳出道之初,許多人都說:是劉培基成就了梅豔芳。後來,梅豔芳逝世了,人們又說:是梅豔芳成就了劉培基。
但對於劉培基來說,誰成就誰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們之間,誰也離不開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