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經常有網友諮詢記敘文開頭的寫法,我都沒給明確的答覆。因為,我個人認為,記敘文開頭寫什麼比怎麼寫更重要!
結合這些年的經驗,不太好的開頭往往有如下三種類型:
1.慢熱型。
入題太慢。和文章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沒關係或者關係不大的內容寫了一大堆,浪費了筆墨、衝淡了主題。
2.套路型。
開頭的模式學多了,也會走火入魔。如果孩子學習的太死板,開頭會由原有的老套路,變成流行的新套路,套路用多了給人淺薄的感覺。
3.解詞型。
有些孩子寫文章,一定要把題目中的某個詞先解釋一遍,然後再寫正文,實際上大可不必。解詞的語言往往是工具性語言,和作文文學性的語言不是一回事。風格不一致,往往給人不倫不類的感覺。
下面說說怎樣的開頭才算好開頭!
1.好開頭要自然。
不刻意、不死板,隨性而發。要想練好開頭,先不要著急找方法,想怎麼寫就怎麼寫,寫不好大不了重來。我們要爭取每次開頭都不一樣,時間久了,你的語感有了,你的寫作經驗多了,就會下筆輕鬆,行文流暢。
2.好開頭要和正文聯繫緊密。
開頭的作用往往有:交代事件背景、交代事件發生的環境、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總領全文、交代事件時間、地點、人物等要素、開篇點題、引出下文、為下文做鋪墊、渲染氣氛,奠定感情基調……作用太多了,估計很多孩子尤其是小一點的孩子,根本記不住。沒關係,記住一句話就行:抓文章主要事件(人物)的突出點,先寫幾句,給讀者一個初步印象。
3.好開頭語句要凝練。
凝練,指句子有內涵,耐讀;句子簡潔,不凌亂。有些孩子的開頭語句不通順、重複囉嗦、用華麗的詞語堆砌,這都是不重開頭形美和神美的表現。給讀者的印象不好,也就沒有讀下去的興趣了。
上述三點,如果大家感覺有難度,我建議大家先研究課本裡寫人寫事文章的開頭,先搞清楚名家開頭的句式、標點、字數的多少、語言的習慣等等內在的特點,然後仿寫,這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下面,我以秦皇島網友的例文,為大家示範幾個記敘文開頭的寫法。
此文,以《一天到晚遊泳的魚》為題。小作者的構思是:自己是學習海洋裡的一條小魚,然後順著這個比喻,記敘六年級時學習生活的三個片段,以此表現自己在學海裡遊向遠方的決心和勇氣。這個構思沒問題!
圖片是此文的前三段。在我看來,主要內容之前的段落,都稱之為開頭部分。這將近一頁紙的開頭會讓讀者徹底崩潰。試想,如果你買了一個肉包子,咬了三口還沒見到肉餡,你會懷疑自己買的是饅頭,一定會和包子鋪的老闆抱怨的。因此,這個三段式的開頭有問題,而且是大問題!
下面,我用上面所講,為這篇文章寫幾個開頭。(看開頭之前,請大家先記住此文的主體內容:六年級學習生活的三個片段)
1.昂揚勵志版: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做舟!當你勤苦讀書時,你會發現自己就是學海裡的一條小魚,一條遊個不停的魚。如果有一天,回憶自己的畢業班生活,我會驕傲的說:曾經書海暢遊,我無怨無悔!
2.調侃幽默版:
學習的苦與累,只有真正學習過的人才知道。班內調皮的幾個孩子常說:學海無涯,回頭是岸!每每聽到這句話,我不反駁,一笑了之。因為,身處汪洋之中,我這條小魚,不敢回頭也不想回頭,我還想看看海的那邊到底有怎樣的風景呢!
3.清新文藝版:
時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轉眼間,我再也不是櫻桃樹下巴望著想吃櫻桃的小孩子。六年級這三個字,一下子讓我緊張起來,細細咀嚼勤苦背後的難忘時光。
4.詩歌版:
我是一條魚,一天到晚遊泳的魚。在書海中暢遊,帶著疲累和心傷,我愈發堅定執著,心兒永遠向著遠方……
5.復古版:
學海暢遊,實乃人生之要事、樂事。偶然回眸,勤苦滋味固然銘心刻骨,但進步之樂亦難以忘懷!我深知:失敗與成功,近在咫尺間。故,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6.武俠版:
本人,身處畢業班,天資平平,學識有限。即將走向更大的學海江湖,唯恐學藝不精,有辱恩師盛名,有負父母重望。因此,以勤為舟,以苦為伴,只為博覽曠世武學經典,以期習得絕世神功,來日獨闖江湖,施展雄心抱負。
7.瓊瑤版:
看著眼前的大魚缸,端詳水裡那幾條小金魚。唉——,我就是那幾條魚啊!我也想出去玩兒,我也想睡懶覺,我也想看電視,可也就是想想罷了。因為心裡始終有個聲音在告訴我:你要學習!你要學習,!你要學習!這個聲音,百遍、千遍、萬遍地重複著,我一天到晚不停的遊著……
8.懶人版:
回顧畢業班這一年,我是一條魚,一條暢遊學海的魚……
應該夠了吧,我還能這樣一直寫下去,理論上是永遠也寫不完的。以上面一文八開頭的示範,我想告訴大家:好的開頭,不是套路出來的,而是緊緊貼著文章的主要內容,根據自己的特長為文章量身定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