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艦波將金號》使世界開始關注蘇聯電影,也是查理·卓別林和比利·懷爾德最喜歡的電影。
這部影片曾被認為是帶有政治意味,並且直到1954年才在英國解禁,以預防其可能會引起的工人階級革命。
但並不是因為這部蘇聯政治宣傳電影的內容,使得影片有如此的重要性,而是其轟動一時的實驗性剪輯手法,使得這部1925年的電影改變了電影世界。
《戰艦波將金號》中的紅旗是愛森斯坦一筆一筆在膠片上塗出來的
《戰艦波將金號》的導演謝爾蓋·愛森斯坦是電影理論的先驅者,特別是蒙太奇理論,但是要真正理解愛森斯坦對電影的影響,想首先要了解1925年以前的電影剪輯歷史,以及1917年系列無產革命後,蘇聯電影製作所處的境況。
1925年之前,電影人已經開發出基礎的剪輯技術,足以用來講述一個凝練而又緊湊的故事。
美國與歐洲電影製作的主要手法相同,都是連續性剪輯,藉此製作人試圖使電影自然地符合現實,為觀眾創造出一種沉浸式的體驗,掩蓋電影製作的痕跡。
製作者們使用了不同的技術,比如說動作連續剪輯,導演根據熒幕上的動作做出相應的剪輯,或是根據視平線來剪輯,讓畫面從某人的眼睛切到他們看的東西。
再比如說交叉剪輯,將同時發生的兩段劇情來回剪切。
這些技術為電影建立起真實的環境,使情節簡單易懂。
在俄國,共產主義革命家列寧對電影的力量深信不疑,他說:「在所有的藝術形式中,電影對我們而言是最重要的。」
在1917年俄國系列革命運動之後,新政府的首要目標就是要鞏固政權並傳播思想。為實現目標,蘇聯人將電影製作國有化,建立了後人所知的莫斯科國立電影學院。
革命之後,膠片儲量供不應求,相當於長片,蘇聯電影製作者們更致力於製作短片。
事實上,蒙太奇產生的根源之一在於試圖克服蘇聯早期電影的最大困難——膠片匱乏。人們不得不利用一些零碎的膠片來拍攝,然後再加以剪輯。
相較於製作長片,莫斯科國立電影學院的學生們更注重發展電影理論,他們研究進口影片,例如《黨同伐異》《一個國家的誕生》等,並製作了許多再剪輯的版本。
移動原片畫面、鏡頭和場景的順序,產生上萬種合理的組合,研究新的順序如何改變電影的含義,改變對觀眾的情緒影響。
從這些實驗中,最早的蒙太奇理論產生了,庫裡肖夫效應。
庫裡肖夫試圖證明單個鏡頭傳達的意義會隨著他前後鏡頭的改變而改變。
他將同一個面無表情的特寫鏡頭與不同鏡頭剪輯在一起,一盆湯、一個裝有死者的棺材和一個女孩兒,想了解觀眾是如何在這些並列鏡頭中理解原鏡頭的。
當與湯的畫面匹配時,觀眾看到了飢餓的情緒;當與棺材的畫面匹配時,觀眾看到了悲傷;當與女孩兒的畫面匹配時,觀眾看到了欲望。(如下圖)
在庫裡肖夫效應的基礎上,愛森斯坦最終發展了自己的蒙太奇理論,包含了5種,分別是度量蒙太奇、節奏蒙太奇、調性蒙太奇、超調性蒙太奇、理性蒙太奇。
度量蒙太奇
度量蒙太奇以固定的時間量或幀數來剪輯,不管鏡頭中正在發生什麼,它使電影變得更有節奏感。
愛森斯坦用這種方法向觀眾展示了海員的境況,也側面反映了沙皇的統治。
在現今的例子中,導演達倫·阿倫諾夫斯基使用度量蒙太奇在電影《夢之安魂曲》中表現在角色使用藥物之後,即刻的情緒狀態波動。
節奏蒙太奇
節奏蒙太奇將動作場景剪輯來創造運動感。它帶來了電影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震撼片段,也就是《戰艦波將金號》中著名的敖德薩階梯。
愛森斯坦讓士兵快速的行進,與民眾逃脫的畫面剪輯在一起,為電影帶來節奏以及視覺上的連續性。
調性蒙太奇
調性蒙太奇會使用兩個具有相同情感、相同調性的影像,來增強整體的信息傳達。
例如下圖中,當起義英雄死去被埋葬在海邊,同時切入了悼念者以及海上夕陽的鏡頭,增強了對這名勇敢起義士兵的哀悼氛圍。
超調性蒙太奇
超調性蒙太奇是度量蒙太奇、節奏蒙太奇、調性蒙太奇的結合,它不僅僅是將前幾種的作用疊加。
例如,希區柯克使用超調性蒙太奇,他選擇在戀人相依偎的鏡頭後,剪切上火車穿過隧道的鏡頭來表示性。(如下圖)
理性蒙太奇
理性蒙太奇其理論是將多個鏡頭或者連續性鏡頭結合,在各個鏡頭各自有意義的時候,通過聯繫主觀創造新的意義,表現單個鏡頭所不能呈現的意義。
士兵向臺階下行進的鏡頭象徵壓迫的力量,與該鏡頭並置的是手無寸鐵的居民逃離場面,現實出俄國人的無助,兩個鏡頭並列產生了沙皇軍隊的殘暴。(如下圖)
再如,兩個獅像鏡頭沒有什麼意義,而將多個獅像鏡頭組合成獅子睡醒的情節,就象徵著俄國人民的意識覺醒,反抗政府壓迫。
在《現代啟示錄》中,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就使用了理性蒙太奇,他將科茨上校的死亡鏡頭與獻祭宰牛的場景串聯,暗示著科茨上校雖然扭曲殘暴,他一樣是戰爭的受害者,他將理性和道德獻祭給了瘋狂、道德缺失的戰爭。
在《教父》中,科波拉同樣使用了理性蒙太奇,將新生兒洗禮的畫面與柯裡昂家族的暗殺行動畫面剪切在一起,使得邁克的洗禮象徵著罪惡的新生。
愛森斯坦用他的蒙太奇理論以及《戰艦波將金號》,將原先無法呈現的東西,史無前例地搬上了銀幕,他是第一個給了電影深度以及意義的人,使得電影從單純的講述者變為溝通者,能與觀眾們溝通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