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回顧早期的蒙太奇技術,有兩個電影導演不得不提,一個是提出平行蒙太奇和交叉蒙太奇的大衛·格裡菲斯,一個是提出理性蒙太奇的謝爾蓋·愛森斯坦。對於前者,我們在之前的系列中已經有提及過,而今天我們的主角正是前蘇聯導演謝爾蓋·愛森斯坦(Sergei M. Eisenstein)。
1898年1月,在俄國的裡加,也是如今的拉脫維亞的首都,愛森斯坦出生於一個建築師家庭。受家庭的影響,1915年9月,愛森斯坦進入聖彼得堡土木工程學院建築系學習。1918年3月18日,儘管父親毅然反對,愛森斯坦還是加入了紅軍。從這時起,愛森斯坦開始參與了一些戲劇的演出和導演工作。
1925年,愛森斯坦執導的第一部電影《罷工》上映。此後的幾年,是愛森斯坦創作的黃金期。同年,愛森斯坦最出色的電影《戰艦波將金號》上映,片中著名的「敖德薩階梯」片段堪稱影史最經典的蒙太奇片段之一。1928年,為了紀念十月革命十周年,愛森斯坦執導了電影《十月》。
也正是在這一年,愛森斯坦離開了蘇聯,他先是去了法國會面了亞歷山大洛夫和基賽,隨後三人一起去好萊塢闖蕩。然而,這次嘗試最終沒有取得好的結果。於是在小說家辛克萊的資助下, 三人前往墨西哥拍攝電影。在墨西哥期間,愛森斯坦拍攝了一些與墨西哥歷史和文化相關的紀錄片。其中,《墨西哥萬歲》是最知名的一部。然而,他在墨西哥拍攝的東西始終沒有剪輯成片。直到愛森斯坦去世的四十幾年後,也就是1979年,才由當年他的助手亞歷山大洛夫剪輯出品。
回到蘇聯後,愛森斯坦繼續執導和拍攝影片,但因為與史達林路線不和,屢遭迫害。例如,他於1937年出品的短片《白靜草原》就因為描寫現實主義生活而被批判犯了形式主義錯誤。1944年,愛森斯坦開始執導傳記電影《伊凡雷帝》系列。這可以說是他電影生涯的最後巔峰。1948年2月11日,愛因斯坦因為心絞痛在拍片現場去世,享年50歲。
作為一位偉大的電影人,愛森斯坦不僅執導出如《戰艦波將金號》、《十月》和《罷工》等優秀作品,還對電影理論有著巨大的貢獻,他提出的雜耍蒙太奇和理性蒙太奇在今天的影視劇中依舊可以看到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