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作為六朝古都,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自然會留下數不清的故事。有的故事有頭有尾、有因有果,而有的故事則讓人「猜中了開頭,卻猜不著結局」,至今仍是個謎團。暫且不管這些故事是真是假,終歸是流傳已久、人盡皆知的。今天咱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老北京的未解之謎。
1.雙龍之謎
封建帝王號稱真龍天子,帝都自然就成了「龍居」之地。龍待的地方就要有龍脈,北京城也不例外,通過對北京景山地區航拍,有一個驚奇地發現,北京城的設計建造是雙龍布局形狀,一條水龍和一條陸龍衡山環水,水龍以南海為龍頭部分,湖心島是龍眼,中南海和北海構成龍身,什剎海是龍尾,擺向西北方向。陸龍俯臥在北京的中軸線上,天安門宛若龍吻,金水橋為龍的頷虯,東西長安街仿佛龍的兩條長鬚,從天安門到午門一帶是龍鼻骨部,太廟和社稷壇如同龍眼,故宮恰似龍骨龍身,四座角樓好像是龍的四爪,伸向八個方向,景山、地安門大街和鐘鼓樓構成龍尾。正陽門好似一寶珠。呈現出巨龍鎖珠之勢,由此也可證明龍脈之說由來已久。
第二:「鬼門」之謎
門釘本是大門上的裝飾,後來把門釘數量與等級聯繫到了一起:帝王家是九行九列、八十一顆;親王府七行九列、六十三顆;公爵府是七乘七、四十九顆;世子府是五乘九、四十五顆,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與世子府相同;侯爵以下遞減至五乘五,共二十五個,普通百姓家裡一個門釘都不許有。您發現沒,只要有門釘,必是單數,因為古人認為雙數為陰、單數為陽。但是東華門的門釘卻是八行九列、七十二顆。按說這是犯忌諱的,可它偏偏就存在。至於原因,有著多種版本,流傳最廣的是鬼門之說,說東華門是皇帝死後靈柩出宮走的門,也叫陰門,所以不能用單數。另外還有太子專用說、五行相剋說等,最離譜的是說門釘做大了、裝不下八十一個,只好少裝一排,給皇帝家幹活還敢湊合?不怕掉腦袋呀?目前沒有任何一個版本敢說是正解,具體原因還是個謎。
第三:北京城缺角之謎
老北京內城雖然不是正方形,但起碼應該是個規規矩矩的長方形,可是在西北方向、也就是西直門往德勝門拐彎兒的位置是沒有直角的,也就是說這個長方形缺了一個西北角。有人說地之西北為不周山,城之西北原本就該缺角兒;也有的說此地有積水潭水域,土地鬆軟,城牆屢建屢塌,為了躲開水域才沒有直角兒;還有人說西北角對應不上故宮對角線,索性「砍掉」了一個角兒。真正原因尚待考證。
第四:景山坐像之謎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人們通過返回式遙感衛星拍攝回來的照片,發現景山園林酷似一尊閉目盤坐的人像。四周是方正的鏡框,中間酷似一位老者的坐像,人像面帶笑容,壽皇殿建築群是坐像的頭部,大殿的樹木和宮門分別組成眼、鼻、眉、口,兩邊的樹林像極了鬍鬚,相框實際是外部的宮牆,真好似一副標準的人像畫,只不過這幅畫有點兒大,畫在了0.23平方公裡的地面上。開始有人說是彌勒佛,可彌勒佛沒鬍子;後來又說是真武大帝。不過這些都是現代人的推測,因為景山的設計圖早就不見了,史書中也無隻言片語,是有人故意隱瞞真相毀掉了圖紙?還是純屬巧合,目前還不得而知。
第五:頤和園福山壽海之謎
通過衛星拍攝頤和園是一幅福山壽海的圖案。相傳修建頤和園之初,皇帝曾下令要在園林中體現 福、祿、壽三個字,當時匠人設計了一個人工湖,從萬壽山望下去,就是一個大壽桃,而十七孔橋連著的湖中小島則設計成龜狀,十七孔橋就是龜頸,寓意長壽。將萬壽山佛香閣兩側的建築設計成蝙蝠兩翼的形狀寓意多福。這些精妙的設計到底是古人有意建造還是一種巧合?
第六:中軸線偏離之謎
北京南北中軸線是元明清以來、北京城市東西對稱布局建築物的對稱軸,包括故宮三大殿在內的諸多重要建築均坐落在這條軸線上。它不僅有「中央之國」的文化內涵,還是古代皇權的象徵。按照坐北朝南的原則,中軸線應該是正南正北的,可北京中軸線卻向西偏斜了2°。皇城北面的地安門向西偏離子午線200多米,到鐘鼓樓位置已向西偏離子午線近300米。把這個偏斜的中軸線順延270餘公裡後,到達的是忽必烈入主中原前的國都:元上都,即今錫林郭勒正藍旗兆奈曼蘇默。這是有意為之還是巧合,目前尚無定論。
第七:佛香閣由塔改閣之謎
佛香閣是一座宏偉的宗教建築,仿杭州的六和塔建造,外形按武昌黃鶴樓設計,八面三層四重簷,結構複雜,獨具匠心,高臺矗立,氣勢磅礴,為頤和園建築布局的中心,也是頤和園的標誌。但是您知道嗎?佛香閣最初建造的時候是塔而不是閣。乾隆十五年,乾隆皇帝為其母慶祝六十大壽而建清漪園(頤和園前身),下令改甕山湖為昆明湖,在湖北岸興建大報恩延壽寺,並寺後興建一座九級的延壽塔。可是塔都已經蓋到第八層了,施工隊突然又接到命令,讓把快蓋完延壽塔拆掉,改成閣,也就是現在的佛香閣。至於為什麼這麼做?傳說是在修建延壽寺的時候「觸動」了一座古墓,裡面有前明王妃的冤魂,為了鎮住不冥鬼魂,才由塔改閣。不過這是民間傳說,真正的原因,恐怕只有乾隆自己知道。
第八:鎖龍井之謎
都說老北京原是苦海幽州,為了建造北京城、劉伯溫施法降服了龍王,並把它鎮在一口古井中。龍王問:我何時能出頭。劉伯溫說:井上的橋舊了你就可以出頭。為永久鎮住龍王、不再出來禍害百姓,於是劉伯溫就讓人在井口上蓋了一座北新橋、永遠不會舊。據說此井是個海眼,井口有巨大的鎖鏈困住龍王,一旦打破封印便會水淹北京城。傳聞在抗戰時期,日本兵曾經往外拉過鐵鏈,拉出很長都沒個頭兒,到後來井口還不斷冒黃水,而且隱隱傳來龍吟之聲,嚇得日本兵趕緊把鐵鏈又送回去了;文革時,有紅衛兵也拉過鐵鏈,情況與抗戰時如出一轍。另據傳說北新橋修地鐵時,為了不破壞古井還特意繞了道兒。不過真正親眼見過這口鎖龍井的……反正本人不認識。
來源:網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