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息肉長大會癌變嗎?真的要把膽囊切掉嗎?來來來,中醫療法了解一下...

2021-02-22 赤腳說

最接地氣的中醫乾貨,點上方藍字+關注

看透中醫本質,啟發中醫思維,構建中醫系統,全在這裡!

專輯1|基礎理論,中醫入門必學。

專輯2|九種體質調理課程(全是乾貨)

專輯3|100味中藥通俗解讀(最新版)

專輯4|365種常見病症調理(精華版)

有不少群友在諮詢「膽囊息肉」這個話題,今天來跟大家聊聊。

什麼叫「膽囊息肉」?膽囊裡長了一坨肉出來,這坨肉既不是結石,也不是腫瘤,但是跟正常的肉又有點不一樣,就這樣把它叫做「息肉」吧。

這個病怎麼來的?要我說,是檢查出來的。因為我們現代有了高科技檢查設備,把身體臟器看得清楚楚楚。

所以,「膽囊息肉」這個病是近代才有的病,是科技發展的成果。

如果你不去做檢查,你就不會得「膽囊息肉」這個病。

我這句話一講出來,估計會有很多人會跟我抬槓。

他們也許會說:按照你說這意思,不要讓大家去體檢,只要不去檢查,就不會得這病,是這個意思嗎?

我不是這意思,你要不要去做身體檢查,要先看看自己適不適合做體檢,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做體檢的。

如果你把體檢當成一個參考,就算被檢查出來有什麼問題能坦然面對,你可以去做體檢。

而我經常看到有很多很多的人,把體檢當成健康唯一標準,一但被檢查出來有個問題,就感覺天要塌了,從此睡不著吃不下,成為一個真正的病人。

如果你上醫院體檢的目的是想讓自己成為真正的病人,這樣的體檢不做也罷。

所以,你要不要做體檢,先看自己適不適合做。

那有的朋友還會說,檢查出來有「膽囊息肉」,說明身體真的有些問題呀,總不能忽略它呀。是的,如果有膽囊息肉,提示身體真的存在有些問題,我們去認清這些問題到底是什麼,然後去修正自己,我想這是這篇文章給大家的意義。

關於膽囊息肉,大家最關心的2個問題。

第一問題是:膽囊息肉長大會癌變嗎?

很多有膽囊息肉的朋友,其實是不太在意膽囊裡的那一坨息肉,他在意的是息肉一天天長大,會不會哪天突然就癌變了?

其實,這個問題,你問誰誰都沒有肯定答案告訴你。

現代醫學把「膽囊息肉」分為假性息肉和真性息肉。什麼意思呢? 假性息肉就是一些膽固醇,膽汁之類的產物,它並不是真的息肉,至少有70%以上的膽囊息肉都是假性息肉。

也就是說,大多數的膽囊息肉都是假性的,既然是假的,別那麼在意。

真性息肉就是真的了,裡面是一些腫瘤物,這些腫瘤往後發展是有可能癌變的。

所以,你想知道自己的息肉會不會癌變,跟檢查的醫生確認一下。

如果是假性息肉,你就放一萬個心,是絕不可能癌變的。

如果是真性息肉,你也不要太悲觀,從息肉到腫瘤需要一個過程,從腫瘤再到癌變還需要一個過程,只要不讓病情繼續惡化發展,自己有意識地積極調理身體,要發展成癌變也是沒那麼容易的。

第二個問題:要不要把膽囊切掉?

如果你來問我要不要切膽,那我肯定不建議你切。

要不要切?你去問醫生,醫生也不能幫你拿主意,最終還是要自己做決定。

站在我的角度來說,肝膽相照啊,是替肝受罪的患難兄弟,你把膽囊一刀切掉了,後續誰來替肝擋子彈呢?

短期來看,膽囊切掉了,這些息肉腫瘤自然沒有地方長在膽囊裡,但是接下來可能會長在肝裡面。

病在膽相對來說好治,但是病在肝那真的難辦了啊。

用眼前的苟且換明天,值不值得,自己要考慮清楚。

接下來,我來從中醫角度來把膽囊息肉這個問題的本質跟大家談談。

首先,「膽囊息肉」到底怎麼形成的?

膽囊息肉這一坨要死不活的肉在膽囊裡,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這是十惡不赦的壞蛋。

它為什麼要跑到膽囊裡面來呢?

其實,膽囊不是元兇,膽囊也是受害者。

在我們的身體裡,跟膽最相關的就是肝臟。

肝臟分泌膽汁到膽囊,膽囊儲存膽汁然後排洩膽汁到小腸參與食物消化。

其實,肝也把自己的毒素排到膽囊裡,可以理解成膽囊是肝臟的排毒口。

這裡說的毒素,包括有形的毒和無形的毒。有形的毒好理解,無形的毒是什麼呢?就是人的壞情緒。

比如,你今天在公司被老闆修理了一頓,心裡非常不爽,但是又沒有發洩出去。

這種壞情緒就累積在你的肝臟裡面,肝膽相照,肝臟就會把一部分怨恨情緒排到膽囊裡面。

常年累積在肝膽裡的各種情緒,成了肝膽裡的毒,以息肉的形式留存了下來。

有形的毒又是什麼呢?像血液裡過高的膽固醇,不能被肝臟分解,就會累積在肝膽系統。

還有,肝臟分泌的膽汁,如果一直在膽囊沒有排出去,也會成為毒素累積在膽囊裡。

在我看來,這膽囊息肉跟先天沒關係,是後天的不良生活習慣導致的病。

最相關的有3個壞習慣:

第一:在晚上11點到凌晨1點不睡覺。這個問題是現代人的通病了,但是從中醫養生這個角度來看,在11點到凌晨1點不睡覺,對膽的傷害最大。

根據子午流注,晚上11點到凌晨1點是足少陽膽經當令,這個時間段一陽之氣萌生,人在這個階段應當休息,騰出足夠的氣血能量來讓膽腑工作。

可是呢,你偏偏在這個時間段不休息,那膽腑可能就會累壞了。

第二,讓自己太憋屈了。人活著,可以不開心,可以難受,但是千萬別憋著。明明不開心卻要假裝微笑,明明難受得要死卻要假裝很快樂。

你看起來很快樂,但是內心很痛苦,這份痛苦,都存儲在你的肝膽裡面。

我以前有個同事,是個老好人,領導安排的事再不對也要盡力配合,再討厭的同事也不會翻臉,再過分的下屬也不會批評,好像他能把所有事情都扛起來。

他看起來每天都在微笑,但是大家都看得出來,那是裝出來的,他心裡很多苦,只是他不願說。

果不其然,2年後在半夜12點膽結石發作。

後來,他問我說:為什麼他會得膽結石?我說你這種性格的人就註定會得膽結石。

身體上的病只是給你個信號,你若反省了,以後改正了,才不會得更大的病。

第三,不吃早餐。幾乎所有膽有毛病的人,都有一個壞習慣,那就是:不好好吃早餐。

為什麼不好好吃早餐會得膽囊息肉?

你想想看,你睡了一晚上,一晚上沒吃東西,這膽汁在你的膽囊裡一直沒排出去,滿滿一袋子。

如果你在9點前吃點早餐,那這膽汁看到胃裡有食物進來了,那正好把膽汁排出去。

如果你不吃呢,那這膽汁就一直排不出去,就一直裝在膽囊這個袋子裡。

膽囊這個袋子只有那麼大,膽汁越來越多,膽汁越來越濃稠,就更加排不出了,到最後就成了膽囊息肉或者膽結石這類產物了。

我們知道「膽囊息肉」這個病怎麼來的,就能知道讓「膽囊息肉」回去的方法。

既然這個病是後天的不良生活導致的,現在你要想膽囊息肉不再惡化,你起碼要將這些不良習慣全部改掉。

你需要在11點就要睡覺,你需要做一個表裡如一的人,你需要把早餐吃好。

如果你做到了這3點,哪怕你沒有中醫調理方法,這個病已經好了一半。

講到這裡,很多朋友可能還是想知道,用什麼中醫方子來把膽囊息肉化解掉呢?這一張神方送給大家:

柴胡8,黃芩8,枳實6,法半夏9,陳皮6,茯苓30,竹茹6,炙甘草6,烏梅10個,生薑15g。

赤腳的老粉絲一看這方子應該就知道,這不就是柴芩溫膽湯加了一味烏梅嘛。

沒錯,溫膽湯是一張神方,不要小看了它。

溫膽湯這個方子,赤腳寫過不下10次了,這裡就不再重複了。

溫膽湯以「溫膽」來命名,主要是化膽胃痰溼,降膽胃氣機。

再配上柴胡和黃芩,可以疏肝利膽,把肝氣不舒這個因素也考慮進來了。

然後再配上專門用來化息肉的烏梅,這膽囊息肉這樣的小問題絕對是妥妥的。

這膽囊息肉的本質是因為膽氣流通不順暢,膽的溫度不足,從而這些「陰寒」之物成了形。

要把這些「陰寒」之物化開,需要提高膽的溫度,需要疏通膽的氣機。

在這個方子裡,烏梅破結氣,溫膽湯有化痰溼之力,同時可以把膽的溫度提起來,柴胡配黃芩有疏肝利膽之效,圍繞膽囊這些陰寒的息肉展開全方向進攻。

中醫治病不是一個病一個方,而是有是證用其方,只要對證用方,效如桴鼓。

之前給大家介紹柴芩溫膽湯是用來泡腳,那是為了安全起見,用這方子來治膽囊息肉,也同樣可以用泡腳的方式來解決。

用泡腳就能解決掉的問題,為什麼非要喝呢?

除此之外,還給大家推薦一個專門治膽囊息肉,膽結石的穴位。

不管是膽結石,還是膽囊息肉,還是膽囊炎,這一個特效穴基本都有奇效。

這個穴位是:膽囊穴。

膽囊穴是個奇穴,在陽陵泉正下方差不多2寸的地方。

找這個穴位有個技巧,不要直接去量2寸,而是在差不多2寸的地方找壓痛點,壓下去最痛的地方就是穴位所在。

一般膽囊有息肉,有結石,有膽囊炎的人,按這個地方會很痛,痛就說明膽腑裡面有瘀滯不通。

也就是告訴你,在這個地方來一針疏通一下,就可以把膽腑的病去掉。

所以,你要是會扎針的話,這個穴位治膽病就很好治。

那要是你不會扎針,那就艾灸。

這個穴位原來有壓痛,從痛灸到不痛,膽的病就好了。

相關焦點

  • 啥樣的膽囊息肉會癌變?
    沒錯,咱們又見面啦,我是膽囊。問我為啥又來了?因為上次我慷概激昂的演講,(沒看的朋友可以點擊《膽囊控訴:主人!膽結石都是你吃出來的》)得到非常熱烈的反響,竟然還有朋友問我,你到底在哪個位置?你在人體裡到底有個啥作用?還有很多朋友叫我講講「膽囊息肉」的問題。
  • 16人就有1個膽囊息肉,啥樣的會癌變?
    沒錯,咱們又見面啦,我是膽囊。問我為啥又來了?因為上次我慷概激昂的演講,(沒看的朋友可以點擊《膽囊控訴:主人!膽結石都是你吃出來的》)得到非常熱烈的反響,竟然還有朋友問我,你到底在哪個位置?你在人體裡到底有個啥作用?還有很多朋友叫我講講「膽囊息肉」的問題。
  • 超聲如何鑑別膽囊息肉與膽囊癌
    膽囊息肉樣病變是由膽囊壁向腔內呈局限性隆起性病變的總稱,多在健康體檢或因輕度不適者行超聲波檢查時發現。膽囊息肉樣病變與早期膽囊癌二者聲像圖不易鑑別,因為膽囊息肉樣病變表現有隆起性病變,而早期膽囊癌90%~98%,也表現為息肉樣病變的特點。
  • 膽囊切除心慌慌,真的要切嗎?什麼情況下要切
    比如以下幾類疾病:01膽囊息肉這是膽囊壁出現隆起性病變的統稱,而根據息肉類型的不同,又可劃分為膽固醇、腺瘤性等種類。這其中以腺瘤性息肉的癌變可能為最大,特別是單發狀態的息肉、直徑大於1釐米以上,且患者年齡大於50歲時,為了避免後期癌變,醫生都會建議患者進行膽囊摘除術。02膽囊結石膽囊結石同樣可劃分為多個種類,其中以膽固醇結石最為多見,其次則是膽色素結石、混合型結石種類。
  • 息肉到底會不會癌變?看完這篇,了解息肉的全部
    尤其是直徑大於2釐米的息肉,應將其當作惡性來看待;組織學屬於腺瘤型的息肉易癌變,屬炎症型的則惡變較少;體積較小、帶蒂的息肉,多屬於良性,且不易癌變,不必緊張害怕。但寬基廣蒂的息肉常難平安,容易癌變。我成為癌的時間要5-15年,在這段時間內如果你能發現我,切除我,我就再也沒有機會癌變了。大約在你40歲後 ,我就可能長成癌了,所以,你要在我長大之前發現我,在40歲前做檢查。這麼長的時間內,你都不去找到我,那麼,我就能順利地長成一個癌瘤了。
  • 摘除了膽囊,從此就跟結石「拜拜」了嗎
    一些醫生會回答說,隨它去,等有症狀了,做個微創手術,摘除膽囊就好了。  一刀切除膽囊,從此就萬事大吉了嗎?杭州肝膽腎結石症資深專家王長根中醫師要對此說:「NO!」  摘除了膽囊,結石有可能還會長出來  王長根醫師指出,體檢查出有結石時,往往結石還比較小,還沒有症狀。這個時候是可以通過中藥進行調理,儘量避免病情加劇,走到做手術的地步。
  • 息肉多是良性的,但很多人覺得要切掉?這得看它們生長的部位
    能通過胃腸鏡來檢查胃息肉,若直徑小於1釐米需及時摘除,也可以不做任何治療,每年定期做複查即可。若直徑在1~2釐米,需送病理做檢驗;若直徑超過2釐米,不管是什麼類型和數量都要手術切除;若不能通過胃鏡切除,可選擇腹腔鏡、雷射或微波等。吃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一日三餐不規律,吸菸酗酒以及受到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會刺激胃息肉生長。50歲以上的人每年需做一次糞便潛血和胃鏡檢查。
  • 體檢查出的結節、增生和息肉,要不要進行治療?這裡一次性告訴你
    隨著醫療科技的發達和人們對體檢必要性的越來越重視,體檢報告上也就有了越來越多的結節、增生、息肉等字樣,很多人對這些疾病不了解,就會十分害怕自己是不是生了什麼不得了的病。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講一講,結節、增生和息肉,到底要不要治療。
  • 60歲大媽查出膽囊息肉,一個好習慣幫她化險為夷
      不久前,60歲的郭女士在美年大健康濰坊分院奎文體檢中心體檢時,被查出膽囊息肉病變,第一時間去濰坊人民醫院做手術,短短幾天便康復出院。一場有驚無險的經歷後,更堅定郭女士堅持每年體檢的信心。
  • 結節、息肉、囊腫……到底哪個才是癌症的「定時炸彈」
    哎喲不怕很多人體檢時,有時會查出各種「結節」「息肉」「囊腫」等,於是看到自己身體內長了一些多餘的東西都會惴惴不安,甚至擔心這些會發展成癌。結節、息肉、囊腫.......這些到底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哪種發展成癌症的概率最大呢?
  • 結節、增生和息肉,哪種要治,哪種不要治,本文有答案?
    往往就會擔心,這會不會是一種嚴重的疾病,雖然有時可能只是一些輕微的症狀,但是卻會導致我們自己憂心忡忡,影響平時的工作生活,那麼這三種症狀,究竟是怎麼回事?哪種要治?哪種不用擔心,今天就來和大家好好地聊一聊這個話題。首先我們先來看結節。常見的結節有肺部結節、甲狀腺結節。
  • 體檢查出結節、息肉、囊腫、增生……哪個會變「壞」?一篇全看懂!
    此時必須找專業醫生鑑別判斷——對於小於5毫米的微小結節,僅做隨訪觀察,如結節沒有變化、沒有異常增大,一般被認為是沒有風險的,有的甚至會隨著時間變化慢慢消失1釐米以上的大結節,建議要儘早診治02甲狀腺結節臨床上有多種甲狀腺疾病,如甲狀腺退行性病變、炎症等都可以表現為結節。
  • 日月穴,膽囊的守護神!
    大家都知道,中醫的最高境界是養生,是防病於未然,是治未病。也就是說在疾病還沒出現的時候,先防著它;或者在疾病處於萌芽狀態的時候,先消滅它,這樣比等疾病嚴重了再去消滅簡單容易得多。日月穴就是膽囊的守護神,當發現膽囊有問題的時候,刺激刺激日月穴,就相當於給「知府大人」提了一個醒,讓它及時地去「平定叛亂」,而不是等到事情不可挽回了,再毫無頭緒地去解決問題。
  • 逆來順受恭儉讓——膽結石、膽囊息肉的因|膽經,女性主義試金石
    腎也行,脾都能合上,三焦也湊活——畢竟是個最大的府呵呵噠~「書歸正傳——足少陽膽經」觀察我們身邊那些逆來順受的傳統女性,如果會因為一件小事會突然失控,暴躁到面目全非,或者很容易情緒激動、熱淚盈眶,通常都是膽經不通,膽結石或息肉、炎症。
  • 我叫 「 息肉 」,很容易變癌,但我最怕它
    要記得多給「黃帝內經」評論、在看、分享哦這還不算什麼,人們最怕的還是我的癌變,因為癌變是偷偷摸摸進行的,一旦出現症狀被發現,就很有可能已成晚期癌症,有了廣泛的轉移,這時醫生對我也束手無策了。但我們所有家族成員並非都會變癌,在這我可以向你透露一些其中的奧秘。比如,95%的大腸癌就是我們長大之後的樣子!因為惡性的畢竟佔極少數,良性的佔絕大多數,一般情況下不會造成對生命的威脅,即使癌變,也要經過較長時間。1.
  • 大腸息肉是「定時炸彈」,一定要及時拆除!
    理論上,只要有足夠的時間,腺瘤性息肉100%會發生癌變 結腸息肉約30年演變為癌前病變,5-10年演變為癌症,後浸潤、轉移。 所以,腸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就是體內的定時炸彈,理論上,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它100%會癌變,如不及時發現並切除,早晚會釀成大禍。 1.常見症狀(絕大多數沒有症狀) 90%以上的腸息肉不會產生任何症狀,往往在長大、癌變後才會出現,所以醫生們稱之為「隱匿的殺手」。
  • 體檢出息肉、囊腫,要不要馬上切除?惡變的機率有多大?
    過去因為檢查手段不夠精準,從而一些體積較小的息肉、囊腫都很難被檢查出來。體檢設備的不斷更新,讓人們能夠更早的發現身體內細小息肉和囊腫。但是這也讓人們產生了很多的困惑,這些身體內長出來的「異物」,會發生惡變嗎?體檢出息肉、囊腫要不要馬上切除?
  • 關愛膽囊,請戒掉這些飲食陋習
    膽囊結石是指發生在膽囊內的結石所引起的疾病,是一種常見病。隨年齡增長,發病率也逐漸升高,女性明顯多於男性。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習慣的改變,衛生條件的改善,我國的膽囊結石患者是逐年增多。所以,要想遠離膽囊結石的困擾,請戒掉以下飲食陋習。
  • 女子膽囊長出多顆「麻將骰子」只因她經常這樣做……
    術前患者ct片中的結石醫生從患者膽囊裡取出的結石女主廚偏愛美食和睡覺,結石「攻陷」膽囊王女士是襄陽宜城人,今年53歲。作為單位的主廚,她特別會做美味佳餚,而作為一名資深美食家,她有著超乎常人的好胃口。遇到喜歡吃的就會一直吃,直到吃撐了為止。再加上單位的夥食好,又全是自己燒的菜,所以她的體重也是與日俱增。
  • 「市三醫」朱武暉:膽囊良性腫瘤需要治療嗎?
    膽囊良性腫瘤患者多無特殊的臨床表現,最常見的症狀為右上腹疼痛或不適,一般症狀不重,可耐受,如果病變位於膽囊頸部可影響膽囊的排空,常於餐後發生右上腹的疼痛或絞痛,尤其在食油性食物後。其他症狀包括消化不良,偶有噁心、嘔吐等,常在健康檢查或人群普查時才被發現。患者多無明顯體徵,部分可有右上腹深壓痛,如果存在膽囊管梗阻時,可捫及腫大的膽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