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出息肉、囊腫,要不要馬上切除?惡變的機率有多大?

2021-01-16 腫瘤科張正榮

過去因為檢查手段不夠精準,從而一些體積較小的息肉、囊腫都很難被檢查出來。體檢設備的不斷更新,讓人們能夠更早的發現身體內細小息肉和囊腫。但是這也讓人們產生了很多的困惑,這些身體內長出來的「異物」,會發生惡變嗎?體檢出息肉、囊腫要不要馬上切除?

其實息肉和囊腫都是身體內多出來的肉,不用太過緊張。下面就來詳細說說息肉和囊腫。

首先息肉是人體內多餘的贅肉,很少會發生惡變。在人體內不同的部位都會產生息肉,子宮、鼻子、腸道等部位都可能出現息肉。而在這些息肉中,很大一部分都不需要過多的關注,甚至不需要切除,只要定期進行複查觀察息肉的變化,就能夠很好地掌握病情,積極的接受飲食調理也能避免息肉逐漸惡化。

但是也有兩種息肉出現惡變的風險比較高,腸息肉和膽囊息肉。在腸息肉中腺瘤性息肉更容易產生惡變,如果查出腸息肉後最好接受進一步的檢查,確定息肉的性質並且採取手術切除,在切除後也需要定期的接受腸鏡複查,以便觀察後期的療效。

此外膽囊息肉也是高危息肉中的一種。膽囊息肉在檢查後應該確定是否屬於腫瘤性息肉,如果是最好及時的接受手術切除,因為有不少膽囊息肉會逐漸刺激膽囊誘發惡變,最終形成膽囊癌,威脅人們的健康。所以查出息肉後確定息肉的性質至關重要。

此外囊腫也是人體內的異物,但是和息肉不認同的是,大多是囊性的包塊,在囊腫內會存在液體,看上去像是豆腐渣。比較常見的囊腫有肺囊腫、肝囊腫等,女性也會出現卵巢囊腫。但是這些囊腫大多是良性疾病。和癌症不同的是,囊腫外部存在包膜,不容易出現浸潤。和息肉相比,囊腫產生惡變的風險更低。

那什麼樣的囊腫才需要接受手術切除?惡變的機率有多大?

不少人覺得囊腫越多越應該切除,但事實並非如此。大多數的多發囊腫都是良性的,不需要手術切除,惡變的風險也比較小。一般需要手術切除的囊腫大多是10釐米以上的囊腫,並且已經對人體的神經、器官造成壓迫,帶來了不適症狀。這時需要及時的接受手術切除,如果產生壓迫症狀嚴重,不論大小都要切除。

此外如果在女性體內出現卵巢巧克力囊腫,那麼不論大小都要切除。因為這種囊腫惡變的風險是比較大的,和子宮內膜異位症存在一定的關聯,就算並沒有造成身體異常,也應該及時切除。

如果體檢出囊腫體積比較小,並且也沒有引起身體不適,造成肝、腎損傷的話,只需要定期接受觀察就可以,不需要立刻接受手術。

體檢出息肉、囊腫或許讓很多人慌亂,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息肉、囊腫都會產生惡變,一些特殊的息肉、囊腫惡變風險較大,查出後最好及時切除,以免誘發癌症。但是其他的息肉和囊腫惡變風險較低,只需要定期接受複查,就能夠掌握病情,預防惡變。

相關焦點

  • 體檢查出結節、息肉、囊腫,哪個會癌變?什麼情況下容易癌變?
    現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的養生意識也在不斷增強,很多人都有體檢的習慣,有不少網友反映,體檢會查出結節、息肉或囊腫,甚至一次還查出了兩個。體內長了腫塊或異物,會越長越大,最後惡變嗎?對於肺部結節,常年抽菸,有基礎肺病的讓你更容易中招,結節沒有超過1釐米,通常風險不大,超出1釐米,需要警惕。息肉是人體內長出來的贅生物,息肉的類型較多,腸道息肉是很常見的一種。通常來講,多數息肉是良性的,但有部分會惡變,機率比結節要高一些。
  • 體檢查出結節、息肉、囊腫、增生……哪個會變「壞」?一篇全看懂!
    很多人體檢時,有時會查出各種「結節」「息肉」「囊腫」「增生」等,然後會惴惴不安,擔心這些會不會發展成癌。那麼,結節、息肉、囊腫、增生……這些到底哪個才是癌症的先兆?息肉:有一部分會惡變息肉是人體某個正常結構上贅生的一塊「肉」。大多數息肉屬良性,但有一部分會惡變。建議只要在體檢中發現息肉就應儘可能切除,隨後送去病理活檢,確診息肉類型,防止復發。
  • 體檢查出的息肉、增生、囊腫、結節,哪個和癌症更接近?有答案了
    那麼就有部分人體檢的時候檢查出身體有息肉、增生、囊腫、結節的症狀,這些不能說一定是得癌症的因素,但這些卻是和癌症走得很近,那麼這些症狀哪一個和癌症更加接近呢?往下看你們就知道了。我們最常見的就是腸息肉,一定要引起大家的重視,腸息肉既有良性的可能也有惡性的可能,千萬不能有僥倖心理。
  • 結節、息肉、囊腫,哪個才是癌症「前身」?聽聽醫生全面解答
    在體檢的時候,經常會發現體檢報告單上會出現結節、息肉、囊腫等之類的詞,可以說出現頻率還是比較高的。一旦看到身體突然之間長出一些很陌生的東西,心裡難免會不安,擔心以後會不會發展成不好的疾病,甚至有沒有可能發展成癌症呢?
  • 結節、增生、息肉、囊腫,哪個癌變的機率大?看完此文,就懂了
    息肉,從名字就可以知道它是一塊肉,就是身體裡面的某個部位突然多長了一塊肉。息肉有良性和惡性之分,雖然說良性的癌變機率小,但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也會有癌變的可能。不管是否會癌變,發現息肉時都應該儘早切除,然後再對息肉進行活檢,來判斷它的性質。息肉有不同的類型,大腸息肉、胃息肉、鼻息肉等癌變的機率比較高,如果發現這幾種類型的息肉,應高度重視。
  • 結節、息肉、囊腫……到底哪個才是癌症的「定時炸彈」
    哎喲不怕很多人體檢時,有時會查出各種「結節」「息肉」「囊腫」等,於是看到自己身體內長了一些多餘的東西都會惴惴不安,甚至擔心這些會發展成癌。結節、息肉、囊腫.......這些到底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哪種發展成癌症的概率最大呢?
  • 體檢查出的結節、增生和息肉,要不要進行治療?這裡一次性告訴你
    隨著醫療科技的發達和人們對體檢必要性的越來越重視,體檢報告上也就有了越來越多的結節、增生、息肉等字樣,很多人對這些疾病不了解,就會十分害怕自己是不是生了什麼不得了的病。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講一講,結節、增生和息肉,到底要不要治療。
  • 體檢查出結節、息肉、囊腫,哪個是癌先兆?幾個分析揭曉答案
    有過體檢經驗的人都會知道,經常會在體檢報告中看到息肉、結節、囊腫這些字眼,到底這些異常離癌有多遠,哪些要儘快切除呢?妙姐今天就好好和你講解。一、息肉息肉其實是長在身體裡面某個部位的一塊多出來的肉,除了沒有正常的生理功能外可能還會有一些健康隱患。
  • 結節、息肉和囊腫,哪個最危險?有些離腫瘤很遙遠,但要及早治療
    現在人們越來越重視體檢,能及時發現潛藏在身體上的疾病。相當一部分人的檢查報告中有所謂的結節、囊腫、增生以及息肉等,這讓他們很是擔心,最害怕發展成腫瘤,不知道該不該手術切除,不妨一一來為人們解惑。結節、息肉和囊腫是不是腫瘤?
  • 腸息肉也有惡變機率,若是大便出現3個異常,或是出現癌細胞了
    或許你不知道的是,很多人在過了50歲之後,都有可能會長腸息肉,而95%的腸癌都是都是由腸息肉演變而來的,如果早期發現及時,能夠有效地遏制腸息肉的惡變之路,對於預防腸癌也是有很大的幫助的。因此,腸息肉其實也有惡變機率,尤其是大便總是出現3個異常的話,或許腸道出現癌細胞了。
  • 身上這3處長息肉,發現後到底要不要割?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經常聽到有人說息肉,到底息肉是什麼?息肉是生長在人體黏膜表面的贅生物,講的簡單一點就是人體某個正常組織上多長了一塊"肉"。那麼有人就會想知道,既然是多生長出來的一塊肉,那如果發現了到底要不要割掉呢?身上這3處長息肉,發現後到底要不要割?
  • 結節、息肉、囊腫是癌症先兆嗎?北腫專家們說出了真相!
    結節、息肉、囊腫有啥區別?哪些有危險?哪些必需治?今天我們就用最簡單語言給大家講明白~ 發現息肉時就直接切除 或取一小塊組織
  • 醫生忠言:這3種息肉若不及時切除,惡性腫瘤「等」著你
    且隨著息肉體積越大,惡變機率就會上升。息肉所處的位置高一點,相比位置低一點的癌變率相對小一點,如直腸息肉癌變率在7.3%,而結腸息肉癌變率在24.8%,高達3倍以上。二、這幾種息肉一定要儘快切除腸息肉是腸黏膜表面生成了一個肉疙瘩,這個肉疙瘩在初期時候並無不良反應,但會隨著時間增多或變大,屬於多發或單發性疾病。那麼什麼樣的息肉一定要儘早切除才不會危及生命安全嗎?
  • 為什麼年年體檢,還是查出晚期癌?
    為什麼很多人年年體檢,突然有一天告訴你自己查出了癌症,並且還是晚期?比如著名的節目主持人李詠,從診斷出癌症到去世,僅僅17個月。於是有很多人疑惑,癌症的發生不是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時間嗎?有的人年年單位組織體檢,為什麼去年體檢沒有發現異常,如今卻查出癌症晚期?
  • 息肉到底會不會癌變?看完這篇,了解息肉的全部
    某些有遺傳傾向的息肉,如家族性結腸息肉等容易癌變;多發性息肉癌變的機率增加,如一個息肉的癌變率為1%,那麼生長了100個息肉,癌變可能就接近100%。有研究表明,同時感染幽門螺桿菌的炎性增生性息肉患者,大約40%的人在根除幽門螺桿菌後息肉會縮小或消失。什麼時候要切除?如胃息肉直徑小於1釐米,特別是多發性小息肉,可以在做胃鏡檢查時用活檢鉗夾除,也可以暫不治療,但要每年做一次胃鏡檢查;如息肉直徑在1~2釐米之間,可在胃鏡下切除。
  • 結節、增生和息肉,哪種要治,哪種不要治,本文有答案?
    體檢是我們預防疾病的一個好方法,不過有些時候,當我們拿到體檢單的時候,往往會有一些疑惑,看見體檢單上面一些陌生的字眼可能會感到害怕,比如結節、增生和息肉。哪種要治?哪種不用擔心,今天就來和大家好好地聊一聊這個話題。首先我們先來看結節。常見的結節有肺部結節、甲狀腺結節。
  • 正確認識直腸息肉
    直腸息肉:是直腸良性腫瘤的一種,是直腸內有黏膜覆蓋的腫物,呈小的結節狀黏膜隆起或為大的帶蒂的腫物,一般為單個,少數為多個,若很多息肉聚集直腸或累及結腸者謂之息肉病。一、臨床表現直腸息肉其臨床表現多無症狀,多數在體檢時發現。若息肉較大,經常受到糞便摩擦,可使其黏膜糜爛,糞內有血液和粘液。
  • 結節3個月縮小至消失,北京專家1個方法消結節、祛息肉、散囊腫,化解腫瘤!
    建議有結節、腫瘤、息肉、囊腫等疾病的人群,早發現、早治療,不要錯過最佳治療時間!在體檢中最常見被查出的3種結節,肺結節、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這些都是臨床中比較常見的結節,有以下特徵要警惕,當心有癌變風險!肺部結節是肺癌的早期預警信號,據統計,體檢查出肺部小結節的比例高達20-30%。而初次CT檢查發現的肺結節,20%都是惡性,剩下80%良性的肺結節今後也有癌變的風險。
  • 鼻息肉到底要不要動手術?
    張女士患有鼻息肉,當得知可以安排手術切除的時候,她不禁猶豫起來,本來就害怕開刀,這鼻息肉到底要不要動手術呢?還是用點藥就會好? 到底需不需要開刀還要從什麼是鼻息肉開始說起。簡單地說,鼻息肉就是鼻子裡長了息肉,而息肉就是是人體表面黏膜上長出的水腫性凸起組織,像剝了皮的葡萄或者荔枝,鼻腔的息肉一般是良性的,惡變的概率很小。 得了鼻息肉一般會有哪些症狀呢?首先是鼻塞。鼻息肉的症狀以進行性鼻塞為主,隨著息肉不斷增大,鼻塞會逐漸加重。
  • 得了脂肪瘤,發生癌變的機率有多大?要不要手術切除?
    得了脂肪瘤,發生癌變的機率有多大?首先,脂肪瘤作為一種良性腫瘤,其有一個非常突出兩個特點,一個是生長緩慢,直徑通常小於5cm,另一個是推之能動,即它是有包膜覆蓋的,處於皮膚和肌肉之間,並不會對其他的組織帶來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