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王者歸來」?機構調倉路線曝光,瘋狂加倉銀行股,什麼信號?

2020-12-25 手機鳳凰網

被公募基金低配的銀行股,未來還有多大的吸引力?

銀行股大漲成為近期市場最大的熱點。而且,部分銀行股股價也創下歷史新高,銀行在第二季度期間備受基金嫌棄,數據顯示,全部公募基金和主動型基金重倉持股中,銀行股佔比分別為4.1%、2.3%,較2020年一季度繼續下降。

基金經理的上述操作,似乎成為險資等機構的反向指標。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國內一家超大型基金公司旗下銀行主題基金在三季度期間申購環比增長約6倍,同時從二季度的淨贖回變成三季度的淨申購,該銀行主題基金七成以上的投資者皆為機構。

而在機構大量資金申購銀行主題基金的同時,同一家基金公司旗下的醫藥主題基金卻在同一時間由淨申購變成淨贖回,顯示出險資等機構的風險偏好從三季度開始有所降低,而最近銀行股的強勢拉升,某種程度上暗含機構持倉結構的繼續優化。

銀行股拉動主題基金淨值走強

在A股科技、消費、醫藥歇停之際,銀行股的表現吸引了市場的眼球。招商銀行、平安銀行、寧波銀行最近創出股價的歷史新高,著實令投資者感到吃驚,就連看起來彈性比較弱的宇宙行——工商銀行的股價也都在上周五大漲5.89%。

雖然公募基金經理對銀行股的配置已不再上心,科技、消費、醫藥成為基金在A股打三大核心資產,但從最近的基金淨值波動情況看,科技主題基金、醫藥主題基金的淨值回撤較大。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北京一家基金公司旗下科技主題基金在最近四個月內的淨值回撤接近30%,而該基金在上半年還曾被坊間視為年內基金冠軍候選。醫藥主題基金也大致類似,由於前期獲利盤較大、估值分歧、醫藥政策短期擾動等因素,一些醫藥主題基金的淨值在短短一個月下跌約10%。

在科技與醫藥類基金產品淨值向下回撤的同時,銀行主題基金的淨值漲幅卻在近段時間排名行業前列。比如,工銀金融地產基金的淨值,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淨值上漲接近8%。

工銀金融地產基金是一隻典型的行業主題基金,也是銀行主題類基金中規模較大的一隻,具有一定的風向指標意義,實際上該基金也是一個投資工具,通過該基金可以實現對銀行股的集中投資,相對來說,大多數基金產品實際上已對重倉銀行股提不起興趣。

兩大基金申贖變化暗含機構調倉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工銀金融地產基金就是一隻以機構投資者為主導的基金產品,根據該基金的持有人結構顯示,該基金約72%的投資者為機構。這就意味著,工銀金融地產基金的規模變動,能在相當程度上反映出包括險資在內的機構資金的風險偏好變化。

進一步觀察發現,在今年第三季度期間,投資者申購26.19億份,較第二季度的份額申購規模增長高達5.64倍,考慮到第三季度還有贖回16.08億份,淨申購份額為10億份,而在今年第二季度期間,申購3.94億份、贖回6.50億份,二季度實際上是淨贖回2.56億份。

也就是說,考慮到工銀金融地產基金的持有人結構以機構投資者佔七成以上,從第二季度的淨贖回2.56億份,到第三季度的淨申購10億份,這可能暗示出包括險資在內的機構資金的持基策略正發生微妙變化。

持基策略的變化暗示,機構的風險偏好可能正在降低。

券商中國記者在採訪中獲悉,一些機構資金 正將手中所持有的基金資產,從較高估值的科技醫藥主題基金,轉移到其他基金產品上,比如銀行主題基金。

就在工銀金融地產基金從淨贖迴轉向了淨申購,同一家基金公司旗下的另一隻基金產品,卻從淨申購轉向淨贖回。

工銀前沿醫療基金規模較大,截止第三季度末資金規模超過65億,該基金在醫藥類基金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在申贖規模變化上,工銀前沿醫療基金從第二季度的淨申購9.25億份,變成了第三季度的淨贖回0.6億份。這個基金的變化與工銀金融地產基金的申贖變化,完全相反。

上述信息也可以看出,包括險資在內打許多機構投資者在持有基金的策略上,已偏于謹慎,尤其是當醫藥股估值高企、獲利盤豐厚之際,這些機構資金 正儘可能的調整資產分布的策略,而指向銀行股的主題基金成為一個重要的選擇。

基金集體調研銀行說明什麼

因為許多資金相信物極必反,相信人多的地方不要去擠。

從公募的配置數據看,銀行股確實是一個人少的地方,中信證券研報指出,2020年第二季度末的公募基金持倉銀行股情況,進一步降至歷史極低水平,全部公募基金和主動型基金重倉持股中,銀行股佔比分別為4.1%、2.3%,較2020年一季度下降2.2個百分點、1.3個百分點。

人多的地方別去擠,那麼必然就指向了醫藥股,公募基金披露的二季報數據顯示,公募基金配置醫藥行業持倉比例達到23%,創下歷史新高。券商中國記者統計了18個明星基金經理的持倉,這18人合計管理資金約為9000億,管理全市場主動偏股型基金中約23%的資金,持倉分析發現,這些管理規模明星基金經理的前十大重倉股均包括了醫藥股,幾乎人人都愛,但銀行股卻並非如此。

在此背景下,公募基金的持倉似乎成為反向指標?相比80倍的科技股、50倍的醫藥股,便宜的銀行股的確從第三季度開始持續吸引一些機構資金尤其是低風險資金的關注和布局,就像機構資金對工銀金融地產基金的申購那樣。

截至11月初,銀行板塊PB、PE均為30個中信一級行業中最低,分別為0.70倍、6.34倍,這麼便宜的銀行股所處的A股市場環境,恰恰是高估值的科技股、醫藥股已經漲不動了,不僅如此,在11月初還多次出現白馬股的瘋狂砸盤,這種砸盤必然意味著,持有科技、醫藥和消費的資金,已經有了新的選擇。

便宜的銀行股從11月初的機構調研中得以顯露市場力量的變化,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11月2日-11月6日期間,在短短五天時間,蘇州銀行、無錫銀行、蘇農銀行、張家港行等4家銀行股接受了機構的13次調研,累計接待機構投資者85家,其中包括南方基金、匯添富基金、銀華基金、興全基金等一線超大型基金公司。

今年7月中旬成立的部分爆款新基金,在其新基金的建倉期策略,也顯露了基金經理的某些思路變化。

比如發行規模高達286億的華安聚優精選基金,根據其第三季度的持倉報告顯示,前十大重倉股中有多達五隻指向了銀行股,其中前三大股票皆為銀行,分別為招商銀行、平安銀行、寧波銀行。由於這些新基金在建倉期將倉位指向了銀行股,從短期的表現看,這些思路反其道為之的爆款基金,其淨值增長情況良好,華安聚優精選基金自7月中旬開始入市至今,收益率已接近12%。

相比之下,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華南地區的一隻在6月中旬入市的爆款基金,規模亦超過200億,其建倉期策略依然延續了前期較為熱門的科技主線,雖然入市早了一個月,但截止2020年11月30日,該新基金的收益率尚不足6%,跑輸對手約六個點,也就是說,相比前述重倉銀行的同類基金,該基金似乎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賣方機構最近也在力推銀行股,中金髮布研報指出,頭部銀行進入新型增長階段,表現為利潤增長保持在10-20%,非息收入佔比接近50%,ROE為代表的盈利能力繼續提高至20%。目前市場顯著低估了頭部銀行估值天花板,仍然沿用PB為主的估值模式。損益表的重構必然帶來估值體系切換,中金公司認為,上市銀行信用成本高點、淨不良生成率高點、業績底部在二、三季度確認,自此銀行利潤增速有望陸續顯著提升,呈現為V型反轉,未來A股和H股銀行都有60%以上的上漲空間。

到底是階段性補充還是長期邏輯?

在這種背景下,一些基金公司也關注到金融板塊的機會,諾德基金公司認為,國內經濟和企業盈利在持續改善,這可以從近期投資、消費、進出口、金融等數據得到驗證。美國大選的不確定性落地,有利於風險偏好的提升。宏觀流動性大幅收緊的可能性也較小。綜合來看,短期內市場有望仍舊保持震蕩上行的趨勢。從中長期來看,全球流動性大概率仍會處於充裕狀態;我國金融開放的力度加大,外資持續流入的趨勢大概率不變。

諾德基金強調,宏觀經濟和企業盈利逐漸開始復甦,銀行股有望迎來估值修復。當前資本市場戰略地位提升到新高度,券商在資本市場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方面將發揮更大作用,同時股票市場指數上行和交易量放大促使經紀、兩融、券商自營等業務迅速發展,券商有業績和估值雙擊的可能性。地產方面,「房住不炒」的主基調在未來仍將延續,但「因城施策」被給予更大肯定,將與「房住不炒」相輔相成,成為長期房地產調控的導向政策。拿地和融資向頭部房企集中的邏輯依舊成立,行業集中度將繼續保持提升。龍頭公司可以繼續賺業績的錢,同時由於估值處於歷史低位,在流動性寬裕的環境下大概率將有估值修復的機會。

但分歧也依然存在,部分基金經理認為,銀行股從長期的邏輯角度,已失去吸引力,基金經理對銀行股的投資機會的關注,更多在於短期階段性機會的捕捉,雖然在科技、醫藥和消費中場休息之際,銀行股可能在機會上更為確定,但從長期投資的吸引力而言,銀行股對基金經理的吸引力並不高。

而就在市場關注銀行股的投資機會及部分銀行股創出股價歷史新高之際,超過五隻銀行股被調出指數樣本股。

11月27日晚間,上海證券交易所與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宣布將調整上證50、上證180、上證380、科創50等指數的樣本,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同時宣布將調整滬深300、中證100、中證500、中證香港100等指數的樣本,本次調整於12月14日正式生效。

本次樣本調整,上證50指數更換5隻樣本,調出交通銀行、郵儲銀行、中國銀行、中國重工、洛陽鉬業,調入恒生電子、中泰證券、海天味業、韋爾股份、兆易創新。此外,上證180指數也更換18隻樣本,公牛集團、中微公司等調入指數,中信銀行、上港集團等調出指數。中證100指數更換10隻樣本,隆基股份、山西汾酒等調入指數,廣汽集團、南京銀行等調出指數。

顯而易見的,銀行股究竟能否擔任長期布局的品種,還存在較大的市場爭議,但銀行股在高估值的基金重倉股的襯託下,銀行所具有的補充性低估值品種的機會,也很難被市場所忽視。

相關焦點

  • 證券之星:機構最新調倉路線曝光,饒曉鵬瘋狂加倉銀行股
    國內一家超大型基金公司旗下銀行的主題基金:工銀金融地產基金是一隻以機構投資者為主導的基金產品,投資者結構中顯示該基金約72%的投資者為機構。在三季度期間,該基金的申購份額為26.19億份,相較二季度的規模增長高達5.64倍。可以看到有一些機構在三季度紛紛調倉買入銀行、地產股布局順周期板塊。為何基金會在三季度布局銀行股?
  • 銀行崛起、白酒大跌!"抱團股"震蕩加劇,機構:加倉時機
    受到這一消息的影響,銀行股全面爆發,超跌的權重股郵儲銀行則是一度漲停,股價創歷史新高,興業銀行、廈門銀行、成都銀行等漲逾6%。對於「抱團股」的暴跌,有分析師指出,這是全年結構性行情的開始,是一個加倉的時機。白酒股領跌兩市,酒鬼酒繼續跌停,瀘州老窖、山西汾酒、老白乾酒、迎駕貢酒等跌逾3%。
  • 看重高股息率 險資今年仍願加倉銀行股
    來源:證券日報 原標題:看重高股息率 險資今年仍願加倉銀行股本報記者 蘇向杲去年年末,一起險資舉牌事件再次引發市場關注。2020年12月30日,百年人壽公告稱,公司增持浙商銀行H股股份,增持後持股比例從4.12%上升至5.02%,觸發舉牌。
  • 公募最新調倉路線圖曝光,疫情影響基金操盤手法
    統計顯示在一季度,公募基金基本依循疫情的影響程度對行業進行了調倉,醫藥超越食品飲料成公募第一重倉行業,而持股集中度則進一步下行。進一步來看,公募基金對消費的持倉出現了分化,繼續抱團內需必選消費,而減持了可選消費和大金融。
  • 偏股型基金持倉止跌回升,小幅加倉基礎化工、紡織服裝和建材
    年末在即,A股市場在猶豫中前行,偏股型基金倉位則止跌回升,上周小幅加倉基礎化工、紡織服裝和建材板塊。據好買基金研究中心倉位測算數據,12月14日至18日該周,偏股型基金整體小幅加倉0.45%,至67.83%。
  • 價值板塊王者歸來?地產、銀行股何去何從?資深投資者共話財富管理
    展望2021,他們這樣說「在未來12個月我們將會看到價值板塊王者歸來,現階段價值投資和低估值投資的重合度非常高。」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研究部主管洪灝分析道「目前,已有6個月周期性傳統行業上漲的行情,這個行情隨著美元弱勢展開,尚未結束。在未來5-10年裡,民幣計價資產、A股、新興市場、黃金等將會有價格走強的行情。」
  • 銀行股重挫,青島銀行跌逾7%,機構依然看好
    12月4日,銀行板塊今日重挫,其中青島銀行收跌逾7%,換手率超60%,盤後交易數據顯示,深股通買入該股5319萬元,其餘四名遊資合計買入1.76億元,五名遊資合計賣出1.55億元。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銀行股備受投資者追捧,而青島銀行作為銀行股中的袖珍股,在順周期行情帶動之下,漲幅尤為突出。股價連續3日漲停。對此,青島銀行發布公告稱,公司目前沒有任何應予以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項,或與該事項有關的籌劃、商談、意向、協議等。
  • 電影院獲準繼續開放 機構已大舉加倉這些股
    電影院獲準繼續開放 機構已大舉加倉這些股 摘要 【終於苦盡甘來?電影院獲準繼續開放 機構已大舉加倉這些股】全國上萬家電影院已停業超百天,此時釋放的復工信號無疑是整個電影行業的重大利好。數據顯示,電影產業鏈相關上市公司今年一季度業績同比下滑嚴重,而除光線傳媒外其他公司淨利潤均為負值。
  • 銀行廣告最新玩法曝光!
    當下,銀行機構的線上營銷,已經從原先的「網際網路媒體+大曝光」,逐步推進至營銷目標的細分與多元場景下的精細化觸達。 近段時間,騰訊廣告與多個銀行機構合作,針對品牌曝光、用戶激活、在線發卡等銀行常見營銷目標,藉助騰訊生態的場景、數據與營銷資源,打造了多個銀行業務板塊的典型成功案例。
  • 重磅信號!基金調倉路線曝光,正「悄悄」加倉這一板塊,資金已達成...
    華南地區一位管理資金高達200億的基金經理向券商中國記者透露,相對低配的軍工股已經出現顯著的基本面改善,但成為機構資金的主要配置方向,還剛剛開始。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全部基金重倉股中軍工股持倉市值超過580億,較去年二季度大幅提升約160%,但這種提升主要是由於去年第三季度的軍工股大漲,而非基金經理對軍工股的高配。
  • 這次真的輪到銀行了?聽銀行螺絲釘怎麼說!
    1銀行股走強背後的邏輯銀行股的這輪反彈行情,其實在業內人士看來並不奇怪。1、從歷史表現來看,銀行股四季度上漲概率達80%。在全球降息的大背景之下,低估值高股息率的優質資產吸引力提升,機構配置需求強烈,有望帶來顯著的超額收益。(來源:wind,2020-11-19)3、今年以來銀行股漲幅滯後,補漲需求強烈作為大盤股的代表,同時也是順周期的典型行業,在今年以來的結構性行情中,銀行股表現相對滯後。
  • 布局銀行股跨年行情,天弘中證銀行ETF(515290)12月28日重磅上市
    來源:資本邦隨著周期股行情在四季度嶄露頭角,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將目光轉向了高股息、低估值的銀行板塊。機構紛紛表示,A股正處於跨年輪動慢漲期,順周期主線預計延續到明年一季度。在此背景下,天弘中證銀行ETF(交易代碼515290)即將於12月28日正式上市,為布局銀行股的投資者提供了理想工具。五大動力推動銀行股演繹年末行情在業內人士看來,銀行股的火熱源於多方面的因素。一是因為科技股大漲之後的估值修復。
  • 布局銀行股跨年行情,天弘中證銀行ETF(515290)12月28日重磅上市_新...
    機構紛紛表示,A股正處於跨年輪動慢漲期,順周期主線預計延續到明年一季度。在此背景下,天弘中證銀行ETF(交易代碼515290)即將於12月28日正式上市,為布局銀行股的投資者提供了理想工具。  五大動力推動銀行股演繹年末行情  在業內人士看來,銀行股的火熱源於多方面的因素。  一是因為科技股大漲之後的估值修復。
  • 銀行股的投資思考
    眾所周知,銀行股屬於業績穩定的大藍籌。特別是5大國有銀行每年都有穩定的分紅,而且分紅比例不低。因此,很多的人都建議長期持有,這種觀點我不反對,但是有一點需要故意的就是在長期持有過程中的操作策略。為什麼這麼說呢?
  • 金融股或迎來補漲 券商ETF(512000)、銀行ETF(512800)融資餘額年內...
    【十大券商一周策略】 中信證券:11月初兩事件落地後,市場將重啟中期慢漲行情 本周宏觀經濟數據落地但不及預期,投資端的前景引發復甦斜率放緩擔憂,同時部分機構重倉股披露的三季報未能持續超預期,導致此前過高的基本面預期經歷短暫修正。
  • 銀行股集體上漲 工商銀行、建設銀行漲超3%
    格隆匯11月27日丨銀行板塊漲幅擴大,成都銀行漲近5%,廈門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張家港行漲超3%,中信銀行、寧波銀行、杭州銀行等集體上漲。業內人士認為,銀行板塊估值正在修復。年底銀行板塊出現上漲,主要源於機構資金回流及避險情緒的上升。
  • 銀行股V字反轉:進擊的APP與數位化狂奔
    數據顯示,9月末以來,A股和H股銀行指數分別較低位上漲16%和25%。尤其是11月以來,中證銀行指數大漲8.96%,招行、平安、寧波銀行等創下股價新高,就連股價彈性較小的「宇宙行」工商銀行也在上周五大漲5.89%。市場也用真金白銀表達了對銀行板塊的看好。
  • 補漲龍頭股,青島銀行鄭州銀行漲停,低估的銀行股再次崛起
    來源:財經無忌君文|葉抱一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銀行股備受投資者追捧,其中鄭州銀行,青島銀行紛紛漲停,12月3日,銀行板塊一片飄紅。今天,青島銀行一字漲停,已經三連漲停,五天飄紅。目前A股金融搭臺,然後是題材股的天下。金融銀行方面包括青島銀行、廈門銀行。廈門銀行堪稱換手龍頭,換手率達到61.78%,青島銀行則成為了補漲龍頭,鄭州銀行緊隨其後。
  • 銀行股有投資價值嗎?銀行股投資價值分析
    近期與周期股板塊共同扛起領漲大旗的銀行板塊,最近幾個交易日出現走弱跡象。12月7日,銀行板塊指數跌幅居前。來自私募業內的最新研判顯示,對於銀行板塊的進一步走向,目前多數私募機構普遍認為,其短期仍然存在交易機會,但中期持續走強的機率不大。
  • 青島銀行今日換手率超40% 深股通、遊資合計賣出約2億元
    盤後交易數據顯示,該股今日獲深股通買入2927萬元並賣出3322萬元;買賣榜中,多家知名遊資現身,其中,中國銀河北京中關村大街、中國中金北京宋莊路等4家券商合計買入8519萬元,中泰證券青島分公司、中信證券上海溧陽路等4家遊資合計賣出1.69億元。而上一交易日該股獲深股通、遊資合計買入逾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