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2《玫瑰的故事》:黃玫瑰,亦舒筆下最美麗最不真實的女人

2021-01-09 樂居呢喃

亦舒筆下的主人公,永遠是女性。

《直至海枯石爛》對比了永遠走不出年輕傷痛的莊杏友、享受快樂當下的莊自修,姑侄兩代女性的愛情觀念。《喜寶》中的姜喜寶毫不掩飾她以青春、貌美換取物質生活的赤裸裸追求,也毫不掩飾渴望真正愛情與溫暖的內心。《流金歲月》設置了雙女主,講述了不同性格的朱鎖鎖、蔣南孫乘風破浪的姐妹情誼。《印度墨》女演員劉印子迫於生存壓力,忍痛放棄愛情,走上一條自我而決絕的現實之路。《我的前半生》中的子君被家庭和婚姻拋棄後,在荊棘叢生的現實環境中斬獲新生,擺脫了對男性的依附。

……

亦舒筆下的女性形象,大多年輕、貌美、聰穎、可愛,大多有著曲折的愛情經歷,卻仍在苦苦追求愛情的真諦。這其中,小說《玫瑰的故事》中的女主人公黃玫瑰,就是最具代表性的。

一、男性視角下,黃玫瑰是最美麗的女性!

小說共有4章,每章都以不同的第一人稱「我」來講述玫瑰的故事。

第一章:黃振華(玫瑰的哥哥)視角下,講述玫瑰與周士輝、莊國棟、方協文的情感糾葛。第二章:溥家敏(玫瑰的追求者)視角下,講述玫瑰與溥家明、溥家敏兄弟的愛情取捨。第三章:周棠華(玫瑰女兒方太初的未婚夫)視角下,講述玫瑰與女兒相認相處的故事,以及周棠華認清自己對待嶽母玫瑰和未婚妻太初、對未來生活的選擇。第四章:羅震中(玫瑰繼子、愛慕者)視角下,講述玫瑰與莊國棟分離多年後重逢的矛盾與痛苦,以及自己愛慕繼母的矛盾與痛苦。全書4章,都是以男性視角看玫瑰,並被玫瑰的個人魅力深深吸引,願意為之肝腦塗地、赴湯蹈火。

溥家敏第一次見到玫瑰就呆住了,驚豔得不能自持:

她的美麗是流動的,叫人忍不住看了又看……她的姿態卻婉轉低回,像是有千言萬語開不了口的表情,整個人像一幅圖畫般好看……溼褲子粘在腿上,非常曖昧的一種感覺……我居然巴不得時間可以靜止,不再移動一寸,女人從來沒有給過我這種感覺,我深深震蕩。

周棠華第一次見到未來嶽母玫瑰也呆住了,甚至比未來的妻子還要美麗:

她的美貌是不能形容的!她的臉簡直發出柔和晶瑩的光輝,一雙眼睛如黑玉般深奧,身材纖弱苗條,整個人如從工筆仕女圖中踏出來……太初的漂亮只令我覺得和煦舒適,但這位女子的美是令人驚心動魄,不能自已的。我忽然有種恐懼,說不出話來。

羅震中第一次見到繼母玫瑰也呆住了,一下子找到了愛情的感覺:

我呆住了,我那等了半輩子的夢中女郎,她在這一刻出現了。我瞠目結舌,竟說不出一個字來,也顧不得渾身溼漉漉,索性站在水池內……我張大嘴看著她……我的眼光沒有離開她的一顰一笑……整個人如雷擊一般。

為什麼亦舒總是使用「呆住」一詞來形容男性第一次見到玫瑰時的狀態?我想這不是作家詞窮,而是用簡單的詞語描述最真實的反應:眼裡、腦裡、心裡都只有美麗的玫瑰,完全顧不上其他的人、事。

電影《玫瑰的故事》主演周潤發、張曼玉

玫瑰身邊的男性中,黃振華是最特殊的一個。他與玫瑰是一母同胞的兄妹。他「假裝不在意」妹妹的美麗,「看慣了她的五官,並不覺得她長得特別美」。他不能理解為什麼那麼多男性對「膚淺」的玫瑰趨之若鶩,「我覺得很噁心,一張臉好看有個鬼用」。但是,其實他是最在意、最為妹妹的美貌感到驕傲的「妹控」哥哥。因此,當妹妹這麼一朵玫瑰插在方文協這堆牛糞上時,黃振華是最不服氣、最傷心的。黃振華看不慣嫁給方文協後的玫瑰,「穿很普通的一套衣服,戴著假金耳環,頭髮放下來了,非常油膩,不是很胖,但是脂肪足夠,把她臉上所有具靈氣的輪廓填滿」。黃振華懷念起玫瑰以前美得令人窒息的模樣,並將對玫瑰的在意、驕傲,延續投射到了玫瑰的女兒太初身上。

二、女性視角下,黃玫瑰依然是最美麗的女性!

一個女人的美麗,是一件很主觀、很私人的事情。亦舒筆下黃玫瑰的美麗,不僅徵服了男性,還徹底徵服了女性。

電影《玫瑰的故事》,張曼玉飾演玫瑰

玫瑰的大嫂、好友蘇更生第一次見到玫瑰就驚嘆「世界上原來真有美女這回事」,「是我一生中見過最好看的女性」。

溥家敏女友、情敵咪咪本來對玫瑰心有怨恨,可親眼見過她後也感慨「她是那麼美麗,連女人都受不了她的誘惑,鐵人都熔化開來」,「她那種美,是令人心甘情願為她犯罪的」。

太初在父親方協文的影響下,十幾年來一直對母親當年拋棄自己耿耿於懷,在不情願的情況下去與母親會面時,「在過去十五年內建立起來的敵意在那一剎那完全瓦解了」。結束見面後,太初又與棠華整夜坐在露臺談論她的母親。太初對著自己的未婚夫嘆息母親「美得超乎我想像」,「那種恐怖的美麗……一個人怎麼會美到這種地步?……太超乎我想像了,我整個人暈眩」。

羅德慶爵士與玫瑰再婚,遠在英國的爵士的兩個女兒堅定地認為玫瑰是一個貪圖爵士家產的狐狸精。可兩個女兒在與玫瑰見面後,也對「狐狸精形象」有所改觀。大姐不得不承認「她出身很好」,「爹真的愛她」,「(爹)自那女子處得到了新生命」。二姐第一次見繼母「則發著呆,向她瞪視」,「輕不可聞地說美女、美女」。

正如小說裡說的,「要一個女人稱讚另一個女人美,簡直是駱駝穿針眼的故事」。玫瑰令小說中不同身份、不同處境的女性,都毫不吝嗇地去讚美她的美麗,可見亦舒對玫瑰的厚愛與偏愛。

三、美麗至極的魅力,只為愛情而活的極端女性

現實性是亦舒小說的最大風格之一。亦舒厚愛玫瑰這個人物,卻也將這個美麗至極的人物刻畫得過於極端,極端到不現實。

玫瑰活得很自我。她不甜言蜜語地騙人,對周士輝、雅歷斯等追求者連善意的謊言也不願說。

玫瑰又活得很單一。她只有愛情,沒有事業和職業。面對愛情,她不顧一切,毫不猶豫放棄女兒太初的撫養權,只為陪伴病危的溥家明走完生命最後三個月。她也絲毫不需要為生計煩惱,從不為家庭瑣事煩心。

男人總是在第一眼就愛上她、迷上她,完全不需要去了解這個美麗的皮囊下的思想。這樣的女性,美則美矣,但讀起來令人覺得極端不真實。玫瑰的一生似乎只為愛情活著:開始一段戀情,品味愛情帶來的快樂和痛苦;一段戀情結束後,轉身再去尋覓另一個合適的人選。

玫瑰活得最有煙火氣息的時候,應該是她到紐約留學,獨自住在布魯克林貧民區破舊房子裡,學會了揚州炒飯和紅燒牛肉。還有嫁給方協文後,計劃著去買赤柱七元一條的牛仔褲、五十元一雙的皮鞋。但是,這種生活狀態下的玫瑰,是感情重創後的冷漠麻木、深陷敷衍將就的婚姻裡。在家人眼中,這個階段的玫瑰就是「神經病」,「眼睛不再閃亮跳躍,嘴角不再含笑風聲」。

情海變幻莫測,情可載舟,亦可覆舟。像玫瑰般性情中的女子,總不願置身一池死水之中,永無波瀾。可波瀾之下,湧動的又是多少拿得起、放不下的傷痛呢?

註: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亦舒筆下的「黃玫瑰」,張曼玉為演她拔去兔牙,原型據說是章小蕙
    》,描寫了黃玫瑰從少女到中年婦人二三十年間的故事。雖然已有未婚妻,可經不住玫瑰的追求,兩人在黃振華的書房裡跳著貼面慢舞,濃情蜜意,可第二天玫瑰就聽到莊則棟很快要結婚的消息。第一次付出真心的玫瑰,輪到自己傷心了。感情受挫的玫瑰,被哥嫂送到美國讀書。嫁給了各方面都平平無奇的方協文,曾經驕傲的公主變成洗手做羹湯的婦女,再也沒有打扮自己的想法,體重重了30磅,妝花了也不記得去補。她生了相貌酷似自己的女兒方太初,奉獻了一個女人最黃金的十年。
  • 《玫瑰的故事》讀書筆記9
    羅德慶爵士帶著黃玫瑰去英國看望羅振中,莊國棟笑羅震中應該振作起來,然而宴會上才發現,羅德慶的黃玫瑰就是他朝思暮想的黃玫瑰。電與火之間,莊國棟和黃玫瑰冰釋前嫌,開始目中無人的約會,羅德慶爵士獨自回香港,羅振中繼續荒唐的生活著。直到一天,收到羅德慶的病危通知書,黃玫瑰和羅振中大姐二姐才如夢初醒,帶著巨大的悲痛過去趕回香港。
  • 亦舒筆下 姜喜寶是一個怎麼樣的女人?
    喜寶是亦舒筆下一個很有名的角色,她充滿了爭議,也十分貼近現實。這是姜喜寶心中最信奉的一句話,也是她處境的體現。這是喜寶作為女人的一番感悟,也是這本書裡我比較喜歡的一句話。她筆下的女子:一種是冷暖自知,寵辱不驚,一種是轟轟烈烈,不留餘地。不管哪種,都具有典型的生活真實和藝術形象。在亦舒的女性世界中,生活再不濟,也有一絲自尊,有一種才華,有出眾氣質使人賞識。
  • 願每個女人都活成一朵玫瑰——讀《玫瑰的故事》
    玫瑰的美,就是一劑劇毒。攝人心魄,只看一眼,沒有人不被她吸引,而且為之神魂顛倒。《玫瑰的故事》是亦舒的一本小說,在這個故事裡,女主角黃玫瑰十六歲到四十多歲,每一個出場都是轟轟烈烈。每一個男人都對她一見鍾情,而且從此刻骨銘心,魂不守舍,愛到妻離子散、兄弟反目,一生落魄都不悔。所有人都愛她驚為天人的美色。
  • 《我的前半生》還是挺好看的,但這也不能阻擋我懷念亦舒筆下的女主們
    原著粉表示這可不是我們亦舒的故事,人物又不對,結局也不對。越看到後面越會覺得電視劇的確遠離亦舒小說,這可以說是個全新的故事了,是架構在亦舒小說上的一個與時俱進的故事,其實改編是合理的,畢竟如何在2017年的上海拍出1982年的香港呢?
  • 聊聊女作家吧,亦舒、瓊瑤、張愛玲寫情愛的女人都不含糊!
    亦舒對筆下的每個女性都格外富養,無論是穿衣打扮還是愛情觀絕不媚俗。即便靠男人搭救的喜寶也拎得清,出賣色相而不賣感情是撈女的原則。而郭採潔版本的喜寶卻是個「愛情至上」的小女人,總是一副為了愛情神色倉皇的模樣。
  • 十五年後才讀懂亦舒:女人最重要的是要有能力照顧自己
    懵懂的年紀,只覺得這位女作家好酷,她筆下的女人好特別。並暗暗期待自己長大後,也能有'亦舒女郎'的三四分氣質。十多年後驀然回首,才發現自己只是看了個寂寞。如今再讀,感觸頗深。01亦舒女郎的獨立亦舒筆下的女人,大都有些共同的特質:獨立,自強,務實,勇敢。
  • 《玫瑰的故事》:你可以漂亮的無極限,但是不可以做人無底線
    文\一藻在《我的前半生》中,羅子君的丈夫出軌凌玲,這個女人破壞別人的家庭,絲毫沒有愧疚,還大言不慚地講:「蒼蠅不叮無縫的蛋。」不知道人都怎麼了?好好的人不去做,非要去當蒼蠅。還有,蛋破了,是蛋的事,和你有一毛錢關係嗎?難道你做人就沒有底線嗎?
  • 亦舒筆下,遠遠不止白襯衫卡其褲!
    父親、丈夫、男友都並非永恆靠山,只有學識和勇氣能幫助一個女人走下去。(亦舒本人)我原本想說亦舒寫小說其實取個巧勁,但這麼講實在不公平,五十年間出了300本書,去年70歲時仍出版新書《衷心笑》,每天早起寫作的習慣堅持了數十年。單是這一點勤奮和自律,就已經是作家不可多得的天賦。亦舒的見識,也從來都不是象牙塔內少女的憑空想像。
  • 《流金歲月》原著亦舒最好看的九部小說,能推翻這個書單的我服
    亦舒亦舒小說大都出版於八、九十年代,但是我們今天讀起來依然沒有任何時代的隔膜,亦舒筆下的女人美如罌粟,多多少少都帶幾分個性的毒。她們之中不管是職業女性還是為生活掙扎的女子,對待感情都清醒自愛,很合現代社會的節拍。
  • 亦舒《玫瑰的故事》:玫瑰原型是章小蕙?愛情與婚姻,天大的難題
    《玫瑰的故事》名言:1·人們愛的是一些人,與之結婚生子的又是另外一些人。2·物必自腐然後蟲生,你真相信天底下有破鏡重圓這回事?亦舒的哥哥倪匡曾說,《玫瑰的故事》是一部「情愛寶鑑」,全書描寫各種不同性格的男女,對情愛婚姻的處理態度。
  • 亦舒用筆下的時髦女郎告訴你
    拋開劇情不說,《流金歲月》中鍾楚紅和張曼玉的造型,活脫脫就是亦舒筆下的都市女性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名利場藝術公眾號喲:wh2dian白襯衫、卡其褲、酷感十足的皮帶,張曼玉在劇中的造型一如亦舒最愛的衣著風格那樣率性
  • 章小蕙:港媒筆下聲名狼藉的紅顏禍水,亦舒在香港最欣賞的女子
    她的前半生順風順水,家境優渥、美麗動人、老公帥氣;可這一切在中途戛然而止。她成了人們眼中拜金虛榮的女人,背負了巨額債務與各種罵名,但她不去剖白解釋,在離婚後靠自己的雙手東山再起,活得瀟瀟灑灑。亦舒出了名的挑剔,在她眼裡,連李嘉欣都是「美則美矣,毫無靈魂」的女人,可她偏偏對章小蕙讚不絕口。在亦舒眼裡,章小蕙的美是特別的,不流俗的:「在北美念大學,讀美術的她有一股罕見的嫵媚,獨樹一幟。
  • 各大品牌該付亦舒多少錢?我們用大數據分析一下
    圖片:谷歌有點出乎意料,在師太出現頻率最高的品牌,居然是蒂凡尼(在師太筆下常叫「鐵芬尼」,即Tiffany & Co.)。但再一想想,好像也不奇怪。蒂凡尼是《寂寞的心俱樂部》裡的李中孚用來求婚的鑽戒;也是《只有眼睛最真》裡少群與立錚的對話主題;更是《小紫荊》裡「護妹狂魔」子涵愛護子盈的證據。
  • 《印度墨》:亦舒筆下光怪陸離的香港娛樂圈
    提及香港,最繞不開的就是娛樂圈的那些事兒。對於愛寫香港、擅寫言情的亦舒來說,香港娛樂圈自然也是她的寫作素材。小說《印度墨》,以及《印度墨》中女明星劉印子的故事,就是亦舒為讀者呈現的香港娛樂圈亦舒絲毫不避諱圈中的腌臢。最先出場的女明星是孟如喬。彼時,主角劉印子是孟的助手,一個家住違建天台屋的單純女孩。經孟如喬搭線,印子與唱片公司合伙人王治平籤了月薪十萬的唱片合約。儘管印子坦言她從沒唱過歌,聲線很弱。但唱片公司老闆王治平一笑道破:「有幾個歌星靠聲量成名。」
  • 《我的前半生》陷入失控狗血劇情,亦舒的前半生比電視劇精彩
    亦舒在《媽》中寫到的故事,明明就是自己的寫照嶽華當時是邵氏電影最賺錢的男明星,然而亦舒的脾氣古怪,這點倪震也說過。嶽華講:「報紙上提及他跟鄭佩佩的往事,亦舒會生氣到將他的西裝全剪爛。」亦舒最受歡迎的作品《喜寶》,黎燕珊主演同名電影亦舒最喜歡的作家之一是魯迅,從12歲開始讀。其中最鍾愛魯迅的《傷逝》。
  • 拋夫棄子,橫刀奪愛,世故涼薄,沒想到她才是最貼切的亦舒女郎
    近幾年亦舒的作品多次露臉在大屏幕上,前幾年的《我的前半生》,最近的《喜寶》、《流金歲月》。雖然她的作品已經問世多年,卻依舊有著強大的號召力。對於出演的演員來說,最大的難題是怎麼還原師太筆下的亦舒女郎。亦舒筆下的女人,她們往往外形靚麗,有點能力有點聰明,最重要的是經濟精神上雙重獨立。而這幾年的演員的表演,似乎總是欠點火候。
  • 除了《我的前半生》,亦舒用300本書寫盡了女性的體面人生
    《玫瑰的故事》中那個美的不可方物的黃玫瑰,原型則來自於章小蕙。一個女人失去她的丈夫,已經是一最大的難堪與狼狽,我不能再出洋相。」亦舒的作品最大的獨特之處就在於她強烈的女性意識,她用三百部作品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活著,最要緊的是姿態」。很多人喜歡讀亦舒,喜歡的就是這種「痛快」。在她筆下,主人公多半都是獨立的都市女性,她們通透、精明、懂得進退。即使子君這樣的家庭主婦遇到變故時也會堅定地說「不必哭,我會爭氣,我會站起來」。
  • 當我們談論亦舒的時候,亦舒在談論什麼
    雖然她的書看上去都是愛情故事,但是筆墨著力的地方卻有的很偏,例如《我的前半生》就和愛情沒什麼關係,《流金歲月》講的也是女孩兒和女孩兒的友誼,《玫瑰的故事》雖然是愛情了,但更多的是一個女人的成長,大概概括了一個女人的一生會遇見的各類型男人
  • 亦舒筆下的女郎,映照出怎樣領先時代的女性寫作?
    豆瓣6.8的評分雖然有些高開低走,但由於選角的成功以及邏輯較為清晰的劇情,它還是得到了很高的關注度。《流金歲月》是亦舒在1987年出版的小說,講述了兩名都市女性:蔣南孫、朱鎖鎖的成長與友誼。這部小說曾被兩度翻拍成影視劇,第一次在1988年翻拍成電影,由香港女神級明星鍾楚紅、張曼玉主演,豆瓣評分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