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很明智:大八輪雖能裝125炮 但只上105炮

2021-01-18 谷火平觀察

從上世紀末期開始,隨著車輛技術的整體進步以及快速反應部隊的建設需求增加,8*8輪式步戰車成為輕型裝甲部隊的主力武器裝備。世界強國相繼推出了眾多8*8輪式步戰車型號,中國09系列8*8輪式步戰車也是這種思路指引下的產物。同時,作為輕型突擊部隊的主力裝備,在8*8輪式步戰車的基礎上開發一種伴隨型突擊炮車輛也是很多國家的選擇。這其中,中國對伴隨型突擊炮的研發是最積極的。和履帶式底盤基礎上配置直射火炮所要受到的限制相同,在輪式底盤之上布置直射火炮也很需要考慮後坐力的因素,因此,中國在突擊炮的研發方面多選用105毫米口徑坦克炮,而和中國的實際做法不同,一些國家的相關產品卻使用了更大的120毫米坦克炮,在筆者看來,在這方面,中國的選擇還是最明智的。

輪式突擊炮主要是為了伴隨輕型機械化部隊進行快速機動大範圍作戰而研發的武器裝備,和動則幾十噸的主戰坦克不同,當今的主流輪式步戰車底盤能夠承受的最大重量都很有限,只有一些最新的8*8輪式步戰車底盤才能夠承受接近50噸的最大重量,而即便是這些新式輪式步戰車,其總重也要低於坦克的重量。因此,在這樣的平臺基礎上配置主流坦克使用的120/125毫米直射火炮非常不實際,單單是該口徑直射火炮較大的後坐力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同時,輪式突擊炮的作戰目的並不是為了和主流主戰坦克相對抗,薄皮大餡的輪式突擊炮即使使用上大口徑坦克炮,在和坦克對抗中也沒有任何優勢可言。而在支援作戰中,我軍8*8輪式突擊炮使用的105毫米坦克炮的火力已經基本夠用,而若想實現更大的打擊能力,改進105毫米火炮本身也比使用大口徑主流坦克炮來的實際。

再者,突擊炮相對於主流主戰坦克最大的優勢就是機動速度更快和運輸更加方便。一旦使用120/125毫米主流坦克炮,突擊炮的後坐力問題必然較為嚴重,車體外部射擊輔助設備就成為一種可行的選擇。但是,這樣一來,輪式突擊炮原本的機動優勢就會受到較大的限制,其展開和撤離時間也勢必會增加,得不償失不說,總體效果和採用105毫米坦克炮的突擊炮也基本相當。而由於採用更大的120/125毫米大口徑坦克炮,輪式突擊炮的總體重量勢必要再次增加,而這樣的重量增加對已經幾乎接近主流戰術運輸機承載力極限的現代8*8輪式車輛來說就是更大的問題。

因此,筆者認為,與其得不償失的給8*8輪式突擊炮配屬更大口徑的直射火炮,不如把更多的空間留給相關的防禦性系統和信息系統。而在現代戰場環境下,105毫米坦克炮的打擊能力也已經基本夠用,再大的打擊能力就不是輪式突擊炮的任務範疇了。(利刃)

尊重內容,從尊重作者開始,轉載、合作請私信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踢館:15式輕坦的105炮,比99A的125炮潛力更大?
    問:堂主,15輕坦的105炮是否達到了L7系的極限? 炮的威力主要就是炮口動能和穿甲體性能兩方面,炮改進可以提高膛壓承受能力,但是L7系作為線膛炮,本身初速限制擺在那裡,也不可能像125毫米炮那樣追求一千七、八百的初速,所以要增加威力,主要就是彈上改進了。
  • 15輕坦為何裝備的是105線膛炮而不是滑膛炮?
    15式輕坦裝備國產最新型的105毫米線膛炮,主要是為了保證15式輕坦在整體性能上的平衡,當然這也是因為我國認可105毫米線膛炮的綜合性能。那麼105線膛炮究竟有何特點?為何滑膛炮沒有成為15式輕坦的火炮呢?
  • 我軍這型100毫米反坦克炮威力遠超國外105炮,為何最終命運悽慘
    【軍武次位面】作者:皮島總兵中國當今的坦克炮和輪式突擊車的火炮無非就是125毫米滑膛炮和105毫米線膛炮兩種,但是事實上在這兩門裝甲兵的主力火炮之前,中國還研製了一種120毫米的高膛壓滑膛炮和一中100毫米口徑滑膛炮,前者使用在被譽為東方費迪南的89式自行反坦克炮上面,後者被使用在
  • 坦克世界E75的主炮選擇題:為什麼選擇105炮不要128炮?
    坦克世界E75的主炮選擇題:為什麼選擇105炮不要128炮? 在大多數情況下,《坦克世界》當中的戰車在練出來頂級炮之後都會換上等級最高的炮。不過,也有少量的戰車並不適合這個定律。使用這部分車的玩家,經常會面臨用不用頂級炮的選擇題。
  • 百變「三炮一彈」,北京車展和長城炮一起開「裝」!
    而在得知喜歡的喜劇演員艾倫和長城炮一起盛"裝"出場後,我的興奮值一度爆表!我本是抱著得見偶像的心情前去,卻被長城炮的發布會吸引了注意力。此次發布會,長城炮不僅發布了品牌英文名POER,更有改裝車型黑彈、野裝炮、旅裝炮重磅登場,以及商用電裝炮正式上市,旨在以"三炮一彈"為用戶帶來更極致的全場景皮卡車生活體驗。
  • 奈及利亞軍行動:全是國產裝備,VT4主戰坦克,輪式105毫米炮登場
    【話說軍世】在廣袤的狂野非洲大地上,近年來不斷的發生軍事衝突,不過多數情況中,看到的都是AK步槍舉過頭頂「摟火」的場景,不論是主戰裝備還是技戰鬥水平都談不上高超,在1月8日,奈及利亞軍隊展開的反恐軍事行動中,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場景。
  • 1942年蘇聯分析T-34戰損:擋不住德88炮,卻能彈開105炮炮彈
    1942年下半年,兩項研究分別在T-34和T-70坦克上展開,負責單位是專門研究冶金和裝甲特性的中央科學研究所第48號。按照命令,該單位負責統計和檢查從戰場上回收並修理的損傷坦克,以評估坦克裝甲的質量。這兩項研究於1942年9月至11月完成,分別統計了進入修理廠的178輛T-34和70輛T-70坦克。
  • 04A步戰車炮射飛彈5千米外動對動命中,能承受3000G過載
    其實這門炮就是打對方步兵、陣地、工事的,炮管和炮彈工藝簡單,成本低,優勢很大。真要碰上對方裝甲目標,04A還有一個遠距離攻擊手段,就是它配備的炮射飛彈。ZBD-04A步戰車的炮射飛彈仿製自蘇聯9M117型炮射飛彈。
  • 坦克為什麼不裝備威風 又火力強大的雙管炮?
    (美國西木公司出品遊戲《紅色警戒》中的天啟坦克,採用雙152炮和四履帶設計,還配有防空飛彈,造型上具有典型的蘇聯坦克特徵)(聯邦軍61式坦克,造型上借鑑了美制M1和M60坦克和以色列梅卡瓦坦克)可以很明顯地看到,幻想中的坦克具有大口徑雙聯裝主炮的特徵,其可以想像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即一次可以發射兩發炮彈,火力投送加強一倍,命中的概率也就提高了。
  • 《戰艦少女r》美國單裝5英寸炮好用嗎 美國單裝5英寸炮測試詳解
    導 讀 戰艦少女r美國單裝5英寸炮好不好?美國單裝5英寸炮有用嗎?
  • 我國仿製過的這款義大利炮,M56馱載105毫米榴彈炮,專門出口創匯
    義大利的軍事力量在世界上雖然名聲不太好,但是他的科技實力在世界上還是普遍得到認可,尤其是義大利奧託.梅萊拉公司的火炮,上世紀50年代,義大利為了滿足國防需求,開始研製的新式105毫米輕型榴彈炮M56,就是一款延續了半個多世紀的經典火炮,它原本用來取代二戰時期服役的美式M1A1型75
  • QF20磅炮,英國L7坦克炮的奠基者,二戰坦克炮技術集大成者
    相較於英國坦克炮/反坦克炮,德國科技的優勢在於炮管的生產加工方面,他們的鎢芯穿甲彈在技術層面上沒有達到英國的水平,但藉助更好的火炮卻能發揮更大的殺傷力。KwK 43型相比於虎式裝備的L/56版本,除了倍徑增加到71倍之外,它的藥筒直徑更大,長度更長。
  • 「裝」就對了 長城炮2020北京車展「三炮一彈」裝出新高度
    長城炮帶來的「三炮一彈」車型陣容引發一波又一波觀眾駐足,賺足眼球。其中,電裝炮引領行業「清潔化」能源變革,黑彈、野裝炮、旅裝炮三款改裝車型帶來全場景皮卡生活體驗,裝生活、裝奮鬥、裝夢想。在車展首日,長城炮還發布品牌英文名POER,全面進擊全球化之路。同時,吹響車友會「炮火聯盟」出徵阿拉善的號角,完成車主的首次集結。並發布全球共創計劃,真正實現你的皮卡由你做主。
  • 槍王之王盒子炮:產量超100萬隻 7成賣到中國
    在被蘇聯託卡列夫手槍所取代(54式手槍)之前,盒子炮都是每個中國軍人夢想擁有的珍寶,整整輝煌了半個世紀。從清末革命黨各次起義,到民國初年軍閥混戰,北伐戰爭、中原大戰、抗日戰爭、國共內戰,每一個戰場都能看到雙方裝備的大量的盒子炮。根據毛瑟公司的統計,它們在40年內生產的盒子炮約有100萬隻,其中至少百分之七十,也就是70萬支銷售到中國。
  • 二戰德國大麥克斯坦克殲擊車,大口逕自行反坦克炮的先驅
    ,早在1935年左右,元首就提出了研製自行火炮的想法,在1939年9月,使用現成裝甲底盤搭載105或者128毫米口徑火炮的坦克殲擊車思路就已經提出,當時二戰才剛剛爆發幾天。大麥克斯坦克殲擊車最後設計師選擇了K18型52倍徑105毫米炮,該炮能夠在1000米距離上擊穿30°傾斜角放置的111毫米鋼裝甲,或者垂直放置的133毫米鋼裝甲,100米距離上能擊穿垂直
  • 新型彈炮合一系統亮相,用6管25mm炮,為省錢不用30mm嗎?
    近日,在關於中國陸軍中型合成旅的一則報導中,出現了中國陸軍的新一代彈炮合一系統。有別於此前中國陸軍裝備的PGZ-95式彈炮合一系統和PGZ-04/04A式彈炮合一系統,此次亮相的這款新型彈炮合一系統,使用了6管25mm速射炮作為主炮。
  • 我國15式輕坦為啥只用105mm「小炮」?
    為什麼不用99上的125mm大炮?那威力多大啊,幾乎地球上所有的坦克都能幹穿,還很成熟,直接用上不好嗎?其實還真不是這樣,小兵兵這就給大家解惑。比如對面的印度,為了對付中國的新輕坦,也想在國際上海淘一把,但目前能找到的型號並不多,最後被小兵兵奶中(幹啥都買買買的印度,被中國的15式輕坦刺激過後,又要買點啥呢?),到手的就是俄羅斯的2S25「章魚」。
  • 小車扛重炮:中國的120毫米超輕車載迫榴炮,8公裡內全無敵
    該炮的原型炮是我國從俄羅斯引進技術,深入發展的05式120毫米自行迫榴炮。中國陸軍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對迫榴炮產生強烈興趣,1993年對於中國陸軍技術裝備引進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年份。在數次上合組織軍演中,中國派出的超豪華合成戰鬥營,擁有10輛99A型主戰坦克,30輛04重型步戰車,6門120毫米自行迫榴炮,6門122毫米自行榴彈炮,6門35毫米自行高炮,還有155毫米自行榴彈炮、遠程光纖制導反坦克飛彈和直10、直19武直支援,全部實現信息化交聯作戰,完全不遜色美國陸軍的最先進部隊。
  • 薄皮餃子也敢上高原?印軍急購的「章魚」輕坦,指望自行炮對抗15式
    在此次發生在高原地區的中印邊境衝突中,我國15式輕坦亦表現出了對印度的裝備優勢,印軍打得過的上不來,上的來打不過,以至於印度政府不得不緊急向其他國家採購可以對標我國15式輕坦的新型輕型坦克予以應對。2S25"章魚"自行反坦克炮的主武備為一門125毫米2А75滑膛炮,該炮在發射超速穿甲彈時,可於正常交戰距離擊毀美國的M1A2和德國的豹2坦克。而且,2S25"章魚"還能夠發射9M119M"殷鋼"M飛彈,該飛彈抗幹擾能力強,毀傷穿透水平優異,最大射程5千米,可以擊毀範圍內包括重型主戰坦克、武裝直升機在內的眾多軍事目標。
  • 海軍「義大利炮」要「嗑藥」?神奇炮彈卻是白俄羅斯製造
    顏值高、速度快、火力猛,特別是"義大利炮"已經是廣為人知的梗,而在海上更有"嗑藥炮"的名號,初速快,射程遠,就是比較費炮管。不知道明斯克設計局是不是曉得"義大利炮"的典故,在推出意巡科技線時特意在火炮上做了點文章,為其搭配了獨有的特殊炮彈——半穿甲彈(S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