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盲盒公司泡泡瑪特年入16億 賺錢速度堪比印鈔機

2020-12-27 站長之家

熱點:盲盒公司泡泡瑪特年入16億 賺錢速度堪比印鈔機

盲盒公司泡泡瑪特年入 16 億,「盲盒」為什麼這麼賺錢?6 月 1 日,盲盒公司泡泡瑪特向港交所遞交的IPO招股書的顯示,該公司2017- 2019 年營收和淨利潤持續攀升,三年營收分別為1. 58 億元、5. 14 億元和16. 83 億元;淨利潤分別為 156 萬元、 9952 萬元和4. 51 億毛利率從 2017 年的47.6%增至 2019 年的64.8%,賺錢速度堪比印鈔機。

成立十年以來,該公司目前運營了 85 個IP,包括 12 個自有IP、 22 個獨家IP及 51 個非獨家IP。其中,最大自有IP品牌Molly在 2019 年賣出了4. 56 億元。

截至目前,泡泡瑪特已有 4 個IP產生的累計收入分別超過 1 億元。公司預計將在 2020 年推出超過 30 個新IP。

相關焦點

  • 泡泡瑪特上市背後,成年人的玩具有多賺錢?
    毛利率近70%,賺錢能力堪比印鈔機2017-2019年,是盲盒產業的高速發展時期。身處行業頭部的泡泡瑪特,兩年內淨利潤增長300倍,賺錢能力堪比「印鈔機」。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2017年-2019年,泡泡瑪特營收分別為1.58億元、5.14億元、16.83億元;2018和2019年的營收增幅分別為225.4%、227.2%,連續兩年保持高速增長;2017年-2019年,公司淨利潤分別為156萬元、9952萬元、4.51億元,業績實現爆發式增長。
  • 泡泡瑪特的「盲盒故事」還能講多久?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是已經融資8輪的泡泡瑪特第二次向資本市場發起衝鋒。在過去的幾年裡,依靠「盲盒」,泡泡瑪特不僅扭虧為盈,還實現了利潤增長百倍的奇蹟,賺錢速度堪比印鈔機。然而,就在泡泡瑪特加速狂奔的同時,盲盒所帶來的新奇感也在部分愛好者之間逐漸消退,不少盲盒玩家開始「退坑」。
  • 印鈔機還是泡沫?泡泡瑪特的兩副面孔
    讓無數公眾號與媒體在日前重複帶你回憶《阿甘正傳》的「罪魁禍首」,正是在上周赴港上市的「國內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近期圍繞著這個年輕的品牌,有驚嘆其盈利能力「堪比印鈔機」者,也有看衰「泡泡瑪特,還是泡沫瑪特」者,甚至還有直接質疑其「割年輕人韭菜」者。
  • 虧損3年後,網紅盲盒公司再戰IPO:一年賺4.5億,堪比印鈔機
    靠著「盲盒」概念名聲大噪的國內知名潮玩公司泡泡瑪特無疑是當下盲盒界的網紅,如今,這家夫妻店將赴港上市。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公司淨利潤分別為156萬元、9952萬元、4.51億元,實現爆發式增長。單以2019年數據計算,淨利潤率達到26.8%。
  • 泡泡瑪特的「盲盒故事」還能講多久?質量問題頻出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是已經融資8輪的泡泡瑪特第二次向資本市場發起衝鋒。在過去的幾年裡,依靠「盲盒」,泡泡瑪特不僅扭虧為盈,還實現了利潤增長百倍的奇蹟,賺錢速度堪比印鈔機。然而,就在泡泡瑪特加速狂奔的同時,盲盒所帶來的新奇感也在部分愛好者之間逐漸消退,不少盲盒玩家開始「退坑」。泡泡瑪特自身也因「產品質量」、「被控抄襲」等問題頻頻「翻車」。
  • 泡泡瑪特 不只是盲盒
    更重要的是,Molly將其背後的公司推到臺前。泡泡瑪特是潮玩界最響亮的招牌,它不僅是國內最成功的IP打造者,更因其強大的盈利能力,被外界比喻為「印鈔機」。在很多方面,泡泡瑪特創造了令人羨慕的成績。但在Molly之前,泡泡瑪特只是個默默無聞的代理商。
  • 「一入盲盒深似海」,讓人上癮的盲盒究竟賣的是什麼?
    成立十周年的泡泡瑪特在兩年內淨利潤增長了300倍,賺錢能力堪比「印鈔機」。但是,一鳴驚人的背後卻暗藏隱憂——一些買家目前也正在走向動漫收藏界裡流傳甚廣的這句話「少年一面牆,北京一套房」,更有買家的無奈「一入盲盒深似海,從此錢包是路人」。那麼,讓年輕人「買不停」的盲盒究竟賣的是什麼?
  • 從連虧3年到年賣16億,去年刷屏的盲盒,公司1年狂賺4.5億元!
    「59元買進4999元轉手」、「4個月花20萬買盲盒」、「買盲盒一年砸70萬元」……去年開始,人們對盲盒的瘋狂熱衷開始刷屏網絡。據說,不僅年輕人炒盲盒,甚至大媽也加入了炒盲盒的大軍。那麼,賣盲盒的商家該有多賺錢?
  • 泡泡瑪特憑什麼年賺16億?盲盒生意是怎樣榨乾你的錢包?
    不久前,泡泡瑪特通過了港交所的聆訊,並披露聆訊後資料集。而在近日,市場傳出消息,泡泡瑪特定價區間為每股31.5港元-38.5港元,發行1.357億股,籌資至多6.74億美元,預計12月11日上市。
  • 泡泡瑪特上市,名創優品入局:揭秘盲盒背後的「成癮性生意」
    賣盲盒,憑啥市值高達450億?泡泡瑪特又上市了,這一次,它的身價暴漲2150%。2019年4月,泡泡瑪特主動從新三板退市,當時其市值只有20億。最近,當它重新登陸港交所的時候,估值一下子漲到450億。一年半的時間,身價快速暴漲了21.5倍。
  • 這是什麼神仙公司?市值破千億,盲盒怎麼成了「印鈔機」?
    12月11日,泡泡瑪特在港交所上市,首日開盤股價高漲約100%,報77.1港元/股,市值破千億,成為國內潮玩文化領軍第一股。在2017年-2019年期間,泡泡瑪特分別實現淨利潤156.9萬元、9950萬元和4.511億元,這就意味著兩年時間淨利增長近300倍,賺錢能力堪比「行走的印鈔機」。
  • 靠盲盒一年大賺4億多元,泡泡瑪特赴港IPO
    6月1日晚上,國內知名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瑪特已於6月1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泡泡瑪特的無人售貨機說起泡泡瑪特,95後、00後們並不會陌生,因為這家公司的主打產品Molly是眾多小女生的最愛。而去年一度風靡的「盲盒經濟」,更加使得泡泡瑪特公司為更多公眾所熟知。泡泡瑪特在天貓、京東等主流動電商平臺都有旗艦店。
  • 泡泡瑪特迎上市,背後是誰在為盲盒「印鈔機」買單?
    三年前的2017年1月25日,泡泡瑪特曾掛牌新三板上市,但是2014年-2016年連續三年虧損,最終於2019年4月遺憾摘牌。退市又上市,過去三年間,泡泡瑪特經歷了什麼變化,此次上市之後還能一直火下去嗎?這篇2020年初的舊文將帶你進入盲盒的「瘋狂」世界。
  • 泡泡瑪特上市進行時:Molly這顆「搖錢樹」還能紅多久?
    文/阿殼 據北京商報報導,11月17日,內地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瑪特將於本周尋求上市聆訊,計劃集資2億-3億美元,據悉,泡泡瑪特於今年6月1日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若本次聆訊通過,則意味著泡泡瑪特離上市又近了一步
  • 賣盲盒有多賺錢?33歲夫妻年入16億,旗下網紅公司要上市了
    六一兒童節這天,以盲盒「出圈」的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瑪特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正式發起上市衝擊。如果成功,泡泡瑪特將成為中國「盲盒第一股」。「一入盲盒深似海,從此錢包是路人」,對盲盒欲罷不能的年輕人讓泡泡瑪特悶聲發大財。
  • 我被泡泡瑪特「支配」的盲盒人生
    不過,我們找到4位泡泡瑪特的粉絲,他們的入坑時間不一,曾經十分狂熱,然而,卻又先後熱情冷卻,紛紛退圈。通過這些粉絲的講述,我們嘗試為讀者提供一個不同的視角來看泡泡瑪特和盲盒,關於商業模式的探討過多,很難有超出原有認知範圍的內容,不如我們就聽一聽盲盒愛好者最真實的故事,或許能有不一樣的感受。
  • 中國85後夫妻,靠賣玩具年入16億「盲盒」的暴利模式你們根本不懂
    Hello大家好我是小楠,近日,據港交所披露,泡泡瑪特在12月下旬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了,泡泡瑪特是一對85後夫妻創辦了的,主要售賣時尚潮流的雜貨商品,只不過據說年收入16億,我的天啊,這咋感覺錢都不是錢了。
  • 年收益16億,企業市值達1065億
    也許誰也想不到,一個小小的玩具產業,卻讓一家公司年入16億。短短的3年時間裡,收益增長了10倍,毛利率遠超菸酒和房產業,它的異軍突起讓人感到目不暇接,掙錢速度之快超乎人的想像,堪比印鈔機!它就是靠玩具盲盒掙錢的玩具公司——泡泡瑪特公司。
  • 賣盲盒的泡泡瑪特被捧上市了:IP之路能走多遠?
    泡泡瑪特的賺錢能力超乎想像。這家盲盒企業的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其營收分別為1.58億元、5.14億元和16.83億元,最近兩年營收增幅分別高達225%、227%。在淨利潤方面,2017年至2019年分別為156萬元、9952萬元和4.51億元,盈利能力同步爆發式增長。在本次赴港上市前,泡泡瑪特已獲多輪融資。
  • 泡泡瑪特上市,盲盒是收割韭菜還是承載夢想?
    1、盲盒第一股在國內,第一家把盲盒生意做到數十億的公司12月11日在香港上市,它叫泡泡瑪特(POP MART)。泡泡瑪特成立於2010年,創始人王寧是一個85後,起初主要售賣玩具、化妝品等創意小百貨,什麼流行就賣什麼。泡泡瑪特一開始的定位讓王寧開始反省。 「啥都賣,賣的都是雜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