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以藥養醫」都是公立醫院改革著力破解的痛點。自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承諾公立醫院全面取消藥品加成後,一場轟轟烈烈的藥學服務轉型戰拉開了帷幕。醫藥控費、控制藥佔比、藥師價值、藥學服務轉型等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也是公立醫院藥學改革的重點。
藥師依靠技術,為患者提供精準用藥服務,發展藥學學科,成為普遍認可的藥學可持續發展路徑。作為藥學服務轉型的重要突破口,藥師門診漸漸成為各地不同級別醫院的標配。
近期,廣東省多地的三甲醫院的藥師門診扎堆開設,引起多方關注。截至2018年5月,廣東省共有37家醫院開設了服務各異的藥師門診,包括廣州、深圳、佛山等主要珠三角城市。全國範圍內,北京、黑龍江、浙江、河南、四川等地醫院的藥師門診也相繼開診,逐漸成為一種藥學服務轉型的趨勢。
藥師門診,是自救亦是轉機
近年來,取消藥品加成、增加藥事服務費等一系列藥事改革政策相繼推出。傳統藥劑科從「利潤部門」變成了「成本部門」,壓力隨之增加。因此,藥學服務轉型成為藥學和藥師們在新形勢下的必然選擇,也是唯一出路。而這一轉型,絕不是「藥劑科」改名「藥學部」那麼簡單。
開設藥師門診,於藥學和藥師來說,是變革中的一場自救,亦是一次轉機。
藥師通過門診,利用專業知識幫助患者合理用藥,減少藥物給身體帶來的風險,是藥師參與全程化藥學服務的重要環節,也是藥學服務轉型的突破口,給藥學帶來了轉機。
此前,醫院門診藥房普遍設立用藥諮詢窗口,為患者提供藥物信息服務與諮詢。然而,受環境嘈雜、人流量多、患者認知度低等因素的影響,門診藥房開設藥物諮詢服務的質量不高。藥師門診的開設,從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這些制約因素,將藥物諮詢服務進一步規範化、常態化,使藥師的價值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
藥師門診的開設極大方便了患者,讓更多的患者接受到專業的藥學服務,有效提高了用藥的安全性和合理性,並降低了用藥負擔。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信任度和滿意度,使藥師價值更加凸顯。同時,藥師門診的開設也激活了藥師提升專業知識的積極性,讓藥師有了不斷自我增值的動力。此外,對於醫院來說,藥師通過合理用藥,可以控制醫療成本,實現降本增效,扭轉了其「成本部門」的地位。
由此可見,藥師門診的開設,對於患者、藥師、醫院來說,是多方共贏的舉措,這也正是藥學服務的生機。
在國內一些知名大醫院,藥師門診早有探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藥學部主任顏小鋒告訴健康界,該院藥師門診開設已有一段時間,對提升藥學服務起到了積極作用。該院藥師門診工作日全天開放,10名藥師每人每周出診半天。服務方向包括孕期、哺乳期、嬰兒及兒童用藥安全,慢性病長期用藥安全、保健用藥諮詢、抗凝藥品用藥安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