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分開後 醫院藥師門診應該怎麼開

2021-01-17 健康界

一直以來,「以藥養醫」都是公立醫院改革著力破解的痛點。自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承諾公立醫院全面取消藥品加成後,一場轟轟烈烈的藥學服務轉型戰拉開了帷幕。醫藥控費、控制藥佔比、藥師價值、藥學服務轉型等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也是公立醫院藥學改革的重點。

藥師依靠技術,為患者提供精準用藥服務,發展藥學學科,成為普遍認可的藥學可持續發展路徑。作為藥學服務轉型的重要突破口,藥師門診漸漸成為各地不同級別醫院的標配。

近期,廣東省多地的三甲醫院的藥師門診扎堆開設,引起多方關注。截至2018年5月,廣東省共有37家醫院開設了服務各異的藥師門診,包括廣州、深圳、佛山等主要珠三角城市。全國範圍內,北京、黑龍江、浙江、河南、四川等地醫院的藥師門診也相繼開診,逐漸成為一種藥學服務轉型的趨勢。

藥師門診,是自救亦是轉機

近年來,取消藥品加成、增加藥事服務費等一系列藥事改革政策相繼推出。傳統藥劑科從「利潤部門」變成了「成本部門」,壓力隨之增加。因此,藥學服務轉型成為藥學和藥師們在新形勢下的必然選擇,也是唯一出路。而這一轉型,絕不是「藥劑科」改名「藥學部」那麼簡單。

開設藥師門診,於藥學和藥師來說,是變革中的一場自救,亦是一次轉機。

藥師通過門診,利用專業知識幫助患者合理用藥,減少藥物給身體帶來的風險,是藥師參與全程化藥學服務的重要環節,也是藥學服務轉型的突破口,給藥學帶來了轉機。

此前,醫院門診藥房普遍設立用藥諮詢窗口,為患者提供藥物信息服務與諮詢。然而,受環境嘈雜、人流量多、患者認知度低等因素的影響,門診藥房開設藥物諮詢服務的質量不高。藥師門診的開設,從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這些制約因素,將藥物諮詢服務進一步規範化、常態化,使藥師的價值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

藥師門診的開設極大方便了患者,讓更多的患者接受到專業的藥學服務,有效提高了用藥的安全性和合理性,並降低了用藥負擔。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信任度和滿意度,使藥師價值更加凸顯。同時,藥師門診的開設也激活了藥師提升專業知識的積極性,讓藥師有了不斷自我增值的動力。此外,對於醫院來說,藥師通過合理用藥,可以控制醫療成本,實現降本增效,扭轉了其「成本部門」的地位。

由此可見,藥師門診的開設,對於患者、藥師、醫院來說,是多方共贏的舉措,這也正是藥學服務的生機。

在國內一些知名大醫院,藥師門診早有探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藥學部主任顏小鋒告訴健康界,該院藥師門診開設已有一段時間,對提升藥學服務起到了積極作用。該院藥師門診工作日全天開放,10名藥師每人每周出診半天。服務方向包括孕期、哺乳期、嬰兒及兒童用藥安全,慢性病長期用藥安全、保健用藥諮詢、抗凝藥品用藥安全等。

相關焦點

  • 藥師門診正式「開診」 藥師轉型成大趨勢
    目前,廣東醫院開設的藥師門診主要分為三大類:藥師醫師聯合門診、藥師綜合門診、藥師專科門診。在該院繳費大廳一側,僅有約10平方米大小的藥師門診室正有條不紊地運轉中。記者來到該院看到,該診室正在做合理用藥知識宣講,而診室的藥師現場做起導師。藥師用醫院實際的病例,在人流密集區開起臨時「課堂」講解用藥知識,吸引了不少市民「圍觀」。
  • 醫改倒逼醫生藥師聯合問診 重塑藥師執業模式
    試行聯合門診後,不少患者的第一反應是質疑。「藥劑科不就是發藥嗎?藥師怎麼也上樓來了?」但在病種複雜多樣、需要多學科知識的慢性病門診中,醫生們發現,「新藥層出不窮,研究數據參差不齊,臨床藥師給的專業建議就非常重要。」凌晨四點剛過,任建明(化名)房中又傳來「砰砰」聲,每一聲都敲到妻子的心上。
  • 門診藥師出新招力推「用藥窗口」
    在專家門診發放用藥諮詢名片;推出合理用藥微信平臺,掃二維碼關注;在門診地板上鋪設「藥物諮詢室」的路標……8月31日本報2版推出《門診藥師都在坐「冷板凳」》一文後,不僅引發了讀者的廣泛關注,武漢各大醫院也紛紛出新招力推「合理用藥窗口」。
  • 天壇醫院開MTM門診 教患者「吃藥」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記者 李潔)位於北京南四環花鄉橋東北的天壇醫院新院區推出「多重用藥治療管理(MTM)門診」,由專業藥師教患者如何正確「吃藥」,並給患者制定個體化的藥物治療方案。患有多種疾病,看了幾個科室、開了好幾種藥,這些藥哪個先吃、哪個後吃,能不能一起吃?這些問題困擾著不少患者。
  • 與醫師聯合門診齊上陣 藥師職業發展之路逐漸拓寬
    「中藥材十分講究道地藥材,以確保藥品的療效與安全性,所以,我們會經常前往全國多個道地藥材基地,確保被配送往醫院的中藥材基源明確、產地穩定、質量可控。」  「1+1」聯合門診藥師醫師齊上陣  24日上午,南醫大二附院老年患者「1+1」聯合門診迎來一對老夫婦。83歲的老陳告訴醫生,自己的胃不太舒服。
  • 新形勢下,門診藥師如何做好臨床藥學服務保障
    隨著醫改的不斷進行,醫院藥師的工作已逐漸從圍繞醫院藥品的供應保障展開到保障患者用藥安全的工作上來,即「以藥品為中心」的模式轉變為「以病人為中心」。這要求藥師更多地參與到對病人的藥物治療、藥學服務中的模式。藥師的職能也從保障治療、及時提供藥品向參與治療轉變,協助醫師提高用藥水平,使患者合理、經濟地用藥,起到藥學監護作用。
  • 藥師門診:華法林怎麼吃?——抗凝用藥指導案例
    在其病情穩定後,考慮患者近三周有外科手術史,出血風險大,故應用華法林+硫酸氯吡格雷方案治療,患者INR應該控制在2.0~2.5。我院藥師門診由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增城院區(廣州市增城區人民醫院)藥劑科主任劉春霞親自掛帥,率領資深臨床藥師出診,為廣大市民朋友提供科學專業的安全合理用藥指導,竭誠為您提供優質的藥學服務,為您的用藥安全保駕護航!
  • 北京市屬22家大醫院全面開設藥學門診 用藥問題可以找藥師
    去醫院看病少不了拿藥。藥品拿到手裡,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用藥問題,想問問用藥的問題,現在有專屬門診了。記者今天從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了解到,目前市屬22家大醫院已經全部開設藥學門診。今後患者遇到用藥問題可以「專業用藥找藥師」。
  • .| 青島西海岸新區中心醫院開展「安全用藥,共享健康」藥師門診...
    「藥」健康 | 青島西海岸新區中心醫院開展「安全用藥,共享健康」藥師門診下基層活動 2020-09-23 19: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開設藥師門診,你值多少?
    老年醫學診療任務繁重,同時服用多種藥品的患者不在少數;加成取消的同時,醫院藥學部正強化部門精細化管理並加快轉型。藥品零加成時代,當藥劑部門由醫院的贏利單元轉為成本單元,藥劑科、藥學部的整合與轉型顯然勢在必行。
  • 北京開了藥學門診
    患者用藥期間的各種困惑,如今可以在專門的藥學門診得到解答。日前從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獲悉,北京22家市屬醫院於2019年8月起全面開設藥學門診,為患者用藥指導開通門診服務通道。截至目前,市屬醫院共開設藥學門診68個。  據介紹,北京市屬醫院每年門診患者約3319萬人次,其中用藥的患者約1823萬人次。患者拿到處方中的藥物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用藥問題,但是再返回診室詢問醫生往往不太現實。
  • 藥師也能坐診開處方了?
    醫訊 |病例| 經營導讀:剛剛出臺鼓勵社會辦醫政策,如今藥師又來試新規了,藥師也能坐診開處方看病了生病去醫院找醫生,但你聽說過找藥師嗎?如今,這一新鮮事物在廣東多地醫院裡「開花」。在順德,區域內首個「藥師門診」——廣州中醫藥大學順德醫院藥師門診正式「開診」,與醫師門診一樣,市民可通過掛號來享受藥師的門診服務。從「幕後」藥房走到「臺前」門診,現代藥師轉型是國家自去年起逐步取消公立醫院藥品加成的影響和要求。據省藥學會統計,為適應醫改,全省範圍內包括廣州、深圳、佛山等地19家三甲公立醫院目前都探索開設了藥師門診。
  • 門診藥師如何短時間內準確審方並對患者完成用藥交代?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1、門診藥師如何在短時間內完成審方?這一點是藉助審方軟體完成。新的《醫療機構處方審核規範》,鼓勵醫療機構通過信息系統來提高處方審核的效率,推廣處方前置審核模式。
  • 即來即看免費服務患者 區中心醫院藥學門診重啟
    看完病、取好藥,回家卻不清楚怎麼吃;每天服用好幾種藥,藥物之間會不會相互作用產生不良反應……這些困擾患者的用藥問題在區中心醫院藥學門診就可以得到解決。最近,因新冠病毒疫情一度中斷服務的藥學門診重啟服務了。讓大家津津樂道的是,藥學門診不僅即來即看,還免收掛號費。
  • 對話武漢一線藥師:元旦前藥品銷量已有異常,曾在辦公室自我隔離
    1月28日,南都記者聯繫到了一位在武漢市三級醫院藥劑科工作的執業藥師。採訪過程中,他一直強調自己並非「核心一線」,實際上他所在的醫院也設有定點發熱門診,他和同事一樣要頻繁地接觸發熱病人,卻把更好、更全的防疫裝備留給了其他科室的戰友們。
  • 藥師上線提供諮詢 取藥可選快遞配送 有網際網路醫院上線新服務
    5月下旬,南醫大珠江醫院的網際網路醫院開展了線上用藥諮詢服務。實際上,該醫院原本開設有線下的藥師門診,線上的藥師門診也是依託線下資源而開設,由專業藥師定期出診,在線解答用藥相關問題。南醫大珠江醫院藥師門診上線藥師門診具體能提供哪些幫助?
  • 李燕代表建議:開設藥物治療管理門診,推進位定藥師法
    李燕認為,藥師是藥物應用和提供藥事服務的重要醫務人員,是防範攔截用藥錯誤、保障患者用藥安全、維護人民群眾健康的中堅力量。同時,藥師可有效避免不合理用藥和預防藥源性損害,節約醫療資源,還可為病人推薦最適合的藥品和藥物劑型、劑量,並指導用藥注意事項,實現個體化藥物治療與監護,並有助於緩解大型醫院門診壓力和醫師壓力,推進分級診療,兼具經濟和社會雙重效益。
  • 對《執業藥師職業資格制度規定》(徵求意見稿)的思考
    二十世紀80年代醫學高等院校的幸運才子們拼搏奮進,投入到醫藥改革的浪潮中,目睹和經歷了30多年的醫藥改革,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藥學隊伍如何與時俱進,適應當今社會的要求,對公眾的健康怎麼發揮專業優勢,縮小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差距?
  • ...聚焦後疫情時代藥學發展|臨床藥學|臨床藥師|藥事管理|焦雅輝|...
    在會議的「熱點熱議」環節,中國醫院協會藥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鍾明康、梅丹、姜玲、杜光、高申、繆麗燕分別擔任主持及演講嘉賓,圍繞「應急藥事管理體系」「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藥學服務及保障」「疫病與中醫藥」「後疫情時代的網際網路+藥學服務」「同情用藥」5個新冠疫情期間最受廣大藥師關注的話題進行解讀,為廣大藥師指引後疫情時期臨床藥學創新與變革的方向。
  • 臨床藥師能為患者帶來哪些價值?
    臨床藥師起源於美國,在中國是一種新興職業。在美國一些大的醫療中心,普遍設有臨床藥學服務機構,臨床醫療團隊一般都配一名臨床藥師共同工作。在國內,目前看病開藥都是醫生在負責,臨床藥師主要是優化醫生的藥物治療方案。在治療過程中,如果說醫生首先考慮的是有效性,需要用什麼藥能夠儘快地治好疾病,其次兼顧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