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要求:採用不同麵團(水調麵團、膨鬆麵團、油酥麵團、米粉麵團和其他麵團),製作方式不限,具有創新和實用價值,符合出品本身應有的製作標準、口感和特點;原料、餐具均由選手自帶
就這麼一坨簡單的麵團,居然可以做出花樣數不清的點心。它們是瘋狂的麵團,也隨時七十二變。針、梳、刀、剪,是開元大廚精通拿手的十八般兵刃;捏、剪、修、綴,是開元大廚打通任督二脈的功夫。將麵團變成餐桌上的「藝術」,他們只是比你多用「點心」。愛你在心口難開,再肆無忌憚的吃貨們此時也望而卻步了。雖然早已經口水湧動,但這麼可愛萌寵的藝術品實在是下不了口啊。
帶著草帽倚著鋤頭的白鬍子老爺爺,正看著滿地白紅相間的大蘿蔔微笑,又是一年豐收的喜悅。一隻只姿態各異的長角山羊,臥在草地上懶洋洋地聽著牧人的召喚。無論是田園還是草原,都有收穫的喜悅。無論是蘿蔔包還是山羊酥,都有入口難忘的味道。
籬笆下掛滿了一串串青翠欲滴的黃瓜,一個個紋路清晰,不含油質,還有著清淡爽口的口感;一個大大的花菜包裡,原來內裡有著這麼大的乾坤,豐富多彩的餡料,簡直堪比哆啦A夢的百寶箱。
黃褐色的表皮,長長的梗,讓看起來就口舌生津的雪梨,其實就連雪梨下面的筐子,也是廚師妙手烤制出來的;似乎可以滴出油來的鴨蛋黃,淡青色的鴨蛋皮,在鴨群中嬉戲的頑童,這一刻我們好像都回到了無憂無慮的童年。
倚鋤而立的農人,還帶著枝葉的番薯,看著已經很逼真了吧,其實如果你用手摸一摸盤中的小番薯,那還帶著沙土的觸感更會讓你驚訝得張大了嘴;都吃過魷魚絲,可是大多數人還沒見過魷魚完整的樣子,這下你可以一飽眼福了。
蘋果,黃金瓜,越是最常見的事物,其實越考驗麵點師傅的功力,不但形狀要極其逼真,在這小小的空間裡,還要做到味道的出奇制勝。
一粒粒小小的紅紅的枸杞子,完全看不出來它和真的有什麼區別,更重要的是口感爽脆味道鮮美,絕對是女生和兒童喜愛的小零食。
一隻只形態各異的小松鼠,地上還有它們落下的松子,細看松鼠各自的神情,完全是一副生動活潑的動物畫;相同的事物要做出不同的特色,我們又看到了一位站在田野裡的老農和他面前一根根白綠相間的蘿蔔。
同樣,我們還看到了一隻只不同的番薯,它們和上面的那個作品形狀不一樣,味道也有著自己的特色;燈籠酥,雖然看著簡單,但是燈籠上面的一道道紋理,一絲絲飛揚的燈籠穗,都體現著麵點師傅精湛的技藝。
兒童拿著竹竿正在捅的蜂巢,可以咬出汁水的大楊梅,一粒粒閃著水光的蓮子,還有採蘑菇的小姑娘,青瓷茶碗裡的龍井茶麵,可以一塊一塊拿著吃的木炭……每件作品都是一個故事,每件作品都是一首田園詩。蔬菜、人物、水果、動物、神仙都沾惹上了人的呆萌氣息,開元的麵點師們用最普通的麵粉,為我們塑造了一個獨屬於中國人的童話世界。是美食,更是藝術品,還沒有跳動到你的舌尖,它們已牢牢牽住了你的目光。
攝影:朱大、來劍波、何思璐
轉載請註明來自微信公眾號@開元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