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點心】麵團裡變出大花樣,開元的師傅比你多用了「點心」!

2021-02-22 開元1988


製作要求:採用不同麵團(水調麵團、膨鬆麵團、油酥麵團、米粉麵團和其他麵團),製作方式不限,具有創新和實用價值,符合出品本身應有的製作標準、口感和特點;原料、餐具均由選手自帶

就這麼一坨簡單的麵團,居然可以做出花樣數不清的點心。它們是瘋狂的麵團,也隨時七十二變。針、梳、刀、剪,是開元大廚精通拿手的十八般兵刃;捏、剪、修、綴,是開元大廚打通任督二脈的功夫。將麵團變成餐桌上的「藝術」,他們只是比你多用「點心」。愛你在心口難開,再肆無忌憚的吃貨們此時也望而卻步了。雖然早已經口水湧動,但這麼可愛萌寵的藝術品實在是下不了口啊。


 

帶著草帽倚著鋤頭的白鬍子老爺爺,正看著滿地白紅相間的大蘿蔔微笑,又是一年豐收的喜悅。一隻只姿態各異的長角山羊,臥在草地上懶洋洋地聽著牧人的召喚。無論是田園還是草原,都有收穫的喜悅。無論是蘿蔔包還是山羊酥,都有入口難忘的味道。



籬笆下掛滿了一串串青翠欲滴的黃瓜,一個個紋路清晰,不含油質,還有著清淡爽口的口感;一個大大的花菜包裡,原來內裡有著這麼大的乾坤,豐富多彩的餡料,簡直堪比哆啦A夢的百寶箱。

黃褐色的表皮,長長的梗,讓看起來就口舌生津的雪梨,其實就連雪梨下面的筐子,也是廚師妙手烤制出來的;似乎可以滴出油來的鴨蛋黃,淡青色的鴨蛋皮,在鴨群中嬉戲的頑童,這一刻我們好像都回到了無憂無慮的童年。


倚鋤而立的農人,還帶著枝葉的番薯,看著已經很逼真了吧,其實如果你用手摸一摸盤中的小番薯,那還帶著沙土的觸感更會讓你驚訝得張大了嘴;都吃過魷魚絲,可是大多數人還沒見過魷魚完整的樣子,這下你可以一飽眼福了。

蘋果,黃金瓜,越是最常見的事物,其實越考驗麵點師傅的功力,不但形狀要極其逼真,在這小小的空間裡,還要做到味道的出奇制勝。

一粒粒小小的紅紅的枸杞子,完全看不出來它和真的有什麼區別,更重要的是口感爽脆味道鮮美,絕對是女生和兒童喜愛的小零食。

一隻只形態各異的小松鼠,地上還有它們落下的松子,細看松鼠各自的神情,完全是一副生動活潑的動物畫;相同的事物要做出不同的特色,我們又看到了一位站在田野裡的老農和他面前一根根白綠相間的蘿蔔。



同樣,我們還看到了一隻只不同的番薯,它們和上面的那個作品形狀不一樣,味道也有著自己的特色;燈籠酥,雖然看著簡單,但是燈籠上面的一道道紋理,一絲絲飛揚的燈籠穗,都體現著麵點師傅精湛的技藝。



兒童拿著竹竿正在捅的蜂巢,可以咬出汁水的大楊梅,一粒粒閃著水光的蓮子,還有採蘑菇的小姑娘,青瓷茶碗裡的龍井茶麵,可以一塊一塊拿著吃的木炭……每件作品都是一個故事,每件作品都是一首田園詩。蔬菜、人物、水果、動物、神仙都沾惹上了人的呆萌氣息,開元的麵點師們用最普通的麵粉,為我們塑造了一個獨屬於中國人的童話世界。是美食,更是藝術品,還沒有跳動到你的舌尖,它們已牢牢牽住了你的目光。



攝影:朱大、來劍波、何思璐

轉載請註明來自微信公眾號@開元1988



相關焦點

  • 烘焙小貼士 成功做好中式酥皮點心的3大竅門!
    ,中式的酥皮點心  是最具吸引力的,層層疊疊的酥皮,一口咬下去酥的掉渣渣~懷揣著這種對酥皮點心的熱愛,我嘗試著製作過幾次,第一次製作的過程簡直是不堪回首,第二次總結經驗,重新來過,果然取得了成功。我認為在中式酥皮點心中,  豬油是開酥的關鍵,現在有很多人認為豬油熱量大,脂肪含量高,所以換用黃油代替豬油開酥,更有朋友說,我家沒有黃油也不吃豬油,用植物油來開酥,好吧,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豬油是這三種油脂中開酥效果最好的,香味濃鬱;黃油的效果要略差,而如果你要用植物油,好吧,祝你成功~為什麼呢?
  • 中式點心【老婆餅】~~內附,一款萬能的中式酥皮的做法!
    ,各種犯懶,我基本是一個多星期才發一個菜譜。 雖然外賣的老婆餅也不錯,但是只要有時間,還是喜歡自己在家裡搗鼓點心來吃!自己辛苦做的點心吃起來總是覺得心裡甜滋滋美滋滋的!這款中式酥皮只要大家學會了,很多酥皮點心都可以做啦!比如蛋黃酥啦!玫瑰鮮花餅啦!中式酥皮月餅啦! 酥皮點心放2天以後酥皮就不酥了怎麼辦呢?放烤箱裡,180度上下火烤6分鐘左右。這樣酥皮就和剛出爐的一樣酥了呢!
  • 決戰魔都中式點心第二季-燒賣的榮耀
    就在周二,我們發布了上海燒賣探店體驗,和林師傅獨家燒賣秘笈,第二期魔都中式點心挑戰主題正式公布!!!!
  • 向80年工齡的粵式點心大師陳勳致敬! 進入本文欣賞93歲點心師傅做點心的風採.
    反覆揉面,將一條麵團平均分為五小份,秤量每一份的重量,精細到克。然後將小份麵團按壓成圓形的皮,包入新鮮拌好的叉燒餡。93歲的粵式點心大師陳勳巧手如蘭,輕捏幾下。上蒸籠,火候適中,數分鐘後一隻精緻的叉燒包就此誕生。陳勳這輩子不知道做過多少只小小的叉燒包了。「我還記得上世紀40年代,我在廣州長堤的六國飯店工作,最高紀錄是一天賣出了一千多籠叉燒包。」
  • 中式點心才是大寫的高大上,什麼馬卡龍舒芙蕾都弱爆了!
    說起點心,西式甜點多半是浮現在大家腦袋裡的第一個畫面。
  • 中式點心品種繁多,造型風味製作技巧都不斷發生著變化.
    總結中式面點的發展革新方向,將更有利於大家今後開拓思路,進而創製出更多的點心新品種。  一、麵點風味的創新  面點的風味,主要是由麵團、餡心和烹調方法幾方面因素來決定,其中又以麵團和餡心最為關鍵。  1.麵團的變化是面點創新的基礎  麵團是指把粉狀原料與水、油等調成相互粘結的團。
  • 【中式】點心吃到飽!馬尼拉正夯點心自助餐
    愛吃點心,特別是廣式茶點的人現在是越來越多。從米其林一星的添好運到街頭巷尾的燒賣,中式點心在這個城市可謂是遍地開花。但是點心大多精緻小巧,卻又售價不菲,往往大家都是點個一兩樣解下饞,卻少有吃點心能吃個過癮吃到飽的。不過現在有多家中式餐廳包括星級酒店都推出了點心buffet,以點心為主角的自助餐是否讓人無比期待呢!讓點心們統統快到碗裡來把!翡翠膳坊 Crystal Jade Dining IN
  • 有些點心 你必須先用眼睛去「品嘗」
    而在眾多風格的點心造型中,日式造型點心以其清新、淡雅和精緻令人眼前一亮。下面花城君就帶你看看那些讓人不忍下口的日式點心吧。在日語中,饅頭一詞,是專門指含甜味餡兒的小點心。茶饅頭、麩饅頭、慄饅頭、酒饅頭、水饅頭等種類多到數不清,都是在麵粉或米粉等做的迷你包子裡,包上紅豆沙、白豆沙、蛋黃等甜味餡兒。
  • 棗花酥,中式點心經典之作!做法竟然這麼簡單,真是太美了
    棗花酥可以說是中式點心的門面擔當之一,而且屬於中式點心的初級入門款式,做法不難,適合新手製作。油酥:低筋麵粉150克,豬油75克餡料:棗泥280克其它:食用紅色少許【步驟一】首先來製作水油皮面,取中筋麵粉,糖和豬油都倒入盆中,然後下手將他們攪勻,再往裡面適量地添加清水,揉製成一個稍微偏軟的麵團
  • 3種中式酥皮點心,每種都酥得掉渣,一次做三種,過嘴癮
    我這個人吧,有點嘴饞,閒下來的時候就愛吃點小零食,平時做得最多的就是各種小甜點,大多數都是西點,其實我很愛吃中式的酥皮點心,但是為什麼做的次數少呢,我深深地考慮了下,終於知道原因了,那就是我懶。這倒也不是說中式酥皮點心有多難,主要是冬天時候我家廚房太冷,麵團容易變硬,夏天時候,廚房又太熱,麵團容易混酥。這麼一說我成功地把這個鍋甩給了廚房,好像不是我懶哎!
  • 過年就做中式酥皮點心,酥脆掉渣,記住這幾點,冬天做也不破皮
    過幾天就是我們的傳統節日,春節了,記得以前小的時候,每到過年,親朋好友之間都是要見面聚聚的,而且還要帶著各自的禮物,那時候流行互送禮盒,裡面有多種樣式的小蛋糕,還有中式點心,最喜歡的就是酥皮點心,有芝麻鹽的,豆沙的,棗泥的,那時候覺得吃到這樣的點心,特別的美味。
  • 「可以吃的金魚」你吃過嗎?這位點心世家的90後傳人玩出新花樣!
    今天介紹一位喜歡藝術創作的點心師傅——嘉裕出生於順德倫教一個點心世家,太公創立了德記,德記是當地的一間老字號早餐店,因為家族的文化影響,嘉裕成為了第五代傳人,把梁氏的點心獨門手藝傳承了下來。從小被家族文化所薰陶的嘉裕,特別喜歡家父製作的精美點心,也十分期待傳承家族的手藝。4、5歲就開始喜歡跟住父親在店裡玩耍,18歲正式入行製作包點。
  • 滬上頂級中式點心早午餐推薦
    推薦滬上頂級中式點心早午餐,讓你一飽口福。1Hakkasan 在如今餐飲界求新求變的浪潮中,逸龍閣始終如一、忠於傳統,主營著各色經典粵菜及中式點心,周末可約上三五好友或家人去品嘗一番喲!厭倦了大魚大肉,那就來水晶苑餐廳赴一場點心的盛宴吧!坐落於威斯汀大飯店五樓的水晶苑,經營融合式的亞洲風味菜餚,餐廳精心挑選出了100餘道精美點心小食,所有點心都保證「現點現做」,嚴格保障食物的新鮮程度。
  • 大叔家的中式點心:香芋梅花酥,酥脆可口,香甜濃鬱,家人愛吃!
    本文由「大叔下廚房」發布,喜歡的朋友可以轉發朋友圈,分享是一種美德~文|愛下廚的大叔大叔家的中式點心:紫薯香芋梅花酥,酥脆可口,香甜濃鬱,家人愛吃!梅花酥的種類比較多,比如千層星空酥,星空酥,紫薯香芋酥。今天大叔就跟你說一說這個紫薯香芋梅花酥,這個酥吃起來回味是粉粉的香甜,奶香四溢,清爽不膩。看到漂亮的梅花酥,你可以自己改良了一下,好吃又好看,這是一道典型的中式點心。用到豬油,製作出水油皮,包進油酥,再包餡,屬於起酥的油性點心,外酥掉渣,內陷軟心,芋香滿口,再約上三兩個好友,配上一壺綠茶,此乃人生一大美事。
  • 兒子作業要求做甜品,我帶他做這道「中式點心」,全班孩子搶著吃
    這些西式的甜品一定做過很多次了,所以就帶他做一道咱們中式的點心吧。兒子作業要求做甜品,我帶他做這道「中式點心」,全班孩子搶著吃!這道中式點心的名字叫做「開口酥」,不過它還有一個非常文藝的名字叫做「花開富貴」。在製作的過程當中,這個點心還會「開花」,都說做點心最喜歡地就是看著它慢慢烘烤的過程,說著的,開口酥開花的那一瞬間我能看一百遍。
  • 味覺精英各種點心配方更新
    傳統的點心數不勝數,且各有特色。人們喜歡吃的點心,這不僅是品嘗美食,更是享受勞動之餘的休閒時間,體驗生活樂趣。在廣東珠三角地區,人們有著喝早茶午茶晚茶習慣。點心更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食品,隨處可見的酒樓和茶餐廳便可說明這點。 中式點心因品種繁多,做工精細,口味鮮美,而馳名中外,吃點心可以到酒樓,茶餐廳去吃。也可以自己在家做。傳統家常點心並不難做,如餃子。
  • 人氣超高的中式點心|蛋黃酥
    蛋黃酥,幾乎是家喻戶曉、老少鹹宜,是最經典的中式點心。新鮮出爐的蛋黃酥,一口咬下去,千層酥皮鬆軟可口、白芸豆沙香甜軟綿、大顆蛋黃鹹香四溢,依次呈現。豆沙的綿甜 碰上 蛋黃的鹹沙,甜鹹融合在一起,產生奇妙的驚喜口感。如果搭配一杯清茶,更是吃到停不下來。所以,今天我來記錄一下蛋黃酥的製作方法。
  • 喬家柵出新花樣!老師傅現做中式點心+手衝咖啡,嗲!
    圈內名號「員外」的高霞是蘆田家的女主人,她的先生中島英男因為熱愛咖啡,所以開始潛心研習咖啡烘焙和衝泡,夫妻倆把深藏在弄堂裡的咖啡工作室做得風生水起,音樂人李健也是「蘆田家」的忠粉。
  • 「放五天依然酥脆」的蛋黃酥等中式點心課程首度來襲 給你不一樣的中秋伴手禮
    去到臺灣,點心必吃榜上一定會有鳳梨酥、綠豆椪、 太陽餅等本土特色食材製作而成的特色中式小點。
  • 黑芝麻餡麻球--傳統節日裡的中式點心
    年紀越大,越喜歡過各種節日喜歡親朋好友聚在一起的熱鬧喜歡各種理由的吃吃喝喝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少不了傳統的食物粽子早已準備妥當今天做的是另一道好吃的傳統點心麻球,地區差異叫法也各不相同有叫麻團的,也有叫麻圓的做法大致就是糯米粉揉圓裹上芝麻炸制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