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楊秋月
過去一年,上海家化實現了營收和淨利的雙位數增長。不過與外資化妝品集團不同的是,這一增長並不非由高端化品牌拉動。
3月12日晚間,上海家化披露了公司2018年年度財務報告。公司期內實現營業收入71.37億元,同比增長10%;實現淨利潤5.4億元,同比增長38.6%;實現扣非淨利潤4.57億元,同比增長37.8%;實現經營性現金流8.95億元,遠超淨利潤水平。不過毛利率為62.79%,略有下降,公司解釋主要為銷售結構變化、成本上升所致。
上海家化旗下產品主要包括美容護膚、個人護理、家居護理三大品類,順應護膚與個護品類高端化、需求細分化的需求,上海家化旗下品牌定位情況為:佰草集、湯美星、雙妹順應高端化趨勢,美加淨、六神持續年輕化,高夫、啟初、玉澤、家安滿足細分化需求。
但從各品牌業績來看,高端化妝品並沒起到拉動業績的作用。在3月12日舉辦的業績溝通會上,上海家化證券事務代表兼董事會辦公室主任陸地透露,佰草集業績微跌,處於負增長狀態。他表示,2019年上海家化將對整個佰草集品牌戰略進行重新梳理調整,制定全新的發展方案。
受制於自身品牌老化、產品更新與營銷不足,以及外資高端品牌的迅速崛起,佰草集幾年前就開始面臨品牌老化的問題。對佰草集品牌的重新梳理,表明上海家化在堅持推進高端化路線的戰略,但品牌轉型更新的過程仍然需要時間。
在陸地看來,佰草集還需要更多時間完成品牌復甦。他以寶潔旗下「玉蘭油」品牌為例,稱玉蘭油因為品牌老化從2013年開始銷售放緩,之後在2014年開始調整發展策略,於2014年、2016年分別推出新品小白瓶並逐步將其打造成明星單品,2017年末品牌銷售終於開始大幅提升,整個復甦過程持續了至少18個月以上。
實際上,佰草集過去兩年也在積極調整定位,在產品、品類、渠道上都有所創新。
產品創新上,佰草集2018年推出了固態精華面膜,上市10個月零售量達300萬片,這是佰草集嘗試「爆品打造」策略的嘗試;同時,新七白、新恆美、新玉潤系列產品全面升級為「新·瓷意系列」;品類方面還試水了彩妝,推出了佰草集悅溢彩系列彩妝。
佰草集「悅系列」高端彩妝
渠道方面,佰草集雖為百貨渠道領先的國產品牌,但其在主戰場百貨渠道表現相對單薄。此前,上海家化計劃在2019年推出全新升級的百貨櫃檯,並以佰草集「養美空間」單品牌店的形態進軍購物中心,以期提升線下消費體驗和服務。
佰草集「養美空間」單品牌店
據上海家化副總經理兼營運長葉偉敏在業績溝通會上介紹,截止2018年底,佰草集「養美空間」單品牌店已在全國開出200餘家,布局集中在三四線城市的購物中心。「與百貨專櫃不同,『養美空間』是以消費和護理體驗為主的業態模式,希望通過護理體驗服務推動業務規模,提升單店業績。」葉偉敏說。
此外,高端化定位的佰草集也沒有放棄大賣場、超市、化妝品專營店、屈臣氏等零售店渠道。
上海家化2018年財報中援引了來源於中怡康市場研究公司、尼爾森市場研究公司、北京維恩諮詢有限公司的日化行業渠道發展數據:百貨(護膚)2018年增速為13.3%,增長引擎主要為高端化產品;2018年,個人洗護品在大賣場增長1.2%,在超市渠道增長5.8%;護膚品在大賣場渠道下降3.2%,護膚品在超市渠道增長2.1%;新興渠道如化妝品專營店、電商取得較快增速:護膚品在化妝品專營店同比增長23.6%,BTC電商渠道的美妝、母嬰、個護、家居清潔市場整體增速為43.9%。
在增長較快的化妝品專營店渠道,佰草集有專供該渠道的「典萃」系列,去年品牌在化妝品專營店渠道的市場份額提升了50%。
對進入大賣場是否與品牌形象不符的問題,葉偉敏解釋稱,賣場渠道也有產品升級的趨勢,佰草集目前只是在部分單店產出大、運營較好的門店進行試點,布局的產品也符合該渠道的消費人群定位,未來會評估盈利情況再決定拓展計劃。
線上渠道來看,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上海家化線上營收額為16.03億元,佔整體銷售額22.46%,同比增長13.11%,低於上一年49.48%。
美加淨聯合大白兔推出奶糖味唇膏
葉偉敏表示,為應對線上流量增速放緩的行業背景,2019年線上營銷將在傳統流量運營的基礎上,更多運用網紅產品、爆品打造、品牌跨界合作等提升曝光度與影響力。此外,還計劃進入雲集、拼多多等社交電商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