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鳳大劫之後,巫妖二族崛起,此間雖有聖人出世,卻沒有影響到巫妖二族的發展。
鼎盛時期的妖族,成立天庭,佔領諸天星辰。
帝俊稱天帝,太一號東皇,分別擁有至寶河圖洛書和東皇鍾。
帝俊和東皇憑河圖洛書推衍出周天星鬥大陣,憑三百六十五位妖神煉化諸天三百六十五星辰,斂周天星鬥之氣於天庭之內,造就無上修行聖地。
紫霄宮聽道後,帝俊與東皇邀請鯤鵬加入天庭成為妖師。鯤鵬,在天地初開之時就曾經出現,雖然不是聖人,卻也是聖人之下的至強者。
之後妖族有十大妖聖,分別是:計蒙、英招、飛廉、九嬰、商羊、欽原、呲鐵、九鳳、白澤、飛誕。
妖族一時間風頭無二,更有女媧這位聖人隱隱站在後方。
而此刻的巫族,亦佔領山川大河,與妖族天庭遙遙相對。
巫族號稱盤古遺族,肉身強大無比,戰力無雙,同階無敵。
有十二祖巫帝江,句芒,祝融,蓐收,共工,玄冥,后土,強良,燭九陰,天吳,翕茲,奢比屍。
帝俊在周天星鬥大陣初成時,便迫不及待想滅了巫族,一統洪荒。
然而面對自天際浩瀚壓下的星光,十二祖巫聚集在一起,祭出十二都天神煞大陣,凝聚出盤古真身,手中虛幻的開天神斧有滅世威能。
當兩座大陣交鋒,一時間竟僵持住了,氣機交匯之處,空間隱隱有崩裂之勢。
各處聖地,諸位聖人皆露出駭然之色。
聖人不死不滅,但聖人依附於洪荒世界,若洪荒世界沒了,他們不一定會死,後果卻難以預料。
洪荒世界自盤古開闢,到諸聖歸位,已經穩固到了一種恐怖的程度,想要撼動空間,只有兩位以上聖人手持殺伐至寶互相攻伐。
而此刻,巫妖二族表現出來的戰力在諸聖看來,就是一個「壞點」,是需要抹除的!
巫妖二族這一次爭鋒由妖族退走結束,周天星鬥大陣初成,並不能長久作戰。
巫族好戰,祖巫之間也不能倖免,其中祝融和共工矛盾尤甚。而且不同於妖族,巫族不修元神。祖巫雖有元神卻只是融於自身,不知前事因果,因此易於遭人算計。
在有心者的推動下,共工部與祝融部矛盾日益激化,爆發大戰。水火相侵,互相克制,終是祝融對火的領悟更為深厚,戰而勝之。
共工戰敗後,含恨撞於不周山上,不周山從中間崩解。作為盤古的脊柱,洪荒世界的撐天之柱,它的倒塌致使天崩地陷,滾滾天河之水洩於洪荒大地,殃及人族。
女媧眼見人族受到危害,以乾坤鼎煉五色石以補青天,至海外斬玄龜之足以撐青天。
災難消泯,功德天降,諸聖豔羨,奈何獨女媧所執乾坤鼎可以煉化萬物,後天返先天。
一日,一小妖向帝俊獻屠巫劍,帝俊一眼看穿其根本,此劍聚集無數人魂,借人道之勢斬巫族氣血。此劍的出現,正好為帝俊解決了巫族肉身不易攻破的問題。
思及人族與女媧關係,又想到女媧在巫妖之戰的不作為,索性一不做二不休,開始大肆屠戮人族煉製屠巫劍,與女媧決裂。
人族遭受立足洪荒的第一場浩劫,諸聖為推動巫妖大劫,與女媧論道於媧皇宮。洪荒人族被屠戮殆盡,少數人族在先賢帶領下隱藏起來,部分人族依附於巫族,並逐漸通婚繁衍,後代為人族,部分擁有巫族神通。
最終,巫族攜依附於其的人族殺上天庭,帝俊身隕,太一自爆東皇鍾,妖族頂尖戰力十不存一。洪荒世界幾欲破碎。祖巫除后土外俱隕。
鴻鈞現身,出手攜諸聖穩定洪荒大地,之後未理會眾人,消失於天外。此時的他,已不知是鴻鈞,還是天道。
經此一役,洪荒世界崩解為天界,地仙界(人界),冥界。
女媧收攏殘存妖族,約束於門下。后土攜殘存巫族退往冥界,心有所感,以身化六道輪迴補洪荒世界不足,以延續巫族氣運,殘存巫族退往冥界維護輪迴秩序。
至此,鼎盛一時的巫妖二族退場,人族開始走向前臺。
(文章根據《封神演義》,區別於正統神話,融合現代洪荒流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