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人類什麼時候停止撒謊?來自奧斯卡的靈魂拷問

2020-12-23 結巴的蘿

我有一個夢想

我夢想,來生,

能夠脫下貧窮的枷鎖

和你手握著手,坐在屬於

我們的落地窗前,看星星、看月亮、

看葉子斜著飛過天邊,很悠揚

等她上大學,

我想正式跟她交往,我是認真的

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奧斯卡的小金人卻獨獨偏愛人間這對痴纏幾千年的冤家路窄。

不管是《綠皮書》鋼琴王子還是《鐵達尼號》露絲公主,或者是《水形物語》醜小鴨,自人類誕生以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階級生態從未煙消雲散,仿佛世界就是因此而存在。

改變世界很難,改變劇情很簡單。儘管《寄生蟲》的情節過於藝術有失常理,卻還是一路用馬不停蹄的謊言拿下了第92屆奧斯卡四項「最佳」。

原本一貧如洗縮在半地下室的四口之家,平時對窗邊隨地方便的路人,大氣不敢出一聲。

直到電影第二段謊言響起,他們突然放開了膽,傾情表演:學歷造假、桃色新聞式構陷、散播過敏源伺機誣陷等無中生有的職場戲碼。

最後中氣十足地幹掉了有錢人家的年輕司機、資深保姆。在500個大學生搶一個警衛崗的職場壓力下,一家人全部就業,成了人生贏家。

他故意裝成天才,做事很無釐頭

假裝自己是藝術家

有些人,一旦有了倚仗,就忘了自己曾經是誰,自信心極度膨脹,不僅動口還敢動手。

以前在窗邊不敢罵的人,都能直接一桶水潑上去,所謂小人得志不過如此,讓人唏噓。

但有個小人兒,不管他怎麼得志,都覺得很有愛,辛棄疾都說了:最喜小兒無賴。

作為富家小少爺,本身就自帶恩寵光環,況且還是受過生命危險級驚嚇的小孩,只要不把房子炸了,無論多頑皮搗蛋大人們還是會圍著他轉。

全片最幸福的人恐怕就是多頌了。下雨天非得在露天的庭院支起帳篷睡覺,父母還要在客廳陪著他隨時待命,放尋常人家,熊孩子們不是被關小黑屋,就是被打得規矩了。

他特立獨行博取關注卻不被拆穿,這樣的欺騙,哪怕全家人都知道,也無關緊要。畢竟,多頌只是一個孩子,一個因大人忽視而留下童年創傷的孩子。

這樣的孩子,顯然不止一個,但像多頌父母一樣,用對講機和他玩遊戲,表演印度安人情景劇、下雨天支持他獨自行動並陪在一邊的大人卻不多。

最好的計劃就是沒有計劃。

一旦定了計劃,人生絕對不會按計劃來

小孩子是比較容易滿足的,他們的世界再複雜不過一場黑童話,而大人們,一念起,便立地成魔,欲望看不到盡頭。

最初,基宇只是給多蕙當兼職英語老師,順便幫朋友排除潛在的情敵。

可是,哪有什麼綱常倫理,朋友妻不可欺。基宇不但攻佔了涉世未深的少女心,還扯謊成精給妹妹基婷預定了富家小少爺美術老師的職位。

欲望從不止於謊言,

它讓人喪心病狂。

尹司機下崗了,年輕人,有的是機會,有的是力量,肇事者們自圓其說。保姆雯光被勸退了,只因為在工作的崗位上,光天化日之下飛來一小撮毛絨絨的水蜜桃,成了「肺結核患者」。

誣陷同事取而代之在職場並不是多麼罕見的事,一切都按計劃進行,十分順利。

在多頌舉家外出的一天,迎來了金家四口人生中最陽光燦爛的日子。他們領著老闆的俸祿,臉不紅心不跳地在老闆家裡縱情享樂,得意忘形,儼然豪宅之主。

生活總有意外,不是現在,就是將來。無論你計劃得多麼周全,人在做,天在看。臨下有赫,《詩經》一早就道出了人間真相。

偶爾搭地鐵時會聞到,

搭地鐵的人有種特別的味道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夜不閉戶,沒有貧富。《禮記》描繪了一個大同社會人人互助友愛的和諧藍圖。

毫無疑問,《寄生蟲》把這樣的藍圖撕裂了,貧富之間的對立和矛盾愈演愈烈。人與人之間,如果只是物質上的差距,這種差距經過努力是可以慢慢縮小的。

可怕的是,

人們精神上有著不自知的貧瘠,

而且定型已久。

影片的第一段謊言很低調:基宇在手機上看到一個折披薩盒的視頻,一天就能折完,還能很快拿到工錢。家人以為這種方法專業又高效,紛紛效仿。

結果完工交貨,四分之一的披薩盒都不合格,披薩店老闆扣了一成薪水,即便已經是最輕的懲罰,金家媽媽忠淑還以薪水不多為由控訴太過分。

就是這樣連披薩盒都折不好的一家人,卻能在豪宅順風順水,人人得以謀生。到底是情節設計太過兒戲,還是窮人們見錢眼開咬緊牙關終於激發了深藏不露的看家本領?

終歸,窮人的味道是遮不住的,不只是金家四口隨身攜帶的半地下室氣味,還有他們精神上與生俱來的空虛、自卑、無知,和不辨是非。

等我有錢、要買下這間房子,

爸爸只要從地下室走上來就好了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在46億年的時間長河裡,孤獨的人類跌跌撞撞,內鬥了幾千年依然沒能擺脫孤獨,無論貴賤。

暴雨過後,那個半地下室的家被水淹得一寸不剩,畫面慘烈,一度讓人懷疑人生,這個世界真的可以落魄成這樣嗎?

金家人像狗一樣從豪宅裡爬出來,一夜之間又流離失所,第二天還要強顏歡笑回豪宅參加多頌的快閃慶生會。

而樸家兩位家長,仗著富人一等的優越感,自以為高高在上,一邊光明正大地嫌棄金司機身上的味道,一邊又用滿嘴的銅臭味呼喚著多頌最敬愛的老師,以及金司機扮演的印第安邪惡勢力。

有的人,即便很富有,精神卻跟窮人一樣貧瘠。這種貧瘠孤獨起來,往往害人又害己。金司機那一刀就是血淋淋的證明,既教訓了富人的傲慢,又囚禁了窮人的淺白。

金基宇拿著假文憑進豪宅面試前,金爸爸給兒子加油打氣:你是我的驕傲。

基宇說:這不算偽造文書或犯罪,我明年就會考上這間名校,我只是提前拿到在學證明而已。

每個人都有夢想,也許當初,基宇的大學夢只是對父親鼓勵後的一種應激現象。而如今,經歷了家破人亡,人總要有所成長,既然還活著,就要有希望,全力奔跑,去熱愛生活的真相。

和植物、星辰、山川、動物們相遇

看完這部電影

想起了馬丁·路德·金的演講

《我有一個夢想》

我夢想有一天

在喬治亞的紅山上

昔日奴隸的兒子將能夠和

昔日奴隸主的兒子坐在一起

相關焦點

  • 奧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蟲》,拷問了富人的道德和窮人的欲望
    北京時間2020年2月10日,第92屆奧斯卡獎舉行頒獎儀式,韓國電影《寄生蟲》獲得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國際電影和最佳原創劇本四項大獎,成為當晚最大贏家。這是韓國電影首次獲得奧斯卡,《寄生蟲》成為奧斯卡歷史上首部獲得最佳電影獎的非英語片。
  • 韓國電影《寄生蟲》橫掃奧斯卡,憑什麼?
    恐懼吞噬靈魂(一) 在人類藝術創造的璀璨星河中,總有永久閃亮的星辰。我以自己並不高明的藝術判斷力確認:《寄生蟲》一定是我們在未來時時仰望的那顆星。而上一顆令我迷醉的「星」還是小說《三體》。它具有從電影藝術各個角度都能深入開掘的廣闊空間,奧斯卡給它四項大獎,少了。而歷來鄙視銅臭的金棕櫚這次再也無法和好萊塢切割,因為《寄生蟲》是唯一選項。
  • 奧斯卡大贏家《寄生蟲》——主題決定深度,成功卻來自細節
    本屆奧斯卡各獎項公布,韓國影片《寄生蟲》大放異彩。這不但因為它狂攬了四座小金人,力壓《小丑》等高分影片成為名副其實的大贏家。更因為這是近百年的奧斯卡歷史上,第一次由非英語片當選奧斯卡最佳影片,可謂意義非凡的突破。
  • 《寄生蟲》憑什麼斬獲奧斯卡最佳影片?2020奧斯卡深度回顧解析
    韓國奉俊昊導演的《寄生蟲》笑到了最後,拿到了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國際電影(最佳外語片) ,最佳導演,最佳電影四個極為重量級的大獎,橫掃奧斯卡。《寄生蟲》也成為了韓國電影史上最風光的一部電影。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寄生蟲》的成功,除了電影本身的驚豔之外,也來自於諸多參與過坎城的韓國電影人前赴後繼地嘗試與鋪墊,這當中自然也包括奉俊昊自己。
  • 從《寄生蟲》獲得奧斯卡獎,你發現了什麼?
    從奧斯卡歷屆的獲獎名單中,最佳影片都是英語片,還沒有外語片獲得過最佳影片。其中84屆奧斯卡獲獎影片《藝術家》是一部默片。而《寄生蟲》作為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外語片,不僅導演奉俊昊感到驚訝,相信許多人和奉俊昊導演一樣感到激動。
  • 人類情緒的終極挑戰!奧斯卡得獎影片《寄生蟲》黑白版今日上映
    4月29日,電影《寄生蟲》黑白版將於今日正式在韓國上映,更加強烈的黑白場面更能戲劇性地展現各個角色的經典場面和名臺詞,吸引眼球。 電影《寄生蟲》由奉俊昊執導,宋康昊、李善均、趙茹珍、崔宇植、樸素丹等主演的劇情片。
  • 《寄生蟲》獲奧斯卡,韓國牛逼!
    拿下最佳影片的《寄生蟲》讓韓國電影創造了歷史!《寄生蟲》作為韓國電影第一個金棕櫚大獎,深得好萊塢的喜愛,不僅僅是在北美票房、口碑雙收,從電影人到普通大眾都讚不絕口。進入到頒獎季後,一舉拿下了編劇工會和剪輯工會兩個大獎,這也就是預示了它在奧斯卡上絕不止一個最佳國際電影。
  • 斬獲四座奧斯卡的《寄生蟲》,到底妙在何處?
    韓國電影在眾多優秀影片中脫穎而出,成了今年奧斯卡的最大贏家。我第一次注意到《寄生蟲》這部電影還是在2019年暑期,那時這部電影已經在國際影壇中嶄露頭角,作為韓國電影首次拿下了第72界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獎。
  • 愛爾蘭人陪跑王,寄生蟲改寫歷史,奧斯卡唯一中國元素來自紀錄片
    而在奧斯卡之前,《寄生蟲》已經橫掃各大頒獎典禮。《寄生蟲》是第一次拿下金棕櫚獎的韓國電影,也是第一次拿到奧斯卡的韓國電影,在《寄生蟲》之前尚沒有外語片可以拿到奧斯卡最佳電影。 而《寄生蟲》同時拿到了奧斯卡的最佳影片和最佳國際影片,從此改寫了奧斯卡的歷史,它的成就也已經超越了李安的《臥虎藏龍》。
  • 愛爾蘭人陪跑王,寄生蟲改寫歷史,奧斯卡唯一中國元素來自紀錄片
    第92屆奧斯卡正式落下帷幕,韓國電影《寄生蟲》成最大贏家,六項提名,踩中四項,同時拿到了最佳國際影片(原外語片)和最佳影片,創造歷史。《寄生蟲》:豆瓣評分8.7分,IMDB8.6分主演:宋康昊、李善均、趙汝貞、崔宇植、樸素丹奧斯卡提名: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國際電影長片、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剪輯、最佳藝術指導,最終斬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原創劇本四項大獎
  • 為什麼韓國電影《寄生蟲》可以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
    奉俊昊憑藉反諷社會貧富差距的《寄生蟲》,包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以及最佳外語片四項最具含金量的獎項。《寄生蟲》這部電影不僅是韓國首部獲得奧斯卡獎的韓國影片,更是創造了奧斯卡影史上首部獲得年度最佳影片的外語片,而在去年5月這部影片已經獲得金棕櫚大獎,在人類影片歷史上連續承包金棕櫚獎和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電影,只有65年前的美國電影《君子好逑》有過這樣的輝煌!其實大部人都認為寄生蟲會拿獎,但是沒想到是「最佳影片」這樣的終極大獎。
  • 《寄生蟲》為何能在奧斯卡脫穎而出?
    韓國名導奉俊昊執導的《寄生蟲》在第9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著劇本、最佳國際影片總計四項大獎,成為當晚最大的贏家, 《寄生蟲》也成為影史第一部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非英語片。韓國電影工業的成熟,對於熟知樸贊鬱、金基德、李滄東這些名字的影迷們,應該早就瞭然於胸。
  • 《寄生蟲》拿奧斯卡,日本人「嫉妒」了?
    《寄生蟲》拿下奧斯卡四項大獎,並成為首部獲得最佳影片的外語片,讓韓國歡呼不止。從韓國總統,到街邊小販,都在慶祝這一歷史性時刻。
  • 《寄生蟲》:折射人性,偏見與奧斯卡去西方化邏輯的獲獎佳作
    》斬獲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那麼就從劇本創作的角度來談一下《寄生蟲》的故事究竟「佳」在何處吧。》到底想表達什麼呢?在這個世界上,窮人會目光短淺、排斥異己,但某些時候也會體現人間真情;富人有餘裕去關懷貧弱,但也會為了保住自己的財富而食人血肉…以矛盾的姿態存活於世,會在不知覺中犯下錯誤,創造真善美的同時也會誕生罪惡,這才是人類的本質。只是,絕大多數人們早已將這些盡數遺忘。
  • 《寄生蟲》橫掃奧斯卡,韓國人這回真的揚眉吐氣了!
    今年這個「電影屆的最高榮譽」,真的很讓大家驚掉下巴: 四項大獎全部被韓國的《寄生蟲》包攬!即: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外語。 完完全全算是四個奧斯卡含金量很高的獎項了。尤其是「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這兩個獎項,基本就是奧斯卡最高配置了。 看過都說牛。
  • 《寄生蟲》在奧斯卡大勝,國人為何騷動?
    《寄生蟲》不是從奧斯卡才開始獲獎的。,《寄生蟲》在奧斯卡的成功對國產影片來說,都是不能企及的。文化影響來自於政治影響。在長達千年的時間內,整個朝鮮半島都是中國的藩屬國。即便到了現代,朝鮮和韓國分別成為獨立的國家。但在一定意義上,國人的潛意識裡仍然會對其有傲慢的情緒。諸如「棒子」之類的稱呼,可見一斑。
  • 總評奧斯卡:選擇韓國電影《寄生蟲》,奧斯卡金像獎顛覆自身了嗎
    因為《寄生蟲》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所創造的歷史時刻,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也變得格外有話題性。大概這就是為何《洛杉磯時報》資深影評人Justin Chang認為:是奧斯卡更需要《寄生蟲》改寫歷史,而不是後者更需要前者的加持。
  • 奧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蟲》
    《寄生蟲》拿下四項大獎:最佳原創劇本獎、最佳國際電影獎、最佳導演、最佳影片。一年一度的奧斯卡頒獎典禮又來了!今年開場有什麼大驚喜?哈哈哈哈!本屆奧斯卡,《寄生蟲》拿下四項大獎:最佳原創劇本獎最佳國際電影獎
  • Netflix:《羅馬》《玉子》是《寄生蟲》獲得奧斯卡的「功臣」
    今年2月第92屆奧斯卡頒獎禮上,韓國電影《寄生蟲》無疑是最大的贏家,不僅成為成為首部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的非英語片,同時還拿下了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和最佳國際電影獎。
  • 《寄生蟲》讓奧斯卡更「國際化」了嗎?
    至於獎項,也許已經不再是奧斯卡最大的看點,正如今年的頒獎季到來的時候,已經沒人記得去年的獲獎作品其實是平庸的《綠皮書》。「奧斯卡」獎從來不是頒給那些標新立異的藝術電影,而是重視所謂藝術和商業的平衡,從這點上看,《寄生蟲》可謂是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