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的第一】第一艘無人飛船「神舟一號」

2021-01-18 央視網
【新中國的第一】第一艘無人飛船「神舟一號」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8月01日 15:01 A-A+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載人航天工程是中國航天史上規模最大、技術最複雜,安全性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紀重點工程,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1992年起步,從無人飛行到載人航天,從飛天夢圓到艙外活動,從單船飛行到組合體穩定運行,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系列報導《新中國的第一》今天帶您走進我國第一艘無人飛船「神舟一號」。

1992年9月21日,中央決定 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上馬,工程代號「921」。作為我國空間科學實驗的重大戰略工程之一,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最終確定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原院長 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 戚發軔:第一步叫載人飛船階段,第二步叫空間實驗室階段,第三步就建立咱們自己的空間站。就是說人上去回來並不是目的,人上去不僅要回來,而且回來之前呢能夠在艙外活動,能夠修理組裝空間站。

留給中國航天人的時間十分緊迫,面對「保8爭9」的軍令狀,就是爭取1998年,確保1999年成功發射第一艘無人飛船。他們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原院長 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 戚發軔:按照我們的程序,地面試驗做完了以後,暴露的問題,解決了再重新設計一個,那才能夠叫上天的正樣。(1998年)11月份了,明年發射就要來不及,我們想那不能把我們地面做試驗的這個飛船改裝成為一個明年的試驗飛船神州一號,還是有根據的,載人航天人命關天,但是也有一點大膽。

飛船不僅要經受零下100多度的嚴寒,還要在返回時耐受大氣摩擦產生的2000多度的炙烤,飛船外殼不能有絲毫的縫隙。下落的過程中,最關鍵的就是要在預定高度分秒不差地展開巨傘拉住正在向流星一樣砸向地面的重達三噸的返回艙。面積達1200平方米的巨傘,只能由紡織廠特殊加工,不能有一絲一毫的破損是最基本的要求。一個縫紉女工一年只能做出一副。現在很多人還不知道,當時飛船中大部分的重要部件都沒有備份,質量必須確保萬無一失,就連極小概率的失誤都不允許出現。這背後是全國110多家科研院所、3000多個協作單位,數十萬科研人員近十年的全部心血。

「神舟一號」進入太空,飛行21小時後返回地球,成功降落在內蒙古中部地區的著陸場。此次飛行試驗成功驗證了飛船關鍵技術和系統設計的正確性, 考核了飛船系統的艙段分離技術、調姿制動技術、升力控制技術、防熱技術和回收著陸技術等五大關鍵技術的可靠性,是中國航天史上又一次「零」的突破。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原院長 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 戚發軔:我們從太空回來那些技術我們經過地面試驗,做的應該說是完美無缺突破了。而且很過硬。「神舟一號」,是我們載人航天圓滿的第一步,從無到有。

從「神舟一號」發射成功,中國開始了圓夢九天的壯麗起飛。在隨後的幾年中,神舟二號、三號、四號無人實驗飛船全部獲得成功。星空浩瀚無比,探索永無止境。天地往返、出艙活動、交會對接、航天員駐留,這一系列激動人心的太空活動標誌著中國已經建立了比較完整的載人航天體系,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基礎技術的國家。

2001年1月10日1時0分 「神舟二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2002年3月25日22時15分 「神舟三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2002年12月30日0時40分 「神舟四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2003年10月15日09時0分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相關焦點

  • 神州一號飛船
    神舟一號飛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載人航天計劃中發射的第一艘無人實驗飛船,飛船於1999年11月20日凌晨6點30分在酒泉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承擔發射任務的是在長徵-2F捆綁式火箭的基礎上改進研製的長徵2號F載人航天火箭。在發射點火十分鐘後,船箭分離,並準確進入預定軌道。
  • 從1999年的神舟一號至今,我國載人航天經歷了幾個發展階段
    神舟號飛船第一階段:發射無人試驗載人飛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試驗性載人飛船工程。從1992年的載人工程計劃開始,至1999年11月,「神舟」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場發射升空,經歷了7年的時間,我國的第一艘試驗性飛船真正的發射升空,標誌著我國載人航天技術獲得了新的重大的突破,為我國的載人航天拉開了序幕。神舟一號飛船,當時我國的條件艱難,所以船上所配備的設備和軟體都和簡單,例如其中的軌道艙除了安裝有分離的供電設備外,便沒有其他設備了,只起到配重的作用。
  • 參考日曆|「神舟號」發射成功後,境外媒體這些預言都成為現實
    參考消息網11月20日報導20年前的今天,中國發生了一件舉國歡慶的大事——1999年11月20日,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發射成功。神舟一號成功發射後,引發境外媒體爭相報導。小編注意到,在20年前的《參考消息》報紙中,境外媒體更習慣稱呼其為神舟號。證明實力 弘揚國威對於神舟號的升空,境外媒體首先注意到的是中國航天的快速發展。
  • 神舟一號推進艙實物首次在滬展出,還能看到長二丁發動機殘骸
    想親眼看一看神舟一號推進艙的原型實物嗎?12月18日在滬開幕的「星際計劃」上海太空科普創新集市上,神舟一號推進艙、長二丁運載火箭一級液體發動機實物(殘骸)首次在國內公開展出。太空育種展箱為了這次展覽,工作人員還用顏料將太空葫蘆繪製裝飾成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神州飛船與天宮對接的形狀,看上去妙趣橫生。神舟一號推進艙亮相而作為本次展覽的最重量級展品,神舟一號飛船推進艙實物也首次公開展出。
  • 護航11名航天員進太空 神舟團隊二十載書寫驕人成績
    將6艘載人飛船、5艘無人飛船和2個空間實驗室順利送入太空;護航11名中國航天員、14人次完成太空之旅——神舟二十載 問天不停歇(講述⋅特別報導)築夢太空,問鼎九天。1999年11月20日清晨,神舟一號飛船發射,我國載人航天大幕徐徐開啟。
  • 中國曾用13年的時間,發射6艘神州載人飛船,至今為何沒有下文?
    說到載人飛船,全球範圍內應該屬前蘇聯最早,該國是全球第一個將太空人送入太空的國家。隨後便是全球第一個登上月球的美國,可以說在載人航天領域,美蘇兩國可謂是開啟人類新的探索方向。隨後中國在1992年正式提出載人航天工程,也就是所謂的「921工程」。
  • 第一顆原子彈到第一艘神舟飛船,父親的禮物成就中國「馴火者」
    梁思禮中學畢業赴美留學,25歲歸國為國效勞,從「兩彈一星」到「神舟」工程……此後86年,陪伴梁思禮的是父親留下的禮物。二十天後,就在「克利夫蘭總統號」即將靠岸時,「新中國成立」的消息響徹長城內外。梁思禮將手中的禮帽拋向天空,欣喜若狂朝對岸眺望。「碼頭上,白髮蒼蒼的老母親顫抖著,含著熱淚,用雙手迎接我。我知道祖國母親也在張開雙臂,等著我。」歸來前的煎熬,歸來時的喜悅,永遠刻在梁思禮心上。每回憶一次,梁思禮便哽咽一次。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運抵湖南韶山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運抵湖南韶山。韶山市委宣傳部供圖中新網韶山12月20日電 (付敬懿)12月20日,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經過兩天的運輸,順利從北京運抵湖南韶山,今後將長期借用給湖南,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進行展覽。
  • 四子王旗迎「嫦五」 11次神舟飛船返回艙均在此著陸
    與神舟飛船返回艙相比,嫦娥五號返回器體積只有其約1/7,著陸面積卻是其16倍。在冰天雪地的夜間尋找如此小的目標,難度比飛船返回艙回收更高。  「在歷次神舟飛船返回任務中,四子王旗著陸場系統都表現得很好,可以說是經驗豐富。」航天技術專家、空氣動力學家黃志澄說。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從北京運抵韶山
    12月20日上午10時16分,經過兩天的運輸,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從北京運抵韶山,今後將長期借用給湖南,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進行展覽。
  • 神舟系列11位航天員都是什麼軍銜?8位少將,2位上校,1位中校
    神舟飛船是中國自行研製,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達到或優於國際第三代載人飛船技術的飛船。從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號無人飛船在甘肅酒泉騰空,到2016年11月18日神州十一號載人飛船順利著陸,中國的航天事業取得的輝煌成就,勢必會永載史冊。
  • 你好,「天問一號」!小火星你是否有很多問號?
    1999年11月20日 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一艘試驗飛船 >「神舟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成功發射升空 遨遊太空21小時後 飛船順利返回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交接:安家毛主席故鄉
    據中國載人航天官方消息,2020年12月25日上午,毛澤東主席誕辰127周年來臨前夕,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交接儀式在湖南韶山舉行。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高約2.6米、直徑約2.4米,重量2噸多,此前曾在多個重要展覽中對外展出。 本次交接後,返回艙將長期展陳於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 50年前的1970年7月14日,毛主席親自批准「曙光一號」載人航天計劃。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已運抵湘潭韶山,快來一飽眼福!
    大家還記得神舟十號載人飛船的光輝歷程嗎?下面由小編帶大家回憶一下:2013年6月11日,聶海勝、張曉光和王亞平3名航天員搭乘神舟十號飛船出徵太空,並在軌飛行15天,這是我國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第一次進行應用性飛行。
  • 「神舟一號」差點滯留太空?
    1999年11月20日,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將神舟一號試驗飛船成功送入預定軌道,我國載人航天工程首次飛行試驗成功。談及「神舟」,這個名字不僅代表著「神州大地」,還有著「神奇的天河之舟」的意味。今天,邱小姐就和大家一起,回到載人航天旅途的起點,探索「神舟一號」背後的故事!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落戶」韶山向大眾展陳
    今天(20日),經過兩天的運輸,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從北京運抵韶山,今後將長期借用給湖南,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進行展覽。2013年6月11日,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搭乘神舟十號載人飛船由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抵達韶山!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抵達韶山!2013年6月11日,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搭乘神舟十號載人飛船二號F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神舟十號載人飛船入軌後,於6月13日與天宮一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
  • 神舟五號_中國臺灣網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是在無人飛船基礎上研製的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可搭載一名航天員,在軌運行一天。整個飛行期間為航天員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條件,同時將航天員的生理數據、電視圖像發送地面,並確保航天員安全返回。飛船由軌道艙、返回艙、推進艙和附加段組成。飛船的手動控制功能和環境控制與生命保障分系統為航天員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 淘寶多家網店出售神舟十號飛船模型 均不是正品
    剛傳出神舟十號飛船6月中旬擇機發射的消息,網上立即就有多家網店出售神舟十號飛船模型,甚至連神十與天宮一號對接成功的模型也都有售。昨天,銷售正版神舟系列模型的航天商城的工作人員表示,目前「神十」模型正處於預售階段,要到6月中下旬才能發售,網上在售的神十模型現貨都不是正品。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永久「落戶」韶山向大眾展示
    2020年12月20日,經過兩天的運輸,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從北京運抵韶山,今後將長期借用給湖南,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進行展覽。2013年6月11日,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搭乘神舟十號載人飛船由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發射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