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時隔六十八年,生未同衾,死則同穴,他們終於在一起了

2020-12-25 每天讀點故事

本篇內容為虛構故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楔子

林芷這次採訪的對象有些特別。

時年43歲的傅如鬱小姐無疑是當今文壇風頭無二的才女,傳聞中她性格孤僻,這次卻不知怎麼,竟點名要了林芷這個小新人。

見面那天傅如鬱身著一襲白旗袍,清新淡雅,似院中一株沾著清晨露水的白薔薇。

「林小姐,想聽故事嗎?」

林芷抬起頭,看到傅如鬱疏離的眉,冷淡的眼。她淺酌一口花茶,玻璃杯中泡開的玫瑰花紅得豔麗,愈發襯得一身素白的她清冷得出塵。

這讓她將採訪計劃拋之腦後,只想聽眼前這個女子說的是怎樣一個動人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民國三十七年。

冬月廿三這天,恆盛輪船公司和匯齊銀行籤署了合作協議。

消息見報後,街頭巷尾議論紛紛,都說怪不得季家胃口突然變得這麼大,原來是拉了白氏做靠山。

季家包下中央飯店,請了一眾有頭有臉的人物。

作為白家的獨女,白瑾自然是要到場的。外界盛傳白家千金空有漂亮臉蛋,卻是繡花枕頭一包草,中看不中用的。不過誰教她命好,坐擁白家這座金山,就衝這,不知多少公子哥上趕著對她大獻殷勤。

此時的白瑾已經記不清拒絕了第幾個邀她跳舞的人了,她獨自坐在角落裡,滿心焦躁地絞著手指,盼著舞會趕緊結束。模模糊糊中,仿佛聽見有人在叫她:「白小姐。」

她抬起頭,熟爛於心的那套說辭便脫口而出:「不好意思,我不會跳舞。」

那人微微一愣,隨即笑了:「不好意思,在下也不是來請白小姐跳舞的。」

「我只是想認識一下白小姐。」他伸出右手,「季川。」

「白瑾。」她輕輕回握了一下。

他的掌心很溫暖,而她手指冰涼,稍稍觸碰後就想鬆開。

那人卻不讓她如願,用了幾分力氣握住她的指尖,眼裡有深沉的笑意:「很高興認識你,白小姐。」

後來在季宅與平日交好的小丫頭閒聊,她才得知這人原來是季家的二公子。

不過是私生子。聽說是季先生當年在公館裡養了個歌女,紙包不住火,傳到了季太太耳朵裡。結果那女人不但沒做成姨太太,還差點搭上自己跟肚子裡的兩條命。現在那女人得病死了,才把人給接來。

那丫頭明明年紀還幼白瑾兩歲,說話卻很老成:「到底也是我們先生親生的。雖比不得我們大少爺,也多少疼一點。」

白瑾第二次遇見季川,是在季宅。

她母親要她送去戲票,季太太不在,白瑾也不願多待,託了話給傭人就出來了。

路過花壇時,她注意到那人在草坪上支了架子和畫板。腳下便不自覺改了方向,等站到他身旁時,情不自禁發出一聲感嘆。

一幅黃昏風景畫儼然成形,畫中景亦是眼前景,落日餘暉中一片金光璀璨,前有碧桐後有翠竹,藤蘿掩映梧竹致青,深院孤亭相映成趣,當真美極。

季川似乎渾然不覺,白瑾也忘了時間,只顧盯著畫瞧。

日將西沉,天色垂垂暮已時,握著畫筆的人毫無預兆地出聲:「白小姐,季某能提個不情之請嗎?」

她一驚,下意識發出了一聲疑惑的「嗯?」

「白小姐可有興趣做季某的畫中人?」他提筆在右上角落下一處,一輪落日便在那棵梧桐的梢頂上現出搖搖欲墜的模樣,「一直很想嘗試肖像畫,可是總遇不見合適的人。」

他懸腕停在半空中,聲音沉沉,一如這暮色:「我覺得白小姐是那個人。」

講到這裡時,傅如鬱停下來抿了口茶,聽到興頭上的林芷迫不及待地追問:「然後呢?她答應了嗎?她答應做他的模特了嗎?」

她微微一點頭:「她答應了。」

三日後的下午,白瑾如約而至。

季宅最不缺的就是空房間,季川把其中小小一間改成了自己的畫室。說是畫室,不過徒有四面牆壁,朝北向上開了一扇小窗。

季川提筆作畫時,她就半倚在窗邊。這簡室雖陋,身處三樓的視野卻很好,從窗裡望去,不僅是季家庭院,附近的街道建築也能盡收眼底。

看到國立中央大學那標誌性的圓頂,她興致突起:「之前看你穿的制服,你是中央大學的學生嗎?」

「是。」

「你們學校裡是什麼樣子的?好看嗎?」

他停下筆,畫中女子的輪廓已有了大概。抬頭看到她已經轉過身來,正滿懷期待地看著他,眼睛亮亮的。

「你想看嗎?」

「想,」她忙不迭地點頭,「我真羨慕你們,可以上大學。我爸爸還是老古董一樣,現在什麼年代了,卻只叫我上女塾!」

「我帶你去看,好不好?」

她猶豫了片刻,然後毅然將父母平日裡的叮囑拋到了腦後。

從窗口眺望到的中央大學看似很近,實際上也隔著幾條街的距離。她不敢驚擾司機,季川就在路邊招了輛黃包車。這種背著人偷偷溜出來的經歷她沒有體驗過,坐在車上看著季宅在身後越來越遠,心裡既忐忑又緊張。

而當她真正踏足肖想已久的校園時,那一顆心裡便只剩下了乾淨的歡喜。

今天是入冬以來難得的大晴天,仰起臉,陽光溫柔地跳進眼裡,空氣裡有暖洋洋的棉花味道。走在林蔭小道上,腳下不時傳來踩碎樹葉的噼啪聲,就連頭頂梧桐樹光裸的枝幹在她眼裡都成了另一種風情萬種。

有女學生結伴迎面走來,清一色齊耳短髮,藍色棉布短襖配一襲黑布裙,顯得活潑又俏麗,看得她心下一陣豔羨。

她是多麼想要成為他們其中的一員,明豔的,朝氣的,蓬勃的,像一株株向日葵朝著太陽。而不是去參加那些虛假的舞會,永遠都是阿諛奉承後的諷刺銳笑,溫文爾雅後的物慾橫流。

從正門出來時,天色已經不早。

白瑾正左顧右盼著哪裡能招到黃包車,季川指了一指不遠處正「哐當哐當」緩緩駛來的電車:「白小姐,你想不想乘電車?」像是故意引誘她一般。

白瑾看了一眼電車,又微微仰臉望向他,沒有說話。

轉眼間電車已到了跟前,而他做了一個讓她終身難忘的舉動。在那電車都沒有停的時候,他牽起她的手看準時機一步登了上去。電車雖慢,可站上車的白瑾還是被剛剛那瞬間的驚險嚇得花容失色。

趕上傍晚時分的下工潮,電車上沒有空位置。他便讓她抓住欄杆站在座位旁,自己擋在她前面,將她護在自己跟座椅之間。

終於緩過神來的白瑾略微惱怒地瞪了他一眼:「你怎麼都不跟我說一聲?剛才……」

電車在這時候停站,她身後座位上那個人站起來要擠下車去,車裡空間狹小,冷不丁推得她向前踉蹌一步,撲進季川懷裡。

他及時伸手攬住她的腰,穩穩接住她。停站時上車下車的人不少,車廂一時混亂起來,他將她圈在懷裡,伏下身在她耳邊說道:「你別怕,有我在,我不會讓你有事的。」

她愣一愣,隨後嘟囔了一句:「儘是瞎說。」臉卻迅速燒了起來。

可能是窗外殘陽似血,像在他的眼底燒起了一把火,那把火太大,從她的臉上一直燒進了她的心裡。季川看不清她低著頭時的神情,但她害羞時連耳朵尖都泛出可愛的粉紅。

她於他,溫軟得像冬日裡的一抹暖陽。

近來上白家登門拜訪的人多了不少,白太太鋪開一桌的大紅帖子,滿臉喜氣地喚白瑾來看。

她懶得瞥一眼:「現在談婚論嫁也太早些。」

白太太強行把她拉來按在沙發上,「大姑娘還不準備準備。你瞧瞧那立新絲廠,他家姑娘跟你一般大,現在都懷上了!還有萬華百貨的李家二小姐,上個月出的門!」

白瑾壓根一點沒聽進去,眼睛掃到桌上季家送來的兩張名帖,又瞧見其中一張右下角一個小小的「川」字,便伸手拿起來。

被她母親撞見了,招來好生一頓嘲諷:「哼,也不知道送帖子的人怎麼辦的事。要季家的名帖,好好地又把他的生辰八字送來做什麼。一個歌女私生的,別說上不得臺面,還嫌晦氣!」

白瑾依舊沒聽進去,手指撫上那行秀麗的蠅頭小楷,心裡暗想:快到他的生辰了啊。

那一日,她託人在他的畫室留下一張紙條,約他戌時湖邊見。

季川到的時候看見岸邊石塊上一個小小背影,三月初依舊有些寒風料峭,她裹著件毛茸茸的雪白披肩,從背後看去像個小雪球。

聽到身後的動靜,那個小球動了動,轉身時露出懷裡抱著的蛋糕。

「你這是?」

「你該不會連自己生辰都不記得了吧?」她拆開盒子上的絲帶,一個裱花精緻的蛋糕出現在面前。看向他的眼中一片赤誠,像個討要誇獎的孩童,「怎麼樣?好看嗎?」

他說好看,她便眉眼彎彎地笑起來。

點燃一根紅燭,她攔住立時要吹滅的季川:「要許願啊,許完願再吹蠟燭,願望會靈驗的。」

「真的?」

她捧著蛋糕,急切切地催他:「真的!現在西洋人都這麼慶祝。你快許一個,這蠟燭都要……」

「那我許願希望以後每年的今天,白小姐都能在我身邊。」

她沒說完的話戛然而止。

蠟燭在晚風中搖曳不止的那點微光,離得太近,朦朧月色下她甚至能看清他眼角隱隱的幾道細紋,他嘴角上揚的幾分弧度。

溫柔得像春日裡的一汪湖水。她感受到自己胸腔裡那顆砰砰跳動的心。

她聽到自己心裡有個聲音問:白瑾,你動心了嗎?

許完願,看她一直定定地捧著蛋糕一言不發,季川湊上前吹滅已經快燒到底的蠟燭。見他靠近,白瑾下意識後退了下。他們坐的石頭本就勉強容下兩人,她這下動作一大,不但蛋糕栽了,還連帶著自己也搭進了湖裡。

這戲劇化的一切發生得極快,幸而季川反應也快。作觀賞用的人工湖不深,等他將她從湖裡撈起來時,那水也不過剛剛沒過他的胸口。

她的腦袋抵在他的肩窩處,像一隻受驚的小獸躲在他懷裡,他焦急地詢問她有沒有嗆著水。

他感受到脖頸處她溫熱的呼吸,若即若離,輕柔得像一根羽毛掃過。她說話帶了點鼻音,聲音囔囔,是很委屈的腔調:「那蛋糕還一口沒吃呢。」

他終是忍不住了,哈哈大笑起來,將懷裡的人抱得更緊了些。

她也笑起來,伏在他胸口聽著耳畔他的心跳聲,感受著兩個人第一次這麼靠近,連心跳似乎都在同一頻率。即使渾身溼透,她也不想撒手。

她聽到自己心裡有個聲音答:是,我動心了。

不過接下來的事情就沒那麼美好了。

白瑾被帶回家換了乾淨衣服後,就受到一頓「嚴刑拷問」。她自然不敢老實交代,所以就編成是她到湖邊散心結果失足跌了下去,幸好季川路過將她救起。

可即使是這樣的謊話,也讓她那古板的父親氣得渾身發抖,白太太則捏著手帕坐在一旁,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哭訴「幸好你這丫頭命大!」、「要真出了什麼事,你可讓我怎麼活!」之類。

哭夠了,她又把矛頭對準了季川:「呸,我就知道那個季川不是什麼好東西!遇上他準沒有好事,你以後離他能有多遠就有多遠!」

不過這番三令五申在白瑾全成了耳旁風。季川約她在咖啡館見面時,她依舊答應得毫不猶豫。

再次面對面時,白瑾想起那夜他的懷抱,臉便染上一層紅暈。

季川注意到了,卻怕她是那天被冷水凍出了病,想試試她額頭的溫度。沉浸在小心思裡的白瑾看到他伸手過來,向後縮了縮。

她這一退,季川那隻手伸也不是收也不是,就這樣堪堪停在了半空中。

相關焦點

  • 來稿 |生當同衾、死亦同穴——父母那般的愛情
    一見鍾情就在他們兩個之間發生了。 那天過後,母親按捺不住心中的愛意,到處打聽父親的消息,終於打聽到父親住在與她隔江相望的村子裡,姓王,名順成。她想,這個名字好極了,順利而成功,不過管它呢,就算他叫王二狗,她也要嫁給他了,她是那麼得愛他。 父親也很喜歡母親,但他克制著自己的情感。
  • 你若不離,我便不棄;生亦同衾,死亦同穴
    你若不離,我便不棄;生亦同衾,死亦同穴——記大關縣天星鎮南甸村劉享武彭興珍60餘載相濡以沫的愛情故事這句樸實的言語從八十一歲高齡的劉享武老人口中說出時,在這個物慾橫流的年代裡,更感覺到劉享武和彭興珍兩位老人的愛情故事是無比的堅貞和不渝。大關縣天星鎮南甸村沙壩村民小組是一個綠樹成蔭、群山環抱的村落,這裡的山高大巍峨,正是這樣高大挺拔的山峰,孕育了村民劉享武和彭興珍誓死不渝,生亦同衾、死亦同穴的愛情故事。
  • 生則同衾,死則同穴:合葬之爭,清官難斷家務事!
    自古以來,如果說「和你一起慢慢變老/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最浪漫的事兒,那麼「生則同衾,死則同穴」便是一份真愛的完美收官了。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人這一輩子,能遇上一個真愛的另一半已是難能可貴,更何況長相廝守白頭到老了。因此,半路夫妻與重組家庭亦是屢見不鮮。也因此,就出現了不少清官亦難斷的家務事兒。
  • 生同衾,死同穴,子君俊生做不到的,這對兒蝦卻做到了
    電視劇《我的前半生》剛完結,俊生與子君的故事讓多少人唏噓——一生一世的愛情固然美好,但有多少敵得過歲月的蹉跎。人類社會發展到當下,「執子之手,與子攜老」的浪漫童話越發稀有而珍貴。而在普遍沒有一夫一妻制約束的生物界,卻有一種動物終生堅守著「生同衾,死同穴」的忠貞信念,活成了深海中的情種。這種動物叫做儷蝦,「伉儷情深」的儷。
  • 民國挺剛烈一女子:生不能同衾,死後必須同穴!
    宋美齡與譚祥曾一起留學美國,二人性情相投,過從甚密。論輩分,譚祥應為宋美齡的幹侄女。 1930年9月譚延闓去世。死前,他囑託蔣、宋為女擇婿。 蔣、宋放眼四周,認為陳誠是最佳人選。此時的陳誠,年33歲,戰功顯赫,是已得兩枚勳章的年輕將軍,堪稱年輕有為。如果讓譚、陳合璧,豈不既可完成譚延闓的囑託,又可大大加強陳誠對自己的忠誠。
  • 生同衾,死同穴!從北宋古墓發現的「過仙橋」閒說古代喪葬形式!
    其實中國古代「生則同衾,死則同穴」的愛情以及喪葬觀念由來已久,據考古資料,處於母系氏族社會時期的磁山文化(磁山文化遺址,位於河北省南部武安市磁山村,距今約10300年)、新石器時代的裴李崗文化(裴李崗文化,位於河南新鄭的裴李崗村,距今8500年 ~ 7000年)時期就有少數合葬現象。
  • 王閏之:生同衾,死同穴
    前有德才兼備的愛妻王弗、後有善解人意的寵妾王朝雲,蘇軾口中這位「嗣執罍篚」擅長炊茶採桑的村婦繼室王閏之,憑何能完美逆襲,使得大文豪蘇東坡與其生同衾,死同穴呢? 作為蘇軾背後的女人,王閏之散發出的母性光輝,在歷史的畫卷中熠熠生光。她用一生的默默付出,詮釋了人間有味是清歡的真諦。
  • 《權力的遊戲》中的瑟曦與詹姆,生而「連體」,死而同穴!
    這樣就註定了二人在這段感情關係中,不夠對等,在第七季的末尾,詹姆終於狠心離開了瑟曦,獨自前往北境對抗異鬼,去尋找自己心中那份遺失已久的騎士精神!瑟曦曾說過,她與詹姆是分成兩半的同一個生命,共享同一個子宮,當他們二人結合時,她才覺得自己完整。瑟曦與詹姆的感情基礎,出於雙胞胎的親切感,以及母親喬安娜去世後,姐弟倆在心靈上的相互依靠。
  • 吳文藻與冰心—《生同眠,死同穴,生生世世都要在一起》
    真的很有韻味,猶如傲立的梅花在淡淡的開放,思緒在時間裡蔓延開來,直到在一九二五年,冰心與吳文藻同在綺色佳城的康耐爾大學補習法語,當兩人發現居然再次在同一所大學相遇的時候,簡直驚訝的要跳了起來,命運的神奇讓兩人無法拒絕這番好意。
  • 錢皇后——生同衾,死同穴
    在朱祁鎮向他告別,準備出徵的那個晚上,沒有人知道他們之間說了些什麼,但我相信,這位妻子會像所有普普通通的出徵士兵的妻子一樣,囑託自己的丈夫要保重身體,注意安全,並說出那句曾被說過無數次,但仍然值得繼續說下去的話:「我會等你回來的」。        1449年7月,蒙古瓦刺部首領也先率軍犯明,英宗親徵被俘。英宗被俘的消息傳入京城。皇帝既成了人質,也就再說不得天朝上國的話了。
  • 「段志高」韓非,啼笑皆非演《喬老爺上轎》,與妻生同衾死同穴?
    、徐崢、周星馳……我們不知道喜劇人的人生是否都充滿了喜劇,但我們卻在他們的作品中看到了歡笑1959年,他出演的《喬老爺上轎》,便是給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匪夷所思的故事1949年,兩人在出演《哀樂中年》中相識,不久後便喜結良緣,並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兒子韓偉,他們的婚姻或許也有過磕絆,但卻最終選擇了相依相守。
  • 【可抒讀詩】何處更同衾
    陳可抒的匿名網友說,這首詩深切地描述了長孫佐輔在一個悽迷的秋日痛別友人的情景。開頭便寫「相見又相別」,開門見山,立刻給人一種高屋建瓴的感覺。所以,這一聯的描寫很有意思:本來是無聲無息飄落的葉子,卻是有「淅瀝」的聲音的,本來應該彈奏鳴響的琴,卻是因為知音不在而悄然無聲,這樣「錯位」的描寫無疑更有藝術感染力。「獨隨孤棹去,何處更同衾。」結尾就是一聲嘆息了。
  • 梁莊王伉儷:低調典雅奢華驚豔世界,悽美愛情故事催淚煽情
    鑲嵌世界各地寶石的帽冠一塊王妃的墓誌《大明梁莊王妃壙志文》中則記載了一個悽婉的愛情故事:梁莊王朱瞻垍撒手塵寰,可這對剛剛在一起生活了7年,年僅28歲的王妃魏氏來說,卻是一種無法承受的痛苦他22歲一直未再娶,有一天說跟王府裡人說想要結婚,看上個女孩。王府人一打聽,樂了。原來是,城南一個小公務員,魏家的女兒。他們說,這家門庭太低,她爸最多才相當派出所,還是副所長。您喜歡她呀,我們幫您把她弄過來就是,他爸官職低微,她不配做王妃的。這輩子恐怕唯一怒斥手下就因為這。梁王說,我偏要明媒正娶,什麼叫弄過來!
  • 宋慶齡死後和保姆一起安葬,卻不願與孫中山合葬?
    宋慶齡與孫中山 「生則同衾,死則同穴。」是對戀情最美好的希冀。所以人們都希望埋葬到一起,好像身體的相觸能拉近靈魂的離。 可是宋慶齡和孫中山那麼相愛,為什麼沒有葬在一起呢? 比相愛的時光更長的是兩個人的年齡差 孫中山是宋家的世交,那個時候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剛剛勝利,苟延殘喘的大清王朝終於轟然倒塌在歷史的塵埃中。
  • 深海裡的美麗與浪漫 ——偕老同穴
    「偕老同穴」——與子偕老,生死同穴,聽上去就很美好,這是否只是一個用來形容美好愛情的詞彙呢?其實不然,在海洋生物研究者的詞典裡,「偕老同穴」指的是海綿動物。海綿起源於約5.41億年前的寒武紀,生長在淡水或海洋環境中。
  • 雍正帝後宮第一人,生同寢,死同穴,被放在心尖上的敦肅皇貴妃
    殘害有孕的妃嬪,插手朝政,賣官牟利,跟皇后作對,不把中宮放在眼裡,但是這麼一個人,卻深深的愛著皇帝,愛著皇帝的她,卻在毫不知情中長期使用皇上所賜的香料"歡宜香"而導致多年不孕,最後一系列壞事被爆出,東窗事發,被降為答應,冷宮裡的她,知道了歡宜香的真相,觸柱而亡,一代佳人,香消玉殞,和紅顏一起消失在風裡。而歷史上的年妃,就是敦肅皇貴妃?又是怎樣的一個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