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挺剛烈一女子:生不能同衾,死後必須同穴!

2020-12-28 騰訊網

在無邊的黑暗裡,眾多的未解和神秘靜靜的守候,等待那支探索的火炬亮起,讓我們一起開啟探索歷史的旅程!

1932年元旦,上海一家豪華的飯店裡正在為一對新人舉辦婚禮。新郎是民國史上赫赫有名的風雲人物陳誠(字辭修)。自古英雄配佳麗,含苞欲放的新娘名叫譚祥(又名曼恰),是湖南督軍兼省長譚延闓的三女。讓人感興趣的是,這「千裡姻緣」還是由蔣介石、宋美齡做的月老呢。說起來,其中還有一段頗為曲折的經歷。

陳誠、譚祥

那是11年前,擔任中華民國非常大總統的孫中山,出面做媒,欲將妻妹宋美齡介紹給喪偶的譚延闓作續弦。譚以自己年老多病辭謝,並拜宋母為乾娘,認宋美齡為乾妹。

後來,譚延闓應蔣介石之邀為蔣宋聯姻作冰,成全了蔣介石、宋美齡的姻緣。宋美齡與譚祥曾一起留學美國,二人性情相投,過從甚密。論輩分,譚祥應為宋美齡的幹侄女。

1930年9月譚延闓去世。死前,他囑託蔣、宋為女擇婿。

蔣、宋放眼四周,認為陳誠是最佳人選。此時的陳誠,年33歲,戰功顯赫,是已得兩枚勳章的年輕將軍,堪稱年輕有為。如果讓譚、陳合璧,豈不既可完成譚延闓的囑託,又可大大加強陳誠對自己的忠誠。

1931年春天,在蔣、宋的精心安排下,陳誠與譚祥在一列南去的列車上「邂逅」了。

倆人可謂是一見鍾情,一個是身著戎裝、足登高筒皮靴,濃眉大眼、五官端正的威武軍人;一個是脈脈含情、溫柔典雅、聰慧俊秀的東方少女。真是天造一對,地設一雙!

將軍與美人,在和諧的樂曲中,憧憬著他們的未來。

初次見面後,他們之間,便開始了頻繁的鴻雁往來和電話聯繫。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13年前,陳誠已在家鄉青田縣和昊舜蓮締結連理。新娘昊舜蓮是中國典型的傳統婦女。雖然不是自由戀愛,但新婚燕爾,卻也甜甜蜜蜜。

陳誠

大丈夫志在四方。婚後不久,陳誠就遠離家鄉考入杭州體育專門學校。依靠妻子的資助,陳誠完成了學業。妻子在家一心一意侍奉公婆,承擔家務,使他放心在外讀書。陳誠感激妻子,但感激與愛情之間並不能完全劃上等號。

從杭州體專畢業後,陳誠投筆從戎,考進了保定陸軍軍官學校。1924年,他又進入尚在籌建之中的黃埔軍校,擔任上尉副官。隨著陳誠閱歷的增加,他的思想也在變化。他對妻子的感激在增長,但是愛情卻在衰退。陳誠是一個有抱負的人,如果將來事業發達了,免不了有許多場合需要夫人應酬,可是舜蓮這樣目不識丁的小腳女人,又怎麼能夠適應呢!

一條鴻溝赫然顯現。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歷史的烙印、社會的悲劇。

終於,一場血淚悲劇上演了。

那是1924年5月,陳誠為父奔喪回到闊別多年的家鄉常言說,夫妻久別勝新婚。可是舜蓮對陳誠表示的溫存和體貼卻遭到陳誠滿臉的冷漠甚至無端的搶白和斥責,這怎能令一個弱女子受得了呢?從未有過的委屈和羞辱使她痛哭失聲。

她想到了死。

死,是舊社會被遺棄、遭不幸的女子唯一的反抗和最終的歸宿。

舜蓮擦乾眼淚,從針線筐裡取出剪刀,凝視良久,然後閉上眼睛,咬緊牙關,朝自己的喉管猛刺下去,一時鮮血飛濺......

經過搶救,舜蓮的生命脫離了危險。然而,遠去的愛情卻再也無法呼喚回來。這血和淚不過是對逝去的愛情的祭奠。

陳誠因軍務在身,等不及舜蓮痊癒,便匆匆返回部隊。雖然,內心不乏歉疚之意。

正在陳誠為自己不幸的婚姻而愁苦時,喜從天降,命運之神將譚祥這樣一朵驕豔的鮮花送到他眼前。他真得感謝上蒼。

愛河在將軍與淑女間流淌。

陳誠深知,他同譚祥的關係,要從戀愛發展為夫妻,還有一道障礙需要拆除。他與吳舜蓮的感情越來越疏遠,但畢竟夫妻一場。要和她離異,自己必須承擔道義上的責任。

經過權衡,陳誠召來了軍需處長吳子漪。吳曾是陳誠的同學,也是舜蓮的親哥哥。他正是靠著陳誠的提攜,才升至軍需處長的位置。簡短的客套之後,陳誠便對吳子漪轉入正題:「我與譚小姐不久就要結婚,這是領袖的意思,我也不便違拗。因此,關於我和舜蓮之間的事,還要麻煩你幫忙處理。」

吳子漪略加思索,便果斷地允諾了。

吳舜蓮

為使事情更加妥順,陳誠又寫了一封情懇意切的信託吳子漪帶給杜志遠老先生。杜是陳誠父親的摯交,他在家鄉德高望重,祖上與吳家又有親緣關係。此時,請他出面協助疏解晩輩的婚姻糾葛,當有一定的影響力。

吳子漪急急趕回青田老家。先得到杜志遠老先生的首肯然後,分別做通了父親、母親和陳誠之母三位老人的工作。吳舜蓮更是個明白人,明擺著是徒有其名的婚姻,她又有啥奈何呢?她無法抗拒命運。

「辭修升官了,又有了從美國留學回來的情人,這是他的造化。我只有怨自己的命苦。」說完,吳舜蓮泣不成聲。

「舜蓮,你好好想想,需要辭修幫你解決些什麼問題。」杜志遠老先生提醒她說。

「第一,要和阿媽繼續住在一起。第二,我與辭修,生不能同衾,死後必須同穴。」

何等忠貞、樸實的要求!何等可憐、愚昧的女人!

吳子漪與杜老先生默默地點點頭。彼此會意地代表陳誠同意了舜蓮的要求。

一記手印,低低的啜泣。13年的夫妻,終於分手了。

東流逝水,葉落紛紛,時間就這樣悄悄地、慢慢地走過,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你若不離,我便不棄;生亦同衾,死亦同穴
    你若不離,我便不棄;生亦同衾,死亦同穴——記大關縣天星鎮南甸村劉享武彭興珍60餘載相濡以沫的愛情故事這句樸實的言語從八十一歲高齡的劉享武老人口中說出時,在這個物慾橫流的年代裡,更感覺到劉享武和彭興珍兩位老人的愛情故事是無比的堅貞和不渝。大關縣天星鎮南甸村沙壩村民小組是一個綠樹成蔭、群山環抱的村落,這裡的山高大巍峨,正是這樣高大挺拔的山峰,孕育了村民劉享武和彭興珍誓死不渝,生亦同衾、死亦同穴的愛情故事。
  • 來稿 |生當同衾、死亦同穴——父母那般的愛情
    母親回過頭那一瞬,見一個愣頭小夥子在呆呆地看著她,她覺得這個小夥子特帥,父親覺得那個練劍的女子美極了。一見鍾情就在他們兩個之間發生了。 那天過後,母親按捺不住心中的愛意,到處打聽父親的消息,終於打聽到父親住在與她隔江相望的村子裡,姓王,名順成。她想,這個名字好極了,順利而成功,不過管它呢,就算他叫王二狗,她也要嫁給他了,她是那麼得愛他。
  • 生則同衾,死則同穴:合葬之爭,清官難斷家務事!
    自古以來,如果說「和你一起慢慢變老/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最浪漫的事兒,那麼「生則同衾,死則同穴」便是一份真愛的完美收官了。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人這一輩子,能遇上一個真愛的另一半已是難能可貴,更何況長相廝守白頭到老了。因此,半路夫妻與重組家庭亦是屢見不鮮。也因此,就出現了不少清官亦難斷的家務事兒。
  • 王閏之:生同衾,死同穴
    前有德才兼備的愛妻王弗、後有善解人意的寵妾王朝雲,蘇軾口中這位「嗣執罍篚」擅長炊茶採桑的村婦繼室王閏之,憑何能完美逆襲,使得大文豪蘇東坡與其生同衾,死同穴呢? 作為蘇軾背後的女人,王閏之散發出的母性光輝,在歷史的畫卷中熠熠生光。她用一生的默默付出,詮釋了人間有味是清歡的真諦。
  • 生同衾,死同穴,子君俊生做不到的,這對兒蝦卻做到了
    電視劇《我的前半生》剛完結,俊生與子君的故事讓多少人唏噓——一生一世的愛情固然美好,但有多少敵得過歲月的蹉跎。人類社會發展到當下,「執子之手,與子攜老」的浪漫童話越發稀有而珍貴。而在普遍沒有一夫一妻制約束的生物界,卻有一種動物終生堅守著「生同衾,死同穴」的忠貞信念,活成了深海中的情種。這種動物叫做儷蝦,「伉儷情深」的儷。
  • 生同衾,死同穴!從北宋古墓發現的「過仙橋」閒說古代喪葬形式!
    這個新聞公布的時候,也恰逢網絡上著名的520表白日餘熱尚在,於是#北宋古墓發現過仙橋# 這一話題迅速登上了熱搜第一的位置。許多網友都在下發感嘆古人的愛情和古人的浪漫。其實中國古代「生則同衾,死則同穴」的愛情以及喪葬觀念由來已久,據考古資料,處於母系氏族社會時期的磁山文化(磁山文化遺址,位於河北省南部武安市磁山村,距今約10300年)、新石器時代的裴李崗文化(裴李崗文化,位於河南新鄭的裴李崗村,距今8500年 ~ 7000年)時期就有少數合葬現象。
  • 2女共侍一夫,卻情同姐妹,生前「三人行」,死後3人同穴
    從詩經中少年男女的青澀愛戀,到民間傳說裡的人妖相戀,再到民國戰時的大義之愛,美好的愛情故事總是吸引著人們一讀再讀,人人都渴望一段轟轟烈烈的戀愛。男女之間的愛往往緣於一次目光相接,一件巧合的小事,兩個人性格相合、志向相近,從開始的一見鍾情到後來的靈魂契合。
  • 宮二:章子怡角色的命運是因為民國女子多剛烈
    人物解讀:宮二:章子怡角色的命運是因為民國女子多剛烈 網易娛樂:章子怡演的宮二這個人物,感覺她性格上有很大的局限性
  • 2女共侍一夫,關係卻情同姐妹,生前「三人行」,死後3人同穴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民國時期的梅蘭芳,他的一生就同時擁有兩位妻子,並且這兩女共侍一夫,卻情同姐妹,甚至死後三人葬入同一墓穴。一次學習回來的梅蘭芳,在家裡花廳裡見到了一位清秀美麗的女子。她穿著藏青色短襖,襯著膚色白皙,五官精緻。兩人一見面,那女子就清脆地喊了一聲哥哥,頓時就讓血氣方剛的梅蘭芳一見鍾情了。這個女子就是王明華,後來在梅蘭芳伯父的撮合下,二人很快便結為了夫妻。
  • 錢皇后——生同衾,死同穴
    在那權力決定一切的世界中,有了皇后和寵妃的名分,有了權力,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要想穩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須消除所有的感情和同情心,變得冷酷無情。除此之外,別無他途。在我看來,這些可憐的女人們的所作所為並不是自私,而是自保。而在我們後人眼中,所謂後宮就是一筆算不清的爛帳,爭寵、奪位、爭嫡周而復始,不厭其煩,烏煙瘴氣。       而這位錢皇后,就是烏煙瘴氣的後宮中盛開的一朵蓮花。
  • 雍正帝後宮第一人,生同寢,死同穴,被放在心尖上的敦肅皇貴妃
    自己有皇上恩寵在身,平日裡飛揚跋扈,不把其他女子放在眼裡。殘害有孕的妃嬪,插手朝政,賣官牟利,跟皇后作對,不把中宮放在眼裡,但是這麼一個人,卻深深的愛著皇帝,愛著皇帝的她,卻在毫不知情中長期使用皇上所賜的香料"歡宜香"而導致多年不孕,最後一系列壞事被爆出,東窗事發,被降為答應,冷宮裡的她,知道了歡宜香的真相,觸柱而亡,一代佳人,香消玉殞,和紅顏一起消失在風裡。
  • 2女共侍一夫,卻處得像親姐妹,活著和平共處,死後3人同穴
    引言第一、第二品有四妾;第三、第四有三妾;第五、第六有二妾;第七、第八有一妾。受人景仰的著名京劇大師梅蘭芳也有兩位妻子,但是這2女共侍一夫,毫無嫌隙,卻處得像親姐妹,一家人其樂融融,美滿和諧。不僅活著和平共處,死後3人葬入同一墓穴京劇大師——梅蘭芳京劇是中國國粹,起源於乾隆時期,經過歲月洗禮一直流傳至今。是最經典的中國傳統文化代表,不僅在國內流行不衰,更是享譽全球。
  • 宋慶齡死後和保姆一起安葬,卻不願與孫中山合葬?
    宋慶齡與孫中山 「生則同衾,死則同穴。」是對戀情最美好的希冀。 人們不止要活著的時候長相廝守,還貪心的想在死後那漫長到近乎無窮無盡的時光裡繼續相依。所以人們都希望埋葬到一起,好像身體的相觸能拉近靈魂的離。 可是宋慶齡和孫中山那麼相愛,為什麼沒有葬在一起呢?
  • 故事:時隔六十八年,生未同衾,死則同穴,他們終於在一起了
    見面那天傅如鬱身著一襲白旗袍,清新淡雅,似院中一株沾著清晨露水的白薔薇。「林小姐,想聽故事嗎?」林芷抬起頭,看到傅如鬱疏離的眉,冷淡的眼。她淺酌一口花茶,玻璃杯中泡開的玫瑰花紅得豔麗,愈發襯得一身素白的她清冷得出塵。
  •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於詩詞中邂逅千古奇女子的柔情與剛烈
    當然,在這之中,最不能忽略的還有那些心思玲瓏、情思繾綣的才女,比如李清照、朱淑真。今天,我們一起於詩詞中邂逅千古奇女子李清照的柔情與剛烈。白日裡不斷遐思,轉身便遇見思念,一事一物都在提醒著丈夫的缺席;晚上萬籟俱寂,自己卻整夜無眠,感受著秋日的涼風習習,思念著遠方的丈夫。時間的推移中,不變的是刻骨的思念之苦。詞的下闋,是特寫黃昏時節,極言思念至深。
  • 2女共侍一夫,卻感情要好,生前「三人行」,死後3人同穴
    梅蘭芳將旦角這一角色的演唱和表演發揮到了極致,經過不斷揣摩和創造,讓他的表演個人風格鮮明,創立了「梅派」。梅蘭芳的代表作非常多,演繹都十分精彩,最著名的角色是楊貴妃和虞姬,他將兩位女子的絕世風採演繹到了極致。梅蘭芳先生不僅十分重視京劇的表演,對京劇的傳承和發展也十分重視。
  • 致愛情,只想與你偕老同穴
    ——偕老同穴海綿和鴛鴦偕老同穴海綿在茫茫大海中,生活著一種叫做「偕老同穴」的奇特生物。這種生物名字雖然滿是詩意,但其實就是一種多孔海綿,常於深海居住。「偕老同穴」一般可以長到25釐米,且因其骨架由二氧化矽構成,而二氧化矽又是製作玻璃的原料,故此又得名「玻璃海綿」。
  • 活動預告|民國大師們的廚房與愛,張大千的牛肉麵
    胡適太太的拿手菜「一品鍋」……在李舒新書《民國太太的廚房》中不僅有民國大師們的美味情節還有24道私房菜譜為食客們提供了親自烹製美食的機會今天我們為大家選取了書中「張大千的牛肉麵」一文先睹這位民國大師的廚房與愛  去了趟臺北。
  • 吳文藻與冰心—《生同眠,死同穴,生生世世都要在一起》
    原來是上船之前,冰心在貝滿女中的同學吳摟梅寫信希望能幫忙在船上找到她同去美國的弟弟吳卓,上船之後新鮮勁過了冰心想起這事了,就託自己的同學許地山去找吳卓,結果他一馬虎,找錯了人,把吳文藻給帶來了,望著眼前這位斯文秀氣的青年,冰心問道:「 昨晚在輪船上休息得好嗎?你姐姐來信說,你也乘這一班船出去。」
  • 【可抒讀詩】何處更同衾
    「大江秋水深」也是這樣一種深沉的感受——因為相見太短、相別之後再聚首又是奢望,所以人們的心境就像是大江秋水一樣,荒涼,深沉,好似波瀾不驚,實際卻是根本沒有來得及有多麼熱烈的反應。「悲歡一世事,去住兩鄉心。」更是集中地說明了離別的悲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