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走就走!賈玲老家那碗襄陽牛肉麵,我吃到了

2021-02-24 HANS漢聲

👀

不會還有人沒看過《你好,李煥英》吧???

眼瞅它票房節節高,截至22日狂收41億,春節檔票房冠軍讓襄陽老妹兒賈玲站上C位,也讓電影取景地從熱搜火遍朋友圈。

賈玲打排球的球場,沈騰表演二人轉的大禮堂,都在襄陽衛東機械廠取景。從年初二至今,每日遊客破萬。

襄陽市甚至開通了「衛東廠周末專線公交」,且一座難求等。

  非得是工作日的正中午,打卡C位才能這般空曠

我真的很喜歡這部電影。同款取景地 & 襄陽牛肉麵,雙重誘惑,我司襄陽籍攝影師朝我擠眉弄眼:「走撒,帶你去吃正宗牛肉麵。」

吃麵逛老廠,李煥英兒,我來了!

🍜

一個半小時動車抵達襄陽東站,直奔大名鼎鼎的「一橋頭陳家麵館」

開了60年的陳家麵館,就在襄陽著名牛肉麵一條街,橋北東路。口碑頗高的「賽家金多」,牛腩面鼻祖「鄧家牛腩」,也都聚在這條街上。

陳家和鄧家隊伍排老長,室外坐滿了人。來之前,朋友告訴我「陳家」基本都是外地遊客來吃,但仔細偷聽,發現幾乎六成食客都操著一口襄陽話,不時嘮幾句,大快朵頤。

  在襄陽,老教門街是牛肉麵的發源地,最紅火時全街被牛肉麵館佔領。如今教門街已不在,鄧家、賽家等老店搬到橋北東路,依舊紅火。

最正宗的襄陽牛肉麵,蒜瓣,牛油鹼面和黃酒,缺一不可。

但也沒有一家襄陽牛肉麵,吃出來是相同的。有的湯底牛油厚,有的入口即爆辣,還配上花式炸辣椒、滷泡菜等,風味各不同。

澆頭也頗為講究。除了基本款的牛肉牛雜,還有經典款大顆滷雞蛋,匠心款自製豆乾豆泡、鴨血、獅子頭等。

陳家的牛肉麵量足油厚,攝影師說我倆吃一碗,足夠。大白瓷碗裡麵湯紅通通,豆芽浸飽油,牛肉塊大片薄。油香撲鼻,但並不似傳聞中「牛油醇厚得會凝固在嘴唇」。

興許是襄陽人的口味不如以前重了,但不論怎麼改良,在襄陽本地吃到的面,都比外地的濃厚。

學著一旁的大爺袖子一挽,先磕蒜後吃麵,蒜瓣的辛辣在齒尖爆開,突破了牛油的厚重包圍,刺激(本人無能,遂放棄)。

  「量身定製」,是襄陽牛肉麵的特點。牛肉牛雜牛腩牛筋可以各種雙拼、三拼,不夠吃,單獨加一碗也行。

襄陽黃酒,由糯米釀造,似白米漿一般。冬天喝溫熱的,夏天喝冰鎮的,酸甜爽口,解牛油的膩。

店裡的幫手老汪告訴我,「對比起來,這都是『嫩酒』,偏甜,沒什麼度數。老襄陽人,喝的都是『老酒』,像房縣窩子酒,一口就上頭。」

吃完陳家,感覺肚裡還有點空餘,又去了隔壁賽家金多。賽家也是被襄陽朋友多次提名的店。有一說一,感覺牛油更厚足一些(僅個人感覺,歡迎科普,勿槓)

p.s 總聽襄陽小夥伴抱怨「在武漢吃不到正宗襄陽牛肉麵」,來之前我做了很多攻略,收藏了一波牛逼麵館,詳見文末TIPS。

⚽️🏐️

吃飽喝足,衛東機械廠走起。

1964年建立的衛東機械廠(現已是湖北衛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至今保留著三線工廠的古早風貌,大口號標語,巨型「又紅又專」老牆畫,掉漆的欄杆,斑駁的老磚……要不是人太多,真的恍惚穿越到1981李煥英扯證那一年。

《你好,李煥英》電影中的大禮堂、水庫、工人文化宮、職工食堂、幼兒園、籃球場等12處大場景,都在衛東機械廠的家屬區取景。

電影上映以來,高峰時每天近3萬多人來此打卡,電影裡「賈玲和陳赫躲雨的牆縫隙」拍照隊伍長8米。廠區道路嚴重堵死,大年初五工廠開工後,一度貼出告示「影響正常通行與生產,謝絕參觀」。

我的襄陽朋友阿融說,他懷疑大半個襄陽人都跑來打卡了,朋友圈每天刷不停,都是「李煥英同款」。

老廠火了,成了打卡&春遊寶地。

球場臺階上,老頭老太太們坐著乘蔭涼,放著大音響,瓜子咔咔地嗑。還有鋪上野餐墊,準備就地開餐的,嘮著嗑啃雞爪,小白狗在一旁汪汪叫。

年輕人凹著造型擺拍,小孩子嗦著冰棍,瘋跑不停。還有古早的泡泡機賣,走著走著,不時就冒出一個琉璃泡。

  正在get電影同款「躲雨場景」的一家三口。最火時,這裡拍照排長隊,且男女老少都愛往裡擠。

一路走來,碰到好幾個錄小視頻的人,還自配電影插曲「依蘭愛情故事」當作背景樂,那句「老妹兒啊~」就在空氣裡循環迴蕩,洗腦。

從球場往後走,小坡上成排的老房子,紅磚牆,石臺階。白白的早櫻,盛放滿樹,和一旁晾的花秋衣、紅秋褲和諧相映,眼球受到趣味衝擊。

我蹲在路邊啃甘蔗,偷聽居民嘮嗑。一個光頭大哥抱怨說,人太多,多到自家車都開不進來,這有啥好看的,搞不懂。我追問了句,「大哥你看到那些拍戲的人了麼?」

大哥輕笑一聲,十分不care,「拍戲那陣我天天都能看到,一大堆人啊、機器啊都在那邊,賈玲兒比電視上還胖乎。」

大哥又擺擺手,「我對這不感興趣,影響不了我打牌喝酒,一切照舊」。

這裡遊人很多。有人乘興來打卡,也有人趁放假只當去郊遊,還有人看完電影感動無比,特地帶上家裡長輩,來找找昔日回憶。

「來這轉轉真好。這個地方,感覺時間就沒走過」,錯肩而過時,聽一個阿姨說道。

除了衛東機械廠,電影取景地還有六〇三文創園、湖北化纖廠、宜城東方化工廠(也是賈玲一家曾生活過的地方)等地。據不完全考證,電影最後一家三口團聚的大長坡草地,拍攝於魚梁洲經濟開發區丹陽路來著(知道的人來給個準確說法🙋‍♂️)

///

沒趕上專線車,我一直走到最外的大路口才艱難打到車,又給我走餓了。去高鐵站前,掐著表趕去檀溪路的閆大炮麵館吃了碗豬血面。

店裡瓷磚浸油,直打滑溜,但豬血滑彈,豆泡綿韌。可惜紅糖餅賣完了,就著襄北豆奶,吸溜個滿足。打道回府。

坐在回程的車上,滿足的摸摸肚皮,看著窗外的襄陽落日,竟三番四次地不自覺哼起那首「老妹兒啊~你等會兒啊」,經攝影師多次提醒,悔而不改。

完了,徹底被洗腦了。

  隨手分享一個路邊落日,才發現襄陽真美

衛東機械廠(家屬區)

球場 / 老房子 / 大禮堂

📍地址:襄陽市襄城區衛東路

導航搜索「衛東球場」即可到達

現廠區已復工,請提前注意開放時間

六〇三文創園

電影劇組在這住了大半年,拍攝許多場景

📍地址:盛豐路6號

湖北化纖廠

大滑梯 / 廠鐵路專用線 / 金環公園小涼亭

📍地址:樊城區經濟開發區太平店鎮

宜城東方化工廠

勝利化工廠大門 / 賈玲一家的舊屋

割稻子場景也拍攝於隔壁雷河鎮胡耳村

📍地址:襄陽市宜城市雷河鎮

🍜

溫馨tips:和武漢熱乾麵一樣,襄陽人吃牛肉麵沒什麼「大店情節」

相關焦點

  • 劉恩樵 | 襄陽牛肉麵(散文)
    近代作家駱賓基在他的《父女倆》中也有一段說到「澆頭」:「那作澆頭兒的本是用芝麻油炸的辣椒醬,噴香噴香的,油黃油黃的,誰吃了舌頭尖都辣的麻酥酥的。」據我所知,現在,面的澆頭可多啦,比如爆魚、大排、牛肉、羊肉、爊鴨、肥腸,也有青椒肉絲、雞蛋、青菜、雪菜、筍絲等等等等。吃麵條,用什麼做澆頭,那可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我要說的是牛肉麵。其實、牛肉麵也很普通,到處都有。關鍵是哪裡的牛肉麵。
  • 以前只有106斤的賈玲,到底是如何吃胖的?
    賈玲打破劉若英《後來的我們》13.6億的紀錄,成為中國影史票房最高的女導演!這是一部可以從笑到滿地找頭、到最後默默落淚的電影。微博抖音隨便一搜,遍地都是淚人兒。當我沉浸在這份「好哭」的劇情中時,居然還種草了影片中的那座小城。@攜程旅拍 小遊愛旅行可能一直對賈玲的口音有誤解,我一直以為她是東北人。看完電影我才知道,賈玲竟然是湖北人!
  • 那碗飄香的牛肉麵
    父親做的那碗簡簡單單的牛肉麵,讓母親的整個孕期吃得如蜜一般,後來自然也成了母親最愛的味道。父親的牛肉麵獨特的地方,還有那勺油潑辣子。那時候,父親在市場上買不到細辣椒麵,只好自己用石臼反覆研磨、翻搗家裡曬好的幹辣椒。
  • 【聽見 • 陸軍】那碗飄香的牛肉麵
    父親做的那碗簡簡單單的牛肉麵,讓母親的整個孕期吃得如蜜一般,後來自然也成了母親最愛的味道。  父親的牛肉麵獨特的地方,還有那勺油潑辣子。那時候,父親在市場上買不到細辣椒麵,只好自己用石臼反覆研磨、翻搗家裡曬好的幹辣椒。
  • 我一甘肅人,終於在西安吃到正宗蘭州牛肉麵了!
    遠離故鄉在外漂泊,最難忘的就是那口家鄉的味道。對於許多甘肅人來說,蘭州牛肉麵就是我們難以割捨的舌尖記憶。作為一個在西安生活多年的甘肅天水人,我每次回家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放下行李奔向牛肉麵館,一碗牛肉麵下肚,才算真正到了家。
  • 來一橋頭吃正宗襄陽牛肉麵,15元一碗肉多味重,一天要賣1600碗
    襄陽牛肉麵沒有能風靡全國真的太遺憾了,比起蘭州拉麵的肉量,襄陽牛肉麵的牛肉分量多,口味好,簡直太良心,據說從康熙元年流傳到現在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襄陽牛肉麵還保持著原汁原味,肉多味重回味無窮,而說到最好吃的襄陽牛肉麵,那肯定是一橋頭陳家麵館。
  • 從相聲到小品,賈玲的喜劇之路走得有多難?
    下了火車,賈玲是直接去的火葬場。當時姐姐是扶著柱子走出來的,然後對賈玲說,「你快進來看媽最後一眼吧。」那時候,賈玲的心態是,「我一定會嫁得很好,因為我當時是一個漂亮的小姑娘,有很多人在追我,我還拼搏什麼事業,我老公就在不遠處等著我。」
  • 被賈玲帶火的襄陽,可不止衛東機械廠!
    有人說如果不是賈玲的這部電影,衛東廠還是原來的那個默默無聞的工廠,襄陽更是不為外地人所知,這個時候還不趕緊讓遊客拍照曝光,怎麼還謝絕參觀了!只能說,你這個土克馬對襄陽的力量一無所知!從武漢出發花了一個半小時,就讓吃貨君帶你了解下真正的襄陽!
  • 襄陽人吃麵,湖北第一!
    【董家麵館 】襄城區石壺巷與鼓樓巷交叉口東50米  窩子面  要是說起襄陽的特色,我們這一代的年輕人,十成十的會說是牛肉麵從麵粉到麵條,經過無數次的擀、抻、壓、搓、捻、拉,才有了我們吃到的這份獨特的口感。
  • 賈玲首導,沈騰加盟的《你好,李煥英》大年初一暖心上映,而它取景地的美食更暖胃
    而這部電影的原型正是賈玲自己,李煥英也是自己母親的名字,這是一部懷念母親的電影,賈玲為拍這部電影也回到了自己的家鄉---襄陽。趁著這個熱度,目目要向大家安利襄陽更多的美食,而襄陽這座寶藏城市,也值得被更多人來挖掘。就連到襄陽開演唱會的五月天,嘗了一橋頭的牛肉麵後,在演出時大呼「好吃到上天」!
  • 老闆,來碗一萬元的牛肉麵!
    堅持把面做到極致,目標碗碗世界第一。」由於常年東奔西走,他嘗遍世界各地眾多山珍海味,但只有在加拿大溫哥華吃到的一碗牛肉麵,讓他久久不能釋懷···生意非常不好,客人邊吃邊罵,甚至有人吃一口,掉頭就走。王聰源覺得火候已到,是該繼續向著最初的夢想進發,做世界上最好的牛肉麵!
  • 在這個賈玲出生的低調小城,我們找到了穿越時空的方法
    今年春節的電影真是熱鬧,多部大片齊上映,而在這幾部大製作的影片中,賈玲導演的《你好,李煥英》口碑逆襲,以豆瓣8.2分成為春節檔口碑第一的影片。這是一部可以從笑到滿地找頭,到最後看到默默落淚的電影。賈玲為了拍這部電影也回到了自己的家鄉,超級低調的寶藏小城——襄陽。
  • 原來牛肉麵是如此產生的,文內附超級簡單家常牛肉麵做法
    今天的晚餐是給全家煮了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牛肉麵。吃著碗裡的牛肉麵,不經讓我想起了牛肉麵的是什麼時候譽滿大街小巷的呢?據說,那是清末光緒年間,一個叫馬保子的回族廚師,其最擅長的便是製作麵食。因回族人特殊的飲食習慣,牛肉是他們餐桌上最常見的菜式。
  • 看完春節檔,我被這座早餐吃牛肉麵配黃酒的狂野城市饞瘋了
    雖然那裡的風景我忘得七七八八了,但襄陽的牛肉麵現在回想起來,還是能把我饞一跟頭!>襄陽人的早上不吃牛肉麵配酒上班工作神遊走如果你在武漢街頭走一遭,就會發現能跟熱乾麵「平分天下」的麵館,只有襄陽牛肉麵,沒有之一。
  • 自駕遊中國第32天,因五月天而爆紅的襄陽牛肉麵,真的好吃嗎?
    雅倫的旅行,自駕遊中國第32天,在湖北襄陽。在說今天的旅程之前,我想先說說昨天從三峽過來後最先打卡的美食——牛肉麵!襄陽的牛肉麵一直都很有名氣,今年五月天在襄陽開演唱會時,現場誇襄陽牛肉麵「好吃到上天!」,更是讓它瞬間爆紅。真的這麼好吃嗎?旅行到此可不能錯過!
  • 賈玲的麵館開張,食客慕名前來,結帳時反覆確認價格
    此前有粉絲顧客特意去賈玲的麵館,點了一碗經典的「牛肉麵」。但是在結帳時,卻反覆確認了價格。但是賈玲的麵館不僅僅是一家麵館,更像是最近比較流行的餐廳書店1+1的形式。環境優雅,食客雲集。火爆的時候甚至排隊都要排到店外去,生意可以說是相當的紅火。
  • 牛肉麵手繪地圖樊城篇公布啦!快收福利!
    老闆人淳樸厚道,純手工的牛肉拉麵味道也不差,印象中他們是從科技館那搬過來的。10 人民路小學前走100米右邊,尚城名門 樓下有家「郎舍」麵館。新進開業的新派麵館。麵館乾淨衛生,服務熱情。麵條當然是沒的說啊,特色是牛肉麵,紅油豆絲面,涼麵。面,麵館特別有人氣特別接地氣,近期將會開第二家分店,位置將開設在襄州區交通路美食一條街上。
  • 襄陽一大怪:早飯喝酒不吃菜,一碗牛肉麵12塊,早晨五點就把隊排
    就襄陽牛肉麵的歷史來說,大抵是在嘉慶年間創立,這個時間段與蘭州牛肉麵創始的時間段相同,蘭州牛肉麵的創始人是清朝嘉慶年間國子監太學生河南人陳維精,他是一個漢人,但一位東鄉族的叫馬六七的人將它帶到蘭州一帶,到馬保子這一輩將之發揚光大。
  • 襄陽第一家可以吃到整條臺灣小吃街的主題餐廳!
    襄陽最新臺灣菜 臺灣來的料理,可能是襄陽第一家老闆操著一口臺灣腔食材和廚師也是從臺灣帶來的可以說是地道臺灣味啦在西餐中更常見的九層塔,可以說是臺灣三杯雞的精髓,這種特殊的香料加到雞肉中後,會讓三杯雞的味道更佳濃鬱突出,吃起來從舌尖透到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