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對於不同的年齡段有不同的稱呼,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花甲之年,七十古來稀,八九十歲稱耄耋,一百歲稱期頤之年,108歲稱茶壽。
108歲為何稱為茶壽?這和茶字的寫法有一定的關係,古人將「茶」字趣解,賦予其美好吉祥的含義。其中有兩種解字的方法流傳最廣:
第一種:倡導回歸自然,「茶」上中下三部分可分為草字頭、「人」、「木」,三部分,人在草之下,木之上,為「茶」,愛茶人將其解為,人在草木間,孰能不飲茶,也是倡導回歸自然的意思。
第二種:用「茶」字象徵長壽,「茶」的草字頭和「廿」相似,中間的「人」和「八」相似;下面的「木」可分解為「八」和「十」。將「茶」字分解出來的「廿」、「八」、「八十」,加起來是108,因此,古代文人便把108歲的老人稱為「茶壽老人」,久而久之,「茶」字被用來代表長壽的意思。另外,茶樹壽命長久,有的茶樹枯死了砍掉枯枝,又會長出新的枝葉。茶葉中含有多種胺基酸,維生素,兒茶素等,日本科學家證明,茶抗衰老的作用是維生素e的二十倍,歷來被稱為延年益壽的健康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