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說過白壽與茶壽嗎?各指多少歲呢?

2020-12-23 石古蘭白茶

咱們經常說「健康長壽」,長壽是健康的結果。中國文化中常常用不同的漢字來表述不同程度的長壽,比如「米壽」指「八十八」歲。那麼,「白茶」這兩個字拆開,「白壽」 和「茶壽」各指多少歲?兩個字合在一起又該是多少歲呢?

在我國傳統的壽稱中,常見的有「花甲」(六十歲)、「古稀」(七十歲)、「耄耋(八九十歲)、「期頤」(一百歲)等,而「喜壽」、「米壽」、「白壽」、「茶壽」的壽稱則鮮為人知。

喜壽七十七歲。因「喜」字的草書近似豎寫的「七十七」,故稱。

米壽八十八歲。因「米」宇拆開來剛好是數字「八十八」,故稱。

白壽九十九歲。因「百」字去掉上邊的一是「白」字,「百」數去一為九十九,故稱。

茶壽一百零八歲。因「茶」字的草字頭即雙「十」,相加即「二十」,中間的「入」分開即為「八」;底部的「木」即「十」和「八」,相加即「十八」。中底部連在一起構成「八十八」,再加上字頭的「二十」,一共是「一百零八」,故稱。

說起茶壽,不僅僅從字面上可以拆開來解說,它與中國茶文化還有解不開的淵源。

飲茶長壽,正史中就有記載。《舊唐書·宣宗紀》記,洛陽來了位130多歲的僧人,宣宗問他:「服何藥如此長壽?」僧答:「貧僧素不知藥,只是好飲香茗,至處唯茶是求。」長壽的秘訣是飲茶。

蘇東坡留下著名詩句:「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七碗茶。」是說魏文帝遊西山,得仙人丸藥,服後身生羽翼,這樣的事太玄妙了。與其企盼仙人賜藥,倒不如像盧仝煎茗自飲,七碗茶下肚,「兩腋習習風生」,那才實在。一言以蔽之,坡翁是說,為長壽而求仙,不如去喝茶。

現代科學證明,茶富於營養,飲茶能滿足人體對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需要。茶能治病,是因為茶中含有與人體健康關係密切的咖啡鹼、兒茶素、維生素類、礦物質微量元素、胺基酸等物質。

日本科學家發現,茶抗衰老的作用約為維生素E的20倍。日本一心臟病專家說:「中國患動脈粥樣硬化和患心臟病的比例比西方低,除了遺傳因素、生活方式、飲食結構外,同時與中國人愛飲茶有關。」

著名學者、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吳師敬先生在他嶽母88歲大壽時,曾作了這樣一副賀壽聯:

今朝賀米;

指日恭茶。

這是什麼意思?難道給嶽母做壽就送一點米和茶,也太小氣了吧!許多人看了一頭霧水。還是吳老自己出來作了解釋:這個「米」,不是大米,而是指「米壽」;這個「茶」也不是茶葉,是指「茶壽」。吳老這副賀壽聯,語意吉祥,又充滿妙趣。

石古蘭2020年春茶即將上市,愛茶的朋友們速速預定了,讓我們一起喝健康茶,過長壽人生。

相關焦點

  • 喜壽、米壽、白壽、茶壽分別指多少歲,為什麼?
    龍椅上的乾隆雖已85歲高齡,依然神採奕奕。文武百官濟濟一堂,垂手侍立。一太監緩緩攤開聖旨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讀了好半天,主要內容也就那麼一丟丟,為了不超過聖祖康熙的在位時間,將傳位於嘉慶,自己做太上皇,頤養天年。滿朝文武勸曰:國不可一日無君。乾隆答曰:君不可一日無茶。
  • 古代年齡稱謂知多少?「茶壽」「米壽」「白壽」指多少歲你知道嗎?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這些耳熟能詳的詞我們知道是指多少歲,那「艾」、「米壽」、「白壽」指多少歲呢?現在將古代年齡稱謂這部分的知識整理一下,與大家分享。年齡稱謂是古代指代年齡的稱呼,古人年齡有時候不用數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稱謂來表示。年齡稱謂大多是記載在書籍之中,後被沿用至今。
  • 茶壽之年是多少歲?
    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別人用花甲之年、古稀之年、耋耄之年來形容一個人的年齡,這些形容年齡的代名詞到底代表多少歲呢?細分如下:1、 花甲之年「花甲之年」,指一個人的年齡為六十歲,同時「耳順之年」、「杖鄉之年」也同樣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年齡為60歲。
  • 你聽說過「茶壽」嗎?原來給老人祝壽有這麼多講究!
    相期以茶的「茶」,指的是「茶壽」,而不是平日飲用的茶葉,意思是希望能達到108歲,這個說法源於馮友蘭先生曾贈金嶽霖先生的一副對聯「何止於米,相期以茶」。原來,「茶壽」就是指108歲,可「茶壽」為什麼代表108歲呢?別疑惑,且聽小愛道來。因「茶」字的草字頭即雙「十」,相加即「二十」;中間視為「八」;底部可視為「十」和「八」,相加即「十八」。
  • 你知道破瓜和豆蔻是指女子多少歲嗎?
    在古代,不同年紀的人有不同的說法,就像加冠,弱冠一樣來代指!這樣更好聽些,也可以避免一些尷尬!
  • 《知否》中也有公考題:及笄是指幾歲?
    最近追劇,《知否》裡祖母對明蘭說「明年你就及笄了,到了議親的年紀」,小編很好奇,及笄到底是指多大呢?原來,及笄,亦作「既笄」。出自《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是古代中國女子用以裝飾發耳的一種簪子,用來插住挽起的頭髮,或插住帽子。
  • 能長命120歲!
    我們見到老人經常會說祝您「健康長壽」,到底什麼才是長壽呢?原來我們的老祖先早都告訴我們了,長壽就是「盡其天年」,什麼叫天「天年」呢?就是天賦予你的壽命,據你所知這有多長?<<黃帝內經》》說是120歲!沒錯我們經常說的「祝您長壽」,這個「壽」在古代是有特定含義的。
  • 而立之年的你,有成家立業了嗎?
    黃口——本指雛鳥,後比喻幼兒,10歲以下。 總角、孩提——幼年泛稱。幼學——10歲 束髮——15歲左右 弱冠——20歲 而立之年——30歲
  • 第71回賈母過生日,八旬大壽不是80歲,到底是多少歲呢?
    (第三十九回)賈母道:「老親家,你今年多大年紀了?」劉姥姥忙立身答道:「我今年七十五了。」賈母向眾人道:「這麼大年紀了,還這麼健朗。比我大好幾歲呢。 劉姥姥二進榮國府,賈母聽說後非要接見,並當場詢問了年紀。劉姥姥七十五歲,賈母說:「比我大好幾歲呢」。中國人表達語言的方式有時候雖不明確卻自有範圍。「大好幾歲」,一定不是二三歲,也不是四五歲,一般都要超過「五」這個界限。五以內的數不會用「好幾」這個詞來修飾。
  • 茶與長壽的關係,108歲老人為何稱為茶壽老人
    古代對於不同的年齡段有不同的稱呼,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花甲之年,七十古來稀,八九十歲稱耄耋,一百歲稱期頤之年,108歲稱茶壽。108歲為何稱為茶壽?這和茶字的寫法有一定的關係,古人將「茶」字趣解,賦予其美好吉祥的含義。
  • 漲知識| 古代年齡稱謂大全,0歲——140歲
    13歲:豆蔻——指女子十三歲,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初夏還不是盛夏,比喻人還未成年,故以豆蔻來指代女子13歲。15歲:及笄——指女子成年,笄,指古代束髮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歲後,就將頭髮用簪子綰住,表示已經成年。束髮——指男子成童之年,要把之前的總角解散紮成一束。
  • 古代的總角指的是哪個年齡段 你知道「總角」是幾歲嗎
    年齡段是:八九歲至十三歲。《禮記·內則》:「拂髫,總角。」鄭玄注:「總角,收髮結之。」「總角」是古時少兒男未冠、女未笄時的髮型,在頭髮梳成兩個髮髻,像頭頂兩角,所以後來就用「總角」借指童年時期。你知道「總角」是幾歲嗎我們都知道,對於古人的年齡,不像現代人習慣用數字來表示,比如某人多少歲或自己多少歲,而是選擇用其他稱謂來表示。
  • 茶壽108,來山海天找尋一片樹葉的故事
    說起茶壽,與中國茶文化有解不開的淵源。《舊唐書-宣宗紀》記,洛陽來了位130多歲的僧人,宣宗問他:「服何藥如此長壽?」僧答:「貧僧素不知藥,只是好飲香茗,至處唯茶是求。」長壽的秘訣是飲茶。108歲,這個中國人特別重視的歲數,為什麼被稱之為「茶壽」呢?和「喜壽」、「米壽」一樣,「茶壽」也是因為「茶」這個字。「茶」字的草字頭即雙「十」,相加即「二十」,中間的「入」分開即為「八」;底部的「木」即「十」和「八」,相加即「十八」。中底部連在一起構成「八十八」,再加上字頭的「二十」,一共就是「一百零八」。
  • 你知道你的年齡在古代怎麼稱呼嗎?
    5、孩提:2至3歲的兒童。是指幼兒始知發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兒。顏師古註:「嬰兒始孩,人所提掣,故曰還提也。」韓愈詩中就有「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7、總角: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髮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一個結,形狀就像兩個羊角,故稱作「總角」。因而也用「總角」來代指人的幼童階段。《詩經》中為大家熟知的就有「總角之宴,言笑晏晏」。意思是小孩子們在一起玩耍,說說笑笑誰也不和誰計較。
  • 古代那些形容年紀的詞語你讀懂了嗎?學好了就不會用錯了
    你知道在一個人成長的各個階段,古人是怎麼形容年齡的呢?襁褓:1歲以下《列子·天瑞》:「人生有不見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襁褓是指包裹嬰兒的被子和帶子,代指1歲以下的嬰兒。孩提: 2~3歲的兒童《孟子》顏師古註:「嬰兒始孩,人所提挈,故曰孩提也。孩者,小兒笑也。」後指2~3歲的兒童。
  • 空中雨傘你聽說過嗎?空中雨傘無人機實現,你怎麼看呢
    空中雨傘你聽說過嗎?空中雨傘無人機實現,你怎麼看呢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款日本開發發出的雨傘無人機,聽起來十分高端大氣上檔次,那實際上的應用會是什麼樣子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如果你上街買了東西,兩隻手都提著很重的物品,騰不出手去撐傘的時候,這款產品可就派上用場了。這樣創新型的設計你喜歡嗎?這款產品不僅僅是簡單的是雨傘作用,它還擁有智能信息監控錄拍攝的功能,是不是很厲害呢?但是小編認為這款產品雖然它的用途和功能強大。但是在應用上面可能還是待提高。
  • 你聽說過德雲社嗎?進來看看不後悔
    你聽說過德雲社嗎?哦,聽說過,就是那說相聲的嗎?不,那是一個時代!你聽說過郭麒麟嗎?秦霄賢嗎?楊九郎嗎?你不知道他們受了多少苦才走到今天你不知道他們承受了多少壓力你不知道你在黑他們的時候隨便一句話就讓幾年的努力付之東流
  • 年齡代稱,看到你知道是幾歲嗎?
    襁褓:本意是指包裹嬰兒的被子和帶子。後借指未滿周歲的嬰兒孩提:指兩三歲的幼兒。亦作「孩抱」。也有寫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韓愈詩中就有「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齠齔【tiáo chèn】:指七八歲的兒童。《韓詩外傳》:男八月生齒,八歲齠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