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餅王家康

2021-02-17 河南思客

  對於燒餅的思念,還是從我離開家鄉那一年開始的。

  16歲那年,因父母工作調度,北上入津。七年奔波,家道平穩,離鄉在外,嘗盡各類美食,卻始終不能入心,念念不忘的還是家鄉的燒餅。提到我的家鄉,自然少不了各類麵食,大到滿漢全席,小到燴麵饅頭。但我卻始終鍾愛著這種街頭巷尾都能買到的燒餅。

  作為一個沒有時令限制的麵食,人們可以在任何時候享受到這種美食。同時人們也熱衷於這種麵食,這對想要在一個對麵食,有著較高要求的人口大省面前,獲得一席之地著實不易。親民的價格,不但沒有降低自身的地位,反而增加了食客對它的喜愛,人們因此給它起了個更加親切的名字——「打燒餅」。

  打燒餅,一般出現在人口密集的地方或者街口巷陌。一米見長的長方體火爐,就是他們的工作檯,沒有醒目的招牌,爐子前懸掛的白布上印著兩個大字——「燒餅」。由於時間的久遠,字跡早已模糊不清,原本乾淨的招牌上多了幾分食客的印記。好在食客們無需它過多的修飾,出爐前的香味已經作出了最好的闡釋 。

  打燒餅多為夫妻檔。丈夫總展現出陽剛的一面,賣力和著麵團,妻子則熟練地將切下的劑子塗上酥油,擀成碗口大的餅狀,在放上鐵板前還要撒上芝麻,讓整個餅看起來極富有食慾。整個過程夫妻倆沒有過多的言語,每個工序都已熟稔於心,兩相一望,四下無言。

  爐子上有塊可以拉動的鐵板,鐵板下面就是燒得通紅的火爐。待餅烙至金黃,放入爐中烤一二分鐘,餅成焦黃色。面和酥油的香味迸發出火爐,與煤爐的味道交織在一起,這定義了燒餅的味道,同時也叨擾著八方食客。

  對於家鄉的記憶,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日漸模糊、湮沒。對於家鄉這個人口不到百萬的三線城市,兒時的記憶也被城鎮化的腳步拆除殆盡,古街小巷,如今早已物是人非。每每回鄉,除了親人的掛念,其餘的記憶早已無跡可尋。家鄉也漸漸成為了名義上的家鄉。

  迷茫中我一路追尋,萬幸,還能在尋常巷陌中找到家鄉的味道。

  世道崩壞,圓了我又一份惦念。

  不爭,不搶,延年於世。

  王家康,筆名王一樵,河南焦作人,久居天津,現為天津某大學大四學生。從小受父母薰陶,喜文學,愛古詩。

本文作者  王家康  授權河南思客獨家刊發

轉載請註明出處:河南思客

博客/微博/微信/客戶端:河南思客

投稿郵箱:2560410387@qq.com

河南思客2017年編委會

編  委 呂佩義 胡耀楨 王銀玲

     莊鳳娟 劉文玉

統  籌 楊海燕

本期編輯 王睿鵬

相關焦點

  • 燒餅燒餅,哐哐哐!
    文/王梓玥燒餅街上當然都是燒餅店。燒餅店裡賣的當然都是燒餅。大燒餅小燒餅不大不小的燒餅,甜燒餅鹹燒餅不甜不鹹的燒餅,方燒餅圓燒餅不方不圓的燒餅,厚燒餅薄燒餅不厚不薄的燒餅。燒餅街的每家燒餅店只做一種燒餅。據說,這是燒餅大仙定下的規矩,誰也不能違背。
  • 濰坊美食:鼓燒餅、酥燒餅和肉燒餅
    (文字原創,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燒餅在濰坊有著悠久的歷史。濰坊燒餅有三大類:鼓燒餅、酥燒餅和肉燒餅。這三種燒餅上都撒有好多芝麻,吃起來特別香。鼓燒餅無餡,和油條是絕配。酥燒餅故名思義,香脆可口,和鼓燒餅差不多大,即能當飯又可以當零食。肉燒餅和肉火燒差不多大,軟軟的,因為比肉火燒多了芝麻,口感上更香醇。
  • 黃橋燒餅培訓 - 黃橋燒餅加盟 - 黃橋燒餅開店
    黃橋燒餅培訓 - 黃橋燒餅加盟 - 黃橋燒餅開店
  • 當「又卷燒餅」遭遇「土掉渣又卷燒餅」,燒餅界的愛馬仕要打假了
    3月31日,綠松鼠接到爆料稱,「又卷燒餅」在北京農展館內遭遇「李鬼」侵權,公開發展加盟業務。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要知道,「又卷燒餅」可是美食中的「網紅」、燒餅界的「愛馬仕」呢!「又卷燒餅」現身農展館招商,卻並非正宗?
  • 燒餅與火燒
    選擇題:燒餅和火燒的區別1、做法:燒餅是烤出來的,火燒是烙出來的(  )2、面:燒餅是死面的,火燒是半發麵的(  )3、芝麻:燒餅有芝麻,火燒沒芝麻(  )選哪條?有點含糊?沒關係,咱想想那些叫火燒、燒餅的北京小吃,看看是不是有所提示呢?
  • 自製芝麻燒餅和芝麻醬燒餅
    「燒餅是不是好吃,除了面好醬好,這「烙」的功夫也是相當的關鍵,得經過烙和烤兩道工序,烙是為了讓燒餅表皮定型,所以鐺不能燒得太熱,把做好的劑子一面粘上特製麵糊,往芝麻碗裡一蘸,粘上芝麻的一面朝下放到鐺裡,一面定型後翻個身,等兩面都有定型了
  • 燒餅王李小老?京城難找的傳統燒餅
    北京城東的常營有個清真寺,李小老燒餅鋪就在寺的後身。
  • 王家酥燒餅:一爐燒餅三百年 兩手酥香八方客
    聲名遠揚的「王家酥燒餅」,就是三百多年前從這裡興盛起來並傳承至今的。 10月29日,記者來到市甜水井街,水冶王家酥燒餅第十八代傳承人王順國正穿著圍裙在鋪子裡忙活著。空氣中瀰漫的油香,熱氣騰騰的燒餅,王順國忙碌的身影,無不訴說著王家酥燒餅一代又一代的傳承故事。
  • 吃燒餅就吃芝麻小燒餅,口感很酥,小孩子都很喜歡吃的小燒餅!
    吃燒餅就吃芝麻小燒餅,口感很酥,小孩子都很喜歡吃的小燒餅!
  • 燒餅日記
    手裡捧著一個燒餅,滾燙的。不顧那熨壞嘴皮的溫度,先咬上一口,芝麻香四溢。
  • 燒餅修改器
    燒餅修改器下載最新版由國內個人開發者燒餅傾情奉獻,十分精小、快速、綠色、免費、無廣告。燒餅修改器下載最新版支持現在單機遊戲的一些數據修改,比如一些養生類遊戲裡的金錢、道具,格鬥遊戲裡的血量、攻擊、防禦等。燒餅修改器下載是免費使用的,當然你也可以開通一些會員,因為支持的功能會更多。燒餅修改器下載通過修改正在運行的遊戲的內存數據,達到修改遊戲中的攻擊、防禦、金錢、血量、得分、道具數量、魔法等參數值。
  • 恩平燒餅的製作
    恩平燒餅有黃糖燒餅和白糖燒餅兩種,主要原料是糯米粉、糖、凍肉及芝麻等。上世紀50年代以前,恩平以產黃糖燒餅為主,因為黃糖價格便宜,而白糖售價較高。隨著經濟的發展,土製黃糖漸少,製作燒餅也大都採用白糖。近年來,恩平的燒餅又有了變化,逐漸演變為鹹和甜兩種,年輕人喜歡吃甜的,老年人喜歡吃鹹的。以其製作精巧、風味獨特而馳名。
  • 嶽雲鵬坦言,燒餅為了紅不擇手段,燒餅搞笑回復
    朱雲峰是郭德綱的徒弟,郭德綱一直對朱雲峰都非常好,朱雲峰不是一個靠顏值的相聲演員,他的外號叫燒餅,可能因為這個外號比較接地氣,大家也都記住了燒餅這個外號,燒餅的相聲功底還算不錯,但是他這個相聲演員一直都不是很紅,可能在觀眾的心中,還是更加注重演員的顏值,當然燒餅也特別不願意聽到別人談論自己的長相,因為他不願意承認自己長得不好看。
  • 曹雲金和燒餅一起叛逃,為什麼只有燒餅被原諒
    但其實當年和曹雲金一塊離開的,還有如今的五隊隊長燒餅,雖然沒有像曹雲金那樣鬧的沸沸揚揚,但是也確實是背叛了郭德綱,那同樣是背叛,為什麼對曹雲金這麼恨之入骨,如今對燒餅依然視如己出呢?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燒餅的父母了
  • 張雲雷vs燒餅
    張雲雷出生日期1992.1燒餅出生日期1991.6張雲雷:柔美燒餅:健美張雲雷自己不出聲粉絲替營業燒餅親力親為,辛勤營業張雲雷:自己眼大,搭檔眼小燒餅:自己眼小,搭檔眼大張雲雷:四兩撥千斤燒餅:有一把子力氣燒餅:2004年進德雲社張雲雷:2001年進德雲社(2005年倒倉)張雲雷:事業火紅,回家獨守空房燒餅:事業一般,回家孩子老婆熱炕頭張雲雷:為找媳婦憂愁燒餅:為還房貸煩惱
  • 孟鶴堂吐槽燒餅兒子沒眉毛,燒餅:長大了給紋一個!
    這一次孟鶴堂吐槽燒餅兒子沒眉毛,燒餅:長大了給紋一個!孟鶴堂vs燒餅兒子=沒眉毛,燒餅直言長大了紋一個!其實一直在強調自己並不是沒有眉毛,而是眉毛少又加上眉骨高燈光一打就顯得沒有眉毛了,所以在上臺前自己也會將眉毛畫的重一些。這樣看起來形象就會好很多,但是大家依舊還是不放過孟老師的眉毛。然而就在近幾天。燒餅發了一個微博裡面是自己的兒子和自己騎著木馬的照片。
  • 買光他的燒餅!六安「燒餅大爺」做了20多年燒餅只為養活癱瘓的89歲老母親!
    六安「燒餅大爺」自食其力養活89歲老母親一個燒餅一元錢如果你路過這裡就順便買點帶回家吧!在城區解放中路火神廟街與文廟街交口處,拐角處擠著兩三個攤位,其中一個攤位有位大爺正在賣燒餅。燒餅爐子上疊放著幾個剛烤好的燒餅,來往的人群並不多,熙熙攘攘的,有時會有人停下來詢問一番,有時好一會兒都沒人。
  • 何雨生:劉合心燒餅店 陳毅、粟裕都稱讚的黃橋燒餅店!
    據《泰興縣誌》記載:黃橋燒餅始創於宋朝,由元朝形成的民謠「黃橋燒餅黃又黃,外嵌芝麻內包糖……」,一直傳唱至今。  在清乾隆年間,黃橋的燒餅業已相當繁榮。黃橋地處靖江、如皋、海安、姜堰、泰興數縣中心,是這幾個縣的糧油集散地,「商販歸往,雲集蟻附」。為適應小商小販的需求,做燒餅的越來越多,燒餅的口味也越來越好。
  • 看天下燒餅還是啞巴燒餅正宗 —記遵化美食東新莊啞巴燒餅(有獎徵集作品展示)
    給飯店打燒餅,聞貴負責看爐,聞樹靜負責做面活,爺倆專心做燒餅,工作之餘,潛心揣摩研究數年,大膽創新改缸爐為吊爐,由單一品種為多品種,即:肉燒餅、酥燒餅和糖燒餅等。啞巴燒餅傳承人聞小英在店內做燒餅4、啞巴燒餅用料「啞巴燒餅」的用料比較講究,主要有:麵粉是最基本的原料,因此所選麵粉一定要有「勁」,也就是可塑性強。
  • 自製芝麻燒餅
    突然間,想到了常常想吃卻不可得的家鄉晉南風味的燒餅,燒餅上撒滿了芝麻、充盈著油酥的香味。老家的人們對油酥燒餅是情有獨鐘的,是早餐桌上的必備:燒餅就著鹹鮮的豆腐腦、油茶或胡辣湯,給足了人們早上所需的能量,特別是冬日早晨,用剛出爐的有點燙手的燒餅就著熱氣奔湧的豆腐腦,一口酥,一口滑,暖到心裡,別提有多享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