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光他的燒餅!六安「燒餅大爺」做了20多年燒餅只為養活癱瘓的89歲老母親!

2021-02-16 六安新周報

六安「燒餅大爺」自食其力養活89歲老母親

一個燒餅一元錢

如果你路過這裡

就順便買點帶回家吧!

在城區解放中路火神廟街與文廟街交口處,拐角處擠著兩三個攤位,其中一個攤位有位大爺正在賣燒餅。燒餅爐子上疊放著幾個剛烤好的燒餅,來往的人群並不多,熙熙攘攘的,有時會有人停下來詢問一番,有時好一會兒都沒人。

從清晨到午飯前,所有的早點攤都收攤了,這位大爺仍在自己的攤位前執著地站著,等待著這最後幾個燒餅的買主,只要賣光了,他就能回家照顧癱瘓在床的89歲老母親……


他賣燒餅就是想「自食其力」贍養老母親

   

3月31日早上9點,記者找到了這位賣燒餅的大爺,他的攤子不是特別好找,在解放中路銀櫃KTV對面的巷子,往前走一個十字路口右手邊。大爺叫陳新全,今年66歲,家就住在附近的天都花園小區,已經做了二十幾年的燒餅了。記者來採訪時,他還有些不好意思,連連擺手,「我就是個普通賣燒餅的老頭子。」


陳大爺的母親叫王存英,今年89歲,一直和他擠在一間60平米的房子裡。他有兩個子女,兒子常年在外打工,女兒已經出嫁,兩個孩子的經濟條件也不是很好。

他的老伴張習義與他同歲,伴有心臟病,需要常年服藥。全家沒有其他經濟來源,每月只有社保400多元的補貼。2003年,他的母親因高血壓引發腦溢血導致半身不遂,至今臥病在床,還伴有輕度老年痴呆症,身邊不能離人。

陳大爺也想過外出務工,無奈年齡太大,不能捨棄這一家子的重擔遠赴他鄉。為了貼補家用,更好照顧好老母親,擔起家庭的重擔,陳新全重新選擇在家門口擺攤烤燒餅。


這麼多年始終只賣一塊錢

陳大爺賣燒餅養老母親的事,門口的街坊無人不知,鄰居每次路過他的攤位,即便是不餓,也要買一兩個燒餅帶回家,為了能讓他早點回家。


他的鄰居告訴記者,「陳大爺的燒餅烤的薄,味道香,還是鹼水發麵的,一點不酸口。這麼多年來一直都賣一塊錢。」

二十多年來,周圍的攤位越來越多,其他賣燒餅的價格早已漲到了1.5-2塊錢,可陳大爺家的燒餅從5毛錢只漲到1塊錢,「燒餅就是小本買賣,這麼多年都是熟人生意,如果再漲價,恐怕更難賣。」


這一塊錢的燒餅看似簡單,每天陳大爺從凌晨就要開始準備,365天,天天如此。每天4點20左右,他已經洗漱好,把攤子支起來,熱爐子,準備鹼水發麵;6點左右,才能烤出當日第一個蔥油燒餅。


由於身體不行,他只能做早上生意,平均半天賣40-50個燒餅,一塊錢一個燒餅,去掉成本,日收入約30元。燒餅賣不完的話,他只好帶回家自己吃。

陳大爺說,他賣燒餅的事子女都知道,看到下雪天他在外邊凍著,他們也很心疼,也勸過他改行。他不想給子女添負擔,趁著自己身體還能動彈,養育自己的老母親,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六安新周報)

如果你愛吃燒餅,也正好在附近,請多去照顧他的生意,幫幫這位老大爺早點賣完回家照顧老母親!如果你不愛吃或者不在六安,希望幫忙轉發讓更多的人看到!

監製/天馬行空     編輯/天秤

相關焦點

  • 燒餅王李小老?京城難找的傳統燒餅
    北京城賣燒餅的滿街都是,大伙兒卻偏愛他家這一口兒,著實讓人覺得好奇。也難怪,人家李小老的燒餅最接近於老北京傳統燒餅,外酥裡軟,層次分明,這樣水準的燒餅,在京城已經難找嘍!李小老家的燒餅就兩種,牛肉的香脆有型,光聞就讓人迷醉其中;芝麻的一口咬下,肉香撲鼻,內芯層層分明,確實獨到。每天生意火得不行,而且就做上午的買賣,來晚了連渣兒都沒了。
  • 合肥「無聲燒餅」,訴說無言父愛
    鄭章勤正在和麵粉。一年後,孩子出院,回到合肥繼續治療。「每個月去上海做一次檢查,讓醫生觀察病情。」 幾年的治療費用加起來有接近100萬,這讓鄭章勤花完了全部的積蓄,甚至連合肥的房子也賣了,還找很多親戚朋友們借了錢。雖然也有好心人幫他們在網上募捐,籌到了近6萬元,但這只是杯水車薪。
  • 我在攜程幼童與燒餅大爺的夾縫中苦鬥,你們卻叫我油膩中年
    被火遍全國的又卷燒餅店請去直播,當了一回「燒餅大爺」。就在他脫下上衣大秀肌肉的時候,一位女青年跑了上來,對他又抱又摸。為什麼我們中年男人這麼不受待見?難道這是我們的錯嗎? 這就是10萬一平米的上海內環「老破小」,它能為朋友帶來一個學區的名額,但是生活質量呢? 我這位朋友為了女兒學鋼琴,去上350元一小時的鋼琴入門課,最近老師提出輔導費要漲到500元,他只能乖乖同意。好在,他女兒只是剛剛入門的琴童,花錢還不多。那些真正要在音樂方面深造的孩子,則需要更加令人咋舌的投入。
  • 一口氣吃了20個燒餅,終於把你們要的燒餅合集整理出來了!
    一天能賣出好幾千隻的燒餅,吃起來比其他的燒餅更加酥脆,芝麻也特別的實在,就兩個字!好吃!雲來燒餅,這家燒餅店也是開了20多年了,吃過他們家梅乾菜燒餅的都是讚不絕口。老闆姓陳,一家子來自台州,來餘姚有些年了,做燒餅也有十多年。每次去都能看到很多人圍著買。
  • 大叔靠賣燒餅攢了7套房 網友:又想騙我去賣燒餅
    嘗過投資房地產的甜頭,楊師傅始終沒有放下賣燒餅這個行當。他說,這個行業很多人看不上眼,但是踏踏實實、穩穩噹噹,利潤也還好。話題一轉,談及子承父業的話題,他猶豫了:「留房子不如留手藝,但是現在的年輕人恐怕沒幾個能吃得了這份苦了。」  2009年,楊師傅37歲,家住農村,學過烹飪。
  • 最美三十崗人 | 「無聲」燒餅 無聲的愛
    在合肥長江西路與創新大道交口東南側的地鐵口外,有一輛寫著「無聲下塘燒餅」的餐車,每天擺攤三次,賣掉上百個燒餅。而這上百次的買賣過程,沒有一點聲音,因為攤主鄭章勤是一名聾啞人。他每天起早貪黑,賣燒餅掙錢,為的是給曾患白血病的孩子治病,還錢。在無聲的燒餅背後,是鄭章勤對孩子無言的父愛。
  • 大叔靠賣燒餅,攢了7套房!網友:別說了,我賣燒餅還不行嗎
    他說,這個行業很多人看不上眼,但是踏踏實實、穩穩噹噹,利潤也還好。話題一轉,談及子承父業的話題,他猶豫了:「留房子不如留手藝,但是現在的年輕人恐怕沒幾個能吃得了這份苦了。」金華早餐界的財富傳奇  2009年,楊師傅37歲,家住農村,學過烹飪。為了養活一雙兒女,他賣過肉、打過工,村裡的紅白喜事,常請他去掌勺。
  • 王家酥燒餅:一爐燒餅三百年 兩手酥香八方客
    1 手藝傳承三百年 慈禧嘗過連聲贊 「我們家的燒餅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慈禧太后都吃過!」忙碌間,今年57歲的王順國驕傲地告訴記者。早在明末清初,王家先祖在盛行於當地民間一種叫「油卷饃」麵食的基礎上,研製出一種便於攜帶、保存、口感更好的面點,也就是現在的「王家酥燒餅」。
  • 大叔靠賣燒餅月入3萬,攢了7套房!網友:哼,又想騙我去賣燒餅…
    為了養活一雙兒女,他賣過肉、打過工,村裡的紅白喜事,常請他去掌勺。攢下一些積蓄後,夫妻二人一商量,決定做做餐飲小本生意,於是在市區一個弄堂裡開了一家早餐店。楊師傅做燒餅,他老婆炸油條,維持生計不成問題。
  • 賣燒餅的大叔月入3萬,攢下7套房!網友:又想騙我去賣燒餅
    嘗過投資房地產的甜頭,楊師傅始終沒有放下賣燒餅這個行當。他說,這個行業很多人看不上眼,但是踏踏實實、穩穩噹噹,利潤也還好。話題一轉,談及子承父業的話題,他猶豫了:「留房子不如留手藝,但是現在的年輕人恐怕沒幾個能吃得了這份苦了。」2009年,楊師傅37歲,家住農村,學過烹飪。
  • 何雨生:劉合心燒餅店 陳毅、粟裕都稱讚的黃橋燒餅店!
    何雨生  黃橋燒餅始於何時,無據可考,只知道距今大約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它是效法胡餅製作的一種麵食。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有「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的詩句,《資治通鑑》中也有「胡餅言以胡麻著之也」的記錄。這些對胡餅的描述與今天的黃橋燒餅基本相同。
  • 賣燒餅的大叔月入3萬,攢下7套房!網友:別說了,我賣燒餅還不行嗎
    2009年,楊師傅37歲,家住農村,學過烹飪。為了養活一雙兒女,他賣過肉、打過工,村裡的紅白喜事,常請他去掌勺。攢下一些積蓄後,夫妻二人一商量,決定做做餐飲小本生意,於是就在市區的一個弄堂裡開了一家早餐店。
  • 燒餅燒餅,哐哐哐!
    文/王梓玥燒餅街上當然都是燒餅店。燒餅店裡賣的當然都是燒餅。大燒餅小燒餅不大不小的燒餅,甜燒餅鹹燒餅不甜不鹹的燒餅,方燒餅圓燒餅不方不圓的燒餅,厚燒餅薄燒餅不厚不薄的燒餅。燒餅街的每家燒餅店只做一種燒餅。據說,這是燒餅大仙定下的規矩,誰也不能違背。
  • 濰坊美食:鼓燒餅、酥燒餅和肉燒餅
    喜歡他的文章,就點擊上面藍色字體
  • 燒餅控有福啦!這些酥到家的燒餅店,天天都是人人人從從從眾眾眾!
    - 精編 -酥到掉渣的燒餅,你值得擁有!專題編輯:王二毛點點記憶中的燒餅,是老家的那種用炕桶炕出的燒餅。炕桶外面是鐵皮罐的樣式,裡面是黃泥做的烤爐,和好的麵粉,做成長條狀,貼在烤爐裡,用炭火慢慢炕熟,撒著芝麻,帶著火烤的焦香,微微的煙燻氣。
  • 大叔賣燒餅8年攢了7套房!他卻說這不算什麼……你也想去賣燒餅?還是先看看背後這些故事
    網絡配圖2009年,楊師傅37歲,家住農村,學過烹飪。為了養活一雙兒女,他賣過肉、打過工,村裡的紅白喜事,常請他去掌勺。「今天早上5點鐘,店裡來了個大媽,說要買32個燒餅。網絡配圖前不久,還有一個60多歲的大爺在楊師傅店裡買了30個燒餅。這個大爺,楊師傅看著眼生,不是常客。談話中,他告訴楊師傅,自己旅居日本,這段時間回來探親。
  • 鄉味|芝麻燒餅
    據說,蘇北燒餅有三大派:如皋燒餅、黃橋燒餅、泰興草爐燒餅。黃橋燒餅抗戰有功,名氣最大,厚而酥,缺點是油膩。據說過去石莊的草爐燒餅很有名,但是很早就沒有了,現在草爐燒餅似乎只有泰興還有。草爐燒餅與如皋燒餅大概是近親,但前者強調橫灶草烘,後者多為高爐炭烘,就外表而言,如皋芝麻燒餅更薄更大,怎麼個大法?約一隻藍邊碗碗口大,或者說小孩臉那麼大。
  • 雪絨花文學||任之柱:悠悠燒餅情
    老母親雖已年近九旬,除患有老年痴呆症認知能力有些障礙外,其餘身體素質都還很不錯,就連老年人普遍出現的三高基礎病至今也都沒發現,身體各項指標均都在正常標準值之內。特別是一日三餐的飯量一點都不比年輕人差,每天的早點母親除了認準一個紅糖甜燒餅及半斤牛奶一顆雞蛋外,其餘再好的早餐母親也都不感興趣。而且這樣的早點食譜一吃就是十多年,幾乎天天不變樣,母親也沒有吃膩了的感覺。
  • 恩平燒餅的製作
    燒餅具有入口軟滑的特點,夾著燒豬肉吃,更有甘香滋潤之味,酥軟柔嫩,香甜可口,特別剛上鍋燒餅爽口香脆,令人百吃不厭。製作它的主要原料為糯米粉,有黃糖和白糖兩種,配以冰肉及芝麻;還有一種以豆沙或蓮蓉為餡料,這些材料一定要精細加工。餅坯製成後,置於平底的圓鐵盆中,上下以猛火煎烤。恩平燒餅,為恩平特產,這個始創人的事跡亦一直流傳到今,歷久不衰。
  • 南京燒餅不完全地圖
    今天小攻就給大家盤點幾家美味的店鋪,作為吃貨千萬不能錯過,去晚了可就被瓜分了哦!馮陳燒餅店在金陵小區開了有三十多年,老闆閉著眼睛都能把燒餅做出來。說起他們家的燒餅,附近的居民都頻頻點頭豎大拇指。這家燒餅店在彩霞街已經開了十多年,中午過了飯點,老闆娘寸步不離的守護著鍋爐,等待著偶爾路過的食客,來捎上幾個燒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