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播兩天37條熱搜,《三十而已》爆火背後,是獨立女性的自由之爭

2020-09-05 IPTouch

最近的電視劇「頂流」,絕對要數《三十而已》了。


自開播以來,幾乎是住在了微博熱搜上,劇中的三位女主角,每一個都備受關注,一舉一動都能引發觀眾的集體熱議。



說到底,還是因為這部劇過於真實。每一個人似乎都能在裡面找到和自己相似的角色。尤其是三位女主,更是攬括了當下都市女性的大多數狀態。


無論是平平無奇的土著女孩鍾曉芹,有野心的滬漂女孩王漫妮,還是有格局有思想的新世紀全職太太顧佳。在三十歲這個節骨眼上下,都面臨著來自社會,家庭和個人的種種難題。



沒有傻白甜,沒有假大空的純愛,沒有刻意的搞笑與煽情的情節,有的只是當代女性在城市森林中艱難前進的生存法則與現實困境。



不過,這部電視劇最受關注的,還是因為編劇在「真實展現」的基礎上,也極力描繪了一種「新女性」的形象。如果說前五集只是交代了三位女主角的背景和身份,那麼之後的劇情則是一種精心思考過的,可以供更多女性參考的「選擇題」。


豆瓣上關於《三十而已》的評價兩極分化。喜歡的人,或許是在其中看到了曾經自己。而不喜歡的人,大多是因為這種所謂的女性題材卻並沒有刻畫出一個真正的獨立女性,或者說,他們認為目前的角色還不夠獨立,依然是迎合大眾口味的附庸。


部分網友評論


實際上,真正的生活遠比想像中複雜,而女性題材的電影甚至從1935年就已經存在,阮玲玉的《新女性》就是一部諷刺女性地位的電影。一個世紀過去,電影中所反映的不平等現象卻依然存在。足以證明這條路依然複雜而堅遠。


《三十而已》的編劇,在貼近生活的基礎上,已經足夠有勇氣和魄力去表現女性獨立這一主題。如果劇情太過寫實,不做改變,就是《我的前半生》裡的羅子君,《歡樂頌》裡的樊勝美,關雎爾。但這些角色只是體現了一種處於困境和焦慮的狀態,並沒有給出解決的答案。


《我的前半生》


《歡樂頌》


如果編劇不切實際,可以寫成英劇《公關》裡的蛇蠍大美女Eva,狂傲不羈,業務能力出色,把男人玩弄於股掌之間,甚至對超級富翁的追求也不屑一顧。簡直是獨立女性的翹楚。


但諷刺的是,Eva在第二季第三集中,也因為和母親的一次聚會而陷入了關於年齡和婚姻的困惑與懷疑。


如此看來,真正的大女主電視劇怎麼拍還未有定數,無論怎樣,都會受到爭議。


但至少《三十而已》開了一個好頭。這三個女孩的故事,也值得觀眾深究和思考。


01

滬漂八年,「精緻窮」也是一種態度



江疏影飾演的王漫妮是一個小城出生的女孩,在上海讀完大學後就留了下來,成為眾多滬漂中的一員。


上海這座城市,總是有無限的可能性,所有行業和領域的頂端也都安扎於此。在奢侈品店做銷售的王漫妮更是能夠直接接觸到那些上流社會的名媛太太。



自工作以來,即使她一直兢兢業業,腳踏實地地工作,卻也依然過著「精緻窮」的生活。一個月到手的工資一萬多,7000塊的房租就佔了一半,加上打給父母的2000塊,剩下的工資勉勉強強做為生活費。


但王漫妮並不甘心當下的侷促,她希望通過努力,升職加薪,嫁給一個又有趣又有深度的男人,然後在上海紮根安家。



可現實是,她要接受男顧客的騷擾,公司的潛規則,同事的惡意誣陷,還有不斷漲價的高額房租......


她拼命工作,甚至不願意多去衛生間而浪費掉接待客戶的一分一秒,卻因此患上急性腎炎而住進醫院。


當她一個人躺在病床上的那一刻,也是最無助虛弱的瞬間,她從巨大的壓力中暫時擺脫出來,窺見一個孤獨而又倔強的自己。



這個畫面也讓許多在大城市工作的「異鄉人」產生共鳴,白天光鮮亮麗的背後,誰不是拖著一個孤獨焦慮的軀殼呢?


王漫妮是獨立的,也是最清醒的,她明白自己的位置還不夠高,所以不怕辛苦,獨自打拼;同時,她又是帶著些理想主義的,寧缺毋濫,不喜歡的戀愛堅決不談,可當看到梁正賢時,又陷入了懷疑和自負的雙重猶豫。



品紅酒,看話劇,送車,潛水,去冰島看極光......這些所謂的上流生活讓她陷入了迷茫和患得患失之中。這種複雜的狀態確實抓住了一部分女性的心理,但王漫妮卻沒有完全陷入這段明確沒有結果的愛情中。


她拒絕接受對方送她的卡,拒絕免費去冰島的機會,拒絕用他的錢升艙......因為她渴望一段平等的關係,所以她依然選擇靠自己努力。



即使結果未必如願以償,但也依然因為努力過而不後悔。對自己有清晰的認知和目標,是漫妮最大的優點。


02

推翻傳統的「新全職媽媽」



這部電視劇首先出圈的角色,一定是童謠飾演的顧佳了。顧名思義:顧佳,顧家。她確實是一個非常顧家的女人。


在她的世界中,家就好像是一座「城堡」,而她就像是這裡的主人,用心經營著這座城堡。


但說她是「新全職媽媽」是因為她和通俗意義上的家庭主婦截然不同。



名校畢業,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做的甜點堪稱一絕。有長相有身材,有品位有頭腦,不僅把家裡的煙花公司打理得井井有條,還能迅速識別丈夫身邊的鶯鶯燕燕,堪稱「人間過綠器」。


甚至有網友稱顧佳的處世之道為「顧學」


顧佳最大的特點就是「狠」,她的身上總是有一股勁兒,讓她敢於追求最好的生活,也敢於放下身段。


比如,為了讓兒子住上最好的國際學校, 她說服丈夫買下富人云集的市中心大平層拿到了報名資格。為了得到推薦信,幾次上門找頂樓的校董夫人幫忙,為了討她歡心,使出了各種「武藝」,做甜點,修理望遠鏡,學習地理知識,幫忙申請小行星命名權......



甚至是陪著王太太光腳提鞋走下二十層樓梯也在所不惜。顧佳好歹是一個企業老闆娘,卻完全沒有架子和包袱,這一點不僅僅讓挑剔的王太太感動,連閨蜜曉芹也當場震驚。


可她卻說:「這是我當媽的修行,不靠別人,就靠自己。」



劇中的顧佳,為了給丈夫開闢資源,一心想打進太太圈。沒想到第一次聚會,就因為香奈兒和愛馬仕的差距而被截出合影。


有著長遠目光的她不惜傾盡家產,迅速為自己配置了一個價值20萬的特殊皮愛馬仕包。對她而言,這個包並不是什麼地位的象徵,而是為自己找到潛在客戶的「入場券」。



最終,在她的不懈努力和堅持下,獲得了於太太丈夫的遊樂園業務合作。這筆巨大的訂單也挽救了原本陷入資產困境的自家公司。



然而,顧佳的一切努力,卻並沒有被丈夫看見和認可。他甚至無法理解為何要花那麼多的錢去買房子,買包 ... 網友分析的很對,如果沒有顧佳,他不過只是一個小小的設計師,沒有商業頭腦,更沒有顧佳那樣的大格局。



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的差距,丈夫最終還是出軌了一個剛剛畢業的年輕姑娘。而顧佳,選擇離婚,辦茶園,重新創辦公司......


即使完美如顧佳,依然會受到背叛。那么女性最初的犧牲究竟為了什麼?


或許真的優質的婚姻,是需要兩個人共同的努力和經營。這個過程,也要不停地學習和進步。



這樣,倘若有一天兩人真的過不下去了,也依然可以瀟灑離婚,然後各自安好,而不是失去方向,萎靡不振。


03

便利貼女孩的「合租式婚姻」


三個女主中,最平平無奇的女孩就是鍾曉芹。


她出生於上海一個小康之家,在物業做職員,平時在公司就是一個隨叫隨到的「便利貼女孩」,回到家只喜歡逗貓,看劇。丈夫一出差,就跑到父母家住著。


她沒有大志向,也沒有更多的業餘愛好,只求日子過得安穩踏實,和大多數年輕夫妻想的一樣。



可是生活連最基本的穩定都沒有辦法滿足她。


丈夫陳嶼是在電視臺工作的編輯,回到家唯一的愛好就是養魚。魚和貓,本就是兩個相對的物種,就像鍾曉芹和陳嶼一樣,有著天翻地覆的差異。


她心思細膩,喜歡浪漫,他卻不善言辭,從不開口說愛;她善良開朗,有著屬於小女生的俏皮,他卻總是低頭不語,像一座孤島把自己封閉;她想要孩子,他卻覺得時機未到;她善於分享,他卻自私地連衣服都只洗自己的 ......



實際上,陳嶼並不是真的「渣男」,而是原生家庭的特殊性讓他形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但骨子裡卻是關心和在意曉芹的。他也會在她意外懷孕後默默地量好嬰兒床的尺寸,給回家太晚的她做一個小夜燈...


可是隨著孩子的意外離開,所有的不和都慢慢浮出水面,多年來的隱忍都在一次次的失望中爆發。最後,在鍾曉芹30歲生日那天,徹底走向分離。



就像劇中所說的:「都想避風誰當港啊?」


沒錯,沒有誰一定要是另一個人的避風港,無論是戀愛還是婚姻,都需要兩個人相互理解和溝通。


離婚後的鐘曉芹大改過去的性格,她開始學會畫精緻好看的妝容,學習水粉寫生,和閨蜜溫泉旅行,主動和上司要求加大工作內容 ... 做著自己喜歡的事,過著喜歡的生活。


即使未來可能還會遇到新的困境,但至少當下的自己,走出了內心的束縛,迎來新的篇章。



這部電視劇,給予大多數女性最大的建議,就是「學會改變」。


三十歲確實是一個人生的關鍵點,它不高不下。比二十歲多了一份成熟,也多了一份壓力,比四十歲又少了一份雲淡風輕的安穩和淡然。



尤其是女性,沒結婚的,被稱為的「大齡剩女」,結了婚的,被催著要孩子,有孩子的,又被迫在全職媽媽和事業間做著選擇。


但這些困惑,不過是廣義上約定俗成的集體壓力。無論身處什麼年齡段,都會有各不相同的困境,要學會的,就是直面這些困境,堅持自我的選擇,這才是最重要的。



獨立女性究竟是什麼樣的?又如何做到瀟灑自如,絲毫不懼流言蜚語?或許活在當下的大多數都市女性都還在探索中。


不過通過這部劇,至少可以確定:30歲的女性,不應該被孩子,家庭和他人口中的流言蜚語來定義自我,真正成就自我價值的,依然是我們自己。


相關焦點

  • 上熱搜150條,日均5-7條,《三十而已》到底打著什麼算盤?
    《三十而已》的劇本像是一臺生產熱搜的劇本處理器,被輸入了所有可能爆熱搜的元素,得到一切故事都為「爆紅」、「據不完全統計,從7月17日上線以來,與該劇相關的熱搜至少150條,以每日至少7個話題的勢頭刷屏熱搜榜。每集播出,都有5-7個與劇情相關的話題同步登上熱搜:「顧佳當媽的修行」、「林有有舔許幻山冰激淋」、「被陳嶼氣死」、「我擁有的只是一個飲水泵」、「鉑金包」、「全職太太算不算職業女性」……就算是沒有追劇的網友,只要你打開微博,能憑藉熱搜追完整部劇。
  • 《三十而已》大結局上線18天播放量超40億!160個熱搜裡藏爆火秘密
    這部劇一開播,就成為了網友討論的話題中心,三位女性在感情和生活上的各種挫折和選擇也頻上熱搜。而讓它成功出圈的,則是劇中的「闊太比拼圈」。在劇中,顧佳為了混入貴婦圈,費盡心思打入 「頂級太太團」聚會,卻因背的香奈兒在愛馬仕面前太過「寒酸」,在太太們發的朋友圈中被無情裁掉。
  • 揭秘《三十而已》上熱搜背後的秘密:軟文營銷是爆火的必要手段
    爆火劇的背後,都是團隊精心策劃的營銷說到最近的熱播劇,非《三十而已》莫屬吧。14天內上了132個熱搜,收視率遙遙領先於同時播出的其他電視劇,獨佔鰲頭。獨佔第一的收視和一次又一次的熱搜,看似是漫不經心的偶然,其實是都是背後團隊的「精心設計」,也就是「營銷」。
  • 《三十而已》的魚鉤,天天在釣熱搜
    ,得到一切故事都為「爆紅」、「出圈」和「上熱搜」的輸出。據不完全統計,從7月17日上線以來,與該劇相關的熱搜至少150條,以每日至少7個話題的勢頭刷屏熱搜榜。3如果拆分開劇情中的元素,《三十而已》的劇本像是一臺生產熱搜的劇本處理器,被輸入了所有可能爆熱搜的元素,得到一切故事都為「爆紅」、「出圈」和「上熱搜」的輸出。每天晚上更新後,熱搜榜單和營銷號都是劇方為觀眾準備好的狂歡之地,不留給觀眾一絲回味和深刻思考的餘地。
  • 躲在熱搜裡,窺探《三十而已》的真實人性
    《三十而已》大結局了。 沒有出乎意料,從開播到結束,劇情、人設、深度剖析,每天都佔據著各平臺的熱搜。 終於沒那麼火了。 從熱搜轉戰到視頻平臺,匆匆忙忙看了一半。 有些話只適合大熱時候講。 電視劇結束了,但人們對30+女性的討論,對30+婚姻與家庭的關注,遠沒有結束,這是現象級的。 背後透露的是女性在社會分工中,佔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雖是一部都市情感劇,講述大女主,而我卻看到了其他真實的人生。
  • 《三十而已》為什麼這樣「火」?
    《三十而已》高開低走 沒有流量演員加持的《三十而已》並不是在萬眾期待中開播的,和它對打的不僅有同公司的《二十不惑》,鹿晗吳磊的電競劇《穿越火線》,還有大IP《重啟之極海聽雷》。但因為一張截圖,《三十而已》開啟了自己的爆款之路。
  • 《三十而已》憑啥開播兩天37個熱搜?片尾小攤販一家才是最幸福的
    最近特別火的《三十而已》,更是把這種焦慮、掙扎,血淋淋的撕開讓我們看。這部劇目前豆瓣評分8.0,據統計開播兩天37個熱搜,後面幾天每天也有四五個熱搜。有人說這部劇仿佛住在熱搜上的,就連沒看劇的路人都知道三個主角的名字。
  • 《三十而已》爆火,連帶驚豔出圈的獨立女性品牌OVV什麼來頭?
    一部圍繞30+女性的群像電視劇《三十而已》爆紅。從《乘風破浪的姐姐》刷屏到《三十而已》熱播,2020年「她題材」的電視劇和綜藝湧動著女性勢能的崛起,裹挾著極高的話題度而來。豆瓣評分7.6,橫掃短視頻APP、#王漫妮滬漂##顧佳今天離婚了嗎##鍾曉芹陳嶼復婚#132個熱搜討論度爆表......《三十而已》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現象級」女性題材劇。
  • 《三十而已》爆火、女性話題被點燃,背後離不開浪姐和疫情
    》確實很火,上周末也終於迎來大結局。二十不惑》,但前者高達37億,後者14億多,相差23億,這個差距也是巨大,說明《三十而已》的確要比同一主創的《二十不惑》火爆太多。》是這個夏天最火的劇了。網際網路時代其實就是女性消費時代,女性更容易產生衝動消費,更樂於參與網上的話題討論,所以,這個時代抓住女性就是勝利。尤其這個夏天,女性話題,尤其30+女性話題,借著《乘風破浪的姐姐》成為當下最熱話題。而這個劇定位就是女性觀眾,主打女性三十歲的焦慮問題,既展現了不同階層女性的處境、問題,甚至有不堪,同時也給出了答案,積極引導女性獨立,這些可以說是完全正中女性下懷。
  • 《三十而已》憑什麼擁有132個熱搜?
    CBNdata消費站(以下簡稱C站)整理了《三十而已》的熱搜情況,從數量上來看,當天該劇的熱搜數量多達14個,熱度中心的角色「顧佳」貢獻了大部分的話題。角色名、特效、女性角色等熱搜詞當天集體上熱搜。播出至今,該劇熱搜數量超132個。總結下來,《三十而已》憑藉「太太團」這一話題事件獲取關注,之後在豐富的劇情推動下,點燃了該劇的全民討論熱度。《三十而已》為什麼會爆?
  • 一天18次熱搜,你有被《三十而已》的熱搜煩到嗎?
    路人完全看不懂的情況下,這些熱搜的數量卻越來越多。看著這些反常的現象,小馬心想:這部劇真的有這麼火,火到連續霸佔熱搜榜嗎?這種形式的熱搜真的能夠吸引到路人的注意力嗎?到底是誰在炒作這些話題?我們通過搜索帶有劇名「三十而已」和主角名稱「顧佳」「王漫妮」等關鍵字的話題詞,研究了《三十而已》的走紅過程。
  • 《三十而已》刷屏背後:607篇10萬+、150個熱搜和一路下滑的評分
    據不完全統計,自7月17日上線以來,《三十而已》相關話題上了超150次熱搜,堪稱今夏現象級熱劇。即使沒點開過正片的網友,光看熱搜都能實時追劇。 比如「十點讀書」的文章《「完美人妻」顧佳爆火:做人,該翻臉就翻臉,別怕得罪人》,「柳飄飄了嗎」的《恭喜她終於得到該有的熱搜》,皆是以顧佳為切入點的閱讀量10萬+爆款。
  • 電視劇《三十而已》的爆火,映射出女性的什麼問題?
    《三十而已》已經多次衝上熱搜,開播以來熱度和話題一直有增無減。這部劇以女性視角為主線,講述了三個女人在面對職場、家庭問題上的不同抉擇。欲望很大,眼光很高清醒、獨立且自信想直接越過當前的階層享受更多的物質要求幻想著自己能夠遇到真心的富公子最後得不償失被欺騙成為了小三王漫妮引起了許多的共鳴這一角色與現實中太過相似這樣的女生,努力、堅強想著總有一天可以一飛沖天在物慾滿滿的大都市
  • 22天轟炸160+熱搜!現在追劇,靠熱搜就夠了
    7月17日開播至今,共22天,不完全統計《三十而已》熱搜160多次,平均下來每天有7個之多。當顧佳還是許幻山背後的女人時,一句「全職太太算不算獨立女性」便能輕易攪動網友們的辯論↓除了熱搜以外,短視頻轟炸也成了《三十而已》的主戰場。
  • 《三十而已》爆了,國產女性群像的「破圈」之路還遠嗎?
    最近不追《三十而已》,基本可以蓋章周震南~首播開局拿下8.2高分,每天必上熱搜,最高紀錄2天上了37個熱搜,閱讀量破億熱搜多達刷爆社交平臺現象級爆款《三十而已》,剛好趕上《乘風破浪的姐姐》掀起的「姐學熱潮」,姐力巨大,不可估量,《浪姐》帶著芒果超媒市值突破千億大關、股價一度漲停,《三十而已》背後的檸萌影業估值或達75億——2020,絕對是30+女性的高光啟幕之年。
  • 全職媽媽算不算獨立女性?《三十而已》的顧佳,幫我找到了答案
    雖然是獨立的現代女性,但偶爾也得為了孩子放下身段。顧佳這個角色的出現,讓我們反思:當代的媽媽們,到底要面臨多少修行?而顧佳,在劇中一路過五關斬六將的表現,堪稱絕學,但又有多少值得媽媽們在生活中借鑑?刷爆熱搜的顧佳育兒經是怎麼被奉為「顧學」的顧佳這個角色火了。有多火?
  • 《三十而已》大結局:上線18天播放量突破40億!它爆火的秘密,藏在這...
    這是一部展示三個來自社會不同階層的30歲女性的群像劇,通過對全職太太顧佳、滬漂王漫妮、上海本地姑娘鍾曉芹三位主角的描寫,展現當代女性的生存現狀。這部劇一開播,就成為了網友討論的話題中心,三位女性在感情和生活上的各種挫折和選擇也頻上熱搜。而讓它成功出圈的,則是劇中的「闊太比拼圈」。
  • 從二十不惑到三十而已,女性群像劇為什麼成了最大贏家?
    從芒果TV的公開播放數據可以看到,現在《姐姐們》的播放量穩定在2億多,豆瓣評分達到8.4分,微博相關話題閱讀量113.4億,同樣的《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也是不缺微博熱搜和相關話題。可能是這個夏天女性角色過於亮眼,也可能是30+字眼過於灼熱,讓不少人產生疑惑,為何這些女性群像的電視劇和綜藝可以成為頂流?
  • 《三十而已》大結局,全員人設崩塌,獨立女性?說說而已
    《三十而已》自開播以來,承包了熱搜的半壁江山。前期隱隱透露著要扛起獨立女性的大旗,到了後期還是逃脫不了編劇為角色強加的金手指。最先出圈的顧佳,我們當初為什麼粉她?但鍾曉芹成為獨立女性了嗎?並沒有。編劇非安排一個年下男對她窮追不捨。
  • 《三十而已》爆火,檸萌影業出圈
    繼《隱秘的角落》之後,《三十而已》無疑又是一部今夏爆火國劇。 18天,近150個熱搜,日均9個,全網追劇。 雖然結局飽受吐槽,但並不妨礙《三十而已》成為人人議論的爆火劇集。其背後的出品方檸萌影業也因此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