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妃接收荔枝的地點,不是杜牧口中的華清宮,看看教授如何解說

2020-12-25 王朝一派

本文由王朝一派原創編輯

詩歌有些時候能夠反映歷史事實,正如被稱為史詩的杜甫。我們透過他的詩作可以感受到唐朝的興盛與衰敗,可以感受到杜甫親眼所見的唐朝的那一番景象。不過,詩歌有些時候是加入了詩人自己的臆想的,有些內容並不符實。就像杜牧曾經寫過的那一篇《阿房宮賦》就存在不少的錯誤。因為我們知道阿房宮並沒有真正存在過,所以杜牧筆下的那一些景象只可能是他自己想像出來的,沒有事實依據。

杜牧又做了另外一首詩《過華清宮》,關於這首詩歌的真實性,有學者也提出了質疑。這一首《過華清宮》寫的是唐玄宗和楊玉環之間的故事。這一件事發生在楊玉環入主唐玄宗的後宮,並且成為一代寵妃之後。

唐玄宗和楊玉環之間的婚姻

唐玄宗和楊玉環的事跡,已經在民間廣為流傳。唐玄宗跟自己的兒子搶媳婦。楊玉環本是壽王妃,可是後來被唐玄宗給看上了。唐玄宗礙於面子和道德不好之言跟壽王說這件事情,於是就使了一個計策,把楊玉環變成名正言順的后妃。楊玉環入主後宮之後成為了唐玄宗最為喜愛的妃子之一。

白居易還曾經為他們二人寫過一首長詩《長恨歌》,白居易在前半段寫到了楊玉環如何被唐玄宗選上,又如何獲得唐玄宗的恩寵。白居易將他們二人的愛情悲劇用一種故事的形式給展現出來。這首長詩裡面有許多戲劇化的情節,白居易藉此來展現唐玄宗和楊玉環之間的那一種「長恨」的感情。

同樣描寫唐玄宗和楊玉環之間的感情的還有杜牧的這一首《過華清宮》

杜牧的《過華清宮》

《過華清宮》這首詩這樣寫道: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首先我們來看這首詩。這首詩的標題是《過華清宮》,而詩中所寫的內容首先鎖定在長安城外的一座座秀美的山川,在那山川之上有一座皇家行宮華清宮。這個時候的華清宮門正一扇一扇地打開。接著詩的目光進行了轉移,遠處出現了一縷煙塵,當楊貴妃看到這一縷煙塵的時候,她露出了笑容。最後一句說道,沒有人知道楊貴妃之所以笑。其實正是因為遠處趕來的是帶著荔枝的騎手。

通過這首詩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兩個結論。第一個結論是楊貴妃喜歡吃荔枝。第二個結論是,楊貴妃住在華清宮,而那些荔枝的運送地點就是華清宮。然而,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陝西師範大學歷史學教授於賡哲對此提出自己的看法

這位大學教授認為,華清宮並不是「妃子笑」荔枝的派送地點。首先,夏天的時候唐玄宗和楊玉環很少去到華清宮。而荔枝的成熟季節是在夏季。因此可以直接否定掉荔枝的派送地點是華清宮。既然不是派送到這裡,那麼「妃子笑」的最終目的地會是哪呢?

這位教授說出了兩種可能存在的地點。第一個地點是「安慶宮」。安慶宮位於長安城的東市北邊,是唐玄宗和楊玉環喜歡去的地方。第二個地點是皇帝住的宮城。教授認為,相比華清宮,這兩個地點來得可信。

但不管怎麼樣,唐玄宗為楊玉環千裡送荔枝的事跡已經流傳了下來。這一事件也讓我們見識到了唐玄宗和楊玉環之間的那一種極盡奢靡的生活方式。

更多歷史資訊請關注【王朝一派】,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

相關焦點

  • (學古詩)過華清宮——杜牧
    此時,正是我們品嘗荔枝鮮美味道的大好時節,再佐配上杜牧的這首詠史詩會別有一番滋味。這首《過華清宮》,杜牧巧妙地選取:為貴妃快馬送荔枝這件事,形象地揭露當時的統治者唐玄宗,為滿足一己之私慾,竟不惜興師動眾,勞民傷財,不把國家大事放在心上的醜惡舉止,有力地鞭撻了他們的驕奢淫侈。
  • 楊貴妃吃荔枝為何被千古詬病?專家:看看荔枝怎麼運輸的
    ——喬治·屈維廉(英)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971,閱讀約2分鐘唐代詩人杜牧在《過華清宮絕句(一)》中寫道,「長安回望成堆繡,千門開山頂。妃子乘紅塵笑,無人知荔枝來。」有讀者提出疑問,古代宮廷達官貴人吃荔枝不是很正常嗎?
  • 過華清宮絕句(其一)杜牧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唐朝詩人杜牧的《過華清宮絕句》其一,這首詩和另外兩首(其二、其三)借古諷今,描繪了唐玄宗驕奢淫逸、荒淫誤國的歷史。
  • 杜牧《過華清宮》一騎紅塵妃子笑,為什麼楊貴妃只吃妃子笑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文宗大和二年(828)進士,又制策登科,授弘文館校書郎。杜牧受祖父杜佑的影響,以濟世之才自負,但處於晚唐衰世,懷抱難以施展,又不願苟合取容,有時便縱情酒色,放浪形骸,因此作品中深廣的憂憤與旖旎的風情並存。詩、賦、古文俱工,詩歌成就最高,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古體詩雄豪健峭,骨氣遒勁;近體詩情致俊爽,風調清朗,七絕尤有遠神逸韻。有《樊川集》。
  • 【詩詞古文】過華清宮
    [詩詞古文]過華清宮(其一)(本文約400個字)過華清宮(其一)杜牧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我路經華清宮行抵長安,回頭再望一眼驪山錦繡。可惜那些綿繡我卻只能看看,心裡想想可以,頂多也只是解解眼饞,過過眼癮。山頂上一重重的宮門次第打開,一騎馳來,捲起紅塵滾滾,熱浪滔滔。妃子一笑,傾國傾城,消解了君王心中煩憂。萬裡奔騎,帶來的不是邊疆警報,軍國大事,而是貴妃最愛吃的新鮮荔枝。
  • 1 過華清宮絕句 唐杜牧
    ⑴華清宮:《元和郡縣誌》:「華清宮在驪山上,開元十一年初置溫泉宮。天寶六年改為華清宮。又造長生殿,名為集靈臺,以祀神也。」⑵繡成堆:驪山右側有東繡嶺,左側有西繡嶺。唐玄宗在嶺上廣種林木花卉,鬱鬱蔥蔥。⑶千門:形容山頂宮殿壯麗,門戶眾多。次第:依次。⑷紅塵:這裡指飛揚的塵土。妃子:指楊貴妃。
  • 杜牧的這首諷刺詩,表面含蓄不動聲色,背後卻是無限憤慨
    我們最熟悉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故事,大概是從白居易的《長恨歌》開始的,那麼,他們的愛情又何以讓諸位大臣拼死反對,我們且從杜牧的《過華清宮》看看唐玄宗養楊貴妃有多費錢。眾所周知,華清宮在今天的西安,是唐玄宗開元十一年(723年)所耗巨資修建的,大概最主要的用途便是和最愛的楊貴妃在這裡尋歡作樂了。
  • 荔枝: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離支」二字到了東漢,演變為「荔枝」。說起荔枝,很多人立刻就會想到風華絕代的楊貴妃。確實,楊貴妃愛荔枝是出了名的。據說,唐玄宗為了讓愛妃楊玉環吃上新鮮的荔枝,想盡辦法,命人從南方快馬加鞭把新採摘的荔枝送到貴妃面前,只為博美人一笑。唐代詩人杜牧那首膾炙人口的《過華清宮·其一》的內容,就與千裡送荔枝有關。
  • 《過華清宮絕句三首》杜牧
    過華清宮絕句三首 [唐] 杜牧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新豐綠樹起黃埃,數騎漁陽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 萬國笙歌醉太平,倚天樓殿月分明。 雲中亂拍祿山舞,風過重巒下笑聲。
  • 楊貴妃:我就吃個荔枝,為何被罵了千年?專家:你看唐玄宗咋運的
    而在古代如果你家鄉不是盛產荔枝的地方,可能很多老百姓一輩子也吃不上荔枝。 但是在古代因為荔枝這種水果比較的少見,但偏偏又比較的知名,因此許多的達官顯貴都以能吃上一口荔枝為榮。在唐朝時期荔枝便比較的盛產了,當年唐玄宗為了博得楊貴妃一笑,更是從嶺南運來了最正宗的荔枝回長安。
  • 兩次嫁人的楊貴妃為什麼沒有生育?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
    唐朝詩人杜牧和李商隱有小李杜之稱。他有一個非常著名的七絕詩。 《過華清宮絕句》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 唐朝美女楊貴妃為何喜歡吃荔枝?
    杜牧有一首詩:「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許多人從這兩首詩中知道楊是荔枝的倡導者。《新唐書·玄宗貴妃楊氏傳》也記載:「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驛傳送,走數千裡,味未變已至京師。」由此可見楊貴妃愛荔枝。幾乎達到了瘋狂的危險程度。她為什麼喜歡吃荔枝?恐怕這是一個鮮為人知的秘密。 事實證明,楊的觀點是荔枝解毒和面部增強的功效。荔枝含有豐富的糖,具有補充能量和增加營養的作用。如果你吃荔枝,你不僅可以豐富你的乳房和臀部,而且還能大量地流汗。
  • 每日讀詩:杜牧《過華清宮》
    杜牧的詠史詩,是晚唐詠史詩的高峰。晚唐詩人和他們的前輩不同,他們已經失去了中興的銳氣,懷著一種矛盾心理,感慨衰敗不可避免的到來,感慨生不逢時,不得一展襟抱。懷古傷今,就成了此時詩歌創作的一個重要主題。溫庭筠、李商隱、杜牧都有大量懷古傷今之作。杜牧寫這類詩,完全是一種大手筆的氣概,深刻的哲理思索與形象的高度概括融為一體,令人嘆為觀止。先看《過華清宮》三首其一。此詩寫作者經過華清宮之感受。
  • 楊貴妃的荔枝從哪裡來?兩撥古人爭論了一千多年
    科教授為喜歡《百家講壇》的朋友們送福利了,點擊下方小程序,就可以用「聽」的方式獲取更多內容。 一騎紅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 杜牧的一首《過華清宮》讓世人都知道了楊貴妃最愛吃荔枝,然而貴妃吃的荔枝到底是從哪裡運來的,古人們卻始終爭論不休。
  • 杜牧《過華清宮》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貴妃恃寵而驕
    杜牧,字牧之。作品中深廣的憂憤與旖旎的風情並存。詩、賦、古文俱工,詩歌成就最高,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古體詩雄豪健峭,骨氣遒勁;近體詩情致俊爽,風調清朗,七絕尤有遠神逸韻。有《樊川文集》。guò huá qīng gōng dù mù過華清宮 杜 牧cháng ān huí wàng xiù chéng duī,shān dǐng qiān mén cì dì kāi 。
  • 【美文】無人知是荔枝來
    唐代詩人杜牧曾作一首《過華清宮絕句》,詩中這樣寫道: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原來,詩人是在「過華清池」時寫的,他筆下的這些情景,只是一種回想的猜測,而並不是親歷。這華清池原本是唐玄宗於開元十一年(公元723年)修建的,是唐玄宗和楊貴妃尋歡作樂的行宮。《新唐書·楊貴妃傳》載:「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騎傳送,走數千裡,味未變,已至京師。」當杜甫的詩文分析和歷史資料對接完畢,詩中的主角——「妃子」就一目了然了,即是唐玄宗的寵妃楊玉環。
  • 讓楊貴妃嘴饞的,是哪裡的荔枝?
    >楊貴妃吃的荔枝從哪裡來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騎傳送,走數千裡,味未變,已至京師。——《新唐書·楊貴妃傳》讓我們回到開篇的問題千裡馳貢長安城的荔枝究竟來自哪裡民間與學界曾有過許許多多的猜想福建、嶺南、巴蜀…無不是當今中國最知名的荔枝產區
  • 解讀杜常《華清宮》:經典的詠史詩,如身臨其境,您去過華清宮嗎
    建於唐、興於唐、衰於唐的華清宮,承載了太多的歷史。時至今日,到了華清宮,依稀還能聽到唐玄宗和楊玉環的嘻聲笑語,仿佛還能感受到白居易《長恨歌》中描述的「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的旖旎風光,似乎還能聽到西安事變時零落的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