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玩《文明6》,發現朝鮮這個文明挺好玩,科技值升得賊快,感覺不錯。但是,好歸好,但它的領袖卻有點陌生,善德女王,不是很熟悉。而且朝鮮文明有個成就,叫「少時牡丹,終於忉利天」,更像是哲學家在寫散文一樣。後來,在多方查閱後,才知道周圍女王是何如人也。
善德女王,姓金名德曼,號聖祖皇姑,是新羅國的第27代君主。她爹是真平王金白淨,母親是王妃摩耶夫人金氏。她本來是個公主,在真平王及聖骨出身的王族男子都過世了,說白了就是家族男人都沒了,這才讓繼承了王位,成為新羅及韓國有歷史記載以來的首位女王。
善德女王在元年即位,以金龍春為正夫,宗室欽飯、乙祭為副夫,並由乙祭輔政。三年正月改元仁平,四年太宗遣使持節冊命女王為柱國,封樂浪郡王、新羅王,同年十月,女王派遣金龍春為巡撫州縣。
在她執政的第五年的三月,女王患病,醫禱無效,在皇龍寺設百高座,聚集僧人講解《仁王經》,許度僧一百人。七年十月,高句麗入侵北邊的七重城,女王派人抵抗。十一月,大將軍閼川擊退高句麗。保國內以平安。
隨後,善德女王又派遣了大量的新羅子弟到唐朝學習。讓他們以後回國建設祖國。
但當時的朝鮮半島不是一個國家。還有高句麗和百濟。就在善德女王執政的十一年七月,百濟義慈王出兵新羅,攻取國西四十多座城。
同年八月,百濟與高句麗合謀,打算拿下新羅党項城,以阻塞新羅入唐朝之路(即所謂的「絕貢道」)。女王馬上派人告知唐太宗。同時,還遣金春秋出使高句麗請援,但是高句麗王高藏不幹,還把金春秋軟禁了起來。
女王得知,馬上命大將軍金庾信行軍過漢江,進入高句麗南境,高藏聞之釋放金春秋。就這樣,此後數年,新羅和高句麗、百濟時有戰爭。直至十四年五月唐太宗親徵高句麗,女王發兵三萬相助,百濟卻乘虛襲取國西七城。十六年正月大臣毗曇和廉宗認為「女主不能善理」,發動了叛亂,想要廢掉女王。但謀反並未成功。雖然沒成功,女王卻在此時過世,葬於狼山。女王在位十六年,諡善德,無嗣子,由堂妹真德王金勝曼繼位。
由此看來,善德女王其實就是朝鮮半島歷史上的一個普通的王,除了她是個女王之外,很普通呀。那她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呢?其實,她是個挺玄乎的人。
曾經唐帝賜牡丹花圖幷花子予真平王,真平王以示善德,善德曰此花必無香氣,王笑曰爾何知之,善德對曰此花絕艶而無蜂蝶,必無香。種其子,果如其言。
善德王五年五月,有蛤蟆大集於宮西玉門池,善德王聞之,對角於閼川道:蛤蟆怒目的樣子,像兵士之狀。我曾聽聞西南邊也有一個地名叫玉門谷的。可能有鄰兵到那。乃命閼川往搜之,果然百濟率甲騎五百埋伏在那,掩擊盡殺之。
善德王無恙時對群臣道:朕死於某年月日,葬我忉利天。群臣不知其處,啟問何處。曰狼山南也。至其月日果薨。群臣從遺命葬之狼山南。後文武王創四天王寺於陵下,天王即佛經忉利天也。
這也就是那個成就「少時牡丹,終於忉利天」的由來了。這就是善德女王的故事。好像韓國還拍了這麼個電視劇,可見善德女王在韓國還是有有影響力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