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曙明原創丨濟南後宰門街上的老字號

2020-12-28 真言貞語

後宰門街上的老字號

作者:楊曙明

後宰門街地處老城腹地,東起縣西巷,西接曲水亭,南依巡撫院,北鄰大明湖,交通四通八達。也正因為如此,往昔這條街便成為店鋪林立的商賈聚集之地。雖說商味不如芙蓉街濃鬱,但也有很多老字號盛名濟南府。如潤美齋、天興齋、林寶齋、聚寶齋、信寶齋、華夏齋、文美齋等等,其中尤以九華樓、同元樓、遠興齋和慶玉藥店為「四大名店」。

九華樓飯莊

創辦於清光緒年間的九華樓飯莊,位於後宰門街東首路南,股東是杜某和邰某。據說杜某對「九」情有獨鍾,所開商店皆以「九」字冠名。由於這個原因,他經常到邰某開辦的小吃店「九華園」去吃飯,久之兩人就成為好朋友。由於情投意合,便合股將「九華園」更名為「九華樓」,並遷址到後宰門街。

「九華樓」的規模不算太大,但有名師高手主廚,且尤以烹製豬下貨見長,「九轉大腸」為其首創。其具體做法是:先將大腸洗淨切成寸段,用白水煮到八成熟,而後再加入糖、醋、醬、酒和蔥、姜、蒜等佐料,以及名貴中藥砂仁、肉桂、豆蔻等,放入油鍋中翻勺煸燒至十成熟,出鍋前還要淋上花椒油,再撒上芫荽末。如此烹飪而成的「九轉大腸」,不僅紅潤透亮,肥而不膩,而且酸甜香辣鹹五味俱全,所以很受食客們歡迎。

「九轉大腸」原先名為「紅燒大腸」,關於更名之事,市井有這樣一個傳說。某天,杜某宴客,席中上了「紅燒大腸」,眾客品嘗後讚不絕口。有位朋友就藉此說道:「如此美味佳餚,取名紅燒大腸未盡其意。」杜某聽後,立即表示願意聆聽指教。這位朋友對杜某知根知底,為了迎合其喜「九」之癖,當即獻上「九轉大腸」之美名,並解釋說:「道家煉丹,有『九轉仙丹』之名,這紅燒大腸的烹製功夫猶如煉丹之術,而且品其美味,可與仙丹媲美,所以名『九轉大腸』寓意更深刻。」杜某聽之大喜,舉桌賓客也為之叫好,從此,「九轉大腸」逐漸叫響開來,且名氣日盛,久之便成為魯菜名吃。

「九華樓」的建築面積不算太大,但卻很別致:大塊石料牆基,灰磚壘砌的牆體,牆角處用條石加固,雙坡硬山灰瓦屋頂;坐南面北兩層高,「凹」形院落,二層有迴廊;木門窗、花窗欞,朝陽南面開大窗;臨街北樓正中是用青石為框的拱券門,上嵌石匾「九華樓」,兩側各有一圓形花窗。遠看「九華樓」的北立面,像是頑皮孩子的笑臉:大大的眼睛,寬寬的鼻子,張開的大嘴,猶如動漫畫。這種造型別說是在老城,就是在濟南也是獨一無二的。2002年12月,在縣西巷拓寬改造中,「九華樓」被拆除後異地重建,遷址到武嶽廟內。重建後的「九華樓」,雖然模樣與先前差不多,但朝向由坐南面北改為坐西面東。

遠興齋醬園

遠興齋醬園開辦於清朝末年,東家是章丘東北鄉的李某,後宰門街上的醬菜園是其在濟南開辦的八大「興」字商號之一。

遠興齋醬園位於後宰門街與珍池街的交匯處,整個院落全部是用料石壘砌,因而十分堅固。據說當初建造時,因為地下泉水眾多,不得已採用了梅花樁地基。

當年的「遠興齋」與「北厚記」「德馨齋」「興順福」幾家知名醬園齊名,並在老城及商埠開有幾家分號,當然,要說規模還是位於後宰門街的老號最大:兩進四合院,門面是三開間的兩層樓房,院落之大從後宰門街延伸到珍池街的鴨子灣,鼎盛時儲有三百多個,五百斤裝的醬菜缸。

「遠興齋」以醃製醬菜為主,但也釀製醬油和食醋,尤其是其用玫瑰花釀製的「玫瑰池」燒酒也遠近聞名,很受顧客的青睞。上世紀40年代之後,「遠興齋」的經營日漸萎縮,而後被改為客棧,多年後成為民居雜院。

同元樓飯莊

同元樓飯莊位於後宰門街中段路南,是由歷城董家鎮呂家莊的呂本禮兄弟四人創辦的,時間是1911年。據傳,由於辛亥革命之緣故,他們就把飯莊定名為「同元樓」,寓意「同心開創新紀元」。

「同元樓」是由兩個平行的兩進四合院組成。東側為住宅,西側是雅座和灶間,每個院落之間相互連通,珍珠泉北流的泉水經鴨子灣(珍池)流經院內天井。飯莊內有20多個房間,其中面積最大的南屋可以同時擺放6張八仙桌。為了招徠顧客,他們還在後院水池中蓄養了鯉魚,顧客選中池中之魚,即可當即烹製,因而引來很多回頭客。當年不少到大明湖遊覽的遊人,常有到這裡歇息就餐的。

「同元樓」招牌是「京津小吃,隨意便餐」,可在實際經營中卻是以魯菜為主。其特長菜是糖醋鯉魚、荷花粉蒸肉、罐兒蹄等。尤其是其「冰糖肘子」,可謂魯菜中的「大件」名菜。它是將大塊帶皮豬肘洗淨,添加醬料和冰糖,放在鍋裡煮燉,肉爛後出鍋即可。這「冰糖肘子」不僅味道濃鬱,而且食客用筷子輕劃,肉皮即會脫掉。

此外,「同元樓」的麵食也非常出色,其豬肉灌湯包、金絲卷、銀絲卷、素菜包子最為有名。尤其是蒲菜豬肉灌湯包,採用的是大明湖新鮮蒲菜和用上好佐料調製的刀切肉餡,在添加高湯肉皮凍之後上籠蒸熟。如此出籠的灌湯包,聞著清香撲鼻,吃起來肥而不膩。

上世紀50年代,「同元樓」停止營業,從此成為歷史的記憶。時下後宰門街40號與42號門口之間,雖然掛有文物保護單位的標牌,可此地早已成為居民住宅。

慶育藥店

清朝同治年間,紅頂商人胡雪巖在杭州創辦了胡慶餘堂中藥店,隨後全國各地多有效仿,後宰門街原43號的「慶育藥店」,是為尹姓老闆開辦的,其店名「慶育」二字就是利用了「慶餘」的諧音。

慶育藥店是傳統的前店後坊模式。鋪面三開間,前出廈,後院為兩進四合院。當年其自製生產的「至聖保育丹」為兒科良藥,配上藥引子可治癒多種兒科病症。「不服保育丹,便吃鷓鴣菜」,這是當年濟南民間流傳的說法。「保育丹」指的就是「至聖保育丹」,而「鷓鴣菜」則是芙蓉街上明春堂藥店自製生產的,也是治療兒童疾病的良藥。

上世紀50年代,慶育藥店的鋪面改為百貨鋪,後坊改為民居雜院,不過,其門額上的「慶育藥店」四個字,至今仍清晰可見。

【作者簡介】楊曙明,祖籍沂源的濟南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任歷下區作家協會主席。出版有《歲月無痕》《流年似水》《心路不覺遠》《凝固在記憶裡的時光》《光陰的印記》《我的父親母親》《歷下名士尋蹤》等九部散文集,《有話明說》《話由明說》兩本時評專著;曾為《齊魯晚報》「有話明說」的專欄作家;主編有《濟南的味道》《歷下傾城》《詩意歷下》《歷下民間故事》等書籍;曾獲得過冰心散文獎、齊魯散文獎、泉城文藝獎等。

相關焦點

  • 濟南老字號應藉助文化促發展
    當然,很多人來到濟南,就一定會去尋找、品嘗一下濟南老字號名吃,於是,芙蓉街火了,這條老街上各式各樣的小吃火了,濟南真正的傳統名吃——草包包子、燕喜堂飯莊、超意興把子肉等也都成了「網紅」名吃。其實除了名吃,濟南還有很多老字號,涉及的行業很多,但是如今街上的老字號卻所剩無幾了。
  • 39家企業被授濟南老字號
    原標題:39家企業被授予「濟南老字號」  記者獲悉,近日濟南市公布了第一批「濟南老字號」企業,共有39家企業被濟南市商務局授予「濟南老字號」稱號,這標誌著濟南市振興老字號工程又邁上了一個新起點。
  • 濟南一處被遺忘的風水寶地,全長只有406米,你知道在哪嗎?
    北門按元明習俗叫後宰門,門外的街道邏輯上叫後宰門街,但「在」和「在」的讀音相近,當地人說「後在門街」歷史上的後在門街是濟南老城區的商業街之一,巔峰時期有近300家八旗會所,基本都是小店,包括各種美食餐廳和咖啡廳,街上有個小店專門賣春水煮酸梅湯,味道清涼酸味十足,是夏季的好產品,老街的建築以磚木結構為主,保留了明清的風格和鄰裡格局,小店門口的紅燈籠很有意思。
  • 濟南萊蕪區哪裡最美最可口?快跟黃漂亮去打卡!
    轉眼間,濟南萊蕪區劃調整已經一年了。一年來,咱們濟南更美了!聽說,最近有很多小夥伴「蠢蠢欲動」,想要去打卡美食、美景,這種好事自然少不了我黃漂亮!今天記者叔叔阿姨要帶我打卡濟萊最美的地方和最好吃的東東,可把我激動壞了,誰不想上班時間出來又吃又玩呢?嘻嘻!說來也巧,「俺萊蕪有」的好吃的好玩的,跟濟南這邊都是成雙成對的!不信?快跟我一起去逛吃逛吃!
  • 濟南2家企業被摘「山東老字號」稱號
    日前,山東省商務廳公布對前三批「山東老字號」動態管理的考核結果,此次共有153家企業參加考核,128家企業合格,其中10家企業因商標權屬不清晰、列入失信名單等原因,給予黃牌警告;3家企業因無商標所有權,暫停「山東老字號」稱號;12家企業因機構註銷、停止營業等原因,取消「山東老字號」稱號。
  • 濟南這條古街,被譽為濟南的「麗江古城」建築風格獨特卻少有人知
    這條街的名字叫後宰門街,始建於明代,至今保存完好。麗江古城相比,這條街非常迷你,沒有麗江古城那樣錯綜複雜,沒有意境十足的小橋流水,只是這條街非常安靜清新,這一點是麗江古城的街道和非常相似。除了「山東版麗江古城」之外,還有一個別名就是濟南城的風水寶地。
  • ...桓臺縣|鮮奇滋|德州|濟南|中華老字號|奇美|臺東|淄博|山東|周村
    提起最信賴的品牌,「中華老字號」絕對是當仁不讓。同仁堂的中藥、瑞蚨祥的綢緞、全聚德的烤鴨、天津的狗不理……這些經過歷史千錘百鍊的「老字號」,已經成為人們美好記憶和情感的寄託。目前,經商務部認定的「中華老字號」共1128家,平均有160多年的歷史,主要為食品藥品和餐飲業,合計佔比60%以上。
  • 濟南自帶濾鏡的網紅拍照聖地,讓你盡情凹造型!
    慢行幾步還會遇見濟南現存的老洋行和火車站旁的郵局,這些都是復古的風景,是濟南的魂。恒隆廣場位於泉城路,是濟南最繁華的街道。自然而然恒隆也成了外地人民的拍照聖地。一件件小事積累成河,希望在將來的某一天濟南的文化與思想可以讓全中國知道,我們濟南也是有著潮流的。
  • 吃過這些濟南月餅嗎:1家百年老字號,金喬非正常消失,令人惋惜
    10年前,濟南食品行業協會一位老領導很上心,大推魯式月餅,想和廣式月餅、蘇式月餅對抗,這幾年沒動靜了。1、濟南產月餅主要2大家目前濟南地產月餅,主要2大家,一家是益康,是一家老企業;另一家是稻香園,算是新秀,但也30多年了,不算是太新的新秀。
  • 山東最坑人的美食街,整條街上都是飯店,卻沒有一道當地的特色菜
    中國人愛吃也特別會吃,這是一個全世界都知道的真理,在國內各大城市的旅遊景點,大多是大小食品店,到處都是各種百年老字號,而一個稍微大一點的旅遊城市,勢必會為遊客形成專門的美食廣場,如曾厝垵、西安的回民街和成都的錦裡,都是著名的網紅美食廣場,而遊客來到這座城市,勢必會打卡,今天要說的是山東最坑人的美食街
  • 徐金豹原創散文丨濟南的冬天
    濟南的冬天文/徐金豹(山東)如果你生活在濟南,你就會知道濟南根本沒有秋天。濟南的秋天很短,短的上午是夏天,中午是秋天到了下午就是冬天了。濟南的冬天從陽曆的十月份兒就算是開始了!雖然沒有雪花,雖然沒有冰凌,但是大地早已經把自己偽裝成了滿城金甲。濟南的冬天真的很美,美得讓人窒息,美得讓人安靜,美得獨一無二,美得只有讚美。行走在山大路上金黃的落葉鋪滿了柏油路,軟綿綿的,像極了黃河邊的金沙灘。馳騁的汽車帶飛落葉,翻滾著,跳動著。
  • 濟南原創音樂人:很努力,很「佛系」
    就是原創》《我是唱作人》不僅挖掘和推出了許多優秀的唱作人和歌曲,也讓越來越多為原創堅守的歌者被重新得到重視。而在咱們泉城濟南,也有一批跟這個城市氣質相符的原創音樂人,為了他們的夢想默默發光。低調內斂是他們共同的氣質  一首《濟南濟南》讓很多人知道了陳小熊,濟南其實還有很多優秀的原創歌手,這個圈子說小不小,說大不大,他們中有的還是大學生,有的已經是老江湖,但即便沒有打過照面,說起來基本上也都互相知道名字。  80後的蘆心潔,已經成為濟南原創歌手中的一個招牌,一首《濟南怪譚》讓他和他的「上層社會樂隊」走紅泉城。
  • 老濟南清末繁華商業老街,如今仍有人居住,恍若隔世!
    老濟南清末繁華商業老街,如今仍有人居住,恍若隔世!文|月上西樓圖|網絡截圖曾經老濟南西城濼源門至外圩子城一片為老西關。街道兩旁於元末或明初時已有人居住,到了清朝,因街上多住有孤貧人家。故街名「孤貧巷」。清乾隆《歷城縣誌》載:「曰麟趾巷,舊名『孤貧巷』」。街道麟趾巷一名,是人們期盼脫貧致富,能有一個富裕興旺的生活,遂以吉祥嘉語而名為麟趾巷的。以此來看,「麟趾」的街名,寓意深遠,這取名之人當是飽讀書經,廣有閱歷的文化官人。清末民初濟南開埠後,西邊的商埠充滿商機,並很快繁榮起來。
  • 濟南的冬天 第B14版:筆記 20151215期 濟南時報
    而濟南的冬日,則有著別樣的韻味。  山是城市的風骨。清晨身在千佛山頂的亭臺軒榭憑欄而望,迷濛的霧氣繚繞著,仿佛探著了曾經「几案與雲平」的喜悅。視野中的一切綠色都是深沉的,冬季是它們的成熟季。松樹林裡,是哪裡來的鳥兒在鳴唱,清清颯颯揚揚,在初冬的寂寥中格外嘹亮。歌聲踏著鼓點,循著一層一層覆滿青苔的青石板旋踵而上,仿佛要在分秒間把這寫著濟南千百年風雲變幻的歷史的山峰走遍了。
  • 濟南名菜「九轉大腸」小考
    圖1.1958、1959年的《中國名菜譜·第三輯(北京名菜點之二)》《濟南名菜》和《中國名菜譜·第六輯(山東)》張繼興、袁兆麟皆為濟南名廚。「張繼興廚師幼時在濟南宴賓樓隨名廚丁洪軒、趙長齡學習烹調技術,學成後在宏文達、東魯飯莊任廚師。他善於烹製許多山東名菜,特別對菜的炒汁煮湯及色味方面有獨到之處」③。
  • 精益眼鏡:擦亮「百年老字號」
    當前位置:首頁 >> 綜 合 2012.07.16 星期一 精益眼鏡:擦亮「百年老字號」 作者:許凱)   百年精益。從1911年成立的中國精益眼鏡股份有限公司算起,濟南精益眼鏡已走過100多個年頭。
  • 青島那些老字號
    1955年公私合營中保留了這個「老字號」,「文革」中店名一度改為「東風綢布店」,後恢復原店名,經營綢布、呢絨,以時裝為主,1987年又與全國200多個廠家聯合發起成立全國紡(針)織品,「祥」字老字號聯合會,北京路9號的店2010年左右遷至遼寧路對面桓臺路65號,喜食來小鮑島民俗城內,現在已有了謙祥益商廈,還是讓人有點惝然若失的感覺。
  • 「建築界」「老濟南」李銘古建築保護記用相機向老建築「真情告白」
    我深信,泉水同古城老街區完美融合與共存,才是濟南城市的靈魂和魅力所在。」記者專訪他時,這位「老濟南」真摯地說。宏濟堂西號可是『老字號』,和北京的同仁堂、杭州的胡慶餘堂一同享有盛譽,是濟南這座城市發展、變遷的直接見證,不能隨隨便便拆掉。」對此,李銘記憶猶新。順著這話,我們採訪的思緒也一齊飛回到百餘年前。
  • 那些在濟南取過景的影視作品,你知道幾部?
    本文為濟南高樓迷老K旗下帳號「泉城商業咖」首發撰文:七老爺美麗的泉城濟南,在吸引眾多遊客的同時,也被許多劇組的導演、製片人看中。那麼究竟有多少影視作品是在濟南拍攝的呢?如果大家知道更多在濟南取景的影視作品,歡迎補充!《白眉大俠》現在提到山影,很多人就會想到《偽裝者》、《琅琊榜》和《歡樂頌》等。
  • 臺東老字號小吃店,朋友最喜歡去吃了,一塊錢一串叫賣有意思
    臺東步行街上的老字號小吃店,美美說香草園串串已經開了很多年了,東西特別的好吃,雖然錯過了飯點,但去的時候店裡依舊很多人。第一次去他家,店真的很小,靠近煮串的地方圍了一圈,走路都要側著身子,相當的擁擠。在他家吃串串,有點像吃濟南燒烤一樣,鍋裡煮熟一波串串,老闆會挨桌問要不要,蠻有意思的。當然,如果有自己喜歡的,也可以先單獨點上一波,老闆煮好了就會直接放你碗裡的。蒜蓉醬加芝麻醬拌勻了,作為底料蘸著吃,最香了。金針菇、白菜、魚豆腐、甜不辣……大部分都是一塊錢,部分是兩塊錢的。吃完以後數籤子結帳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