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8日-20日,由國內領先的教學OMO全場景解決方案提供商伯索雲學堂主辦,主題為「科技賦能,教育創新」的第四屆教育科技金陵峰會在南京盛大啟幕,500+教育行業大咖、從業者齊聚峰會現場,共話行業未來發展新模式、新方向。
莊重
知閱書房創始人
樸新教育集團聯合創始人
原新東方教育集團副總裁新東方優能中學部總監
演講主題:《回歸教育本質,堅守教育情懷》
「教育是個慢功夫,教育機構產品差異化本質就是團隊的差異化,它來自平時的積累和點滴努力。而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
以下是莊重的分享實錄
教育是個慢功夫
最近有支視頻在網絡上特別火,內容與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寫的《價值》有關,我非常認同其中的一句話:「企業是否有價值,取決於它能否為社會創造長遠、長期的價值。」對於教育機構而言,就是要為學員、家長創造長期的價值。
教育其實是個慢功夫,社會越是快,教育越要慢,每一位教育機構的負責人,或者部門負責人都應該思考一個問題,是否抓住了教育的核心和本質?而老師作為機構最核心的元素,也需要思考一些問題,你真的願意讀書嗎?願意去做這樣的慢功夫嗎?
我的兒子出生於2011年9月,從他出生那天晚上起,我每天都會為他讀半個小時書,除去出差在外的297天,即便我回家再晚,我也會對著睡著的他讀半個小時書,從未間斷。第一天讀的是《西方哲學史》,我知道他聽不懂,但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現在已經9歲了,我不知道他以後能有多優秀,但肯定不會太差,因為他的父親是一個勤奮和執著的人。
作為教育機構的負責人和老師,我們需要問問自己,能否做到以身作則,以及老師的獨特之處是什麼,通過讀書能獲得什麼?下面我舉一些例子。
我經常問一些老師,你給孩子們講顏色,那你自己有沒有讀過《顏色的奧秘》?如果讀過就會知道,為什麼紅衣主教的衣服是紅色的,因為在當時紅色的提取是最困難的。也就是說,老師們只有多讀書,才能講出更有深度的內容。
再比如講比較級時,老師們能不能想到莎士比亞和愛人之間那段堪稱經典的對話,當愛人問他「Do you love me」的時候,莎士比亞的回答是「I will love you more than yesterday, but less than tomorrow」,而不是簡單的「Xiaoming is taller than Xiaogang」。當你的老師可以做到差異化教學,再沒有分辨力的家長也能做出判斷。
經常有人問我,「你們做教育的,和別人比產品的差異化是什麼」,我的回答是,「產品差異化的本質是團隊的差異化,老師和別人的不一樣,運營和別人不一樣,市場能夠兢兢業業的發好每一張單頁,這就是差異,它來自每一次點滴的努力。」
對於教育機構的負責人來說,在疫情讓行業發生變化,以及網際網路+撲面而來的情況下,我們還要問問自己,「你願意進化嗎?」
學會精進
2018年樸新上市之前,我已經做了16年線下教學,坦率的說,我以前不看好網際網路,也不喜歡別人和我說O2O、OMO,我覺得這些都不是教育場景,直到有一天,我被逼著一定要擁抱網際網路的時候,才意識到自己曾經的無知,所以知閱書房是一個高度擁抱網際網路的項目。除此之外,我還一直在思考,究竟應該做什麼?
人生就是一種選擇,除去少不經事的20年,蒼老後的20年,我們只有40年時間,這其中每天睡8個小時,還剩30年,我們是要日復一日的活著,還是日益精進,活出精彩的人生,這就是選擇。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有句話寫的特別好,「人的一生中關鍵的就那麼幾步。」
為了做好知閱書房,擁抱網際網路,我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我問自己,今天的教育培訓行業,賣的產品到底什麼?
2015年我到上海工作時,幾乎問遍了上海所有的培訓機構,發現大家的答案都是一樣的,「老師,我們的老師特別好」。這其實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因為老師會走,更可怕的是他們還會在你對面開一個一模一樣的機構,把你的學生全部帶走。
為什麼老師會出去單幹,原因只有一個,因為教育機構無法解釋老師課酬和市場價格之間的差價問題。舉個例子,教育機構把老師當做產品,吸引家長報名,費用為500元,最終卻只給老師70元課酬,剩下的430元去哪了?家長是不會認同所謂的教材、教室、研發成本的解釋的,因為他們買的就是老師的時間。
到2017年,行業中有了一個新的說法,教育機構賣的是解決方案,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進步,因為產品複雜性越高,價格解釋起來越容易。除此之外,一定會有產品附加的,課程以外的,沒有成本卻能對學員產生巨大價值的東西,找到了它,就找到了最本質的贏利點。通過探索我發現,它很有可能隱藏在科技手段中,就是網際網路,就是OMO,成本可忽略不計,但能對學員產生巨大價值。
於是,最高水平的回答出現了,叫「移動互聯解決方案」,它能夠在幾乎沒有邊際成本的情況下,讓很多人終身受益。究竟有沒有這樣的解決方案我不知道,但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去學習,因為我堅信,「今天願意在未知的領域彎腰,未來才會在已知的領域奔跑。」
花了半年時間,我研究了兩家公司,字節跳動和達美樂披薩。我總結了字節跳動的三個價值觀,理性樂觀、延遲滿足和務實浪漫。只有理性樂觀才能對不確定性始終保持信心,延遲滿足可以讓我們看到更大的世界,務實浪漫則能促使我們做出用戶喜歡的產品,這也讓我認識到,線上教學比線下要求更高,因為線上不允許有一點點瑕疵和紕漏,需要我們精心雕琢產品。
達美樂披薩給我的啟示,則是招募優秀人才和正直誠信的重要性。大家回想一下,疫情期間大多數教育機構是怎麼做的,為了活下來,裁員、降低員工工資、控制成本。而達美樂披薩曾在快撐不下去的時候,用最後一點資金招募到了當時市場上頂級的人才,最終使得它起死回生。所以不要覺得我們沒有勢能、IP和市場號召力,我們真正要思考的,是怎麼讓超級人才創造超級價值。
正直誠信方面,達美樂披薩曾經被曝員工將掉在地上的披薩賣給客戶,這是一個很大的負面新聞,但他們沒有選擇逃避,而是包下了時代廣場最貴的一塊屏幕,連續一個月每天滾動播出消費者對他們的「口誅筆伐」,錯了就改,這樣做不僅沒讓他們受到困擾,反而讓銷量有了進一步增長。
所有的網際網路公司都值得我們學習。當然,在擁抱網際網路的同時,我們也需要思考,孩子們到底需要什麼?他們的痛點、癢點、爽點到底是什麼?
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
知閱書房是一個青少年閱讀品牌,所以我必須去研究孩子們為什麼不愛讀書,為此我專門去學了一門特別討厭的科目,美術。上課的過程是這樣的,我跟老師說我想畫羊,老師讓我先畫個U,加兩個點,再加一圈雲和四條腿,我照著做了,是這樣的:
最後老師說再稍微加點陰影就可以了,他畫成了這個樣子:
這件事讓我明白,在一個美術老師的心目中,加陰影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但我作為一個初學者,根本做不到。對於孩子也一樣,老師和孩子的水平是不一樣的,就像有些高中數學老師講幾何題,只說連接A、B為輔助線即可解題,卻不說為什麼要連接A、B點,孩子下次遇到類的題依舊不會解。
仍舊以我兒子為例,他四歲半的時候我給他講《論語》,我是這樣說的:
那是一次發生公元前552年的開學典禮,一個名叫孔丘的校長主持了這次開學典禮,這個學校的學生學的是六藝,分別是禮、樂、射、御、書、數,就是語文課、數學課、音樂課、騎馬打仗課。
那什麼是《論語》呢,就是孔子對學生們說:
同學們,我說的每一句話都要記下來,因為將來有出版社找你們出書的」,所以《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對話的一本書。
中學階段主要考3個人,顏回、子路、子貢。班幹部選舉中,子路憑藉「老師教我恭儉讓,我跟老師死抬槓」當選為體育委員;子貢作為「富二代」,憑藉「點子多、腦子快,有房有車有wifi,可以和列國建立聯繫」,當選為宣傳委員;顏回雖人窮,但學習特別好,當選為學習委員。
而如果我們直接引用《論語》中的話,孩子根本聽不懂,例如《論語》中介紹顏回是這麼說的,「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所以,我們需要深入的了解學生到底需要的是什麼,為此我在讀完3000本書目後總結出了「52+52+52法」,一、二年級關注遣詞造句,提升文學素養;三、四年級用來提升思想境界,五、六年級重點學習部編教材,提升應試能力。
最後,我想分享一段曾經我和一位澳大利亞教授的對話:
「What characterizes almost all Hollywood pictures is their inner emptiness.It comforts our bleeding scars.」
「 it reflects the unreal that never exists, the real that is on the verge of extinction, and the extinct that echoes our dreams.」
對於教育也一樣,我們現在所探討的教育的本質、情懷、夢想,看上去很空虛,但我仍舊相信,電影能夠幫我們延展平常做不到的事情,網際網路教育同樣可以,現在大家所做的一切還只是開始,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2020年11月18日-20日,由國內領先的教學OMO全場景解決方案提供商伯索雲學堂主辦,主題為「科技賦能,教育創新」的第四屆教育科技金陵峰會在南京盛大啟幕,500+教育行業大咖、從業者齊聚峰會現場,共話行業未來發展新模式、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