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生命的生生不息——電影《紅高粱》分析
大時代背景下的小社會與小人物,這是第五代導演內心最真實,也最想表達的東西。中國電影歷時百年,積澱六代。
-
豆瓣8.4,時隔32年再看《紅高粱》:民族音樂才是電影的靈魂
電影 《紅高粱》描繪了在中國的二三十年代一夥農民的古樸、野性的生活,他們誓與日本侵略者浴血奮戰、伏擊日本人汽車隊,全劇始終貫穿著中國人民所具有的強烈的國家意識和奮勇抗爭的民族精神。一部成功的影片的創作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紅高粱》中除去極具張力的色彩衝擊,還融合了大量中國傳統的民族音樂元素,賦予電影以強烈的立體感和真實感。
-
為什麼重拍《紅高粱》│電視劇版編劇趙冬苓訪談
從《沂蒙》到《紅高粱》,大時代裡小人物命運的史詩△記者:作為這個戲的編劇,您是怎麼理解「紅高粱」精神的?▲趙冬苓:莫言在寫紅高粱的時候,其實正是中國的一個人性或者人道主義大解放的時候。我覺得《紅高粱》也是這樣,不是一個簡單的集中。每個作家都應寫出史詩式的作品,就是大時代裡的小人物,小人物折射大時代。在寫《紅高粱》時,我覺得莫言不止是對苦難進行描述,而是對人性的認識非常深刻,這種複雜和選擇性是我要寫的,說明了寫作者的態度。△記者:其實《沂蒙》也有這個特點,人物性格比較多元。
-
莫言是如何寫出《紅高粱》的
紅高粱小說以發生在高密東北鄉的壯懷激烈的民間抗日故事,讚頌民族大義,弘揚民族精神。
-
1988年《紅高粱》
2月23日晚,當公布《紅高粱》是金熊獎得主的剎那間,整個會場爆發出了雷鳴一般的掌聲。張藝謀接過金熊獎盃,還把獎盃舉過頭頂,笑得特別開懷,他身上新做的西裝也掩飾不了憨態,依舊像是莫言口中的「生產大隊長」。事後,一位在西德留學的中國女學生也以不能容忍的態度指著張藝謀說:「你那襯衣怎麼那麼難看?我真想上臺把你那襯衣撕了!」
-
電視劇《紅高粱》之最
莫言1986年寫的《紅高粱》奠定了他在當代文學史上不可動搖的地位。他2012年獲得世界諾貝爾文學獎,《紅高粱》有著不可小覷的貢獻。1987年由莫言執筆改編、張藝謀導演、鞏俐主演的電影《紅高粱》獲得柏林電影節金熊獎。2014年鄭曉龍執導,由周迅、朱亞文等主演的電視劇《紅高粱》更是渲染了整個世界。
-
《艾敏河母親河》:歌唱跨越民族和血緣的人間大愛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蒙古民族最樸素、最簡單的善良與博愛依然感天動地,這血濃於水的親情和蒙古民族熱愛生命的博大胸懷養育的「國家的孩子」們被鐫刻在歷史的豐碑。拍攝於2000年的電視連續劇《靜靜的艾敏河》反映的就是「國家的孩子」與蒙古族額吉之間超越民族和血緣的摯愛親情,曾感動了一代人。
-
電影《八佰》賞析|小人物的涅槃·大民族的魂魄
這群被收編的人,幾乎沒有一個帶有英雄的標識,卻都是再普通不過甚至各有弱點的活生生的小人物。這些小人物,每一個人,都是複雜多元的生命體,每一個人身上,都帶有動物的本能和人性化的道德元素,或者說,每一個人身上,既有獸性,也有神性。
-
《紅高粱》走紅一批新生代 黃軒解惠清首當其衝
《紅高粱》走紅的新生代演員們日前,大型史詩級劇作《紅高粱》在觀眾的一片不舍聲中落下了帷幕,《紅高粱》可謂創造了2014電視劇收視率的又一新高,除了周迅、秦海璐等影后級人物在《紅高粱》中再次展示了令人驚豔的演技,一些新鮮面孔也憑著《紅高粱》中出色的演技而迅速走紅。 在《紅高粱》中黃軒扮演的「九兒」的初戀情人「俊傑」,雖無緣錯過,但黃軒卻收穫了極高的人氣。
-
想當年|《紅高粱》:中國電影的轉折點
電影《紅高粱》改編自小說家莫言的作品,以孫輩的視角回憶了「我爺爺」餘佔鰲(姜文飾)和「我奶奶」九兒(鞏俐飾)的傳奇故事。電影前半部分以表現西北民俗民生為主,後半部分加入日本侵華的大歷史背景。整部電影畫面色彩濃烈,以強烈的視覺刺激突出人民旺盛的生命力,在大的歷史背景下,這種原始的、野性的生命力又成為了民族不屈不撓精神的象徵。
-
《紅高粱》1988年
《紅高粱》拍得很苦。拍完最後一個鏡頭後,張藝謀把他拍攝《紅高粱》時穿破的一雙鞋埋在了鎮北堡的土中,還當眾發誓:如果這部影片出不來,他永遠不走電影這條路。後來,張賢亮先生的鎮北堡西部影視城成立的時候,張賢亮先生挖出了那雙鞋,把它陳列在影視城的展廳裡。《紅高粱》從籌備到拍完戲,它的名字一直是《九九青殺口》,在最後電影送審時,張藝謀把它改成了《紅高粱》。
-
再看老電影《紅高粱》
《紅高粱》是西影廠1988年攝製的,編劇莫言,導演張藝謀,副導演楊鳳良,攝影顧長衛,音樂趙季平,演員鞏俐、姜文、滕汝駿、計春華、翟春華、賈兆冀、姚二嘎。老謀子是西安人,西安的特點就是一古二土,老謀子電影就符合西安特點,他本人也是一個從長相到性格到審美都是又古又土的人,土換一種好的說法也可以說是很民族,而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所以老謀子的電影很受老外喜歡。
-
從電影《紅高粱》看,導演張藝謀的鄉土情懷
從張藝謀導演的話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他濃濃的鄉土情懷,在電影《紅高粱》裡面,他把這種鄉土情懷表現得淋漓盡致。電影《紅高粱》已上映30多年,依舊是不可多得的經典,曾經獲得「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豆瓣評分8.2。
-
《天道王》:平凡小人物激燃出的民族大義情,永銘記在心
近年來,在越來越多的影視作品中,表現的都是普通小人物的故事,往往越是平凡的小人物,所做出的一些超凡事跡,越能激發普通觀眾的情緒,從而引起內心共鳴,特別是在一些戰爭題材的影片中,這些特徵更加明顯,如今年的熱門影片《八佰》中,就是一個個小人物所做出的英雄壯舉,感動著熒幕前的每一位觀眾,即將在10月15日上映抗戰題材電影《天道王》,同樣是刻畫了一個小人物組成的群像,將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故事加以傳頌
-
《戰地槍王》挖掘小人物背後的大歷史,細微之處盡顯民族精神
事實上,《戰地槍王》早在2017年就登陸了湖南、上海、深圳等多個地方頻道,很多觀眾表示:「這是一部值得反覆觀看的好劇,劇中所表現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民族精神永遠都不會過時。」如今,《戰地槍王》在國慶期間再度登陸天津衛視、吉林衛視,足見觀眾對該劇的期許。
-
獨家 電視劇《紅高粱》獲專家高度評價
今天傳媒內參帶你走進專家眼中的《紅高粱》。文/劉水發來源:傳媒內參(轉載請標明出處)11月17日,電視劇《紅高粱》收官,山東衛視、北京衛視、浙江衛視、東方衛視收視率達到驚人的5.50%,網絡點擊率、突破30億次。
-
豆瓣8.4《紅高粱》的色彩渲染 | 淺談張藝謀電影對色彩運用的研究
1.電影《紅高粱》融入大量「中國紅」民族元素,給予觀眾強烈的視覺衝擊和內心震撼再加上紅色在中國傳統文化和民俗中的特殊地位, 張藝謀的選擇可以說是以一種色彩, 挑動了一個民族的情感之弦, 並唱響了整個世界電影的中國之音。紅色的運用在電影《紅高粱》中尤為突出,向觀眾展示了一場華麗的「紅色盛宴」。「中國紅」元素勾起觀眾「紅色情節」的同時, 彰顯對原始生命的讚嘆。
-
《金剛川》:沒有小人物
敘事策略上一樣採用了小人物的視角,截取了抗美援朝戰役中的某一個點,從而實現一種視角和敘事對象的最大聚焦,使得電影的情緒被無限放大,從而在兩個小時的時間裡,完成了高濃度的歷史的再現。這種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敘事策略,在事件之上,讓每一個觀影的人,完成了一次走入歷史內核的可能。這就是戰爭片的意義。
-
湖南春晚春雷對歌阿朵 《哆嘎哆耶》唱出民族大愛
春雷 阿朵點擊進入鳳凰美女音樂秀場超創意的民族風味,超美的土家、侗寨音樂,超炫的舞臺布景,超能量的現場氣氛,超乎想像的聯袂。著名歌手春雷與阿朵完美演繹六分鐘的美侖美奐,完美傾唱民族之大愛,完美釋放最「中國」的快樂!尤其最後二人合唱的《哆嘎哆耶》,「把愛釀成了酒灑在天地間」、「快樂譜成了歌,幸福享萬年」,何等的灑脫!何等的凝聚力!讓所有的觀眾如飲米酒,如醉如痴。
-
淺析《紅高粱》:高粱地裡的野合電影,完美的東方含蓄藝術
中國最集中一批表達民族意識的電影大概都出自第五代導演之手,他們生於特殊的歷史時期,成長於農村環境,所以他們的作品也大多採用農村題材,用「黃土、腰鼓、紅高粱」把農村符號化,在特殊的歷史背景下展現民族的氣質和力量。但一部電影的影響力往往無法脫離片內片外的社會環境獨立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