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1月9日在YouTube上發布做泡菜的視頻《蘿蔔的一生》展示了用蘿蔔製作泡菜的過程,結果慘遭韓國網友圍攻:
「請注意,泡菜是我們韓國的傳統食物」
「中國這麼喜歡韓國文化嗎?」
「從李子柒的視頻中可以看到她根本沒有泡菜冰箱,這足以說明「泡菜根本不是中國的食物」
面對泡菜引發的風波,中國吃貨只想勸韓國人回去好好學學歷史,畢竟是中國的白菜傳入韓國之後,韓國人才開始醃菜。
泡菜在中國的歷史格外悠久,但現在中國人並不會拿泡菜招待客人,也不會給小鹹菜(泡菜)專門準備個冰箱……
很多韓國網友覺得中國人搶了他們的泡菜,可他們不知道的是,連白菜都是中國原產!
白菜,又稱中國白菜。原產中國。古代稱為「菘 」,其祖先是南方的小白菜。
真不知道沒有白菜,韓國人拿啥做泡菜?
更讓韓國人無法接受的事實是:泡菜也是中國的。
泡菜的最初文獻出現在《詩經》中,「中田有廬,疆場有瓜,是剝是菹,獻之皇祖,曾孫壽考,受之天祜」。
在此出現的「菹」(讀zū)就是酸菜。
現在韓國人桌上的泡菜99%都是從中國進口的,2020年由於疫情影響,韓國人連泡菜也吃不成了,畢竟白菜都要69塊錢一顆,實在是太貴。
說泡菜是韓國的,那你們產白菜嗎?中國吃貨只能哈哈哈哈哈哈哈了,真是年度搞笑事件……
你以為韓國人的作妖大法這就結束了?請看第二彈——抹黑中國&歪曲歷史。
在韓國人拍攝的電視劇裡,也不忘內涵一下大天朝。
一部韓劇的播出,瞬間點燃中韓兩國網民的怒火,2020年12月12日上線的tvN周末劇《哲仁王后》成為頗具爭議的焦點。
光看《哲仁王后》的名字,很多朋友可能還不熟悉,但要說到前兩年火爆的網劇《太子妃升職記》,你一定還有印象吧?
這部《哲仁王后》就是韓版的《太子妃升職記》,你是不是又要感嘆,什麼?我們的爆款劇,被韓國買去了?
雖然是同樣老套的現代男人穿越到古代女人身上的無聊劇情,但很明顯,劇組並不想讓這劇情太平淡,添油加醋地夾帶了不少私貨。
先來看看這齣門不帶大腦的奇葩男主:一個在青瓦臺工作的年輕主廚,認為美食就是政治。
在招待中國大使的時候,工作人員告訴主廚,大使對魚刺敏感,結果他來了一句:以為自己是秦始皇嗎?
還解釋道:古時秦始皇用膳,吃到魚刺就會砍掉廚師的頭,於是廚師就發明了魚丸。
結果,不幸的是,大使在盤中吃出了魚鉤……場面一度非常尷尬。
電視劇中借鑑野史本無可厚非,我們也並不想上綱上線,但劇中對中國大使的輕蔑,還是讓人倍感不適。
該劇剛剛上線時期,很多網友認為其辱hua,豆瓣評分不過1星,如今抹黑秦始皇的部分被刪除,評分也洗白白飆升到了6.8分。
國內的觀眾不買帳,沒想到韓國的觀眾也對這部劇嗤之以鼻,韓國網友認為《太子妃升職記》作者鮮澄「嫌韓」,只因作者的另一部作品《和親公主》中多次使用「高麗棒子」一詞。
韓國網友無法接受《哲仁王后》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扭曲歷史。
原版《太子妃升職記》是架空歷史,而《哲仁王后》選擇了一段真實發生過的歷史作為故事背景,可是看劇情,編劇的歷史怕是不及格。
在劇中,主角張奉煥所見所聞與史實不符不說,劇中還有輕視韓國國寶《朝鮮王朝實錄》的片段:認為「朝鮮王朝實錄不過是小道消息嘛!」
劇中的各種細節也經不起推敲,當時還是藩屬國的朝鮮,哲宗加冕時所戴的冠冕,卻是帝王專屬的十二冕旒。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就能理解這部劇在中韓兩國都被抵制的緣由了?
除此之外,《哲仁王后》的尺度也不小,其中神貞王后積極教導中殿懷孕的技巧,用了各種手勢,最終不得不用馬賽克的方式播放出來。
劇中出現逛青樓的情節,也讓網友不能接受。
頗受爭議的《哲仁王后》,受到國人的抵制,並不是件偶然事件。
這一部劇不算什麼,更讓人瞠目結舌的事情還在後面!
2019年正是韓國抵抗日本殖民統治的「三一獨立運動」一百周年,在當年的一部韓國綜藝中,被譽為「國師」的金容沃在節目中介紹三一獨立運動的世界影響時說:
「中國缺乏民族意識,國家觀念薄弱……北京大學的學生們正是看見了朝鮮民眾如何勇敢抗日,才開始反思,繼而引發了五四運動……」
五四運動也是您們啟蒙的?也難怪,看到這裡忽然理解了為啥韓國人那麼「自信」,如此教育,當然覺得啥都是自己的。
不僅泡菜、柿餅、螺螄粉都差點兒被韓國搶走,現在連五四運動也成韓國啟蒙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