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跑步固然勵志,但不一定能幫助你成功減肥,尤其是犯了這4個錯誤,你很可能越跑越胖……
1.長期使用同樣的配速
剛開始跑步,大多數人心肺功能不夠強,速度儘管很慢,跑下來依然會氣喘籲籲。
因為這樣的速度和你平時走路的速度相比,還是偏快的。速度的變化會帶來心率水平的變化,而心率是我們判斷減脂效果的重要依據。
如果你長期以相同的配速跑步,身體來到了舒適區,跑步過程中心率變化不明顯,燃脂的效率不算高。
通常來說,比較建議你以儲備心率(最大心率-靜息心率)的70%~80%這個範圍的配速跑步,這個時候呼吸節奏相對比較急促,基本上是不能連貫地交談、聊天的。
2.不調整飲食結構
如果你覺得跑步就萬事大吉,只能說明你身體的運動量太小、太缺乏鍛鍊了,因為跑步的效果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神奇:
男性跑步1英裡(約為1600米)消耗的熱量值約為124大卡,女性約為100大卡,這個數值和你的體重有關,體重越大的人跑步消耗熱量越多,但差別不會特別大。
那麼100大卡有多少呢,上一個圖更直觀些:
這還是相對來說蛋白質含量高的健康食物,如果是零食……量就更少了。
所以不要寄希望於跑步就能讓身體成為耗能的「工具人」,調整飲食、遠離高油高鹽高糖食物,是更加簡單有效的做法。
3.不記錄跑步時長和距離
提起跑步,大多數人都沒什麼規劃,今天跑1km,明天800m;有時候跑的距離短,時間反而長了……沒有記錄、沒有規劃,是普通人跑步不見效的癥結所在。
記錄跑步時長和距離,主要有兩方面的好處:
1.清楚你的速度和體能,方便在下一次跑步時安排更高的訓練目標,取得進步。
2.了解身體在不同速度和距離下的反饋,找到更高效的跑步燃脂階段。
例如同樣的100m,你可以衝刺跑、慢跑、變速跑(快跑50m慢跑50m);
同樣的1分鐘,你可以衝刺跑、慢跑、變速跑(快跑30s慢跑30s)。
這幾種跑步方式,分別嘗試一周,看看身體對哪種跑步方式的反饋更好,心率上升更快、跑步後身體燃脂效率更高,然後用這種方式配合你的跑步計劃,這就比無腦跑步強了很多。
4.不注意跑後拉伸
很多人常說「跑步之後腿粗」「跑步跑得肌肉多了不掉秤」……其實這都是缺乏拉伸導致的。
跑步過程中需要募集我們的臀大肌、股四頭肌、膕繩肌和小腿肌群共同發力,同時臀中肌、臀小肌負責身體的穩定,所以跑步過程是個提升下肢肌肉力量的過程。
長期跑步,肌肉收縮筋膜緊張,慢慢會讓你的大腿、小腿變得僵硬,摸上去硬硬的,而且關節靈活度、身體柔韌性都會受到影響。
建議跑步後及時拉伸,並堅持拉伸3~5分鐘,不要覺得浪費時間,這能延長你的運動壽命,也會讓你的身體不再僵硬。
總結下,高效率的跑步需要做到這幾點:
1.調整自己的跑步速度,儘可能在心率較高的區間內完成
2.調整你的飲食結構,控制總熱量攝入的數值
3.記錄你的跑步時長和距離,不斷復盤調整跑步計劃
4.跑步後注重拉伸,能改善肌肉酸痛和腿粗的情況
正如一個人事業的成功,除了自身能力,視野、資歷、運氣、機遇、氣度……都是重要的變量;
如果你希望控制體重、改變身材,光靠跑步可能不太行,飲食、休息、拉伸、心態……做好了這些事,才可能見到效果。
祝大家能收穫自己滿意的身材!
關注「中國健體那些事」,了解更多健身乾貨,暢聊體壇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