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協對於「中性名」一刀切,隊徽、隊歌也會隨著「遭殃」

2020-12-23 足壇平頭哥

中國足協要求所有的中超俱樂部改名「一刀切」,只有大連人、深圳市等極少數球隊的名字不用變更,其他像北京國安、天津泰達、河南建業等大多數球隊必須在規定時間內「整改」完成,否則予以扣分降級,甚至不予註冊的處罰!

鑑於此,北京國安、天津泰達等五家球迷組成了聲勢浩大的「保隊名聯盟」,力求與足協抗爭到最後一刻,以保二十多年的球隊、球迷文化之傳承。

有的人會說了,只是改一個隊名而已,有必要那麼較真嗎?其實我認為改隊名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就是改隊徽、改隊歌了,因為這一切都是相關聯的。

舉個例子,大連人之前叫做大連一方,隊徽裡面有明顯的「一方」元素,有商業色彩。而在改名大連人之後,他們的隊徽也隨之更改,改成了以前老大連萬達的模子。雖然現在足協沒有規定隊徽裡面不能含有商業元素,但我相信這也是時間問題罷了,可見大連人很聰明的預見了這一點。

再看看其他已經改名的其他中超球隊,像深圳市足球隊、天津天海(已解散),以及中甲球隊廣東華南虎(已解散)、新疆天山雪豹(已降級),他們的隊徽無一不是已經更改過的,所以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改隊名之後隊徽必定會隨之更改,而且不能含有母企的商業元素。

那麼中性化最規範的足球發達國家,他們的足協也會禁止球隊隊徽有商業色彩嗎?來看一下我們的鄰居韓國球隊全北發動機,他們的隊徽裡面含有明顯的「現代汽車」元素,所以外界一般都叫他們全北現代。

如果說韓國球隊普遍都是「掛羊頭賣狗肉」,只做表面功夫,我們再來看看足球文化已經傳承上百年的歐洲足壇:德甲勒沃庫森的隊徽有明顯的「拜爾」元素,所以球迷們稱呼他們為「藥廠」;而萊比錫草地球類運動協會,媒體和球迷們乾脆直接叫他萊比錫紅牛了,商業元素不要太明顯。

國外的足協尚且會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我覺得中國足協還是會選擇「一刀切」,隊徽百分之百不能含有商業色彩,這個我們已經得出過結論了。

隊名和隊徽都要改的話,那麼球迷最為熟悉的隊歌肯定也要更改了,不管是「大改」還是「小改」,總之都需要一定的改動。比如北京國安的隊歌裡面就有一段:

國安永遠爭第一喔噢 北京國安 我們永遠支持你噢 北京國安 我們永遠熱愛你

你們說需不需要改?所以北京國安的球迷們非常不樂意,改隊名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就是對熟悉的隊徽、膾炙人口的隊歌下手了。

不出意外的話,下個賽季的中超將會是一片「面目全非」,我覺得足協不如把中超也改名叫做「中職聯」算了,那樣才是做到了真正的「職業」啊。球迷朋友們,你們的看法又是什麼呢,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新隊徽出爐!江蘇蘇寧中性名正式敲定,球迷:中超快變成全運會了
    北京時間1月11日,據知名媒體《現代快報》最新消息,江蘇蘇寧中性名已經正式敲定,與廣州恆大隊的中性名如出一轍,江蘇蘇寧更改之後的隊名將變成「江蘇隊足球俱樂部」,簡稱則是「江蘇隊」,目前這個名字已經由中國足協審核通過,這意味著接下去只要等待程序走完就正式改名了!
  • 響應中性名政策!今天一支中乙隊設計出了中國最好看的隊徽
    去年底,中國足協在職業俱樂部會議上決定了將在三年內逐步實現各俱樂部名稱的中性化,今後中國足壇混雜的贊助冠名會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地域特色、城市文化元素的加入,讓球隊真正成為本土化的球隊。之後球迷們發現第一個響應中性名政策的是貴州恆豐,他們的微博名悄然改成了「貴州恆豐FC」,也許以後就叫「貴州FC」了。而今天又有一支中乙球隊推出了他們的新隊徽,個人認為這個隊徽設計放在中國足壇數一數二。這支中乙隊是成立還不到三年的海南博盈海漢。去年這支隊伍還因為資金困難曝出過欠薪醜聞,目前他們正在海口冬訓,網上關於他們的消息很少,但這個公布的新隊徽真的很驚豔。
  • 足協一刀切還是一根筋?泰山、眾邦中性名沒通過!亞泰黃海更不行
    中性名,是中國足球這個冬天的一個關鍵詞。起「中性名」,必須符合中國足協的六大規範,足協主席陳戌源還要求各俱樂部在起名的時候,要有「文化」,「不要總是『FC』,我相信我們的足球是有文化的。」FC不行,有的球隊改為「**人」、「**隊」、「**城」,沒辦法,足協這「六點規範」限制太多,卡死了各種極具創意的名字。足協是「一刀切」還是「一根筋」?像泰達、建業、亞泰、魯能這樣經營超過20年的老牌俱樂部的名字保不住了,「申花」二字因為申花關閉才得以倖免,國安俱樂部正通過股份轉讓的方式力求保住「國安」二字,由於在手續上需要經過審核,他們也向足協申請延緩更名時間。
  • 改名不算完,中超12支球隊還需改隊徽,廣州恆大逃過一劫
    說到中國足球,就不得不提足協近日推出的中性名政策。中性名顧名思義就是沒有關聯含義的名字,旨在切斷球隊與金主之間的「關係」。以便避免金主退出中國足壇後,俱樂部不至於隨著新的入主而變更名稱,這樣也就有利於俱樂部文化的延續。不過,目前這一個看似利大於弊的政策,卻在中國足壇引起不小的爭議。
  • 蘇寧3字新隊名已通過足協審核,效仿恆大,新隊徽曝光
    在這次更改中性名事件中,江蘇蘇寧足球俱樂部的改名是最沒有波瀾的。從始至終,俱樂部沒有像重慶當代那樣向自家球迷徵集新隊名,也沒有像河南建業那樣,因為改名為「洛陽龍門」,而引起軒然大波。蘇寧自從改名政策出臺以後,就在內部擬定了幾個名字。最終在江蘇國際、江蘇金陵、江蘇人等候選隊名中,選定了「江蘇隊」作為提交給中國足協的最終名稱。
  • 改名之後,中超12支球隊還需改隊徽,廣州恆大倖免於難
    談到中國足球,不得不提到最近足協出臺的中性名字政策。中庸名稱顧名思義是沒有意義的名稱,目的是為了切斷球隊和國王之間的「關係」。這樣就避免了金主退出中國足壇後,俱樂部不會因為新成員的加入而改變名字,這樣也有利於俱樂部文化的延續。
  • 評足協的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新政:初衷雖好,可不要一刀切
    轉手出去的俱樂部,往往會將俱樂部的名稱改變。例如曾經叱吒中超的天津權健俱樂部(已解散),背後的母公司權健集團因為涉及經濟犯罪被迫轉手,轉手之後,俱樂部就不能冠以權健,而是冠以天海之名。直到中國足協出臺了不得跨協會搬遷的決定,這種風氣才得意制止。亡羊補牢,為時未晚。但這種多次跨協會搬遷對於職業足球,尤其是地方足球的發展帶來了極其不好的影響。
  • 非官方出品:「煥然一新」中超球隊隊徽再設計(第一期)
    隨著中超聯賽的正式啟動,俱樂部名稱中性化再次提上日程。中超聯賽歷來有著「房地產聯賽」的稱號,「去企業化」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這一點,足協應該向籃協取取經。2019年5月,CBA率先公布對9支球隊Logo進行品牌升級,籃協主席姚明公開表示:CBA球隊舊有的隊標已經與新時代嚴重不符,各隊隊標「同質化」「動物化」的弊端引起了球迷不滿,因此CBA球隊將在未來兩個賽季中對各球隊的隊徽和視覺形象進行全面升級。CBA的品牌升級給了中超一個很好的樣本。被詬病已久的中超球隊品牌視覺包裝,提供了改變的可能。
  • 鄭智升官了,誰會穿恆大10號球衣?足協要求中性改名為何難進行?
    鄭智可以說是恆大的隊魂了,從國外留洋回來,本想重回魯能,可惜魯能中超已經有了王永珀等一系列年輕人。彼時的鄭智30歲了,跟隨恆大一路從中甲衝超,在恆大他拿到了很多中超冠軍,也有2個亞冠冠軍還有亞洲足球先生。
  • 一刀切的中性名有何意義?只是中國足球又一次瞎折騰
    球員限薪和俱樂部改中性名,又成了這個冬天最新的改革舉措。根據這個要求,俱樂部的名稱應當為「地域名+俱樂部名」;不得使用與俱樂部股東企業、實際控制人或關聯方相似、相近的發音或漢字;不得含有商品或服務類別名稱、組織形式名稱。
  • 中超五隊敲定中性名!三隊使用新名字,老牌勁旅在其中
    按照足協規定,中超16家俱樂部需要在新賽季使用中性化名稱,按照時間規定,改名的俱樂部需要在今年底向足協提交新名字,足協將在1月中旬前予以答覆,不達標的俱樂部還可再調整,不過也要在1月31日前完成二次提交。對於本次改名,足協的決心與態度堅決,而且明確表示,如果名字不合格,無法通過參賽資格審核,無緣新賽季。
  • 多隊已經開始換名+換隊徽
    由於足協強硬要求俱樂部更名,因此對於大部分中超球隊來說,接下來到下賽季開始前,確定一個名字是主要工作,建業、華夏俱樂部都開始名字的「徵集令」。河南建業官方發布「徵集令」,向廣大球迷徵集全新中性名稱。全新中性名的格式要求為行政區劃(河南)+俱樂部名稱(XXXX)+足球俱樂部+企業組織形式,其中XXXX長度不超過四個漢字,不得使用非漢字。一切按照足協的標準來,對於建業來說,多少還是讓人覺得可惜,因為在很多人看來,自從知道河南的頂級球隊,第一反應就是建業隊。如今,建業隊要改名了。
  • 中超各隊備選中性名創意十足 河南你是來搞笑的嗎...
    09:16:57 來源: PP體育 舉報   北京時間12月24日消息,留給中超俱樂部改中性名的時間
  • 俱樂部名稱和隊徽需同時實現非企業化 足協相關部門將嚴格審核
    近日,隨著中國足協正式下發《關於各級職業聯賽實行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變更的通知》,不符合要求的俱樂部正在醞釀「更名」。雖然足協在這則通知中僅對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變更的細則做出了詳細的說明,並未提及隊徽的變更要求,但據PP體育了解,俱樂部隊徽也需同步實現非企業化的變更,即不可保留任何企業標識。
  • 中超各隊中性名變更最新進展,長春亞泰成第4支不用改名的球隊
    目前廣州富力已經變更為廣州城,武漢卓爾和廣州恆大也已經向足協提交備用中性名,只待足協認可便完成更名。除此之外,其他俱樂部也都在積極響應足協的中性名政策。有的在努力收集篩選備用名,有的在積極協調各方資源爭取留下原名。今天,我就整理一下各俱樂部中性名變更的進展,供大家參考。
  • ...先鋒隊紅領巾、隊旗、隊徽、隊委(隊長)標誌和隊歌使用管理規定》
    中國少年先鋒隊紅領巾、隊旗、隊徽、隊委(隊長)標誌和隊歌使用管理規定第一條為了維護中國少年先鋒隊紅領巾、隊旗、隊徽、隊委(隊長)標誌和隊歌的尊嚴,加強紅領巾、隊旗、隊徽、隊委(隊長)標誌和隊歌的規範使用和管理,根據《中國少年先鋒隊章程
  • 上港已定備選中性名會如期提交 正做最後推進工作
    根據中國足協新政的規定,各職業俱樂部中性名的上報截止時間為今年的12月31日。俱樂部名稱為「上海上港集團足球俱樂部有限公司」的上海上港肯定要改。如今離截止日只剩下九天,俱樂部方面還沒有向外界透露過任何關於中性名更改的最新信息。    對於俱樂部中性名稱更改,中超各家俱樂部都抱著十分謹慎的態度。
  • 僅三成俱樂部向足協遞交中性名,投資人沒有了冠名,投的是情懷?
    前段時間,足協陳戌源放話務必把各個俱樂部冠名的現有球隊名稱改成中性名,不然將會受到一定的處罰。這也讓不少俱樂部犯難,且不說改成中性名後,自己投資的球隊連自己的冠名權都給剝削了;更把已經習慣了的隊名進行更換,讓不少球迷也是一臉懵。這確實有點「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韻味。
  • 中性名「一刀切」不可取!或許有更好的辦法
    足協新政一頒布就引起軒然大波,除了「限薪」廣受關注之外,另一項就是俱樂部「中性名」。足協的初衷是好的,讓俱樂部文化能夠更好的延續傳承,因為贊助商更替,導致球隊名字不斷改換,的確不利於俱樂部文化長遠的發展和穩定性。
  • 足協「馳名雙標」,中性化建業、國安、泰達、不行,申花就行?
    俱樂部名稱「中性化」鬧得沸沸揚揚,地域名+中性名是世界主流,便於足球文化根植於地域,培養相對固定的球迷群體。但作為中國「馳名雙標」的中國足協,具體到規則條款,卻是打著「去企業化+中性化」的大旗,行著「去金主化」的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