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獨自闖蕩上海,創立錦江飯店,收歸國有後遭不公,96歲仍在奔走

2021-01-14 網易

  提到解放前的上海,人們大概立刻就會想到繁華的十裡洋場,燈火通明的外灘。的確,自鴉片戰爭開埠後,上海就由過去名不見經傳的「松江府」一舉變成了「遠東巴黎」

  彼時的上海是富豪們的樂園,更是冒險家的天堂——遍地是黃金和機會。來自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人們,都想來這裡試一試運氣,看看會不會得到這位「東方美人」的垂青。

  由此,舊時的大上海便不停上演著一幕又一幕的傳奇故事。而這其中,董竹君和她一手創立的錦江飯店則是不可跳過的一章。

  這位生在上海的奇女子,用了幾乎一個世紀的時間來演繹這段傳奇,向世人們展示憑著堅韌、不屈和奮鬥,一個弱女子能在時代的大潮中搏擊到何種高度。


  出身貧寒的百合花

  1900年,農曆庚子年,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可不是個好年份。經歷了庚子之亂的大清國,已是苟延殘喘,病入膏肓。

  國家尚且如此,老百姓的日子就更不堪說了,就在這昏天黑地的動蕩年代,我們的女主角董竹君出生了。

  董竹君是標準的苦出身,父親是拉黃包車的,母親則靠給人幫傭來補貼家用。一家人常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終日為生活奔波。

  再後來,董竹君又有了弟弟和妹妹,家裡的日子也越發清苦。但就算生活窘迫,董竹君的父母卻依然擠出錢來供她念書,這在當時的社會可謂鮮見。也許就在這時,一顆不甘沉淪的種子就已經在她的心裡埋下了。


  董竹君的第一次反抗,是在母親要給她裹腳時。母親給她纏上裹腳布,她立刻扯掉,無論如何都不肯就範。甚至搬出廟裡的觀音菩薩也是大腳這樣的理由,母親最後只好由她去。

  然而扛得過母親的「管教」,卻扛不住命運的打擊。不久,董竹君的弟弟和妹妹,因為家裡貧困實在無錢醫治而不幸早夭。接著,家裡頂梁柱的父親也生了重病,家中打擊一個接著一個,董竹君終於還是輟學了。

  父親生病不能拉車,家裡就斷了一條重要的經濟來源。走投無路的父母被迫將女兒抵押給了「堂子」,也就是青樓。

  此時董竹君還是個十二三歲的小姑娘,在「堂子」裡是個只賣唱的「清倌兒」。但往後呢?在這煙花柳巷真能守住這「賣藝不賣身」的清白嗎?十三歲的董竹君第一次拍了照,照片中的她清瘦秀麗,但表情嚴肅憂愁,宛如一支開在泥沼中的白百何。


  潮起潮落的愛情

  十五歲那年,董竹君「見紅」了,這意味著她離青樓裡女子的第一步越來越近了。她越發的憂愁,有時也哭,不知該怎辦。

  就在這時,她遇到了夏之時,一個革命黨人,一個年輕的新派軍人。和其他來聽董竹君唱小曲的客人不同,夏之時從不用輕薄之言戲弄她,而是對董竹君充滿了關心和同情。一來二去兩人便有了感情。

  夏之時要替董竹君贖身,還要娶她。但董竹君卻先和夏之時約法三章:一、不做妾;二、要念書學習;三、好好組建家庭,男主外女主內。待夏之時全部答應,董竹君也不用他贖身,自己逃出青樓和這年輕的革命軍人一起私奔,東渡日本。


  在日本的日子,是董竹君和夏之時最甜蜜的時光。他們有了孩子,董竹君也在御茶水女子高等師範完成了學業。

  她一度甚至還學習法語,準備去法國留學。這段外國留學生活,對董竹君日後的生活埋下了重要的伏筆。

  而後,董竹君隨丈夫回到了他的四川老家,這是一個傳統到不能再傳統的大宅門。自董竹君邁進這個宅門,她和丈夫的感情就開始急轉直下。


  首先是大宅門裡的勾心鬥角和是是非非,對這些董竹君還能忍。但很快,夏之時開始起了變化,因為厭倦了軍閥混戰,他退出了軍界不再參加革命。

  成天在家遊手好閒,賭博吸毒,完全墮落成了一個舊式的敗家子。他的新派思想蕩然無存,滿腦子封建殘渣,更是對妻子大打出手,對女兒不聞不問。

  看著無可救藥、再無共同語言的丈夫,董竹君選擇了帶著女兒們離開四川,回到了故鄉上海。


  上海灘的錦江傳奇

  回滬之後的董竹君,日子過得並不輕鬆。她要養育四個女兒,還要照顧父母。為了改變窘境,她投資新建了一些實業,比如紗管廠和黃包車行。

  可三十年代時局動蕩,戰火連連,董竹君的這些實業都沒能成功。這期間父母也接連病故,加上生意上的挫折,董竹君一度絕望甚至想到了自殺。但終因為捨不得女兒,而沒有實施。

  這時一位義士李嵩高出現了,他從報紙上得知了董竹君的故事,很是敬佩。在得知董竹君的困境後,他毅然借款相助。這成為了董竹君的人生轉折點,這一次她決定進軍餐飲。


  董竹君的飯店叫「錦江小菜」,並用竹葉作為飯店標誌,專營川菜。這錦江乃是成都城外的一條江水,這江邊還有一座紀念唐代女詩人薛濤的望江樓。相傳女詩人一生愛竹,而董竹君的名字裡也有一個竹。不知這店名和標誌,是否也藏了女掌柜的用心在裡面呢?

  董竹君的用心不僅在招牌上,在菜式上也花了很大功夫。傳統的川菜口味重辣,做法相比江南也略粗。

  於是她結合上海本地人的口味和烹飪特點,對川菜做了大膽的改革創新:降低辛辣程度,烹飪方法精細化。同時又創製了幾道招牌菜。果然一炮而紅。

  同時董竹君對飯店用餐環境也下了許多心思,當年留學海外的經歷讓她有了不俗的審美。就餐環境雅致的「錦江小菜」,遂成上海灘達官貴人們光顧流連之地。慢慢的,「錦江小菜」變成了「錦江川菜館」,最後終於成了「錦江飯店」。


  執著不屈的奇女子

  生意雖然越做越大,但董竹君從未忘記過去,兒時貧窮困苦的日子讓她太過刻骨銘心。她希望天下所有窮苦人都能過上好日子,這成了她支持和參加革命的原點。

  她創辦女性進步雜誌,印發愛國主義宣傳資料,掩護中共地下黨員……她也曾申請入黨,但上海黨支部的負責人告訴她,組織需要她留在黨外做工作,於是她成了一個沒有入黨的黨員

  1950年,解放伊始,國家需要在上海有一個可以接待中央首長和國際友人的高級食宿場所,找到董竹君希望錦江飯店能夠承擔這項任務。

  董竹君二話不說就將苦心經營了十六年的飯店交給了國家,這份產業在當年價值三千多兩黃金,折合15萬美元。


  但在交出所有股份後,董竹君在飯店裡卻被架空了。她被排擠出了飯店的管理層,只能領取微薄的薪水。董竹君很委屈,她本可以在政協會議上向周總理反映這些不公的待遇,但她卻默默的忍受下來。

  而在後來一系列的運動中,董竹君也曾受到過迫害,一度失去人身自由,可她懷著對黨的無比信任堅持了下來。

  可當得知自己被從錦江飯店的創業史中抹去時,董竹君再也忍不住了。對於她而言,錦江飯店就是自己的一個孩子,一個母親怎麼能忍受自己的孩子不認自己?

  此時的董竹君已經九十歲高齡,很多人勸她何必再爭這個。但她依然堅持,幾經曲折,雖然有過要恢復那段歷史的消息,但後來卻依然沒有兌現。


  小結

  直到董竹君96歲那年,她終於等來了好消息。在最高領導的親自過問下,那段被抹去的16年坎坷記憶終於大白天下,那些當年開拓創業的人們終於被承認。

  媒體也開始報導那段歷史,讓更多人知道:馳名中外的國賓飯店,老字號錦江飯店,曾有一個無比堅韌執著、高潔頑強的女掌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她出身妓院為情私奔,連生四女卻淨身出戶,一手創辦錦江大飯店
    她出生貧寒之家,13歲被父親賣進青樓;15歲與人私奔逃離魔窟;16歲前往日本留學;34歲與丈夫離婚獨自攜女出走;35歲創辦錦江川菜館周旋於上海灘各界大佬之間;45歲創立錦江大飯店終成一代商海女傑。她,便是今天文章的主人公--董竹君。
  • 上海錦江飯店1967年秘聞
    順便贊一下侶海巖,他公開說自己的學歷是小學五年級,而我們有的上市公司頭面人物想方設法裝點自己的學歷,恰恰暴露了自己的不自信,其實學力比學歷重要得多。我在1994年就與上海出類拔萃的博士打交道了,因此現在我聽到紙上談兵的博士後之類一般打不起精神。
  • 離婚後丈夫諷刺她養不大孩子,後來她養大4個女兒,還開錦江飯店
    上海,這座國際化的大都市見證了中國的百年變革,回首過往,這座十裡洋場曾經孕育了多少商業大鱷、軍政梟雄。如今漫步在淮海中路上,如花園般的錦江飯店依舊燈火璀璨。雖然「錦川美味」在美食如林的上海已經無法滿足挑剔的食客們,但錦江飯店依然憑藉其百年的歷史積澱吸引著八方來客。
  • 錦江飯店創始人董竹君丈夫下場:再婚生一女,62歲時遭誣陷被槍決
    上海錦江飯店從民國時期就譽滿全球,而它的創始人董竹君更是一位傳奇女子。董竹君出身貧寒,曾被抵押青樓,後嫁入豪門,結果不敢忍受丈夫的冷暴力而離家出走。之後,董竹君在上海成功創辦錦江川菜館和錦江茶室(錦江飯店的前身)。
  • 誤入風月場,14歲成為督軍夫人,34歲離婚創辦錦江飯店,活到97歲
    正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錦江飯店的創始人董竹君。令人驚奇的是,這位女企業家最初竟然誤入風月場,14歲就成了督軍夫人。本來,按照當時的觀念,她老老實實在家相夫教子就行了,可她卻選擇了離婚。之後,她創辦了錦江飯店,期間多次協助革命,最後還無償將飯店獻給國家。長三堂子長三堂子什麼意思呢?「清」的右半部分再加上一個「樓」。
  • 李石曾:賣豆腐支持革命的國民黨四大元老,把故宮文物收歸國有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史海探客) 李石曾:賣豆腐支持革命的國民黨元老,把故宮文物收歸國有 李石曾還開設了法國的第一家中國餐館——「中華飯店」。李石曾的豆腐工廠和飯店生意興隆,財源滾滾,大力支持孫中山在國內的革命。據說,只要孫中山沒有錢了,就打個電報過去,「A」代表一萬,「B」代表二萬,「C」代表三萬,李石曾就會如數匯錢。
  • 你可能聽過錦江飯店,但你不一定懂得董竹君
    年前出差上海,下榻淮海中路的「錦江飯店」,不由想起了它的創始人,被稱為 「中國的阿信」的奇女子——董竹君。這是籤署離婚後,夏之時對董竹君說的話。夏之時的人格,從離婚之後便分崩離析了。董竹君的人格,卻在她離婚之後越發純粹起來。1914年,夏之時27歲,董竹君才15歲,倆人正式結婚。然而,夏之時卻是個民國「直男癌」,婚後生活並不美好。日本留學期間,董竹君學師範,但夏之時不允許她去學校上課,而是請了家教,怕她被人勾引走。
  • 她13歲淪為清倌人,15歲嫁給督軍,創辦上海首家能接待國賓的飯店
    她13歲入青樓當「清倌人」,15歲嫁給了督軍,成了督軍夫人。49歲時,她在人民政府的幫助下在上海開辦了第一家可以接待國賓的錦江飯店。可以說,她把一手爛牌,打出了王炸的效果。1900年,董竹君出生在上海的一個貧民窟中。
  • 飯店女老闆資助一落魄青年,20年後再次重逢,對方已是兵團司令!
    ——餘秋雨 1949年五月,時任兵團司令員宋時輪率眾多向縱貫穿插,搶先一步攻入上海,殲敵達15萬人,成功解放。上海從晚清開始,就是國際化大都市的上海灘,而宋時輪在穩定上海局勢後卻做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他特地向上海的一個女商人發邀請函請她吃飯。宋將軍戰功赫赫,為何要專門宴請一個上海女商人呢?
  • 上海|錦廬:在錦江飯店開了十一年的上海菜餐廳
    點擊上方藍字「最美食Bestfood」一起玩耍最全面的饕餮指南,最頂級的舌尖享受文字/何舒倫圖片&視頻/何舒倫美食顧問/李若汐6月6日是錦廬11周年的生日,這家專做上海菜的餐廳特別推出了一次自助餐會慶祝
  • 峻岭公寓(The Grosvenor House,錦江飯店中樓)那十八層的高樓裡...
    沙遜建造了沙遜大廈華懋飯店(如今和平飯店),還建造了華懋公寓(如今錦江飯店北樓),緊接著他的華懋地產公司(Cathay Land Co., Ld.)更猛地募集社會資金,先後用年息4%和6%兌付,藝高人膽大,到了1934年,十八層樓如屹立於時代潮頭的雄鷹展翅一般傲視上海,威爾遜的公和洋行幫沙遜和小安諾德進行地塊脫胎換骨,作為地產開發商,他們了解了外僑心理,他們需要一個商娛包圍的城中城和安全庇護的避風港
  • 她因太美12歲被父母賣到青樓,後嫁入豪門成貴婦,竟如此對待父母
    她因太美12歲被父母賣到青樓,後嫁入豪門成貴婦,竟如此對待父母 2016年,孫儷在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中飾演的周瑩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該劇講述了周瑩從一個貧困小丫頭到富貴人家少奶奶,再到撐起整個吳家的女企業家的故事,她的一生跌宕起伏,一次次不服輸的奮鬥,最終成為了清末陝西女首富,這個故事是真實存在的
  • 上海花園飯店,曾只對外賓華僑開放,當年時髦的上海人都去吃過喜酒
    如果不是這條消息,很多人或許沒有意識到,坐落於茂名南路58號的花園飯店,是錦江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與野村中國投資株式會社即野村土地建築物株式會社的全資子公司,和株式會社大倉飯店於1984年開始的中外合資項目。根據當初協議,合同期滿後,花園飯店會進入一個新階段。而這個時間點,就是今年。30年過去了。
  • 錦江傳奇董竹君,曾兩次跳出火坑,從底層摸爬滾打出的商場女強人
    你可能沒聽過董竹君,但是你一定知道黃埔江畔的錦江飯店,能夠開這樣一個飯店的女人,想都不用想,一定是有「道行」的。 民國時期的傳奇女子不少,但幾乎都是龍生龍、鳳生鳳,基本上是出生的環境,就決定了人生的高度,很少有董竹君這樣的奇女子。
  • 從青樓女子到商業霸主,獨自拉扯4個女兒長大的她,把自己活成了世紀傳奇...
    歡迎關注提起上海錦江飯店和它背後的故事,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張愛玲曾在這裡構思小說,上海灘青幫大佬杜月笙是這裡的常客,甚至連全球著名的喜劇大師卓別林,也曾在這裡品嘗其拿手菜「香酥鴨」。錦江飯店創始人董竹君 圖片來源於網絡這個舊上海洋車夫的女兒,12歲被父母賣到青樓,15歲成為督軍夫人,29歲離婚獨自帶著兒女創業,52歲受周恩來之邀到家中設宴款待
  • 「錦江之星」商標遭擅用 南陽某公司被判賠80餘萬元
    「錦江之星」商標遭擅用 南陽某公司被判賠80餘萬元 站長之家(ChinaZ.com) 4月24日 消息:據北京海澱法院消息,因認為南陽市 4
  • 上海飯店女老闆資助落魄青年,20年後再相遇,青年已當兵團司令
    例如有一位上海飯店的女老闆,曾資助過一位落魄青年,兩人20年後再相遇,青年已當上兵團司令,他們又有哪些淵源呢? 董竹君出生於上個世紀,小時候的她家境貧窮,主動為父母分擔家中瑣事,在12歲那年,由於家中太過悽苦,於是被抵押去賣唱。 在賣唱的時候,董竹君遇到了夏之時,之後對方將她贖出,並且於1914年結婚。婚後兩人長時間分居異地,在1934年時,兩人便結束這段婚姻,當時董竹君帶著4個孩子流落街頭。在董竹君有了一定的資源和人脈後,就在上海開了一家錦江菜館。
  • 董竹君之子大明:母親拋棄他後曾恨過她,18歲參軍,41歲結婚
    1929年,董竹君因與曾是督軍的丈夫夏之時不和,憤而帶著四個女兒獨自離家前往上海闖蕩。走時,她在思慮再三後決定暫時留下唯一的兒子夏大明。她當時的構想是:等一切有穩定後,再接回夏大明。當時的董竹君之所以捨棄年僅3歲的夏大明,是因為:夏家重男丁,若她貿然帶大明離開,夏家勢必會不肯放人。
  • 董竹君:別人只是創造奇蹟,唯有她把自己活成了傳奇
    與潘玉良一樣,她出身低微,淪落風塵。董竹君出生於上海,父親是拉黃包車的,母親則是個洗衣婦,家裡一貧如洗。那時,父母雖窮,但還是把她送到了私塾中念書。 再後來,由於父親患了傷寒症,她中途輟學。在她12歲那年,為了給父親治病,被迫淪為青樓賣唱女。 兩年後,她在青樓認識了四川籍革命黨人夏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