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日軍武器】二十二年式村田步槍

2021-02-07 火器酷

本文文字內容源自網絡和百度吧友鳳之歌者 圖片由北美槍械藏家天字一號兄拍攝

天字一號兄是美國老槍藏家,收藏的槍械大多與中國歷史有關,最近天字一號兄在美國市場上新收了一隻村田22式步槍,大傢伙一塊欣賞一下。該槍持有人所在地美國,所收藏武器符合當地法律法規。

二十二年式村田步槍(二十二年式村田銃)是日本於1889年研發的步槍,由薩摩藩(鹿兒島縣)陸軍槍械火炮專家村田經芳少將以法國M80M1874步槍為藍本設計出來的步槍。也是日本明治維新後第一種國產制式槍械。有十三年式、十八年式、十六年式等槍型。20世紀初又改良成二十二年式村田連發槍(二十二年式村田連發銃)。

日本人向來就是善於改造,拙於發明的。村田22式的內置槍匣等設計其實帶有濃烈的當時世界各國名槍的色彩。比如說葡萄牙的M1886,德國毛瑟M71/84等。日本人在1888年至1897年間,單單東京兵工廠就出產了約10萬把村田22式步槍, 至1899年間,共約生產了15萬多把。此槍最大的去處在那裡?當然是在中國了。此槍為中國人稱為快槍。中日甲午戰爭開始應用,義和團之役等均為一線步兵武器。就算是後來的日俄戰爭時期,38式的前身30式面世之後,依然為日軍採用做為二線步兵武器使用。

關於此款步槍網絡上資料不多,如果有朋友了解這款步槍的歷史,歡迎您留言不吝賜教,多謝多謝!

相關焦點

  • 在甲午戰爭時,清軍和日軍的武器到底誰更強
    在早先的一些研究裡認為清軍裝備了新式的後膛連發步槍和克虜伯大炮,其裝備比日本裝備的國產村田單發步槍和青銅炮要先進的多,因此清軍的裝備要優於日軍。然而這種觀點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條件,就是裝備的數量。因此到了甲午戰爭的時候,清軍既裝備有最新式的後膛連發步槍和克虜伯大炮,也有已經被列強甚至是日本淘汰的前膛槍、前膛炮,裝備差點的部隊還會有火繩槍和土炮,裝備最差的部隊甚至還在使用冷兵器。比如說日軍在平壤之戰共繳獲了各類連發步槍550支,單發步槍409支,火繩槍201支,這新式的連發步槍不到一半。
  • 日本「村田」和美國「春田」,一個普通步槍,一個狙擊專用!
    日本「村田」步槍:1877年,日本西南戰爭結束之後,也驗證了西化軍事改革中武器的重要性,日本開始琢磨著自己研發制式步槍。日本人村田經芳以法國格拉斯步槍M1874步槍為藍本,於是1880年仿製成功村田步槍。
  • 甲午戰爭時,清軍陸軍裝備到底如何?武器真是奢侈,但歸結:真亂
    甲午戰爭中最為人矚目的是北洋水師和日本海軍的海戰,而陸地上的戰鬥,從朝鮮到遼東、山東,一直以來都不受重視。在歷史記載當中,自從日本沿朝鮮半島進入中國,幾乎在陸戰之中就沒有失敗過,一路將中國軍隊追著打。甲午戰爭時清軍已經進行過武器換裝,很多軍隊算是當時的精銳,就這麼一敗塗地讓清朝上下舉國震驚。那麼甲午戰爭中的清軍,在陸軍的裝備上到底跟日軍差別多大呢?
  • 清末新軍團龍步槍
    袁世凱先後奉旨「飭令各省簡練新軍,營制,操法,器械,均須畫一」,任直隸總督時期,由於庚子國難後列強禁止向中國出口武器,獲得武器裝備來訓練軍隊需要另尋他法,袁世凱一方面派專人收集因戰亂分散在民間的槍枝彈藥,另一方面在光緒二十九年11月23日(1902年12月22日)聯繫湖廣總督瑞方從湖北槍炮廠訂購「小口徑毛瑟步槍」(仿Gew88)6000支,配套刺刀,馬槍2000支,以及「黑藥無煙子殼」60萬發,以「
  • 一把讓日軍聞風喪膽武器,它就是國產98K:中正式步槍
    新中國成立之前的中國軍隊裝備的武器有一大亮點就是「萬國牌」,其中就以單兵武器為主。在當時中華大地上的各個地方軍隊手中的武器可謂是五花八門,令人眼花繚亂。當時中國軍隊,除了裝備漢陽造步槍以外,中國軍隊還裝備日,美,英,法,俄等10多個國家,超過30種以上的步槍。
  • 這把二戰日軍標配的三八式步槍,原來是仿製德式步槍的
    在影視劇裡面一個日本兵頭戴鋼盔,背著背包,手持一把拉栓式步槍,這個成了一個日本兵的標配了,但是,關於這把三八式步槍的歷史,你又了解多少呢?今天,我們就來好好了解一下這款步槍的來歷與故事吧!其實三八式步槍是仿造了德國的88式步槍改進而來的,在早些時候,德國就與日本進行武器貿易的交易,在德國試射了88式步槍後,發現這把步槍非常符合當時日軍步兵的需求,因此,就由研究開始對該槍進行了仿造,研製出了三八式步槍的前身30式步槍。
  •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一個師團有多少兵力,多少支步槍?
    當時日軍的軍事實力在我軍之上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但到底差距有多大人們卻說不清楚,在上世紀,武器數量也是衡量一國軍力的標準之一,我們不妨以步槍的數量來說明日軍當時的戰力到底有多強。 6.6mm三八式步槍約13000支,再加上輕重機槍以及重型火炮的話,日軍一個師團的戰力十分驚人。
  • 電視劇《亮劍》中對日軍的真實描述
    戰時,日軍還經常使用俘虜進行活人刺殺。日本軍械專家還在學習西方步槍技術的基礎上結合本國人身體特點先後研製出村田式步槍和三八式步槍,這些槍槍身槍,並配備長刺刀,非常適合近距離搏殺。實際抗戰中,中國軍隊大部分訓練不夠,營養不足導致身體素質較差,日軍普遍身強體壯、並且能夠幾人協同進行拼刺,中國軍隊和日軍拼刺刀經常處於下風,甚至7、8個士兵拼不過3個協同作戰的日軍士兵,甚至一些練過武術的也在和日軍拼刺時吃力。除了擅長使用大刀的29軍外,戰爭前期其它部隊很難在拼刺中佔到便宜。戰爭後期,隨著我軍訓練的提升,加之日軍戰力下降,我軍才可以在批刺刀中和日軍匹敵。
  • 日本鬼子侵略中國時,為什麼在步槍前面,裝個長鉤子?
    這個叫日本的惡魔,從外形上看跟我們中國人長得有點像,不過它手持著一個典型的大殺器「三八步槍」,這個步槍不但能夠射擊子彈,還有著長長的刀鋒——寒氣逼人。三八式步槍原型最遠可以追蹤到甲午戰爭後,當時日本除了海軍開始拿著賠款進行艦艇的更新換代,日本陸軍也開始著手準備替換掉手中的村田槍,主設計師是有坂成章大佐,參考的對象是德國毛瑟步槍,正式開始研發的時間為1905年。
  • 最「長」的步槍——日本三八式步槍
    日俄戰爭期間,日軍的制式武器,是日本有坂成章大佐在德國毛瑟步槍基礎上,仿製的三十年式有坂步槍。該槍在日俄戰爭中暴露出容易進入沙塵,導致操作不良,特備是其撞針容易折斷等缺點。於是日俄戰爭後,小石川炮兵工廠研究所所長南部麒次郎對有坂步槍進行了一系列改進。將槍機重新進行簡化,同時在槍機表面增加了一個隨槍機連動的防塵蓋。在準星兩側增加護翼,瞄準具採用V型缺口照門,後改用覘孔式照門。
  • 「花旗中正式」M1903「春田」步槍
    ▲這是在發音上近似的「村田步槍」(二十二年式),可不要搞錯了 實事證明,德國佬的設計就是好,這種「毛瑟高仿因出自春田兵工廠又被稱為「春田步槍」(Springfield Rifle),或根據英文發音被譯為「斯普林菲爾德步槍」。「春田步槍」這個名字聽上去很「日本」,容易被誤認為是日式武器,再加上日本還的確有「村田步槍」,一不小心還真容易搞混(特別是南方的童鞋)。
  • 北洋水師實力強大,為何還會在甲午戰爭中慘敗?難道日軍更強大?
    可實際上,在甲午戰爭爆發後,北洋水師的表現實在讓人感到失望。結果,這場戰爭以北洋水師的慘敗告終。清政府為了儘快平息此事,再次跟侵略者籤訂了喪權辱國的賠償條約。那麼,北洋水師實力不小,為何還會在甲午戰爭中慘敗?只因日軍太強大?
  • 那些曾經出現的二戰經典武器排名-步槍篇,總有一款你聽過的!
    那如果說到二戰的武器裝備,相信會有數不清的回憶湧上心頭,最著名的應該屬於美國的原子彈了。這款武器的出現,直接改變了整個二戰甚至是整個世界的當時以及未來的走向。今天要說的卻是不那麼引人注意但又實實在在在戰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的武器,單兵武器。更確切地說,是單兵的步槍。對於士兵來說,手裡的槍才是自己最重要的「夥伴」和「依靠」。
  • 日軍三八式步槍刺刀上有個鉤子,它有什麼作用?不要小看這個設計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現在的很多武器裝備都是根據之前的武器裝備改進之後的,那之前武器裝備上面的一些性能在這更新換代這麼快的時代保留下來,也肯定有它的優點。
  • 重讀鴉片戰爭:清軍與英軍武器沒有代差!還是人的問題……
    4)1895年的甲午戰爭中清軍的裝備更是遠超日本從1861年曾國藩在安慶舉辦專造子彈火藥的軍械所以來,到1899年,洋務派人士共創立了30家兵工廠。西方先進的武器裝備一經出現,很快就會傳到中國,被清軍或買或仿製。這使清軍武器與西方相差不到10年。客觀地說,這種差距並不算大。
  • 三八大蓋——一支長期被神話的落後步槍
    三八大蓋連同刺刀全長167,為二戰最長步槍 前言 三八式步槍是最常見的侵華武器。 由來 三八式步槍的原型是三十年式步槍和三五式海軍步槍。設計師都是有坂成章。 三十年式步槍於1903年完成日本全軍換裝,替換下既不可靠又不精確的村田步槍。日本陸軍換發三十年式步槍後,日本海軍陸戰隊眼熱也想要換槍。
  • 自欺欺人:甲午戰爭期間中國的報刊插畫是如何誤導大眾輿論的?
    在100多年前的甲午戰爭中,國內的報刊製造了巨大的信息繭房,在前線清軍不斷失利的情況下,國內的報刊卻在繪製一系列和實際情況不相符合的繪畫,展示清軍的「勝利」,但是真實的世界早已天翻地覆,只有當馬關條約籤訂和賠款的時候,國人才意識到甲午戰爭清軍慘敗,國恥被殘酷的施加在清軍頭上。
  • 二戰日軍的三八大蓋真這麼猛?
    三八大蓋是二戰日本陸軍的制式步槍,正式名稱為「明治三八式銃」,因其槍機上有一個獨特的防塵蓋,所以被中國軍民稱為「三八大蓋」。二戰的戰爭形式主要為運動戰,制式步槍變短也是大勢所趨。因此,拼刺刀成為日軍日常訓練的重點,二戰中日本兵的單兵作戰素質可以說是最強的。▼白刃戰是日軍的傳統藝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