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有個「溼度計」,祛溼防病要看它

2020-12-22 齊魯壹點

指導專家孫志佳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大內科主任、主任醫師

舌苔是身體的「溼度計」

孫志佳指出,人體內環境與自然環境息息相關,當外面溼度太大時,身體裡過剩的溼氣就難以排出,容易引起各類問題。特別是一些患有基礎病的中老年人,更容易受到溼邪的侵襲。

「舌苔是身體中的『溼度計』,從舌苔的顏色、位置和厚薄變化就能判斷出身體中溼氣的情況。正常的舌苔是薄白苔,如果溼氣較重,淤積時間一長就會出現熱象,舌苔也會隨之變黃。溼熱越重,舌苔也越黃,最後可演變成深黃苔。」孫志佳說。

判斷溼氣位置,

專家教你這樣「看」

那麼,我們該如何判斷溼氣聚集的具體位置呢?孫志佳表示,如果整個舌面都有苔,說明人整體的溼氣都較重;苔在舌面前部,說明上焦(即心肺)有溼,表現為痰多、咳嗽;苔在舌面中部,說明中焦(即胃腸)有溼,常表現為食慾差、口臭、脘腹脹滿;苔在舌面根部,說明下焦(即腎、膀胱、大小腸)有溼,常表現為大便不成形、便後不爽;苔在舌面兩側,說明肝膽有溼熱,可表現為口苦、納呆、脘腹脹滿。舌苔越厚,代表溼邪越重。

如果整個舌面都是溼溼的,稍微有一點點的膩,稱為水滑苔,它是疾病初期的表現,這類人常有頭痛怕風、腹痛腹瀉、肢體腫脹、小便不利等症狀。如果舌苔厚膩得像一塊溼橡皮泥貼在舌頭上,說明溼熱較重,這類人常有乏力睏倦、胸悶憋氣、肢體發沉、大便粘滯不爽等表現。

日常除溼,在水中「加點料」

都說「千寒易除,一溼難去」。孫志佳告訴記者,除溼之所「難」,是由於治溼的方法有誤。

冬季進補過度,容易造成老人攝入過多肥甘厚膩(主要是指高糖、高脂、高鹽、高蛋白、高嘌呤)之物。攝入此類食物後,若身體不能將其有效運化,會以儲備能量或者代謝中間物的形態存在血液、組織間、血管、內臟、皮下、腺體等地方,形成「痰溼」。因此,老人要減少溼氣的積聚,首先要避免過度進補。

其次,針對溼氣的具體積聚部位,老人可在醫生的指導下,在日常所喝的開水中「加點料」。例如,上焦溼氣重者,建議在水中加入金銀花、菊花、槐花、木棉花、雞蛋花等;中焦溼氣重者,建議在水中加入山藥、茯苓、黃芪等;下焦溼氣重者,則建議加入補骨脂、仙靈脾、仙茅等。

相關焦點

  • 舌頭是人體的「溼度計」,舌頭有3個特徵,暗示體內溼氣或很重了
    人體中的溼氣主要來源於兩個地方,一個是外部環境影響,比如說居住在河邊,經常下水捕魚,臥室常年曬不到陽光等等,這些都會導致溼氣重,還有一個是內部因素影響,器官功能失調,也會表現出溼氣重,這一點通常和飲食有關,比如說不健康飲食,經常吃生冷的食物。
  • 健脾要先祛溼?祛溼跟脾胃有關係嗎?
    今天給大家分享大家很感興趣的話題,祛溼跟健脾有關係嗎?為什麼很多人都說祛溼要先健脾!在這裡可以告訴大家,祛溼跟健脾還是有很大的關係的,因為脾主運化,既是運化五穀食物的地方,也是身體的運溼之所。脾臟的作用是把胃裡的精華物質加以吸收利用,是人體的過濾器,是非常重要的。那麼有什麼辦法可以同時健脾又祛溼呢?剛好現在是夏季,今天就給大家說說夏季健脾祛溼的好辦法!
  • 肚臍有個「祛溼」開關!睡前一個動作,輕鬆祛溼邪,大肚腩小了~
    立夏過後,空氣溼度加大,人體也不自覺的容易有溼熱感。談論起祛溼食材,一說一大堆:薏米、白扁豆、赤小豆……誠然,它們都有祛溼的功效,但有一種食材,卻為很多中醫所偏愛,那就是「茯苓」了。有句話說「十藥九茯苓」,意思是中醫開的藥方裡,十有八九會有茯苓。茯苓藥性平和,既可驅邪,又可扶正。這就意味著,它利水而不會傷正氣,實為利水消腫之要藥。
  • 外行喝薏米水,內行都吃它!要祛溼,方法很重要!
    說到祛溼,第一反應是不是紅豆 薏米這個傳說中的「王炸」組合?但事實上,紅豆薏米水並不是萬能的祛溼方。從中醫角度而言,體內有溼,主要是脾胃出了問題。而脾胃就好比是人體的一臺「抽水機」。除此之外,煮對紅豆薏米水才能有效祛溼:祛溼,別再迷戀薏米了!內行人都愛它對付體內溼氣,在很多時候,以下4種藥食同源的藥材更為合適: 1. 白朮中醫認為,白朮,味苦甘,性溫,可以補氣健脾,燥溼利水。
  • 承山穴:人體最好的祛溼穴位!
    中醫上常講「萬病根源在於淤」,人體很多地方的疼痛,就是因為氣血瘀滯不前,所謂「通則不痛」,一旦氣血運行暢快,很多的身體疾病也可以解決了。  而一旦體內有溼,則說明水液代謝出現了問題,溼氣停滯體內影響氣血的暢通,最終就會導致血瘀,所以要想身體健康精神好,祛溼排毒是關鍵。
  • 體內溼氣重的人,身體會出現這5個症狀,中2個以上,提醒要祛溼了
    但是,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卻並不重視這種現象,體內溼氣過重也不知道,從而導致很多疾病的出現。其實體內溼氣重的人,身體會出現這5個症狀,中2個以上,提醒要祛溼了!大便不成形大便不成形是溼氣比較重的一個表現。健康的舌頭是淡紅而潤澤的,但如果舌苔白厚,說明體內有寒氣。如果舌苔粗糙或者感覺很厚、又黃又膩,則說明體內的溼氣很重。如果你發現自己感覺不舒服,但是又沒有查出什麼實質性的毛病,那以,你可能是溼氣過重。特別是如果上述症狀出現了2個以上的話,就一定要提高警惕,因為這是在提醒你,該給身體祛溼了。下面4個方法,可以幫助你袪溼。
  • 人人體內都有除溼機,不要老喝紅豆薏米水祛溼氣,只會損脾傷身體
    很多人往往會想到紅豆薏米水,把紅豆薏米水作為減肥祛溼的理想食療來進行長期喝,殊不知,這可害了你,傷了脾胃損了身體。我們都知道,紅豆薏米是有祛溼消水腫的作用,但並不適合每一個人;有些人往往喝了兩三個月一開始,祛除溼氣及水腫如預期的消退,這個時候也滿意地持續服用。無奈再過段時間,你會發現水腫及體內溼氣不減反增。
  • 好端端的,身體出現這3種表現,說明體內溼氣太重,要注意祛溼了
    導語:中醫認為:「溼邪在,百病在,溼邪除,百病無」,可見溼氣對人體的健康有多麼重要。很多人不把溼氣多做一回事,認為它是虛無縹緲的東西,但實際上,溼氣沒有及時清除出去,會隨著血液流動到身體的各個部位,長期以來會給身體造成很大的傷害。如果你好端端的,身體卻出現這3種表現?說明體內溼氣太重,要注意祛溼了。
  • 祛溼最厲害的不是薏米,而是它!健脾抗衰老,每天都能吃!
    中醫認為溼邪是各種疾病的根本,會影響人體氣機。可見,溼氣對身體傷害眾多。那麼,要怎樣才能祛除溼氣呢?很多人會選擇薏米。的確,薏米營養價值很高,且有很好的祛溼功效。但是,熟悉中醫藥知識的朋友都知道,用薏米祛溼一定要分清體質。
  • 祛溼最厲害的不是薏米,而是……
    中醫認為溼邪是各種疾病的根本,會影響人體氣機,讓人從上到下,從裡到外,都可能出現疾病。比如,導致心肝脾肺腎五臟功能失調,引發皮疹等皮膚性疾病;引起肥胖,增加三高、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可見,溼氣對身體傷害眾多。那麼,要怎樣才能祛除溼氣呢?很多人會選擇薏米。的確,薏米營養價值很高,且有很好的祛溼功效。
  • 溼氣是怎麼進入人體的?溼氣不除,百病生,究竟該如何祛溼?
    而且有句話說,溼氣不除,百病難消。因此,要出現溼氣過重點的話,建議儘早的調理身體。 溼氣很多人知道體內有,但是卻不知道溼氣是怎麼進入體內的。下面來和大家說說,溼氣究竟從身體的那個部位進入到人體的?
  • 梅雨季祛溼,外行喝薏米水,內行都吃它!很多人還不知道……
    紅豆薏米水不是萬能祛溼方用錯反傷身!說到祛溼,第一反應是不是紅豆+薏米這個傳說中的「王炸」組合?但事實上,紅豆薏米水並不是萬能的祛溼方。從中醫角度而言,體內有溼,主要是脾胃出了問題。而脾胃就好比是人體的一臺「抽水機」。
  • 溼氣太重的人,身上會有3種表現,若佔一個,要注意及時祛溼了
    一、溼氣太重的人,身上會有3種表現,若佔一個,要注意及時祛溼了(一) 消化不好溼氣太重,會導致脾胃不和,影響消化系統。如果在胃部沒有什麼損傷的前提下,你長時間的有消化不良的情況,那麼也許是你的體內溼氣太重,要注意及時祛溼了。
  • 一兩茯苓一兩金,茯苓和它很「合拍」,祛溼排毒,或能變身衣架子
    健脾祛溼。脾臟擔負著人體水溼運化,如果脾胃虛弱,也會造成溼氣的堆積,所以,常喝一些茯苓泡水,能夠起到健脾祛溼的功效,減輕脾胃的負擔,讓你無溼一身輕。提高免疫力。一兩茯苓一兩金,茯苓和它很「合拍」,祛溼排毒,或能變身衣架子茯苓+白朮。白朮這種食材,具有健脾養胃的功效,而脾胃作為重要的消化吸收器官,也擔負著人體的水分運轉,如果出現脾胃虛弱的情況,也會影響到水分的排洩,造成溼氣的堆積。
  • 你喝的紅豆薏米湯是祛溼還是增溼?
    在炎熱多雨的環境中,空氣溼度大,陰溼不散,侵入人體易造成溼邪。而常年生活在有空調的環境中,夏天該出汗時因空調寒氣導致汗液揮發不出來淤積體內,人體在這種環境狀態下,體內溼邪堆積,造成陽氣被遏。同時,酷暑時節貪圖冷氣、愛喝冰飲、吃雪糕,陽氣被寒涼耗損,則溼邪纏伏體內,成為困擾健康的隱患。
  • 「一米、一豆」搭配好,夏季祛溼健脾最有效!
    晚上睡眠越來越差,還打呼嚕;早上起床後,刷牙乾嘔、舌苔厚膩;上個廁所,發現小便黃赤,大便溏薄;每天都提不起精神,總愛打哈欠......整個人疲乏無力、口乾口苦、有口臭,眼看自己四肢浮腫、肚子又大了一圈!褲子都扣不上~小編想告訴你,這不是你一個人的問題,這是夏季溼氣重的表現。
  • 三個方法堅持做,祛溼減肥很簡單!
    很多身體溼氣重的朋友都會有身體肥胖問題出現,有人說,自己嘗試過很多種減肥方法,發現都很難成功,有沒有什麼可靠的辦法能夠讓這種體質的人群成功瘦下來!溼氣重身體肥胖為什麼難減肥呢?因此,溼氣重導致的肥胖問題想要成功瘦下來的話,就必須要選擇合適的祛溼方法才行。三個方法可以有效的祛除溼氣一個是通過飲食來進行調理,體內溼氣比較重,可以常吃排溼氣的食物,比如薏米紅豆粥,百合蓮子湯,大棗,銀耳蓮子羹等,都有祛溼的功效。特別是薏米紅豆粥,祛溼減肥效果非常好!
  • 睡前1個小妙招,夜裡溼氣譁譁排出!每天做一做,全身都輕鬆
    溼氣重不重,就看這6點:看舌頭:舌胖大,兩側有齒痕,舌苔厚膩;看大便:大便溏爛,黏滯不爽,馬桶難衝乾淨;看身材:一般來說,「肥人多溼」,身材肥胖的人更容被溼氣盯上;看精神狀態:頭腦昏沉,身體困重,整個人懶洋洋的
  • 脾虛人群這三個地方變大,脾有「三怕」,常吃「2果」,健脾祛溼
    如果你有這些症狀,說明脾氣虛弱,體內溼氣重,脾臟功能正常與否,從臉色上就可以看出來,如果脾臟健康氣血充足,臉色紅潤,脾胃功能虛弱,人體就會全身乏力,精神不振,因此如果發現自己有脾虛脾臟功能下降的狀況,一定要及時的調理脾臟。一、脾虛是什麼意思?
  • 薏米祛溼效果真的很好嗎?
    如果單純地吃薏米祛溼,基本是沒有太大效果的,除非每天都長時間堅持吃,這樣堅持幾年,大概會有效果吧?對於祛溼確實有效,但是作用主要是在健脾,但是薏米作為食療,健脾的能力有限,而且很多人吃薏米的方法不對,所以很少有人靠吃薏米來祛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