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十之八九不如意,只有一點小歡喜」
來源:壹點靈
不久前,又一個熱門女星熱依扎自爆重度抑鬱:
不少人覺得震驚,在微博評論:印象中那麼活潑笑容滿滿的天使怎麼可能抑鬱呢?
「抑鬱症再也不是發生在我們圈子外的事情了。」
聯想到《小歡喜》裡那個曾積極陽光,卻被活生生折磨成抑鬱的喬英子;她們都是好孩子,好姑娘,但沒人知道她們心裡有多苦.
為什麼她們開心不起來?
英子不顧父母的反對,毅然選擇了夢想中的南大。
暫時離開媽媽的控制,英子看見了星星和大海,但是卻發現自己一點也開心不起來,眼裡再也沒有閃閃發亮的光。
這是英子失眠的第三十四天,毫無情緒的三十四天。
劇裡的英子原本是最懂事開朗的孩子,雖然生在單親家庭,還有一個控制欲強的媽媽,卻依舊積極陽光。
每次和媽媽鬧矛盾的時候總是先低頭,轉臉給媽媽一個大大的笑容;小團體裡,也是熱鬧有趣的靈魂人物,簡直就是天使人設。
但是隨著劇情一天天發展,這個惹人愛的孩子卻變成了幾個家庭當中問題最大的那個。
她從年級第一,到成績一落千丈;
從想放鬆放鬆,撒謊逃課,到不愛學習;
從順從媽媽,調和父母關係,到叛逆吵鬧;
其實她真正的更大問題,是心裡的苦;她連續失眠,每天只能和自己的手機錄音聊天,後來還產生幻覺。
當媽媽不讓她去南大冬令營時,她終於崩潰,跑到大橋上,爬上欄杆想跳海自殺。
宋倩看到女兒要跳海的時候,還是執迷不悟:「媽媽只是想不明白,你為什麼非要去南大啊?」
英子大喊,「我不是非要去南大,我只是想要逃離你。」
好好的孩子,為什麼要去死?
為什麼好孩子都容易被逼到抑鬱?逼到崩潰?
劇裡宋倩的口頭禪,是「我都是為你好啊」,但是卻從來不考慮英子到底需不需要這種好。
生活中,她給予孩子最好的生活,一日三餐親力親為,各種大補湯輪番上;而英子更享受火鍋和串串的美味;
英子喜歡天文學誌向就是去天文學最好的南京大學;而宋倩去反對因為覺得孩子離開自己後生活不能自理;
英子更像是附屬品,按著母親的指示一步步走。
很多中國家長都會這樣,憑著自己的想法決定孩子的人生,但奪走了孩子的思想,只能得到一個抑鬱的靈魂。
心理學家李雪曾說:一個身體只能承受一個靈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風,孩子實際上已經精神死亡。
在很多片段裡,我們都可以感受到英子的壓抑和不快樂,她也曾試圖和媽媽溝通,希望母女關係可以有所改善,可惜宋倩只看到自己的辛苦委屈和需求,沒有看到真正的英子早已痛苦不堪。
停止假的「好」,才能真正好起來
丁一的跳樓和劉靜的生病後,英子開始產生幻覺,夜夜失眠。
連許的願望都不再是與自己的夢想有關,而是「今晚可以不失眠」。
她哭著問:「爸爸,我是不是病了呀?」
後來,喬衛東帶著宋倩和英子去看心理醫生,經過心理醫生的詢問,最終診斷出英子患上了中度抑鬱和中度焦慮。
醫生也坦言英子的病造成的原因更多的不是高考帶來的壓力,而是原生家庭。
得到診斷結果後,宋倩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不再按照自己的想法控制英子,而是開始了解英子真正的想法,尊重她的選擇。
英子不用再做那個聽話的「好孩子」,能做自己真正想做的,加上喬衛東和宋倩的關係也緩和親近了,她的抑鬱慢慢被治癒。
抑鬱,其實離我們並不遠
2018 年的數據顯示,全球約有 3.5 億抑鬱症患者,中國約有 5400萬人確診抑鬱症。
從世界衛生組織發表在最高診級醫學刊物上看,我國抑鬱症的發病率達到了13%,也就是至少每100個中國人當中,有13個人是抑鬱患者。
然而抑鬱症患者的實際就診概率,不超過 1/3 。
直到今天,還是有很多人不了解自己的情緒,你以為只是短暫的壓抑,卻不知焦慮正在一點點轉為抑鬱。
原生家庭的影響、生活學習的壓力、無形的孤獨感,都是容易導致抑鬱症的客觀原因;而對心理健康的認知缺乏、內心封閉,是抑鬱加劇的主觀原因。
海明威說過:「生活總是讓我們遍體鱗傷,但到後來那些受傷的地方一定會變成我們最強壯的地方」。
無論是家庭 ,還是學習,或是生活上的種種不容易,都會帶給我們無形的傷害和折磨;如果你感到悲傷,如果你長期很難感到快樂,當心抑鬱情緒正在侵襲……
為了讓你更加了解自己患抑鬱的風險指數、抑鬱的風險因素、以及如何抗擊抑鬱,我們為你推薦:
本測評根據美國新一代心理治療專家D·Burns博士設計的「伯恩斯抑鬱症清單(BDC)」改變,幫助大家評估自己近期的情緒狀態,以及日常思維習慣,依此判斷自己的抑鬱程度。
/ 關於測試 /
體驗價 17.4 元
測試題:69題丨12頁專業報告
測試完成後,生成的報告將永久保存
↑↑掃碼進行測試↑↑
01|抑鬱風險指數
02|抑鬱風險因素分析
03|抗擊抑鬱的tips
↙↙點擊閱讀原文,獲取你的測試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