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測試 ▏那些得了抑鬱症的孩子背後,往往是一個生病的家庭

2021-03-05 晚安摩羯座

©點擊上方音頻收聽音樂

 01 

你並不是真正的快樂

你的笑只是你的保護色

「我有抑鬱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沒什麼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離開。拜拜啦。」

這是一位網名叫 @走飯的姑娘 最後一次更新的微博,時間是2012年3月18日。而她已於17日凌晨選擇了和這個世界告別,此條微博是通過定時的時光機發布的,是她提前編輯好的遺言。

回顧走飯離開之前的數千條微博,你會發現:她的離開看上去似乎毫無預兆。

她古靈精怪,像極了電影《天使愛美麗》中的艾米麗。

「屁股上方皮膚痒痒,可能要長尾巴了,不知道擼起來感覺如何,期待期待。」 

很難想像寫出這樣有趣句子的女生,內心卻飽受著抑鬱的吞噬與折磨。

無數人被走飯看似決絕又坦蕩的離開戳動了,人們開始討論起抑鬱症,也有很多人去走飯的微博下緬懷和傾訴。

六年來,她的微博已經變成了網絡世界裡最大的樹洞。最後一條微博的評論高達121萬,不管何時點擊進去,都能看到評論很快被刷新。這裡就好像是一個秘密基地,人們把那些隱秘的,卑微的,難以啟齒的不快樂都留在這裡。

離開走飯的微博,又是一條笑容滿滿的好漢。

@般若ww:我媽看見了我腕上的刀口,只是罵了我一頓,卻不知道那個成天在他們面前十分快樂的孩子,活的有多麼難受。

@我不是你的貓貓:能不能悄悄帶走我,不要驚動我的父母,就像我從來不存在在這個世界一樣。

@我是和平先生:你看我表面上度過了平淡的一天。實際上我心裡已經經歷了無數次「熱愛生活——痛恨生活——活著真好——不想活了」的整個過程。

@琦葩姑奶奶:前天我覺得我活不下去了,哭的那麼絕望,然而今天我還是照樣上課吃飯假裝笑的很開心,不去想死的時候我還是個正常的活人。

他們中的很多人,都和曾經的走飯一樣,看上去外表嘻嘻哈哈,甚至是社交中的「開心果」,內心宇宙的某個角落正在發生著坍塌。這是一種非典型的抑鬱表現形式,心理學家們稱之為「微笑抑鬱」。

比起典型的抑鬱表現形式,「微笑抑鬱」更為可怕,因為它藏的更深。

「微笑抑鬱」患者更像是一群「隱形」的病人。他們隱沒在每天的繁忙與喧囂之中,笑臉迎人。但沒有人知道,此刻沒心沒肺的那個人,他的內心早已和抑鬱大戰了三百回合,而且鬥爭似乎沒有停下來的時刻。

細想哥哥張國榮,kimi喬任梁,不都是「微笑抑鬱」的典型患者嗎?人前歡笑人後落淚,最後選擇放棄所有,隕落於星辰大海。

 02

微笑抑鬱「自救指南」

事實上,微笑抑鬱症並不可怕,只要鼓起勇氣去面對,你終將會戰勝它。

· 正視自己的抑鬱情緒,不要太懂事

自我麻痺和告訴自己「我很好」並不能消除抑鬱,所以你大可不必太懂事,害怕因為承認抑鬱而給他人帶來負擔。正視自己的抑鬱情緒,不要遮掩和逃避,去面對它、挑戰它,抑鬱的黑狗終將落敗。

· 撕掉微笑的假面,真實的對待自己

區別開工作與生活,對自己和對生活真實一些。既然這種抑鬱傾向緣於工作時的微笑信條,回到生活中時請撕掉微笑的假面,你不必笑給任何人看,只需要做最真實的自己。

· 主動尋求幫助,學會自我放鬆

不要壓抑你的不愉快,請學會傾訴。請相信,總有一個人會說:我一直都在。那個人包括朋友、家人等,也可以是專業的心理諮詢師。

同時,微笑抑鬱者也可以通過健康的生活作息和興趣愛好,來達到身心放鬆的目的。

微笑抑鬱雖然來得猝不及防且悄無聲息,但它總歸有跡可循。一份專業的心理學測量量表,將幫助你客觀看待自己的低潮情緒,並幫你及早發現自己距離抑鬱症有多遠。

本測評將根據《抑鬱自評量表》評估你的抑鬱指數,幫你判斷自己是短期抑鬱情緒還是抑鬱症,同時給出針對性分析和建議。只有認識、接受它,你才會知道下一步如何控制它。

我們聯合國內知名心理學品牌壹心理,由9位權威心理學專家集體研發「專業抑鬱測試」,專業保證,請放心測試。

※本測評將根據《抑鬱自評量表》評估你的抑鬱指數,幫你判斷自己是短期抑鬱情緒還是抑鬱症,同時給出針對性分析和建議。

 - 抑鬱測試(專業版) - 

↑掃描 二維碼 馬上參與測試↑

測試題:28 題丨測試時間:10 分鐘

測試完成後,生成的報告將永久保存

點擊閱讀原文,獲取抑鬱專業報告

↓ ↓ ↓ ↓ ↓ ↓ ↓ ↓ ↓ 

相關焦點

  • 36組家庭,最小的患者僅9歲半:得抑鬱症的,往往都是好孩子
    「36組家庭中,年齡最小的患者僅9歲半,最大的29歲。」這是「渡過」創始人張進組建的抑鬱症社群中,一個青少年抑鬱症療愈親子營的真實情況。2018年12月30日,「渡過」第二期親子營在蘇州開營。張進說:「本打算招22個家庭,但報名者太多,最後擴大至36個家庭。
  • 丈夫得了抑鬱症
    直至後來突然得知身邊的人竟然也是抑鬱症患者,而我不久前還見過這位明明一直很陽光的朋友。再然後,一位朋友的朋友因為抑鬱症而自殺。這個選擇了結束自己生命的人,從外人的角度看來,實在不覺得他的生活究竟有哪個地方不好,以至於到這種程度。究竟為什麼一個人會的抑鬱症,其實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
  • 300w粉絲的搞笑網紅,得了抑鬱症:測試你的抑鬱體質
    那些外表看起來開朗、活潑、愛笑的人,同樣有可能患上抑鬱。李雪琴,95後北大畢業生,抖音粉絲超過300W,在網絡上她是一名「快樂的傻逼」,不停講段子逗樂子,讓人開心。私底下,她患有抑鬱症,感受疼痛是她習慣的解壓方式。好幾次她情緒崩潰,想要自殺,用水果刀反覆劃手腕,然後靜靜地看著自己淌血。
  • 《丈夫得了抑鬱症》後續:一個妻子的抑鬱故事
    在之前的文章《《丈夫得了抑鬱症》:最不用力的療愈方法》中,我對於電影中的抑鬱症,寫了一點自己的看法。有幾位朋友看了文章之後,也說起了他們身邊真實發生的抑鬱故事,我自己也有一個抑鬱症的故事,今天借著這篇文章把這個故事講出來。
  • 測試自己是否得了抑鬱症
    測試一你害怕見人嗎?如果你患有抑鬱症,你會變得不敢出門和害怕見人,只想躲在房間或宅在家裡一個人渡過抑鬱症。患者特別不喜歡跟外界有任何的溝通。為了掩飾內心的抑鬱和焦慮,他們會把自己孤立起來,並刻意逃避朋友和人群。最常見的症狀就是推掉所有朋友的約會。在逼不得已的情況之下。
  • 只是不開心,還是抑鬱了?一個測試告訴你答案
    劇裡的英子原本是最懂事開朗的孩子,雖然生在單親家庭,還有一個控制欲強的媽媽,卻依舊積極陽光。每次和媽媽鬧矛盾的時候總是先低頭,轉臉給媽媽一個大大的笑容;小團體裡,也是熱鬧有趣的靈魂人物,簡直就是天使人設。但是隨著劇情一天天發展,這個惹人愛的孩子卻變成了幾個家庭當中問題最大的那個。
  • 孩子得了抑鬱症,家長需要經歷這3個階段
    所以原生家庭對一個人性格影響非常關鍵,有些家庭孩子患上抑鬱症,家長正好可以在這時候反思自己的教育。很多情況下,身邊的人患上了抑鬱症,卻常常被忽視。 在一次聚會的時候,弟弟的同學,偉,痛苦不堪。因為他去外地工作的原因,和愛人兩地分居。一個月回來一次,起初沒有發覺有什麼異樣。
  • 抑鬱症患者都仇恨父母?心理學:原生家庭是抑鬱的根源
    其實現實中我們也發現了,好多抑鬱症患者會非常怨恨自己的父母,看到下面一些匿名故事非常痛心。匿名答友抑鬱本身就已經很痛苦了,很多父母還認為孩子是裝病逃避,這不但不會讓孩子擺脫負面情緒,反而更加逆反,加重抑鬱。
  • 我得了抑鬱症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特別區分過「悲傷」和「抑鬱」:悲傷短暫而兇猛,而抑鬱緩慢且持久,蠶食人的生命力,讓人對一切失去興趣。 抑鬱症不是簡單的情緒低落,而是一種剝奪人精神調節機制的疾病。她們一輩子忽視自己奉獻家庭,也被家人忽視,長期著忍受失眠和其他精神上的痛苦和折磨,卻由於認知和心理治療資源的匱乏,無法得知自己患了抑鬱症,更談不上治療。 另一常被忽視和誤解的抑鬱症高發群體,是學業壓力過大和自我調節能力不夠完善的青少年。
  • 《丈夫得了抑鬱症》:抑鬱症高發的背後,折射出的是隱忍性格弊端
    仔細觀察我們就能發現,《丈夫得了抑鬱症》這部所謂的愛情片也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膩人,如果要說這部電影好在哪裡?那麼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影片展現了普通人面對疾病時的反應以及心理狀態。抑鬱症這個詞語大家經常聽說,但抑鬱症到底是什麼或許不得而知,影片從另一個視角告訴我們,其實得了抑鬱症並不可怕,只要有愛那麼一切都不算太差。
  • 莫把抑鬱當「逆反」 孩子抑鬱非小事
    記者:引起青少年抑鬱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曹慶久:抑鬱症的起因包括生物學、社會-心理因素。生物學指遺傳因素,父母有抑鬱症或情感障礙,孩子抑鬱風險會增大。社會-心理因素包括學習壓力過大、家庭不和睦、缺少夥伴關系支持、遭遇校園霸凌等。另外,孩子性格內向、不善表達、不善求助、自理能力差、心理彈性能力差等,都會增加抑鬱風險。
  • 抑鬱情緒和抑鬱症有什麼區別?如何改善這些症狀?
    比如,強迫症、抑鬱症、精神分裂症等。然而,網上的信息多如牛毛,專業者有之,道聽途說者有之,一知半解者有之,胡謅者有之。想要從這海量的信息裡,獲取到相對專業的知識,真的是需要運氣的,要不然就不會出現魏則西事件。 就在上周,有同學問我,「老師,我在網上做了抑鬱症傾向測試,分值比較高。那我是不是得了抑鬱症呀?」
  • 微笑抑鬱症測試題,抑鬱症心理測試,抑鬱症SDS自測量表推薦!
    那個打著以救助聾啞兒童為旗號的學校,卻每天都在上演著人間悲劇,可怕的是,學校中的大人和老師沒有一個人為這些孩子發聲,直到男主來到這裡,發現事情不對之後,才努力的去營救這些孩子。可是有用嗎?最終惡魔還是活著,正義並沒有得到百分百的伸張,所以影片很壓抑,不管再痛苦,再憤怒,我們都沒有辦法將惡魔繩之以法,換做是你,你的內心難道不會受到波動嗎?我們沒有辦法去評判一個國家體制的對與錯。
  • 自從得了抑鬱症,整個人都聰明了?
    而抑鬱症患者心情低落,沒什麼事能讓他們開心,因此那些對於常人來說,很正常的事在他們眼中就會變成矛盾和衝突,因此他們會不斷的思考。抑鬱症有個好處就是每次你從死亡邊緣掙脫出來你的創造力與藝術表達力就能有質的突破。就對環境刺激特別敏感,能產生更廣闊的思維,並比普通人容易在更短的時間內接收並處理更多更綜合的信息 導致他(她)抑鬱的因素,也可能促使他(她)更聰明。
  • 家人得了抑鬱症,我該怎麼辦?|重溫《丈夫得了抑鬱症》
    然而,作為抑鬱症患者身邊最親近的人,卻常常不知所措。如果家人、愛人、朋友……那些我們最愛的人得了抑鬱症,站在他們身邊的我們,又該怎麼做?在一部名為《丈夫得了抑鬱症》的電影中,或許我們可以找到一些答案。陪伴抑鬱者的前提,是嘗試去懂他。如果家人得了抑鬱症,可以嘗試以下方式陪伴TA:1、要了解對方的真實情況,你得先學會交談 有可分享的東西才向對方表達「你對我很重要」,「無論如何我都在你身邊」,「這不意味你脆弱或者有缺陷」,或者問TA「你想聊一聊嗎?」
  • 家人得了抑鬱症,我該怎麼辦?| 重溫《丈夫得了抑鬱症》
    就如電影開頭醫生對丈夫所言,「抑鬱是每個人都會體會到的感受」,幾乎每個人都曾在生活中的某個時刻,認為自己很失敗,覺得「啊,好想死」。在這種時候,記得停下來,問問自己是不是在勉強自己變成他人要求的樣子,並因此感到痛苦。如果痛苦的話,就不要「努力」了。
  • 隱性抑鬱症測試 | 每個人身上,都藏著一根抑鬱的導火索...
    01臺前逗人笑,臺下抑鬱症說起抑鬱,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孤僻、性格極端、敏感脆弱、悲觀喪氣。事實上,這只是一種錯誤的刻板印象。那些外表看起來開朗、活潑、愛笑的人,同樣有可能患上抑鬱。但是,抑鬱並沒有明確的病因,同樣的壓力下,有人扛扛就過去了,有人可能會因長期的抑鬱情緒演化成抑鬱症,這類人就屬於「抑鬱高發人群」。02這兩類人,最容易得抑鬱症那麼,哪些人更容易陷進抑鬱的泥沼?
  • 微笑抑鬱症|測一測你的笑容背後是否藏著抑鬱?
    抑鬱症再次成為了一個直擊心靈的字眼。再次回憶起這些人給大家的印象,應該都是:開朗、愛笑、活潑。而就是這些看上去很快樂的人,卻是抑鬱症患者。你很難把抑鬱症和他們聯繫起來。他們永遠帶著一副微笑的面具;只有他們自己知道,面具的下面,是一副痛苦、抑鬱的臉龐--這就是最難發現的微笑抑鬱症患者。
  • 心理話‖「我抑鬱了」,是抑鬱症的前兆嗎
    孩子生病了,好不容易哄睡著了我去廚房準備一家人的晚飯睡的不舒服,孩子哭著醒來撕心裂肺聽得我心疼,老公坐在旁邊玩手機無動於衷我讓他哄一下孩子,他皺著眉無動於衷,「等我打完這局再說」那一瞬間,我崩潰了想把手裡的菜刀直接扔他臉上,再抱著孩子跳下去我本來就是一個心裡藏著事的人從小受了委屈都是自己吞,也沒人關心我我以為有了家庭,有了他
  • 《丈夫得了抑鬱症》:深度解讀抑鬱症
    《丈夫得了抑鬱症》通過電影的方式向觀眾展示了一個抑鬱症病人內心的感受、情緒和行為的變化,讓觀眾以一種更直接的方式來了解抑鬱症病人的內心世界。我覺得導演佐佐部清是一個真正了解抑鬱症病人感受的人,在影片中有一個小細節,男主角有一小撮頭髮翹起來了,按下去後,過一會又會翹起來,再次按下,過一會又會再次翹起,這個翹起的頭髮便是一個抑鬱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