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明古國,歷史從未斷代;也曾被少數民族徵服,最終被漢人同化。總結起來原因有兩條:一、我們熱愛吃飯,我們對飲食有獨到的理解與追求,飲食習慣足夠將其同化。二、我們老百姓不停的生孩子,13億人,每人一口,開門第一件事就是要吃飯。
吃飯與生孩子是頂重要的兩件事,飲食男女就是這個意思。
西安人口突破1千萬,這麼些人上班、上學、住家、娛樂,一日三餐,花開三朵,先表一枝,來說說西安的早餐江湖。
在西安吃豆腐腦放糖,旁人會很生氣
好吃的豆腐腦本身微苦,有豆香,有焦香,豆香是檢驗豆腐腦一個硬性指標。
豆腐腦應該有筋骨,特別是蒸碗豆腐腦,用勺子舀出來,豆腐腦會輕輕顫動,不碎不爛,油潑辣子紅亮,用大料等香料煮的調料湯色若紅茶。
▲圖片來源網絡
會吃的人用勺子沿著碗邊畫一個圓,豆腐腦完全和碗分離,浮在調料湯上,再在豆腐腦上畫一個井字,每塊豆腐腦上舒服整齊躺在調料汁與辣椒油裡,配剛出鍋油條或燒餅的話,都會用油條去蘸豆腐腦的汁吃。
寶雞還有更大碗的豆花泡饃,饃與豆花合二為一,配一小碟拌好的捲心菜。
關中很多地方豆腐腦當地最正宗的吃法,就是調料汁加辣椒油與醋,香菜、榨菜、蒜末、煮黃豆一類都沒有,更不會豆腐腦裡放糖。在西安你吃豆腐腦放糖,旁邊人看見會很生氣,就像成年人吃麵,不放辣子,會被同桌吃飯的人無數次問候,你咋不放辣子,沒辣子沒味麼,吃啥面。
▲圖片來源網絡
西安早餐市場賣豆腐腦有河南人,所以會一定有胡辣湯油條一起賣,在鄭州吃過胡辣湯澆豆腐腦上叫兩摻(或兩攪)的吃法,挺不錯的,回來在西安也能吃到這種。
▲胡辣湯豆腐腦兩摻
河南是我國優質大豆產地,河南襄城縣的豆腐可以用秤鉤掛起來稱,豆腐做好一整塊圓形大如竹扁,吃起來豆香濃烈,口感勁道。不知道為什麼河南人來了西安豆腐腦做的稀爛不成型,只是軟爛,沒有筋骨,有時豆腐腦本身酸,不是放了醋。
我居住的小區附近城中村巷子,有位做豆腐腦的老爺爺,三輪車上的招牌是「西安風味豆腐腦」,不是蒸碗,豆腐腦做好放在搪瓷大缸裡,用扁平的黃銅舀子平著從缸裡剷出,味道不錯,有豆香、微苦、焦香三樣綜合味道。
陝派豆腐腦硬朗些,河南豆腐腦軟爛些。
加了油潑辣子的胡辣湯才是硬核早餐
胡辣湯基本分兩派:坊上派與河南派;坊上胡辣湯配臘牛肉夾饃,河南牌胡辣湯配水煎包。
坊上胡辣湯裡有蔬菜丁,肉丸是牛肉丸,木盆木勺,木盆底下又有一開水盆,為胡辣湯保溫,吃胡辣湯不要拒絕油潑辣子,其實在西安吃飯都不要拒絕油潑辣子,西安的飯菜沒有油潑辣子就是沒有靈魂。
▲肉丸胡辣湯 圖片來源網絡
一碗加了油潑辣子胡辣湯配一個臘牛肉夾饃,這個早餐吃了攙和(陝西方言,舒服之意)的很,還特別頂餓,屬於硬核4.0早餐。
河南派胡辣湯顏色深些,放的是羊肉、海帶、粉條、豆腐皮,做胡辣湯的一般也會做水煎包,一般兩種餡料粉條牛肉與雞蛋豆腐韭菜,韭菜餡的水煎包永遠需要等,只要開鍋就立刻賣完了。水煎包最好吃的是底下的焦脆皮。
▲河南胡辣湯 圖片來源網絡
西安還有個網紅胡辣湯店,胡辣湯河南做法,放的是羊肉,店面裝修與管理遠非小門臉早餐店可比,他家在曲江與翠華路都有店,時常去吃吃早餐,永遠需要排隊,他家牆上有句話「人間的五味雜陳都包裹在食物裡」。我把這句話記在心裡。
太上老君的煉丹爐倒出來的是油茶
油茶麻花,圍著吃的常見年長的人,一般賣油茶麻花的是走街的小販,電動三輪上放一巨大鐵壺,外面包著棉花棉布保溫,大小似太上老君的煉丹爐。
▲裝油茶的大壺 圖片來源網絡
油茶裝在大鐵壺裡,要倒出來也是技術活,賣油茶的大漢,壓下壺嘴,用碗接壺嘴油茶,一壓一放,頃刻滿碗,大壺回到直立狀態,麻花可多可少。
很多人吃油茶,端著碗蹲街邊,或坐在油茶大漢提供的小馬紮上。油茶裡沒有茶,麵粉炒熟,微微焦黃,加入滾水,裡頭有去皮的花生、杏仁,做法大致如此,自己也可以做,就是自己不管怎麼做就是沒有賣的油茶好喝。
▲圖片來源網絡
陝西人管油茶焦香叫「躥」,西府那邊的豆麵糊用炒熟的白豌豆磨粉做的糊湯,味道更「躥」。
趕公交的上班族,提著包子與稀飯
與以上早餐比,粥與包子就是快餐。
粥是那種裝在密封杯子的,帶一個粗吸管,包子鋪順便有配這樣的粥賣,保質期還都挺長。包子餡有甜的豆沙,肉的,茄子豆角,香菇捲心菜之類,隨買隨走,特別適合趕時間趕車的人。
▲沙井村的包子鋪 圖片來源:西安逍遙張
包子鋪裡基本沒有座位,早上,很多趕公交的上班族,提著包子與粥,步伐匆匆,急急火火。幾口吃完包子喝幾口粥,剛好趕上公交車來,或者走到地鐵入口扔掉吃剩的垃圾,下去坐地鐵。
包子給我最好記憶來自老家橋頭冬春兩季會賣一種薺菜包子,包子皮雪白鬆軟,餡是薺菜和切的細碎豬板油,瘦肉很少,上鍋蒸的時間很短,蒸汽帶來的高溫使薺菜由暗綠變青翠,豬板油剛剛融化,晶瑩剔透,鮮美異常、超級好吃。
▲圖片來源網絡
包子也有蘸汁,就是油潑辣子上的紅油,包子皮雪白暄軟,餡色青翠,辣椒油紅豔。蒸包子的籠屜十幾層高,蒸汽沆瀣,夥計加減籠屜在蒸汽的雲霧中穿行。
早餐跑著吃這樣最沒有儀式感,我們匆匆忙忙,慌慌張張,追趕地鐵,起跑、加速、跳上即將關門的公交車,像個螞蟻,像一群螞蟻,排著隊,穿著黑色的衣服,早上去向一個方向,晚上再回來。
西安早餐永遠給餛飩留了個位置
早餐吃米線,很棒,紅油米線、麻辣米線、豆乾米線、泡菜米線、三鮮米線。
有人勸阻早餐吃米線不好,早上不應該吃如此味道重的食物,說的有道理的樣子,這樣的人還是不交往吧。
雪白米線細細柔柔躺在肉湯裡,胡椒,辣椒、香菜、小蔥,味道會碰撞疊加在你吃的每一口米線裡,肉夾饃店裡的用煮肉湯做湯底,沙縣小吃的米線一般都是雞湯。賣肉夾饃店米線用的是煮肉的湯,一碗麻辣米線來個肉夾饃配著吃,也是硬核早餐。
▲圖片來源網絡
早起,吃一碗麻辣米線,靈魂瞬間甦醒。不健康就不健康,美味基本都不健康,健康的食物一般都難吃。此事兩難全。
餛飩很好吃,不像餃子個頂個的太紮實,餛飩餡少,包在一張方方的麵皮中,煮好的餛飩舒展在一大海碗湯裡,紫菜,香菜,小蔥,紅油與胡椒辛辣,餛飩皮舒展著,碗裡開了一朵朵花,又似一朵朵雲,吃著很溫柔,很是適合胃口小的女孩子做早飯。
▲圖片來源陝光燈
王家衛電影《花樣年華》裡張曼玉穿旗袍提飯盒出門買餛飩的風姿,多麼美好的小資情調。
愛恨都達到極致的滷汁涼粉
坊上名吃,名聲兩級分化,愛的不釋手,痛恨的認為是黑暗料理。
坊上有家很有名的滷汁涼粉店,去的時候要穿過北廣濟街,窄窄的巷子很多攤位賣牛下水,兩邊案几上連綿不斷的巨大牛心,以及不認識的器官雜陳,彷佛羅剎鬼市。到了滷汁涼粉門口,需要排隊,兩人搭配去吃最好,一人排隊,一人搶座位。
▲圖片來源大眾點評
滷汁涼粉吃法獨特,不會吃不要緊,十步之內必有芳草,你身邊一定會有吃家。那種西安大爺,很熱心的指導你如何掰饃,怎麼吃,滷汁涼粉這種食物一大碗,裡面有你掰的饃,是坨坨饃,切塊的涼粉,雙蛋:一黑一白,黑是皮蛋,白是水煮蛋,若太極陰陽魚,黃芥末,芝麻醬,辣椒油。愛這一口,湯汁就喝乾了,你若吃不慣,這碗涼粉會越吃越多,饃吸收了醬色湯汁會越來越大,在碗裡堆一個尖,把人箍住了。
▲圖片來源西部網
愛一個人可以帶她吃滷汁涼粉,恨一個人也可以帶她吃滷汁涼粉。一個世界分兩級,不是愛就是恨,從來沒有中間狀態。比如我,家裡來了特別討厭的親戚,在西安的第一頓飯,給他帶到回民街,弄一大碗滷汁涼粉,說這是最正宗的西安坊上早飯。
戰術上說的,敵人長途奔來,喘息未定,必予以迎頭痛擊。
給西安人一個饃,他能夾住全世界
給阿基米德一個槓桿他就能蹺起地球,給西安人一個饃或餅他就能夾全世界,夾饃也是分了門派的,菜夾饃與肉夾饃基本派系,肉加饃用的臘汁肉,饃其實是餅,肉夾饃其實是餅夾肉。現做的白吉餅,剛出爐,皮酥脆,夾進去剁碎的臘汁肉,夥計會給你的饃口灌點肉湯,會吃的人會給肉加饃裡加點油潑辣椒的紅油,味道更好。
▲圖片來源網絡
菜夾饃,饃可以是餅,可以是蒸饃,菜很多種,標配的土豆絲,海帶絲,海蜇絲、豆乾絲,洋蔥,黃瓜,鍋巴,滷蛋,電視塔那裡有家夾饃店,夾饃的菜更是琳琅滿目,對選擇困難的人不友好。
▲圖片來源網絡
還有西安人某天開始愛吃土豆片夾饃,土豆片穿竹籤上,放進滾燙的開水裡燙熟取出,迅速侵泡進麻辣燙湯汁裡,每片土豆吸飽湯汁後,放進切開的餅裡,按著餅一壓,竹籤一抽,土豆片都留在餅裡了,口味重的人很喜歡吃,愛吃土豆的女孩也喜歡,據我所知,陝西女娃愛吃土豆者甚多。
▲圖片來源網絡
煎餅原來西安街頭賣的煎餅果子屬於天津派,煎餅吃著軟韌,有蛋,蔥花香菜,炸的酥脆果子。後來慢慢的被山東雜糧煎餅擠佔,兩者做法都是相似,只是原料不同,天津派的用的是小麥麵粉,山東派用的是雜糧麵粉,好幾種雜糧按比例配合磨的麵粉,山東派的煎餅剛出鏊子沒用袋子捂的時候是酥的。
當然西安本地派煎餅吃法依然可以卷菜進去,煎餅卷菜與菜夾饃相似,煎餅攤大點卷很多菜進去,吃時手持一巨柱,小夥子吃左一口,右一口,中間一口,三五口,一個老北京雞肉卷MAX版本的菜卷煎餅下肚。
▲圖片來源陝光燈
如果你吃飯,身邊坐的是體力勞動者,他們一口吃一個包子,一碗稀飯端著嘴巴順碗邊轉半圈,一碗稀飯頃刻下肚;一碗麵你還在拌麵時,他們端起碗,再放下一碗麵就吃光了。一直覺得他們吃的食物特別美味香甜,也不見剩飯,這也是對食物最大的尊重。
放心早餐,有這張大傘就有飯吃
西安的早餐江湖不能不提放心早餐,那一張張橙色的大傘,傘下有一多功能小吃車,載著包子、漢堡、牛奶、豆漿、粥、肉餅,經營的很多是兩口子,學校門口、十字路口某個角落、地鐵站口、公交車站牌下,他們出攤很早,其實做早餐生意的人都是啟明星。
▲圖片來源西部網
無論風裡雨裡,寒霜酷暑,有這張大傘就有飯吃,這像極了愛情,多少小學生的早飯是在放心早餐解決的,像極了老媽在就不會挨餓的親情。
放心早餐的豆漿等飲品有大蓋子,收集這些蓋子還可以像樂高一樣玩拼插遊戲,西安的高手已經將豆漿蓋子做出了你能看到的任何事物,和你想像不到的事物,吃著、玩著、文化著。
我去過日本,發現這個國家鮮有引車賣漿者,早上想出門吃個地方特色是我們中國人思維,那裡只有便利店冷櫃的的食物,最後我還是回去乖乖地吃酒店提供的早餐。
何勇在《鐘鼓樓》裡唱的:說著明兒早晨是誰生火做飯,說著明兒早晨是吃油條餅乾……
國內生活市井與地氣十足,一片熱鬧與煙火氣,很多早餐都在陋巷,老百姓們排隊去吃。總有人希望推薦那家正宗,其實不用,特別是來自外地的朋友,十步之內必有芳草,沒什么正宗不正宗的,只有你覺得好吃的,你附近一般都能找到不錯的吃早餐的地方,老天總會保佑吃飽了飯的人民。
從谷歌地球對比圖看西安的公園是怎麼變小的
被張小敬帶火後,火晶柿子下一步的營銷在哪
西安新任市委書記王浩將如何超越過去的自己
城際鐵路or地鐵?謎一樣的機場城際軌道項目
開學了,陝西娃選大學的水平可能還需要提高
誰在西安玩兒音樂?這些年的面孔越來越生了
年人均垃圾產量全國第5,西安人咱這麼能造?
來輝武和他的505集團 一個和鹹陽有關的傳奇
經濟增速回落 西安2020年GDP還能破萬億嗎
西安遊5取消非幹不可?我給遊5想了三條出路
西安百年垃圾史:1958年搞過9年的垃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