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慄子極簡史

2021-02-07 津彩青春



一次排戲,導演為東北籍,劇中人物設計,最後靠賣烤紅薯為生,導演設計劇中人的吆喝聲「烤紅薯呀」,我說不對,天津人無論白薯、紅薯一律叫山芋,賣烤山芋的也不能直接吆喝,誇耀自己的山芋味道好,前面要吆喝說「慄子味兒的」。一般賣烤山芋的,都吆喝「慄子味兒的——烤山芋」,有的直接就吆喝「慄子味兒的」,這才有天津味道。


林希《津味一一讀懂天津留住鄉愁》講了這段經歷。糖炒慄子的味道就是微涼時節的天津味道。


良鄉和遵化慄子為上品

京津兩地,秋冬之際,炒慄招客


糖炒慄子適合秋冬季,支起一口炒鍋,熱氣騰騰的香透半條街巷。炒慄人手持一把特製大平鏟,一上一下有規律地翻炒。慄子翻騰著,跳躍著,色澤漸漸光亮起來,在滿臉酡紅中咧開了口,露出瑩瑩的黃黃的慄肉來。


食物的香氣總會把人帶入某種熟悉的意境。老舍在重慶創作《四世同堂》,糖炒慄子的悠悠濃香該是他不盡的鄉愁:慄子「裹著細沙與糖蜜在路旁唰啦唰啦地炒著,連鍋下的柴煙也是香的」。


板慄南北皆有,食用歷史至少在6000年以上。京津地區的品種,以良鄉和遵化產稱為上品。紅油慄、天津甘慄,天津板慄是薊州古老的栽培樹種,主要分布以薊州區長城沿線、盤山山區為最多,北部臨界的承德地區同樣盛產,這一代通常被稱作中國板慄之鄉。



甘果中的慄子,是人們嗜食的佳品,吃法多樣,因地而異。江南剝慄肉與棗共煮叫慄棗湯;殼劈之為半,加鹽煮之曰"鹽水慄子"。北方冬季把生慄放在籃子裡,懸之簷下曬之數日,等到果實幹縮,生而食之,其味更甜,叫做「風甘慄子」。


京津兩地,秋冬之際,凡甘鮮果店均於肆門前設一灶,炒慄招客。出鍋新慄熱氣炙手,趁熱剝食,內外皮皆落。如待冷剝之,則內皮附肉難於脫落,而質已變硬,食之鬆軟之感。



在舊時,臘月初八制臘八粥,慄子更為粥中不可缺少之物。京華北海"仿膳"名產小窩頭,據說由慄子粉製成,昔為宮中御用供慈禧太后佐餐。


糖炒慄子放不放糖的南北之爭

炒慄技法從開封傳到燕京?


哪裡的人最早開始做糖炒慄子的?南宋的陸遊在《老學庵筆記》有所記載。他說,故都汴梁(今開封)有一家李和炒慄,名聞四方。南宋的兩位使者要去被遼國佔領的北方了,李和便給他們帶去10包糖炒慄子,以解思鄉之情。大概就是在那個時候,糖炒慄子的技藝流傳到了天津北京的燕山一帶。



李和所炒之慄,是否加糖?炒法如何?現已不得而知。但南北方的做法,大有不同。汪曾祺對糖炒慄子頗有研究,他寫道,北京的糖炒慄子,過去講究慄子是要良鄉出產的。良鄉慄子比較小,殼薄,炒熟後個個裂開,輕輕一捏,殼就破了,內皮一搓就掉,不「護皮」。


北京的糖炒慄子其實是不放糖的,昆明的糖炒慄子真的放糖。昆明慄子大,炒慄子的大鍋都支在店鋪門外,用大如玉米豆的粗砂炒,不時往鍋裡倒一碗糖水。昆明炒慄子的外殼是黏的,吃完了手上都是糖汁,必須洗手。慄肉為糖汁沁透,很甜。


日本慄子=天津慄子

縱貫二三次元的神奇美食


慄子這種古老的中國堅果為什麼會在日本成了網紅?在日本,為什麼滿大街的慄子叫「天津甘慄」?


日本人愛吃慄子,相對於中國單一的糖炒慄子而言,日本慄子的種類似乎顯得豐富些。在日本,慄子不分產地,也不分種類,統統叫做「天津慄子」。因為近百年的時間,中國不同地區生產的慄子匯集到天津,由天津口岸出口,故名天津甘慄。在日本,也名為「天津板慄」。



天津甘慄在日本非常出名,經常作為中國特產出現在日本動漫、影視劇中。


《日劇四重奏》中的剝慄子情節


蠟筆小新中的天津甘慄


「舉個慄子」成為熱門的網絡用語


天津出口慄子到日本,考證起來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上世紀初,日本商人北澤重藏行即將從中國回到日本,他在山海關車站買了一包糖炒慄子,發現這種慄子便宜又好吃。對商業氣息非常敏感的重藏發現,日本慄子皮貼味澀,朝鮮慄子粒小難剝;只有燕山山脈的板慄,個大皮薄,口感軟糯,還有一種特殊的甘甜。於是,他把目光聚焦在了板慄的出口地——天津,開始從天津進口慄子到日本。


1914年,北澤重藏在東京開設了自己的店鋪,名稱則定為「甘慄太郎」。糖炒慄子在日本是一種外來食品,甘慄太郎用了不少新穎的的宣傳手法,讓日本人愛上它。比如,糖炒慄子下酒配茶兩相宜,是「補腎良品」;創造「勝慄」的彩頭,慄子作為禮物,扮演了寓意良好的重要角色。


1920年4月,重藏的弟弟北澤千代藏在天津日租界的淡路街開了一爿店鋪,這就是天津最初的甘慄太郎販賣店,從此生意越做越大。後來,重藏的事業由其長子北澤嘉幸繼承,糖炒慄子已在日本遍地飄香。



不管日本的「天津慄子」從何而來又有著什麼樣的故事,日本人絲毫沒有減少對這些美味的熱愛,反而把慄子做出了更多的花樣。用慄子製作的食品似乎也形成一套美味的體系,這就是日式慄子。



慄羊羹

按照汪曾祺的說法,羊羹的主料是慄子面。「羊羹」是日語,其實只是潮溼的慄子面壓成長方形的糕,與羊毫無關係。



慄子饅頭

秋季的燒菓子的一種,內餡是白芸豆沙包裹糖漬慄子,外皮是小麥粉混合雞蛋和牛奶,將外皮包裹上內餡後塑造成慄子形狀,表面塗抹一層蛋黃增色,然後放入烤箱中烘烤而成。



慄子巧克力

金色的紙中包著可愛的慄子形狀的巧克力。中間注滿了真正的慄子醬,一口咬下去巧克力和慄子的甜味在口中融化。



慄子蛋糕

張愛玲《半生緣》在寫了慄子粉蛋糕,「凱司令的慄子粉蛋糕」就成了民國情調的標配。



蒙布朗

一款使用慄子泥製作的法國糕點。其外型就是照著法國白朗峰的樣子去做的。因為白朗峰山頂常年積雪,秋冬時因樹木枯萎常呈現褐色。正統的法式蒙布朗,外面的慄子奶油是褐色的。因為慄子的產季是秋天,而白朗峰也正好在秋天變成褐色。



天津的糖炒慄子算是街頭一景,飽滿的慄子在大鍋裡均勻地攪拌著,冒著熱氣騰騰的白煙,聞起來倍兒香。有幾家經常排著長長的隊伍,但人們心甘情願在風中等待,就為吃這一口慄子!

請原諒

我沒有推薦任何一家慄子店,

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有

一包自己摯愛的慄子



圖文來源 | 小日子 沙丁魚

圖文排版 | 劉婉寧

責任編輯 | 曹天琪 翟雅暄

審核籤發 | 楊冉冉


相關焦點

  • 日本的「天津甘慄」真的是來自天津的慄子嗎?
    慄子在中國是很普遍的零食,不過,「天津甘慄」這個詞,在中國的知名度卻遠不及日本。天津甘慄縱貫二三次元,在日本街頭隨處可見。
  • 天津糖炒慄子哪家強?排隊也要吃一口(內附剝慄子秘籍)
    天津今年的冬季比往年早了一些,走在路上,說話都能看到哈氣,大家的腳步急匆匆的,可若聞見一股炒慄子的香味,不少人都會猶豫一下,「要不要帶上一包」。電視劇裡的冬季愛情戲碼,總少不了在糖炒慄子小攤邊的邂逅。小小慄子撮合了多少男豬腳&女豬腳。
  • 潘金蓮極簡史
    這部話劇對潘金蓮形象是另外一種詮釋歐陽予倩是這樣定位劇中角色的: 潘金蓮——二十餘歲,一個個性很強而聰明伶俐的女子武 松——二十餘歲,個性很強,舊倫理觀念很深的勇俠少年西門慶——自命不凡的土霸,好勇好色的青年王 婆——五十餘歲,老而無依,專靠作媒拉牽過日的老婦鄆 哥——十五、
  • 狐狸精極簡史
    然而,就在我狐高速進擊人類圈的時候,也遇到了強勁的對手:道士和術士唐代道教極盛,相傳葉法善、葉靜能等著名道士都曾制服過我狐。(我狐:快放開我,你們這群臭流氓!)- End -下期推送預告更多更有料的內容正在籌備中……婚姻極簡史賴床極簡史禦寒極簡史
  • 李白杜甫基情極簡史
    744 年:第一次相遇(史小姐:請自配背景樂)公元744年,也就是天寶三載對李白來說可是極特殊的一年因為遇見了杜甫?(寶寶你想多了)咱們先把時間追溯至上一年☞- End -已推送目錄秋褲極簡史腐女極簡史潘金蓮極簡史狐狸精極簡史討厭的書籍腰封極簡史兇殘的婚姻極簡史(上)兇殘的婚姻極簡史(下)賴床極簡史花心大蘿蔔歌德極簡史恐怖的上班打卡極簡史套套極簡史近期預告更多更有料的內容正在籌備中……
  • 吃貨極簡史|一碗湯,古人看得比命還值錢!
    留言說出你們大快朵頤時的尷尬經歷吧- End -本文由史殼郎2號(微信:MandyJosh)編寫 插畫設計:史殼郎5號/其他圖片均來源於網絡轉載請完整複製並保留文末二維碼合作請加微信號:efa2013『人物類』:潘金蓮極簡史
  • 舉個慄子:慄子的正確打開姿勢
    慄子原不算什麼稀罕物,可曹雪芹寫過慄子,梁實秋寫過慄子,張愛玲也寫過慄子。在文人的筆下,小小的慄子殼裡包含著特有的親切。賈寶玉為一件事生了氣,襲人給他打岔,說:「我想吃風慄子了。你給我取去。」怡紅院的簷下是掛了一籃風慄子的。風慄子入《紅樓夢》,身價就高起來,雅了。這慄子是什麼來頭,是賈蓉送來的?劉姥姥送來的?還是寶玉自己在外面買的?不知道,書中並未交待。慄子熟食的較多。我的家鄉原來沒有炒慄子,只是放在火裡烤。
  • 最強保安錦衣衛極簡史
    背著皇帝而出陸炳和皇帝幼年一起玩耍算得上情深意篤的好哥們基本可排除投機的可能性這次救駕有功也使他更深受皇帝信賴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其他人在這個年齡時還在吃沙琪瑪陸炳卻已開上了寶馬難免惹來不少人眼紅好在他極擅營交
  • 糖炒慄子,從未在北京的秋天缺席
    90年代那會兒,天津良鄉板慄的名頭還沒在南方打響,包郵區一片賣的炒慄子多是粒大色黃的安徽大別山油慄和廣德板慄,個個兒肥胖飽滿,剝開脆硬的外殼,裡面的果仁蠟黃,表面紋路也粗,全然沒了南派的娟秀。油慄吃起來紮實乾爽,澱粉感十足,拿來當作壓餓的乾糧完全沒問題,但是多吃幾粒就會讓人疲倦,一來是因為殼厚,剝多了指尖會熱辣辣的疼,二來就是味道太樸實,缺少作為零嘴的樂趣。
  • 卡通版雲門舞集極簡史&林懷民的《關於島嶼》
    為了避免你「沒什麼時間、可能看不下去」小鴨特地送上由雲門基金會出品的,卡通版本的3分鐘「雲門舞集」極簡史。當然,如果還有興趣,可以繼續看,小鴨同時還剪入了製作方對即將退休的林懷民老師,還有鄭宗龍先生好玩又生動的專訪。——林老師退休最想做的事情為什麼會是「洗碗和看網劇!!!」
  • 糖炒慄子、慄子紅燒肉、軟炸慄蘑……好吃又下飯,慄子的做法都在...
    這次,李永軍帶著兒子李思鵬、妻子胡鳳春、外甥媳婦董國榮共聚《回家吃飯》,用剛收下來的新鮮的慄子製作了一桌豐富的慄子家宴:糖炒慄子、慄子紅燒肉、軟炸慄蘑、慄蘑虹鱒魚打邊爐、慄子餡包子、慄子面窩窩頭。慄子存儲小竅門 將慄子炒至七分熟,剝去慄子皮,冷凍後隨吃隨拿。慄子除了做糖炒慄子,你還能想到什麼?除了慄子餡包子、慄子面窩窩頭等傳統做法,李思鵬還有一種慄子新吃法——慄子醬,它屬于堅果醬,類似花生醬,再來杯慄子咖啡,開啟一天元氣滿滿的生活!
  • 上海米道丨下班路上的慄子香……儂屏得勞伐?魔都最好吃的慄子點這裡!
    屏不勞只能買了路上吃類……話說熱呼呼的慄子捧在手中,邊走邊吃,心裡也一下子暖暖的,驅走了寒意。西餅屋裡誘人的慄子甜點、餐館裡的慄子菜餚也紛沓而至,同樣誘惑著我們敏感的嗅覺和味蕾神經。今天我們一起看看魔都那些好吃的慄子鋪吧~(來源:上海生活)好好慄子號稱上海十大排隊場合,店門口永遠有一支等候慄子的長隊。特點有濃烈的桂花香味,小而甜的雲南慄子,最重要是價格實惠。
  • 慄子?慄子!!
    秋天最喜歡吃炒慄子,不過每次吃都很難剝?小編今天就教你一招,這樣做慄子就能簡單去殼,太實用了!「八月的梨棗,九月的山楂,十月的板慄笑哈哈」。早在唐代,藥王孫思邈就曾指出慄子是」腎之果「。慄子這麼好,可千萬別吃,因為它實在太好了,一吃你肯定會愛上它!
  • 天津飯和天津甘慄之謎
    代表性案例就是天津飯(或稱天津蓋飯)。這是種很出名的食品,在日本的中餐館裡,沒有天津飯的店鋪很少。          天津飯是指在米飯上蓋上芙蓉蟹和芙蓉蛋,然後再在上面澆上酸甜的芡汁。具體製作方法是,在攪勻的蛋液中加入蟹、蝦、蔥和香菇等配料之後炒熟,蓋在米飯上,再在上面澆上芡汁即可。在日本的中餐館裡,天津飯的價格很便宜。日本東部主要用番茄醬勾芡,日本西部則用醬油和鹽勾芡。
  • 銅鏡極簡史
    和今天鏡子的功能類似,銅鏡本為「整飾容顏,修爾法服,正爾衣冠」,但由於其「刻畫之精巧,文字之瑰奇,辭旨之溫雅」(羅振玉《古鏡圖錄》),兼備工藝美、文字美和語言美,因而成為極具展覽、觀賞和收藏價值的文物。
  • 慄子季的尾巴!還有良仁小龍蝦
    地圖君會努力搜羅更多美食分享+瘋狂福利不遺餘力"砸"向大家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慄子季各位小主的糖炒慄子安排上了嗎除了各式新鮮採摘的慄子還有各種即食甘慄帶殼兒的、剝好的慄子肉以及慄子最完美歸所蒙布朗這樣的大顆慄子,是時候展現你們深藏已久的技藝了!可以自己炒糖製作糖炒慄子,也可以撥開慄子肉做慄子雞!更有民間高手者,研磨仔細了,做份《甄嬛傳》同款慄子糕,也是極好的!再嫌麻煩的,簡單水煮就很好!大顆的慄子肉煮熟了之後很好剝,而且口感綿糯甘甜!
  • 張愛玲的天津往事(下)
    據好吃的「張迷」報告,大致包括以下項目:老大昌麵包、糖炒慄子、烘山芋、牛酪紅茶、山芋糖、鹽水花生、雲片糕、爆玉米花、草爐餅、粘粘轉、蜜釀火腿、桂花拉糕、糖水炒米、松子糖、芝麻麥芽糖、大麥麵子、酒釀餅、奶油巧克力、冰淇淋、蛤蟆酥、炒白果、臭豆腐乾、粽子湯糰、合肥丸子、蘿蔔餅、茉莉香片、牛油土豆泥、小麻餅、火腿粥、萵筍圓子……雖然張愛玲對飲食的描寫無法與其對服裝的描寫媲美,但在她的筆下一樣琳琅滿目、活色生香
  • 自拍極簡史
    67歲時,他將自畫像贈予了老友鄭板橋;72歲時,畫了一幅給項均;73歲時,又送給弟子羅聘。送給弟子羅聘的《金農自畫像軸》,金農採用了傳統畫法中的減筆描的畫法。濃密的長髯,矍爍的雙目,真實傳神地描繪出金農獨特的奇倔個性。這種將特徵誇張強化的畫法,也使得畫面顯得詼諧幽默。
  • 《梨泰院》慄子頭實火!張天愛嘗試慄子頭帥過樸敘俊,造型超酷颯
    簡單的慄子頭造型雖然看起來非常簡單,但駕馭起來就有點困難了,但駕馭好的話那麼帥氣幹練又極具魅力真的是集結於一身。近日,張天愛所拍攝的時尚大片曝光,看到大片的時候,相比女神也是被樸燦烈的"慄子頭"吸引了,在這次拍攝的照片中也是高調秀起了自己的慄子頭造型,盡顯英姿颯爽,不由得想起了那句話"女人帥起來基本上就沒有男人什麼事情了",真的是又帥又不失幹練大氣範。
  • 只有天津人才知道的地道天津特產,你知道幾個?
    天津慄子這個就不舉具體的例子了畢竟無論是小寶、中華、嶽師傅,還是某個小區門口不知名的小攤都有大量的擁躉隨便找一家糖炒慄子的店面買來的質量都不會太差畢竟天津甘慄已經不是享譽全國那麼簡單了說是世界聞名也不為過比如在日本天津甘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