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猿、蝠鱝和鳥

2020-12-27 NYTtravel新視線

在動身前往印度尼西亞的前一天晚上,我對兒子們說:「先生們,你們真的準備好去看真龍了嗎?」

我們的小兒子Asa(阿薩)面露喜色,他那時7歲。和我們不同的是,他還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而在我們的世界中,真實和虛構是很難區分開的。

但他9歲的哥哥Apollo(阿波羅)已經到了不管我說什麼,在他看來都有些可疑的年紀。他說道:「行啦,爸爸。我知道你說的是什麼動物。它們不是龍,只是些又大又胖的蜥蜴。」

我朝他皺了皺眉頭。我差不多發了150封電子郵件、簡訊和WhatsApp信息,花了幾千美元才有機會讓他們兄弟倆去近距離接觸那 些「又大又胖的蜥蜴」。

我對他說:「你等著瞧吧。它們是龍,而且它們是真實的。」

從記事的時候開始,我就非常著迷於科莫多巨蜥。這是一種生活在幾座偏遠島嶼上的大型掠食爬行動物。我知道,要想找到它們,肯定得花些工夫,所以「龍」就成了我們進行一場家庭小冒險的藉口,成了我們旅行的理由。

要是問我們的孩子,長大之後想做什麼,他們肯定會說,「做叢林探險家。」於是,去年冬天,我和我的妻子Courtenay(柯特奈)就想著:既然這樣,那我們去度個假吧。我們去叢林探險吧。我們要在為期兩周的旅行中,儘可能地多去看些各不相同的絕妙的原始自然環境,先從龍開始,慢慢了解我們所處的世界。

丹戎普丁國家公園河邊長著成排的棕櫚樹。

當然,我完全弄錯了關於龍的那一部分。我們很快就會發現,我們將看到的其他野生動物——紅毛猩猩、角、異常健壯的長臂猿和令人著迷的蝠鱝——都比龍更有意思。

但或許,我們最大的發現就在人類這個複雜物種的內部。我們沒有聘請旅遊公司,只是瀏覽了Google上搜到的一些舊式旅行指南,就毫不費力地找到了個人環保主義者的組織網絡。他們了解我們想探索的區域內所有的角落和縫隙。我相信每個國家都有這樣一類人,但我可以肯定地說,印度尼西亞有著一整個團體,由勤奮的海上導遊、觀鳥導遊、森林專家和其他自學成才的博物學家所構成。他們都很熱衷於展示屬於自己 的那部分世界——有些時候,可能會有些過分熱情。

他們被熱情衝昏頭腦的原因也很容易找到。印度尼西亞是自然主義者的一片樂土,18000座島嶼沿著赤道排列,許多島嶼上都生存著獨特的動植物,各島嶼之間的距離也相對較近。維多利亞時代的探險家Alfred Russel Wallace(阿爾弗雷德·拉塞爾·華萊士)未參照達爾文學說,自主提出了自然選擇理論。Wallace曾環遊此處,並在參觀過程中,把心得寫滿了筆記本。他不像達爾文那麼富有,所以不得不通過射殺並剝取紅 毛猩猩皮,以及為博物館收集標本來獲取旅行資金。他特別喜歡甲蟲,回英國的時候,還帶了8萬多隻甲蟲。

Wallace用了將近一個月的旅程,我們——從居住的印度到印度尼西亞——只用了差不多9個小時。我們降落在首都雅加達,在那裡登上 了一架客機,目的地是佛羅勒斯島(Flores island)西端的拉布漢巴焦(Labuan Bajo)。

拉布漢巴焦是通往科莫多(Komodo)國家公園和弗洛勒斯海水(Flores Sea)下奇妙世界的門戶小城。近些日子裡,它正在迅速地發展:新的酒店數不勝數,在建酒店的大梁和腳手架一齊哐哐作響。

夜裡的豬籠草已為獵物設好了陷阱。

我願意相信,那些關於氣候變化、物種滅絕以及太平洋垃圾帶(面積相當於整個西歐的塑料垃圾浮動區域)之類可恥問題的新聞已經觸動了公眾的良知。雖然我們正在破壞自然環境,或者也可能恰恰是因為我們知道自己正在破壞它,所以我們對原始的自然充滿了渴望。而印度尼西亞的某些地區就有這樣原始的自然環境。

在這些區域中時,最好時刻提醒自己,儘可能不要留下足跡。不要為了拍到最好看的照片而強行接近動物。不要把海底的東西拿回家做鎮紙。應該停止剝取猩猩皮毛的行為。我知道,這一切聽起來都簡單得可笑。但正如我們所知,經常有人會打破這些行為準則,特別是在那些自然因素很多、規則卻極少的地方。

龍和魚

我們從拉布漢巴焦的碼頭開始了旅程。在等待帶我們上船的小艇時,我瞥見另外幾個外國遊客,他們拘謹地站在碼頭上,皮膚特別白,還塗了防曬霜。我們都將迎來為期三天的浮潛之旅。我們的船是木製的,船身很長,微微向左傾斜——可能是艙底進了些水。我們穩穩地站在甲板上,腳下的船板因為不停歇的發動機而震動著。當船慢慢駛出港口時,我們可以直接看到海底。海水就是這麼清澈。

過了不到一個小時,我們四個人就笨拙地把水濺了進來。前面就是一處暗礁,我們在Sylvester(西爾威斯特)身後劃著槳。Sylvester是我們的海上導遊,有著厚實的肩膀和一頭濃密的捲髮。從在小旅館裡鋪床、除草,到進行浮潛探險,他一路勤勉,慢慢地爬到了旅遊業的上層。他轉過身來,戴著面罩的臉上洋溢著笑容。他帶我們去看的珊瑚很是繁茂——有明亮的紫色、橙色和紅色,還有濃厚的天鵝絨般的綠色。

一股寒流經過弗洛勒斯海,為珊瑚創造了理想的溫度(大約24攝氏度),海裡到處是魚:小丑魚、天使魚、頜針魚、豹斑鰩……一條巨大的海鰻如絲帶般舒展開來,遊出了自己的洞穴;還有一種我從未聽說過的魚, 眼部有個亮閃閃的藍圈。我們共觀賞了六處珊瑚礁,這還只是第一處。

最壯觀的是海中央的一個蝠鱝餵食站。看到一條黑色的鰭劃破海浪後,Sylvester就示意我們往下跳。我們凝視著下方——起碼有25條蝠鱝 正在水面下盤旋,它們張開大嘴吸食著浮遊生物,白色的眼睛警覺地轉來轉去。它們的「翅膀」優雅地上下起伏著,仿佛正漂浮在空中一般。

在Wallace的時代,博物學家們把蝠鱝稱為「魔鬼魚」,但我敢肯定, 要是他們真的和蝠鱝一起遊過泳,看到過它們優美的動作,肯定會選一 個更合適的名字。

在冷水中遊泳會讓人產生飢餓感。我們回到了甲板上,迫不及待地想吃午餐。廚師在船尾的一間小廚房裡做出了美味的印尼炒麵、新鮮的 魚、炒飯和脆脆的蝦片。

弗洛勒斯島上的奇花異草。

旅程的第二天,是時候去見見龍了。林卡(Rinca)島和科莫多島上那些尖尖的山峰出現在了我們的面前。世上僅存有幾千隻科莫多巨蜥(它們的名字就取自這座島嶼),其中一部分就住在這裡。Sylvester向我 們介紹了一位名叫Anton(安東)的年輕導遊,他自稱是研究龍的專家。他驕傲地快速介紹著這種動物的簡歷:長2.74米,重90多公斤,能分泌毒液,肉食性動物,有同類相食的傾向。他還笑著補充說:「它們能聞到八公裡之外的血腥味。」

觀龍之旅,是科莫多島的支柱型產業,每年數以千計的遊客為此而來。

Courtenay把我拉到一邊問:「你確定在這附近走動是安全的嗎?他就只帶了一根棍子。」我看著Anton用來保護我們一家人的器械:一根 1.8米長、帶叉的棍子。沒有別的選擇的我們,就跟在他身後出發了。

我們在幾分鐘內就發現了第一批大腹便便的龍。它們正懶洋洋地躺在護林站後面的垃圾桶旁邊。據說它們奔跑的速度能達到24公裡/小時。但這群巨蜥一動不動,它們沒有回頭,沒有擺動尾巴,也沒有眨眼睛。看上去宛如蠟像。

Apollo說:「爸爸你看。」語氣裡帶著屬於他這個年齡的得意。他不必再多說什麼了。科莫多巨蜥的確只是些又大又胖的蜥蜴。

另外幾十個遊客正圍在這群無精打採的生物旁邊擺姿勢自拍。我聽見有位導遊說:「再靠近點,再靠近點。」

科莫多島的情況已經失控,這群人的行為就是第一條證據。每個月有數千名遊客湧入這座島嶼,而有些導遊為了拿小費,什麼事都做得出來。我後來得知,印度尼西亞警方最近剛抓到了一個走私科莫多巨蜥的團夥——他們偷運了40隻巨蜥,然後把它們切成小塊,去製作傳統藥材。

如果我們不儘快採取措施,這些動物就沒有生存下去的機會了。印度尼西亞政府曾考慮過關閉科莫多島,但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當地經濟的發展都是由觀龍項目所帶動的。

一隻塔蘭託毒蛛在夜間行走

Anton說:「跟我來,我帶你們看點別的東西。」我們跟著他,經過了幾棵瘦長的棕櫚樹,艱難地行走在乾涸的河床上。腳下的樹葉噼啪作響,塵土四處飛揚。

Anton低聲說:「真是蛇的樂園。」我還沒來得及想清楚這句話的含義,他就飛奔了起來,似乎在瘋狂地追逐著什麼。

Asa問道:「那是條眼鏡蛇嗎?」確實是。它黏糊糊的,大約長一米多些。Anton決定把它抓來給我們看。他試圖用棍子鉤住那條眼鏡蛇,蛇嘶嘶作響,掉在地上一陣亂扭。Anton不停地戳它,像卷義大利麵一樣,把它繞到那把快兩米的叉子上。

我開口了:「Anton,Anton。」我並不想讓他覺得我是個自大的遊客,但我再也忍不住了,「這樣可不太好。」

弗洛勒斯角鴞

我們一回到拉布漢巴焦,就馬不停蹄地開始了下一階段的海陸空探險之旅。Golo Hilltop是一家有十個房間的精品酒店,由兩位荷蘭女子經營。我們在酒店的陽臺上和專業的觀鳥者Sam Rabenak(薩姆·拉比納克)一起低頭看著弗洛勒斯的地圖。我在Google上搜索了幾次,就聯繫上了他。

他問我的兒子們:「你們想看、翠鳥、鸚鵡和黃鸝嗎?」

Sam用成功勾起了孩子們的興趣。

在距離拉布漢巴焦不到一個小時車程的地方,我們開始了為期兩天的觀鳥活動。Sam像步兵一樣,悄悄地在樹林中穿行——他身形纖瘦,穿著件卡其色的上衣,胸前掛著工具,一隻手拿著雙筒望遠鏡,另一隻手拿著香菸。他隨身帶了個小型揚聲器,和一部存有幾十種鳥類鳴叫 聲的手機相連。

丹戎普丁國家公園 一隻藍色王在夜間散步。

Sam抬頭凝視裹著白色樹皮的纖細樹木,開口說道:「這片森林是白腰翠鳥的家園。」

「白腰翠鳥?」Apollo倒抽了一口氣,仿佛Sam剛剛提到了一隻獨角獸。

Apollo是家裡的鳥類深度愛好者。他開始跳上跳下,嘴裡念叨著「白腰翠鳥,白腰翠鳥」。

Sam笑了笑,拿出手機按下了一個鍵,掛在他屁股旁的揚聲器裡就傳出了一陣怪異的鳴叫聲,一直傳入樹林裡。他把手攏成杯狀放在耳後,這個小技巧能讓人聽得更清楚。「我覺得,有東西過來了。」

我們隱約聽見有隻真正的鳥在鳴叫著回應。不一會兒,一個美麗的小生物就拍打著翅膀落在了我們面前的一根樹枝上。它大約只有鴿子的一半大小,身上披著閃閃發亮的靛藍色羽毛。

我看向Apollo,很期待他的反應。他皺起了眉頭:「這是作弊。」

Asa尖聲喊道:「對啊,爸爸。Sam騙了那隻鳥。

我猛地「噓」了一聲,在他們繼續說下去之前制止了他們。

我不知道Sam有沒有聽到孩子們的話,但他轉過身來,一臉嚴肅地解釋說:「鳥是森林狀況的指示器。如果看不到鳥,就意味著森林生病了。」

我們直到黃昏時才找到了。Sam點了點揚聲器,傳出了一陣低沉的鳴響。但樹林裡沒有任何回應的鳴叫聲,所以他又試了一次,還是什麼聲音都沒有。又經過幾次嘗試後,我發誓,我聽到了些聲音——的羽毛 特別柔軟,所以當它們撲向獵物的時候,幾乎不會發出一點兒響動。

Sam說:「就是它!弗洛勒斯角 。」

Sam把世上最罕見的鳥類之一——它們只生活在弗洛勒斯,可能目前只剩下不到300隻了——引到了我們面前。孩子們的眉頭已經舒展開來。他們的眼睛裡閃爍著少年才有的那種獨特的光芒。在關於的事情上,他們不介意稍微利用一下現代科技。

地震

第二天早晨,我們又踏上了路途。在這個擁有18,000座島嶼的國家,踏上路途就意味著要坐飛機或是坐船。我們向西飛行了約400公裡,來到了龍目(Lombok)島。這是座草木繁盛的島嶼。Wallace發現,和更偏西些的島嶼相比,這座島上的動物種類明顯不同。304米深的龍目海峽是亞洲和澳大利亞生態區之間的天然屏障,也反映出了古代的海平面位置。如今,它被稱為華萊士線(Wallace Line)。

從機場開車前往我在網上找到的海灘度假村時,我們經過了幾座已經完全淪為廢墟的小鎮。無數人都住在塑料油布搭成的帳篷裡。

科莫多國家公園的帕達爾島,這個多島公園是遊客的主要目的地。

我問司機:「發生了什麼事?」「你說那些小鎮?是地震造成的。」「什麼地震?」他轉過身看著我:「你沒聽說地震的事?」朋友們,這就是過於關注Google搜索結果的風險。我做好了龍目島之旅的計劃,卻沒有向任何人確認。抵達龍目島之後,我們才得知:1)幾個月前,一場大地震摧毀了龍目島。2)數百人在這場地震中喪生。3)有幾個國家已經發布了旅遊警告,提示餘震的危險性。Courtenay問我:「我猜你沒查那個,對嗎?」

紅毛猩猩

幾天後,我們來到了此次旅程的最後一站:婆羅洲。我一直都想來婆羅洲。它是世界第三大島,也是碩果僅存的幾大熱帶雨林之一:一片和德克薩斯州差不多大的區域,完全被植被覆蓋著。至少在我心裡,婆羅洲應該就是這個樣子的。

紅毛猩猩綠色之旅(Orangutan Green Tours)的創始人、也是一位獻身環保的企業家Herry Roustaman(亨利·魯斯塔曼)來龐卡蘭布翁(Pangkalan Bun)的機場接我們。龐卡蘭布翁是婆羅洲分屬印度尼西亞的區域(該島嶼剩餘區域分屬馬來西亞和汶萊,面積均小於印度尼西亞所佔區域)內,地勢平坦且不斷發展的邊界小鎮之一。Herry個頭矮小,體形健壯,長著一張方臉。他從小就生活在森林裡,還在他祖父的船上幫 忙。祖父的船載著木材和大米,穿梭在婆羅洲無盡頭的河流上。後來,他拿出了自己的船,向遊客提供服務。

他開車載著我們穿行過龐卡蘭布翁(Pangkalan Bun)。途中,我們經過了水果攤和扎堆的小貨車,它們上面滿載著待售的菠蘿蜜。整個小鎮都因此而瀰漫著一股濃烈的麝香味。人們擠成一圈,目不轉睛地看著 那一堆堆格外碩大、長著鱗狀外皮的水果。每年到了這時候,它們就會出現在叢林裡,而且數量多得驚人。

Herry說:「這東西成熟的時候,人們都會為之瘋狂。」

第二天早晨,他帶著我們上了船。它有近14米長,2.4米寬,側面還繪有一張紅毛猩猩的臉。「你們的『轟隆(Klotok)』船。」他解釋說,這種傳統的木船根據引擎工作時「轟隆隆」的聲音得名。在接下來的三天裡, 我們乘著「轟隆」,遊弋在丹戎普丁(Tanjung Puting)國家公園的河流上,看著叢林在我們身旁迅速後退。

長了很多木瘤的巨大樹木俯伏在河流上。罕見的鳥類掠過水麵。我們把船停在觀測站旁,沿著長長的、布滿苔蘚的光滑木板路向前走,尋找著紅毛猩猩、長鼻猴和長臂猿的蹤跡。長臂猿在樹枝間晃來晃去,劃出一道道歡樂的弧線,簡直就是叢林裡的體操運動員。紅毛猩猩是這些族群中最難遇到的。

每一天,婆羅洲都有大面積的熱帶雨林被徹底摧毀,為種植棕櫚樹、提煉工業級棕櫚油騰出空間。棕櫚油是添加劑中的新爆款,從樂之餅乾 到多芬肥皂,無所不在。為了清理土地,棕櫚油工人直接點火燒光了叢林。有時候,受了驚的猩猩就會被困在樹上的住所裡。

某天晚上,當我們坐在甲板上,看著孩子們和船員一起在船邊釣魚 時,Herry對我說:「只有拯救這片森林,我們才能拯救這些紅毛猩猩。」 有些為他工作的人從前曾是偷獵者,Herry覺得,他在把各種各樣的人 轉變為環保主義者這件事上有所進展。但時間已所餘無幾。

在三天的時間裡,我們只看到了一隻紅毛猩猩。最後一天的下午,我們沿著一側河岸行進時,經過了一排破碎的棕櫚葉。

Herry說:「有意思。每年的這個時候,紅毛猩猩就喜歡吃棕櫚葉。」

他獨自一人站在船頭,凝望著叢林。看起來,他似乎是在嗅風的氣味。接著他說:「等一下。」然後抬起手,船長關閉了引擎。轟隆隆的聲音 消失了。突然間,我仿佛聽見幾百萬隻昆蟲在發出「嗡嗡」的聲響。

Herry低聲說:「保持安靜。」

觀鳥導遊,Sam Rabenak

我們趴在溫暖的木製甲板上,脖子上掛著雙筒望遠鏡,胳膊上塗了厚厚一層驅蟲劑,眼睛盯著河岸。幾米開外,灌木叢正沙沙作響。我的脈搏加快了。棕櫚葉朝兩邊分開。我看到了一團橙色的毛。

亨利低聲喊著「Orang hutan !」他把「猩猩」讀成了兩個詞,在印尼語裡的意思是「叢林中的人」。這個體形巨大的動物正坐在地上,吃著剛弄倒的那棵棕櫚樹的樹心,作為種族最後的倖存者之一,它安享著這頓午餐。

丹戎普丁國家公園中的紅毛猩猩

我們甚至都沒能好好地看看它——它一直躲在某個灌木叢後面,Herry也很小心,沒有靠得很近。這是真正的叢林探險——我們就是因此才會在陽光透過樹叢時,趴在婆羅洲中央這艘船的甲板上。這隻瀕臨滅絕的野生動物,它似乎無視了我們,也無視了隨時可能讓它消失在這世上的危險。

而我們就孤獨地在這裡,在我曾夢想的遠方。

撰文:Jeffrey Gettleman

攝影:Lauryn Ishak

編輯:任芳慧

助理編輯:于洋

相關焦點

  • 華佗五禽戲是模仿虎、鹿、猿、鳥和哪種動物?
    華佗五禽戲是模仿虎、鹿、猿、鳥和哪種動物?時間:2020-10-28 19:5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華佗五禽戲是模仿虎、鹿、猿、鳥和哪種動物? 華佗五禽戲是模仿虎、鹿、猿、鳥和哪種動物10月28日螞蟻莊園每日一題的答案是什麼?
  • 螞蟻莊園10月28日答案 華佗五禽戲是模仿虎、鹿、猿、鳥,和哪種動物
    螞蟻莊園10月28日答案 華佗五禽戲是模仿虎、鹿、猿、鳥,和哪種動物時間:2020-10-28 18:0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螞蟻莊園10月28日答案 華佗五禽戲是模仿虎、鹿、猿、鳥,和哪種動物 螞蟻莊園今日答案是什麼?
  • 蝠鱝:我飛翔的理由
    本文轉載自【百度百科:MK工作室】,經原作者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蝠鱝的名字乍一看會讓人想起夜間出沒的蝙蝠,事實上,它們生活在海底,屬於軟骨魚綱蝠鱝科,其中包含兩個屬,分別為前口蝠鱝屬和蝠鱝屬。
  • 性情溫和的蝠鱝,為什麼被稱為魔鬼魚
    人們對於海洋那片神秘蔚藍的探索從未停歇,通過不斷的努力,讓我們認識了許許多多風姿各異的海洋生物,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蝠鱝。可能說蝠鱝,很多人不知道,但要說到魔鬼魚,可能連小朋友都能想到它的形象。為什麼性情溫和的蝠鱝,會被稱為魔鬼魚呢?
  • 蝠鱝觀賞不完全手冊
    除了以上這些,可能還因為它們輕鬆、優雅地甚至可以說是長袖善舞式的遊動方式,特別是它們在餵食和求偶的過程中一遍又一遍翻滾的動作,讓您想用「一列愛情的火車上滑過海洋」這樣的詩句來形容見到它們時的愉悅?直到2009年,蝠鱝才被確認為兩個不同的物種:礁蝠(Manta Alfredi)和巨蝠(Manta birostris,即遠洋蝠鱝)。
  • 國家地理- 神奇的海洋生物,蝠鱝
    準備好潛入海洋深處,在斯庫巴·山姆的世界裡了解一些關於魚類和海洋棲息地的有趣事實吧!有一種難以捉摸的溫柔巨人,它在深海中遨遊,長著翅膀,還能在空中高高地跳躍!Can you guess what it is?
  • 大鵬金翅鳥吃龍的故事
    龍住在海底深處,會變化,可是這時,一見金翅鳥,就駭得也不會變了,也不會跑了,就軟在那地方不能動彈,於是大鵬金翅鳥一口就把龍吞了。 大鵬金翅鳥能降龍,龍一見到它,一切神通都沒有了,只能在那兒等著大鵬金翅鳥來吃它。世界上就是這樣,一物降一物,好像獅子一吼,百獸俱畏,一切的獸類都老實了;而這種鳥一出現,龍也就老實了。
  • 世界上唯一粉紅色蝠鱝再次被人類發現,這種顏色極其罕見
    近日,世界上唯一的粉紅色蝠鱝被發現了,攝影師克裡斯蒂安·雷恩在澳大利亞大堡礁潛水時拍下了這種極其罕見的生物。英國《鏡報》2月18日報導,科學家們仍然不知道為什麼蝠鱝會有奇怪的粉紅色,但他們排除了這是源於一種奇怪的飲食。
  • 滅絕龍種的大鵬金翅鳥,吃龍就像吃麵條(宣化上人)
    龍就住在海底深處,龍會變化,可是這時,一見金翅鳥啊!就駭得也不會變了,也不會跑了,就軟在那地方不能動彈,於是大鵬金翅鳥用金剛嘴把龍叼起來,一口就把龍吞了。龍雖然有好幾百丈長、幾百噸重,可是龍是屬於蟲類,只不過它是蟲類之中最大的蟲,也是蟲類的王;而小鳥都是吃蟲子的,所有的鳥類看見什麼蟲子都吃;小鳥就吃小蟲子,大鳥就吃大蟲子,這大鵬金翅鳥是屬於鳥類之中最大的,也是鳥類之王,所以它就吃最大的蟲子──龍。大鳥和小鳥都是鳥,大蟲子和小蟲子都是蟲,雖有大、有小,但都是同一類。而龍就是大蟲子,大蟲子吃什麼?
  • 仿生研究新進展:蝠鱝教會我們如何更好地將水過濾
    好消息是,針對蝠鱝(Manta Ray)的仿生研究,有望給出一種更優秀的解決方案。雖然長得有點「隨便」,但蝠鱝其實人畜無害。它們完全以浮遊生物和微型甲殼類動物為食,這需要生而強大的生物級海水過濾系統。張嘴覓食的蝠鱝(圖自:維基百科)採用過濾來進食的魚類,通常會將水吞入口中,然後藉助魚鰓來強行工作。
  • 最高冷的潛點,蝠鱝的原鄉,世界前三的潛水聖地
    雅蒲島的居民在土地和房屋的買賣交易時,仍用直徑4米、重5噸的石材當貨幣使用;這些巨大的雅浦島石幣,是特地從帛琉島上的石灰巖切割下來後渡海運回雅蒲島。對潛水員來說,雅浦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因為這裡的 「蝠鱝家園保護區 」,世界上第一個蝠鱝保護區!所以在這裡,成群、成片的蝠鱝成為常態。潛水的同時,也能參與一把保護蝠鱝哦~
  • 納粹「蝠鱝」潛艇有多瘋狂?領先半世紀裝了AIP系統,速度達50節
    但是實際上不管是英國還是日本國家的袖珍潛艇與德國的同類潛艇相比都更勝一籌,所以德國剛開始在潛艇研發上是比較吃虧的,也正是因為這樣的處境讓德國在後來的研究中更加瘋狂、極端,所以才製造出了蝠鱝潛艇。在見識了義大利的人操魚雷和英國的x艇以後,德國開始在袖珍潛艇上下功夫。後來德國成功研究出了一些只能搭載一到兩人的袖珍潛艇,這些潛艇表面上看起來戰力十足,但投入到實戰中卻被打的非常慘烈。儘管如此也沒能摧毀德國在袖珍潛艇上的堅持,從1944年開始,德國便開始設計研究蝠鱝潛艇。蝠鱝潛艇是德國納粹的頂尖產物,其速度達到了驚人的50節。
  • 杜甫《登高》:「渚清沙白鳥飛回」的「鳥飛回」,是盤旋嗎?
    就拿我們上學的時候曾經學過的這首被譽為七律之冠的《登高》來說,「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只有兩句14個字,但是其中卻蘊含著非常豐富的內容,還有詩人獨特的人生和生命體驗。今天我們重讀這首唐詩,更能深刻懂得其中每一個字的運用,都有其特定的意義。
  • 遊戲王:最強神話,翼神龍--不死鳥形態
    ·卓爾金 × 1 ; 魔龍王 蠅王 × 1; 同調翼水晶龍 × 1; 永遠的淑女 貝阿特麗切 ×2; 甲蟲裝機 艾可薩甲蟲 × 1PS:最好帶10星的卡,蛋和暗剛龍可以超量,按照各自喜好。由上述,本卡組要用淑女將堆墓不死鳥和翼神龍,臉不黑這個卡組一般能在第二三回合出現不死鳥。但讓如果臉黑了也不是沒辦法,本卡組還投入了暗同調系統,很容易出現水晶翼,蠅王等強力怪獸。下面具體介紹一下本卡組的特招系統和使用方法:淑女和甲蟲都是6星超量,也沒有特別的素材要求,召喚比較簡單。
  • 第四戲 猿戲 猿提猿摘
    猿 提1。動作說明動作一:接上式。兩臂內旋微屈,兩手置於腹前,十指斜相對,手指伸直分開,含胸收腹,隨即兩手快速外旋,屈腕,十指撮攏,捏緊「猿鉤」;低頭看手(圖184、圖185)。(2)聳肩不充分,胸背部和上肢不能團緊。糾正方法:以胸部羶中穴為中心,縮脖、夾肘、團胸、收腹,加強胸背部和上肢的團緊程度,形成一個上下、左右向內擠壓心臟部位的力量。(3)轉頭時低頭或抬頭。糾正方法:百會穴上領,虛靈頂勁,下頜微收,頭部平轉,眼神保持平移。6。
  • 老K的口袋妖怪對戰圖鑑(NO.178 天然鳥+ NO.181 電龍 + Mega電龍)
    雖然看起來種族分布是光布的窮人版,但天然鳥的定位和光布並不一樣,有個飛行屬性就足以區分開來。飛行屬性使得天然鳥有著比光布好得多的抗性,在對付草鋼、頓甲等常見撒釘手時優勢非常明顯,地免使得天然鳥上場更加容易。
  • 科普:Manta、魔鬼魚和蝠鱝有什麼區別?
    女生經過一番篩選,最終會選定一位Manta王子作愛侶。Sting Ray 魔鬼魚--你好毒(請勿靠近)我們接下來出場的這位兄臺和Manta長得很像,他是我們在西澳行程裡介紹過的StingRay。正因為常常出沒在淺水海域裡,所以人們不用浮潛就可以看到它們,很多人會和它們合影,給它們餵食。在大溪地也有這種活動。但是建議還是請勿靠近。打重點:但記得千萬不要激怒它們或者不小心踩到它們的尾巴喲,不然它們可會給你好看。下面用美圖來洗洗眼睛,一組Stingray與美女共遊的攝影圖集:
  • 原始人和猿有什麼區別呢?
    所有,首先說一下【猴】和【猿】的區別1、與人類的關係不同:猴比猿類在生物學分類上要低得多,也就是說,在接近人的程度上,在與人的親緣關係上,猴比猿要遠得多。2、體型不同:猿的體形比猴大外,而且手比腿長。主要區分點: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猴有尾巴,而猿沒有。
  • 口袋妖怪:雙斧戰龍與閃電鳥是如何組隊雙打?合理分配任務會更好
    閃電鳥的配招1與2、光牆和反射壁。既然已經將閃電鳥的作用定位為主導防守的作用,那麼它學習的技能也就應該對防守起到作用。考慮到承擔主攻任務的雙斧戰龍是使用地震來攻擊的,飛行系的精靈就可以免受地面系技能的傷害,閃電鳥學習十萬伏特,再配合它擁有125的特攻種族值,就是為了很好地解決飛行系的精靈。這樣就可以補充這個隊伍的漏洞,更快的解決對手。當然要是對手同時擁有飛行系和地面系屬性,又或者只擁有漂浮的特性,這種情況又另當別論了。
  • 【健身氣功】五禽戲之猿戲健身養生作用
    年)創製的華佗五禽戲,是我國優秀民族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瑰寶,也是中國民間廣為流傳的、流傳時間最長的健身方法之一。  其中,猿戲即模仿猿的形象,取其生性好動,機智靈敏,善於縱跳,折枝攀樹,躲躲閃閃,永不疲倦的特性。習練「猿戲」時,外練肢體的輕靈敏捷,欲動則如疾風閃電,迅敏機警;內練精神的寧靜,欲靜則似靜月凌空,萬籟無聲。從而達到「外動內靜」「動靜結合」的境界。[1]長練「猿戲」具有以下健身養生價值。